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個愛畫畫的人字篇一
1、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出自《晉書·陶侃傳》
釋義:不管關系遠近的人書信,都是親自回信,下筆如流,從不停滯。
2、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出自毛澤東《七絕·詠蛙》
釋義:春天來了我不先開叫,哪個從子敢先開口。
3、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出自李白《江上吟》
釋義:我乘著酒興下筆揮寫,巍巍五岳得一搖三抖, 我作成詩歌縱聲高吟,仙境蓬萊在我腳下俯首。
4、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出自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釋義:落筆能驚動狂風暴雨,詩成引起鬼神哭泣。
5、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釋義:謝眺能吟“澄江凈如練”這樣的好詩,讓我永遠憶起他。
2.贊美別人文采好的句子有哪些
1. 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
2. 昔年有狂客,爾號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此詩一出,后世贊美文采無出其右者。
3. 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4. 這番講話,既有好教訓又說得妙趣橫生,給我們官兵以極深刻的印象。
5. 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6. 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試之。
7. 清風涼夏生筆意,風流風華皆是他。
8. 他的文采飛揚,學術學富五車,說話技巧出口成章,寫的文章妙筆生花。
9. 你給人感覺到一種權威和力量的存在。
10. 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
3.贊美文章寫得好的句子
炳炳烺烺】光亮鮮明。形容文章辭采聲韻之美。
【蚌病生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同“蚌病成珠”。
【筆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筆底煙花】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白話八股】用白話寫的類似舊時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應命而寫的刻板文章。
【筆酣墨飽】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補苴調胹】補苴:補綴,引申為彌縫;調胹:烹調煮熟。比喻加工使之完美。多用于對文章加工使之提高,或對理論作進一步完美的表述。
【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形容文章寫得凄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不蔓不支】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不蔓不枝】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筆墨官司】筆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進行的辯論、爭執。
【班馬文章】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并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筆力獨扛】扛:用兩手舉。形容文筆雄健,文章的氣勢極大。
【波瀾老成】波瀾:波濤,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練。形容文章氣勢雄壯,語句老練。
【不能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忍卒讀】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博士買驢】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匕首投槍】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文章。
【辯說屬辭】屬辭:撰寫文章。用詭辯的的言論撰寫文章。
【筆頭生花】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筆下留情】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不以詞害意】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不以辭害志】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原意是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后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不易一字】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璧坐璣馳】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不贊一辭】原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一句話也不說。
【詞不逮理】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辭不達義】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詞不逮意】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沉博絕麗】沉:深長;博:淵博。指文章的含義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沈博絕麗】指文章的含意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哀梨并剪】并剪:并州產的鋒利剪刀。比喻言語、文章流暢爽利。
4.形容一個人寫字很好的句子有哪些
1. 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2. 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
3. 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4.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
5. 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6. 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
7. 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8. 龍蛇競走、磨穿鐵硯。
9.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10、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11、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2、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13、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14、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5.關于夸獎“寫字寫的好”的句子有哪些
1. 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2. 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3. 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4.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
5. 下筆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6. 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
7. 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8.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9.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10. 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1. 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12. 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
13. 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14. 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
15.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贊美鋼筆字寫得好的句子?
1. 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2. 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3. 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他所畫之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變化多端。陳容畫龍往往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云,噴水化霧,神妙無比,人稱“所翁龍”(陳容號所翁)。
4. 黃老師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5. 小明寫鋼筆字已經有十年,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6.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7. 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8.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9.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10.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11. 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12. 展紙揮毫,筆走蛟龍。直畫如劍,曲筆似藤,點若危峰墜石,撇如蘭葉拂風。縱橫捭闔辟新徑,酣暢淋漓寫人生,是點線的巧妙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13. 如果是柳公權式的如骨一般剛猛有力,氣勢雄強——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瘦勁有力,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
14. 如果是顏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渾厚圓潤——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字里行間厚重雄渾,大氣脫俗。
15.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一個愛畫畫的人字篇二
1、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2、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3、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4、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5、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7、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
8、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
9、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
10、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他所畫之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變化多端。陳容畫龍往往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云,噴水化霧,神妙無比,人稱“所翁龍”(陳容號所翁)。
11、字形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12、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13、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14、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5、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16、龍蛇競走、磨穿鐵硯。
17、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18、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19、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20、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21、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22、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
23、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25、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26、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
27、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
28、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29、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
30、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31、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詞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根偉貼切。
32、揮毫落紙如云煙
33、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34、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35、入木三分
36、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37、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也有人自稱信手涂鴉,以示謙虛的。
38、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39、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40、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怎樣夸別人的字寫的好看
1、龍飛鳳舞--形容字寫得草,但好看。
2、娟秀--形容字寫得秀氣。
3、鐵畫銀鉤--形容字寫得筆劃字字有力,剛健柔美。
4、力透紙背--形容字寫得好,有力而透過紙的背面。
5、筆走龍蛇--形容字寫得好,寫的字如龍如蛇。
6、蒼勁有力--字寫得有力。
形容人書法好的句子
?1、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2、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他所畫之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變化多端。陳容畫龍往往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云,噴水化霧,神妙無比,人稱“所翁龍”(陳容號所翁)。
3、字形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4、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5、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6、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7、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8、龍蛇競走、磨穿鐵硯。
9、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10、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11、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2、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13、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14、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18、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19、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20、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夸獎人書法好的話【最新篇】
1、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揚雄
5、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7、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8、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1、心正則筆正。——北宋文學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
12、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4、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16、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9、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書概》
20、揮毫落筆如云煙。——杜甫
23、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25、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6、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范溫
27、時時只見龍蛇走。——唐代詩人李白
28、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朝梁皇帝蕭衍
贊美書法家的句子
【第1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無論是典藏書籍,還是碑文石刻;無論是中堂條幅,還是門楣楹聯。從三山五岳到五湖四海,從高高的廟堂,到尋常百姓家;書法的內容或說古論今警醒世人,或傳承倫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凈化心靈。書法不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妙筆生出的高尚的德操。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不僅反映一種書法境界,更有對人生百態的領悟。這種書家的思想,一直流傳于后世,成為書法學習者初學書法的必修課,更成為儒家士大夫的一種典范。
【第2句】唐詩宋詞元曲十六令,看不完的錦山秀水春花秋月,回味不盡的鄉愁旅思離情別恨,書不盡的江山社稷家國情懷。山因書法增秀,石因書法生情,水因書法含韻。天地之間只有黑白兩色最為分明,黑白兩色,清淡素雅,質樸率真,又值得推敲,經過千年凝練與沉淀,愈久彌香。書法是一曲無聲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領會他的人才能參悟。
【第3句】說到書法,也許,我們先聊些盛唐氣象為更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張旭三杯草圣傳,懷素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酒和人的狂歡,詩與書法的比美,所有人的目光和喝彩都聚焦到了盛唐這一個性張揚、內心世界充滿震撼力的特殊歲月。似乎成了一個地標和精神的高度。那是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那是無視禮教、借著酒神舞蹈的神行;那是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的絕藝。舉起生花妙筆,書法家筆下是另一個朗朗乾坤。
【第4句】字如其人。這位年近古稀頗具書法成就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啊,剛勁、灑脫,透著一股秀氣;其人呢,哈,活脫脫一個老小伙。身板硬朗不說,精氣神給人一種年輕氣盛的剛強感覺。想必年輕時很英俊呢!
【第5句】當然,沒有書壁,一筆狂草,也不會滿壁縱橫。這里有的是清風明月,還有那無語東流的脈脈胥江水。在攤開的宣紙上,世平思量了片刻,飽蘸筆墨,緊勁聯綿,循環超忽,真正是一筆而成、氣脈通連。把筆擲開,滿座的人齊聲叫好。寫的是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筆畫的線條和牽連的游絲如飄風,風吹欲絕而不絕。又似枯藤,裊裊枯藤萬丈懸。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筆觸奔放自由,更流露出藝術家遺世高蹈、天馬行空瀟灑的神游姿態。
【第6句】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每一幅書法都經歷了千般磨礪,萬種付出。傳說王羲之七歲開始練習書法,每天書寫完畢,就在家中的水池里清洗筆硯,日久天長,整池水竟然染成了墨色,這就是今天人們在紹興看到的墨池。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道出了一代書圣成功的艱辛歷程。三國時期,有個名叫鐘繇的人,他從小很喜歡寫字,練字勤奮。可是,他家里很窮,野菜度日,無錢買紙,但他不因此而灰心喪氣,想出了辦法。白天,他用棒代筆,在地上不斷練字。晚上,他用手指代筆,在被子里不停地練字,據說,一條嶄新的被子蓋不了多久,就被他劃破了。終于他成為一名書法大家。
【第7句】由此,我在推測,世平的書法氣息可能源于他浪漫型的酒神精神和散淡胸襟的閑適。一方面,他是激情式的、爆發型的、力量型的壯美與飄逸,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無言,是一柄斫盡寒光長劍的八面豪氣。另一方面,他是隱逸的、恬淡的、內斂的,是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的雍容和淡定,是舟中飲酒、風行水上的自然和逸趣,是含而不露、厚積薄發的美學境界。正如在東山紫金庵看到的弘一法師所題的匾額一樣妙相莊嚴,那結體不蔓不枝,如亭亭凈植之蓮,人格美和藝術美渾然結成一體。
【第8句】一張柔和的宣紙,一片飄動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動的是松的魂靈,還有千年歷史的回聲。一幅書法展開了,靈動的文字間似乎有編鐘的余音裊裊傳來,沒法不讓人想起悠悠的歷史。漢家長衣寬袖的文人雅士們,居廟堂之高的官吏們,多少辭賦與奏折,多少檄文與頌歌,摩肩接踵一路走來,都被歷史的風塵淹沒了,倒是那個喜歡放鵝睡在東床的王羲之音容猶在,留下千古佳話。
【第9句】這里有恢闊而高翔的自由翻飛,這里有急風驟雨不可遏制的情態氣勢,這里也有空靈飄渺的老莊道家之玄。品字如品人。仿佛見世平取筆抒思,在筆墨游戲中放浪形骸;或一縷午后的斜陽中,凝視著太湖水思接千載;又或者,在書齋望溪堂明窗凈幾之下,不緊不慢地臨帖追慕古人。他大半時間是靜慮的,喝壺茶,聽一首古琴曲,品讀一段明清札記。經常有文人造訪,切磋書藝,靜水深流,時光如香爐中的灰一寸寸萎去。他善于寫日記,硬筆書法照樣筆走龍蛇,來記錄當代書壇上一些有價值的一手資料。留些書影,文字與筆墨互相輝映成趣。
【第10句】趙孟睢緁ǔ】(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孫。他是中國文藝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蘇東坡、明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論。他作品最主要的特點,無論楷書還是行書,都很工整,四平八穩。溫和、典雅是他書法的主要特色。雖然他對晉人書法下過很深的工夫,但晉人書法中精妙的用筆,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沒有體現;或者說,他將晉人筆法的精微之處大大加以簡化了。盡管如此,他的作品總是洋溢著一種高貴、典雅的氣息。這完全是他深厚的學問、修養所致。
【第11句】輕輕地翻開那些令人敬仰書家的作品,一種情愫蘇醒了,王羲之的作品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盡贊美的詞匯也難描繪其高深與絕美。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的書法: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歷朝歷代多少人嘔心瀝血、終極一生追隨,最終都望塵莫及。顏真卿的作品厚重、古樸、蒼勁,像一座千年古鐘,每一條紋理都是一個故事,端詳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產生渾厚的共鳴。
【第12句】輕輕地翻開那些令人敬仰書家的作品,一種情愫蘇醒了,柳公權的書法端莊清秀,像河邊浣紗洗衣的鄰家阿妹,或者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言行舉止、一顰一笑,遵規守據,溫婉清麗。歐陽詢的書法,松風鶴骨,像一個武功高深的俠士,剛勁中透著秀美。
【第13句】柳公權,字誠懸,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終年88歲。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初學王羲之并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公為之改容,如其筆諫也。宋朱長文《墨池編》中說:公權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家。他初學王羲之筆法,以后遍閱近代書法,于是極力變右軍法,學習顏真卿,又溶匯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橫細豎粗的態勢,而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后世學書者不少以柳字為楷模。
【第14句】朋友送我一些漢畫像拓片,我便煩請世平題字。徐徐展開宣紙的剎那,是屏息凝神的恍惚。出巡、狩獵的畫面,配以周游八極四字隸書,將漢人的文質彬彬盡顯。底下的行楷清逸、率意,似長亭古道邊的芳草萋萋,又似雨敲松子,雪落竹林。平淡、自然,生氣流轉的空靈之境,在自然物象的基礎上,達到了對超然之美的追求。司空圖《詩品》中所說的超以物象,得其環中或許就是指的這種感覺了。
【第15句】懷素在沒有走向長安之前,書法早已遠近聞名。李白稱他少年上人的時候,懷素還只有二十來歲。流放途中的李白,至巫峽遇赦而放還。路過零陵,見到了懷素的草書,眼睛為之一亮,說是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以其敏銳而又內行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懷素的草書,甚至對書圣王羲之、草圣張芝都大膽進行了否定: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這兩句,有點驚天地泣鬼神的味兒,因為在唐代,最被推崇的大書家即是王羲之。王的行書蘭亭序是被唐太宗李世民奉為天下第一的。李白看了懷素的草書后,大發感慨說王羲之是浪得虛名,既是夸張,也是對懷素打心眼里的贊嘆。
【第16句】顏真卿的書法淵自家學,但其得以變革的啟迪者,乃吳郡張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書帖,足可見其功力。史學家范文瀾在著述中每提及唐書,皆稱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顏的楷書,反映出一種盛世風貌,氣宇軒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儀斯書,原因是那些書帖往往是在極度悲憤的心境中走筆疾書的,讀者可從本文中領略個中滋味。情溶于藝,藝才生魂,歷史上大凡優秀的藝術,均不違背此一準則。
【第17句】《蘭亭序》是書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在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筆法姿態必不相同,如出現的20個之字,竟然無一雷同,成為書法史上的一絕。當中章法、結構、筆法都極其完美,被歷代書法家尊為書法第一 ,成為讀書人寫字必習的范本。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第18句】鄭板橋蘭竹圣手書畫怪杰。清代詩人,書畫家,搖晃揚州八怪之一。為人恃才傲物。他的書畫以清、勁、怪遺世,給了后人很獨特的美學啟示。他的書法很另類,篩檢真草隸篆用筆,獨創一體,自稱六分半書;字形變化多端,章法詭譎有致,搖曳多姿,真可謂是書中奇寶,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描寫字寫得好的句子
1、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2、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他所畫之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變化多端。陳容畫龍往往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云,噴水化霧,神妙無比,人稱所翁龍(陳容號所翁)。
3、字形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4、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5、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6、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7、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8、龍蛇競走、磨穿鐵硯。
9、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10、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11、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2、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13、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有關書法的優美句子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墨紙硯描繪山水詩鄉夢,多彩宣城爭創“中國書法城”。
3、闡釋書法精神,傳承文化精髓。
4、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書法藝術。
5、點到為止,一字千金。
6、讀詩千首,揮毫萬字。
7、富有生機就是美。
8、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展示美。
9、翰墨怡且樂,書法壽而康。
10、弘揚傳統,書寫卓越。
11、弘揚民族文化精髓,演繹書法神奇魅力。
12、畫筆描繪美好未來,色彩繪就壯麗人生。
13、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
14、苦攻中外古今萬卷書,巧繪人情物理千張畫。
15、練好鋼筆書法,傳承漢字文化。
16、練好硬筆書法,傳承漢子文化。
17、練一手好字,傳一代文明。
18、練中華書法,承傳統文化。
19、美術可以表現文化,美術可以輔翼道德。
20、潑墨造物,筆下生花。
21、人人學書法,共創新世紀。
22、如詩如畫山水多彩地,共創共享“中國書法城”。
23、如詩如畫新天地,錦上添花書法城。
24、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25、書法宣城,精彩人生。
26、書法有路勤為徑,墨海無涯苦作舟。
2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28、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
29、提高精神內涵,陶冶高尚品質。
30、為您點亮藝點燈光,帶您走進藝術殿堂。
3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2、文房四寶之鄉魅力無限,中國書法名城精彩有約。
33、文宗秦漢,楷法晉唐。
34、羲之筆下千秋韻,蘭亭地上萬種情。
35、相約文房四寶故里,共創“中國書法名城”。
36、寫好硬筆字,為人生添色彩。
37、寫漂亮字,做優秀人,字如其人。
38、寫漂亮字,做優秀人。
39、寫氣質人生,揚祖國精華。
40、心系書協,振興東華。
41、一手好字,得益一生。
42、一手好字,相伴一生。
43、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44、一手漂亮的硬筆筆,能讓人賞心悅目。
45、硬筆精雕細刻出精品,書法千錘百煉鐵成金。
46、硬筆書法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47、中國書法,字里千秋。
48、字好一半文,文好顯靈魂。
1、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2、舉筆信手涂抹幾下,一幅騰飛的巨龍即躍然紙上。他所畫之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變化多端。陳容畫龍往往不畫整條,或畫龍首,或畫龍爪,忽隱忽現,似聞其聲,如見其形,且潑墨成云,噴水化霧,神妙無比,人稱“所翁龍”(陳容號所翁)。
3、字形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4、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5、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具有了最為生氣灌注的特點。
6、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7、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8、龍蛇競走、磨穿鐵硯。
9、老師的字,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
10、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11、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12、老師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筆鏗鏘有力。
13、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14、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18、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19、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20、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夸獎人書法好的話【最新篇】
1、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揚雄
5、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7、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8、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1、心正則筆正。——北宋文學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
12、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4、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夸獎人書法好的話【熱門篇】
16、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9、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書概》
20、揮毫落筆如云煙。——杜甫
23、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25、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6、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范溫
27、時時只見龍蛇走。——唐代詩人李白
28、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朝梁皇帝蕭衍
一個愛畫畫的人字篇三
我敬佩的人有很多,但是我最敬佩的一個人是一個在風雨中不顧自己的老爺爺。
記得那是在*節爸爸帶著我們去西安玩了兩天,該回家了。累得我在車上睡著了。那天刮著大風,下著大雨。在一個拐彎的地方,爸爸放慢了車速。
忽然,喇叭聲把我吵醒了。我睜開眼,看見車外有一個人老爺爺,他身材不高,?c?c的臉上布滿了皺紋。他撐著傘,揮著小旗。
我聽了心里想:一個老人為了別人方便,寧愿自己在風雨里,他的精神真的讓我們感動。他就是值得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在這個多姿多*的大世界中,有許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但是,我最敬佩的人還是我的班主任井老師。井老師有一頭長長的、烏黑亮麗的頭發。她長著一張瓜子臉,彎彎的眉毛,總是和氣的望著別人,顯得又親切又溫柔。
井老師每次上課都能讓我們覺得是一種享受,單是她那婉轉動人的、抑揚頓挫的聲音就不用說了,而她的每一節課都講的那么生動感人,那么使人容易聽懂,真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