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過年的味道字篇一
你可曾體會過年的味道?體會在12點鐘聲敲響之時,在和家人共度除夕之刻,在一年伊始之際,那熱鬧的氛圍?年的味,道不盡!
記得小時候,過年是最開心的時刻。早早地,爸爸和媽媽就同我一起來到鄉下奶奶家,和爺爺奶奶一起準備年事。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大路上那些賣年畫、賣“福”字的攤子。鋪天蓋地的紅,像是一簇簇小火苗,紅得讓你歡喜,紅得讓你透不過氣來。小火苗燒著,燒著,年的味道也隨之散開,布滿街巷,布滿村莊,彌漫在老村的空氣中。
時間在這時候也是歡快的。它馬不停蹄地趕著,二十八、二十九,還未察覺,就到時了大年三十。這時候,家里的走廊上總是掛著爺爺風干的豬頭肉,奶奶和媽媽總是在廚房里切著菜,爸爸則拿著用剩的紅紙一筆一畫地教我寫毛筆字。總算熬到了春節聯歡晚會開始的時候,大家一齊圍著那臺“大屁股”小電視,邊欣賞節目邊互相交談。這時候,空氣中總會充滿著年夜飯和爆竹的味道,包圍著我們,包圍著村莊里的每一個人。
這是我記憶中年的味道。而今,我們習慣儀式性地將對聯貼在門上,連貼歪了都未察覺;我們習慣一家人躺在沙發上,任由電視里歡快地播著高清春節聯歡晚會,眼睛卻全神貫注地盯著手機;我們習慣不知疲倦熬夜到十二點以后,不是為了跨年,而是提著摸弄手機已經發酸的指頭,“點點點……”地在群里互搶紅包……我們習慣了,習慣了那漸漸遠去的年味兒。
傳統正在逐漸淡化,我們吃著超市里買來的各式菜肴,我們玩著各種看似先進的電子產品,物化了身心,疏離了感情。
過年的味道字篇二
哇!過年了!時間飛逝,轉眼間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春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是人們期盼的節日。春節里,人們換上新裝,走街串巷,拜親訪友;可以吃到豐盛可口的食物;孩子們自在地玩樂;大人們可以放下工作,輕松一下。這些活動是每個春節必不可少的,讓我最想念、最思念、最懷念的還是那能使年味兒變濃的煙花爆竹。
重慶禁放煙花爆竹。每到過年,我也只能回憶那段燃放煙花爆竹的快樂時光。除夕之夜,爸爸媽媽給些錢讓我去買煙花爆竹。一出爸媽的監視范圍,我便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煙花店。拿了煙花就跑,急匆匆到家后,把一些煙花藏了起來,然后拿著幾支“竄天猴”和“星火棒”,敲開鄰居姐姐的門,和她一起放煙花。隨著導火線的.點燃,“啪啪”幾聲“霹靂”,響徹夜空。我的手隨著煙花一起抖動,是激動,是興奮……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煙花里“儲存”著的幾十朵花一朵接一朵飛上夜空,慢慢擴大又慢慢散去,那種五光十色、絢麗繽紛,足以組成最美麗的畫面。特別是許多人一起燃放各種煙花時,那種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卻又精巧細致、玲瓏剔透的美讓人陶醉其中。我那顆歡樂的心也隨同煙花一起綻放在深邃的星空中。
放完“竄天猴”,我們又沖到樓下,點燃“星火棒”。自由自在地跑著,手中“怒放”的“紅色火花”,依照我們的奔跑路線,畫出一幅幅新春圖。還有大年初一早晨放的鞭炮(那種穿“紅色外套”,掛在樓梯前用竹竿吊起來放的炮仗);隨時能放的摜炮;放在地上,看起來像一個小筒的爆竹……都讓人難以忘懷。煙花爆竹的每一顆星火都是一聲問候,一絲祝福,一片溫馨,一份快樂……美好的愿望盡在不言中。沒了煙花爆竹的陪伴,沒有了喜慶、熱鬧的味道,年味就淡了。
過年的味道字篇三
要過年了,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說是味道其實是聞不到味道,但可以感覺到,看得到,聽得見,在心中深深地感受到。
路邊小店的紅燈籠已經高高掛起,特別是賣對聯、燈籠、掛飾的店鋪,在門口掛滿紅燈籠、大對聯和各種飾品,一片紅紅的顏色特別顯眼。小區的路口也拉起“歡度春節”的紅橫幅,道路兩旁掛著燈籠,今年還在每個樓道口帖上對聯,讓人們感到過年的味道。
過年圖的是喜慶、歡樂,人們臉上都流露著迎接新年的喜悅。什么“尾牙”、“年飯”、“年終獎金”、“抽彩中獎”,“放假幾天”、“上哪去玩”、“回家票買了嗎”,等等這些話題都是街頭巷尾、公交車、商場,各種人群集中的地方談論最多的。這些是甜蜜蜜、喜滋滋、樂哈哈的感覺。
隨著過年的次數越來越多,對過年的味道的感覺也越來越多,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當然,歡樂和興奮是主要的,讓自己高興起來,讓家人高興起來,讓親朋好友,讓所有的人們都能高興起來,是的心愿。家和萬事興,人和事更興。人人都有歡樂和喜悅的心情,這種生活才是理想的。我想這只能是理想,是人們的一種向往。
其實,過年的味道也是在變的,千變萬化。過去、現在、將來都會變男女老少、千家萬戶,你們、我們和他們,就是對你、我、他來說,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個年齡段、每個時間段、每個地域,過年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最愛過年,蹦蹦跳跳,歡天喜地,“過年了,過年了!”“新年到真熱鬧,敲鑼打鼓放鞭炮!”這是孩子們聞到的甜甜的年味;前幾天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來電話說:“真不想過年,我又老一歲了”,這是青春少年感覺到酸酸的年的味道;表弟在qq上傳了一張昂首挺胸,頭戴安全帽站在公司的建筑地上的彩照,他被評為年度企業優秀員工,這是事業中人感覺到的美美的年的味道。
要過年了,我感覺到了濃濃的過年的味道,我喜歡過年,家人團圓,朋友聚會,一年就這么一次過年啊。
過年的味道字篇四
臘月一進,年的味道就一天比一天濃重!
老人和小孩皆沉浸于過年的喜悅之中。男女老少紛紛出動,辦年貨的辦年貨,貼對聯的貼對聯。總之,一切都在為過一個好年而準備著!
“耶!新年終于到來了!”
我興奮地鉆出被窩,拿出專為新年而準備的新裝,認真的打扮了一番,唯恐有什么地方不足。因為新年,家長們為孩子們準備下了美味的食物,好讓他們來飽餐一頓。
年呀年,香噴噴的年!
安頓好肚子之后,大腦就開始命令腳丫不老實了。最后終于還是走出了家門。出來家門后我才發現大多數人跟我是相同的情況,人們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大街上,看上去他們也都很高興呢。
早晨出來家門后就開始各找各伙了,老找老,少找少,學生找人打牌忙。一陣陣歡聲笑語不時傳來耳邊。
年呀年,快快樂樂的年!
晚上,一聲聲鞭炮聲接連響起,一朵朵彩花接連在星星的陪襯下盛開,原本靜謐的夜空突然之間變得熱鬧而又美麗。如星星妹妹們在參加月亮公主的聚會,月亮公主把月宮里放滿了閃閃發光的仙果,以照耀著月宮。
年呀年,溫馨而又美麗的年!
年也許也是自由的吧,在有些家庭里,過年是孩子一年里唯一自由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不用去思考學習,也不用去想什么培養的特長,只是開心,也只有開心。盡情的去吃,盡情的去喝,盡情的去玩,盡情的去做平時不敢做的事,比如說:大量的吃糖,吃零食,打牌,看小說,有時候就算熬夜也不過分,原因可能就是一年就這一段時間吧。
啊!年呀年,自自由由的年,可以讓我們盡情去展開翅膀飛翔的年!
年啊,年啊,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年的味道字篇五
大人盼過種田,小孩子盼過年。每次回老家過年,爺爺奶奶都這樣對我說。我明白那是過去過貫苦日子的爺爺奶奶盼望好年景的話。說真的,“過年”對我們小朋友來說確實是最開心的事兒。
一家不圓萬家圓。今年春節,由于當兵的爸爸和當警察的媽媽有值班任務,我們全家只好在杭州過年了。記得在我上一、二年級時每次過新年,爸爸媽媽都是帶我回到河南老家過的,那兒的年味可濃了,我們一回到家,爺爺奶奶特別高興,整天臉上都掛著笑容,心里樂開了花。
在遙遠的杭州思念故鄉的新年,也是一種幸福。但要真正體味故鄉的溫暖和幸福,還是要回到故鄉,讓自己的兩只腳沾滿家鄉的泥土,把身體斜靠在光影斑駁的老屋門上,或者佇立在小朋友撒歡的老銀杏樹下,或者使出吃奶的勁為爺爺奶奶壓上一桶飲用水,或者聽爺爺講述為別人看病的那些沉甸甸的故事。
記得前兩年的春節,我們一回到家,天空就飄起了美麗的雪花。雖說只薄薄一層,但微雪覆蓋著大地,一片潔白純凈,山頂上、田坳里、枝椏上、草垛邊……村莊里到處彌漫著淡淡的柴禾味道,滿足而祥和。
遠處的田野上,是紅墻黑瓦的農民“新村”。田野上的麥苗已經破土,泛著略顯朦朧的淡淡綠色。時令離綠意盎然的春天還很遠,但它們在悄然準備著。很快,田野與村莊就會被濃烈的綠色覆蓋環繞。
夜里,爸爸媽媽領著我坐在老屋廊下仰望星空。銀河橫貫天穹,繁星如斗,小月牙兒靜靜地躺在天上。擺成勺子狀的“七星”和啟明星,亮得如此驚心動魄,似乎伸手就能夠摸到。銀河里星星一叢叢、一簇簇,在巨大的靜默中凝固、飄動。
過年的味道是什么?我陷入了沉思。這種味道還不就是老家農村灶臺上如絲如縷彌漫的粥香;是灶門上擴散、升騰的柴禾的氣味;是村莊上空裊裊的炊煙;是左鄰右舍一聲聲“回家吃飯啰——”的吆喝聲;是小朋友們邊走邊扔的爆竹聲;也是靜夜里一家人圍著紅紅的爐火聽著爺爺奶奶家長里短的嘮叨。
我想念回到家鄉過年的味道。
點評:本文對家鄉過年時的場景進行了細致地描寫,表達了我對家鄉年的深深的思念,以及深深的鄉愁,如:“讓自己的兩只腳沾滿家鄉的泥土,把身體斜靠在光影斑駁的老屋門上,或者佇立在小朋友撒歡的老銀杏樹下,或者使出吃奶的勁為爺爺奶奶壓上一桶飲用水,或者聽爺爺講述為別人看病的那些沉甸甸的故事。”小作者的文字是富于文學韻味的,從中能體會到淡淡的溫暖,像夏日荷花的芳香一樣沁人心脾,非常美麗。
過年的味道字篇六
從我記事開始,我就沒在父母身邊過過年,也許現在我堅強、獨立的性格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的。相反,我在舅舅、阿姨身邊度過了10個除夕,幾乎每一張在除夕夜拍的相片上都有我的身影,照片上的人也永遠不會變:奶奶,爺爺,舅舅,阿姨和我。唯一變的是相片上我的身高,爺爺奶奶日漸佝僂的身軀。那時,我體會到這過年的味道是平靜,幸福,溫暖。我——很滿足。
可,每當放完假從廣州回到衡陽,聽同學們說起過年與父母的趣事時,不知道為什么,又會有著一種莫名的羨慕。是因為離開父母,身處異地,亦或是……我無從知曉,也無從洞悉我的心底。終于,20xx年的除夕,我留在了衡陽。望著家中的一切,我有少許的陌生,卻又分明嗅得到那濃濃的喜氣與親情,我的心底觸動了。這——似乎就是我渴望已久的那種感覺!門外鞭炮聲與煙花炸開的聲音,裹著濃濃的熱情,父母的歡笑聲,爺爺奶奶的笑顏,也讓我覺察到了那炙熱的溫度,就連桌上紅酒在杯中的“搖曳”聲與雪碧開瓶時的氣流聲都夾雜著萬分熱情。
哦!原來過年的味道如此熱情。似含在嘴里的跳跳糖一般。
咿!原來過年的味道如此甜蜜。似化在嘴里的牛奶絲滑巧克力。
躺在沙發上,我昏昏欲睡,卻又在朦朧間感覺到了母親溫暖的手,又聽見了奶奶與母親的拉家常,多好呀!讓我長期以來冰冷的心又溫暖了過來,讓我血管中流淌著的毫無溫度的血又重新感到了暖意!這溫馨的畫面使我倍感愜意。
啊!原來過年的味道也是如此溫暖的,讓我想起了含在口中那余溫未化的麥芽糖。
現在,我總算知道那羨慕從何而來,我缺少的是真正過年的味道!
細細品嘗那過年的味道,我嘗出了熱情,品出了甜蜜,覺出了溫暖……
過年的味道字篇七
來了,來了,西風呼呼地吹著,年漸漸地向我走來。
家家戶戶,大人小孩,世間萬物,臉上都是欣欣然的,您瞧,那些小草多么高興,月亮﹑星星﹑太陽也仿佛回家過年,照得屋子都亮堂堂的,人們心里也暖呼呼的。
年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呢?在我的家鄉每年臘月28就開始過年了,這一天啊大人們就先準備吃的用的,然后開始迎接新年,忙得不亦樂乎。第二天早晨街頭一片寂靜,忽的啪啪幾聲,鞭炮接二連三響起來了,接著就是大家敲鑼打鼓的聲音,年的味道是忙碌的.。
過年的味道還是幸福熱鬧的,正月十五前的這一段時間,大人們沒有上班,小孩兒也在放假,在這閑暇的日子里,大人小孩們就開始“走人戶”,去親戚家串串門,拉拉家常,一片歡聲笑語;壓歲錢,是每一個小孩子過年時的企盼,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過年象征了思念,臘月三十兒,我們都不會忘記給已故親人燒紙錢,雖然這些紙錢他們在天堂不一定能用上,但人們相信,紙錢就是死者另一個世界里的錢,多燒一些紙錢,死者在那個世界里才會有錢用。其實是一種對死者的悼念。但是它表明我們后人在想念他們。
過完年后,老老少少又出現在祥和我大街上,各做各的事,人們的臉上增添了溫暖的笑意,做起事來也輕松多了。
過年的味道字篇八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的確,飲食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們國家的迅速發展,飲食文化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生活比蜜甜,美食處處有……
我最中意的確是過年的味道。
我家的年貨都是由爺爺操辦的。記得小時候,剛過了二十,爺爺就會騎著車帶上我和哥哥去各村趕集。到了二十七的下午,我和哥哥會不約而同到爺爺家里,因為爺爺就要制作過年的美味菜肴了。從這天下午開始,我和哥哥就可以大飽口福了。
晌午吃飽了飯,奶奶會燒上一大鍋熱水,將爺爺買好的藕放進鍋里,待水一開,奶奶會熟練的用筷子刮去藕上面的臟東西。這時候爺爺也不會閑著,爺爺將買的豬肉,加上蔥姜,剁成肉末,剁好后,放入盆里,調好味。這時,奶奶的藕也好了。爺爺會把肉餡均勻的加入奶奶切好的藕中。切藕是有講究的,第一下不能切的太深,也不能切的太淺,太深了會分為兩半,沒有辦法再往里加肉餡;太淺,夾的肉餡太少,讓人吃起來掃興。奶奶切藕最拿手了,所以每次都是由奶奶來切。加完肉餡后,爺爺會找出一個盆子,里面打上幾個雞蛋,加上面,加上水,攪拌,做成面糊。這一步完成后,奶奶會往鍋里倒上半鍋油,再不停的燒火,待油八分熱時,奶奶會將藕放入油中。剛一進鍋,藕會立即浮在油上,待面糊微黃時,奶奶就用漏勺撈上來,不一會,一盆香噴噴的藕夾子便做好了。這時,終于輪到我和哥哥啦,屋前屋后我們哥倆手里手里從來沒離開過藕夾子。這樣,待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和哥哥便吃的八成飽了,幸福亦在心里充溢。
長大后,我依然盼望著過年。過年不僅處處彌漫著美食的味道,而且還會洋溢著溫馨的親情。
過年的味道字篇九
過了這么長的時間,終于過年了。我每天都問奶奶,“還有幾天過年?還有幾天過年?”我為什么這么盼過年呢?因為哥哥姐姐們要來,我可以偷看哥哥發短信,讓姐姐加我為qq好友。為了迎接新年,我準備了變色龍,裝飾房間。我還讓媽媽給我買了兩件新衣服,一件是裙子,一件是唐裝。裙子是灰色的,袖子上是小白毛,還配了一個白毛坎肩,上面還繡著小花;唐裝是粉紅色的,上面有圓形的紐絆兒,還繡著花邊,穿上很漂亮,可是大家說有點像小丫鬟。
春節到了,哥哥來了。我粘著哥哥,像貼粘糕一樣,偷看哥哥發短信,他打牌的時候我搗亂,他玩電腦的時候我跟他搶,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大廳吵吵,把哥哥叫醒。這段時間,我睡得很晚,有的時候天快亮了,還在被窩里翻來覆去地不好好睡。
過年還有幾件好事兒,比方說,二大爺每年初二都帶我上街買玩具,今年給我買的是公主的裝飾盒和動畫片里的美羊羊。公主的裝飾盒回到家我就開始動手做,自己不會做的就請媽媽幫忙,把媽媽的眼睛都累花了。最后做出了公主的頭花、項鏈、手鏈等等,我都自己戴上了。我把美羊羊放到我的新款旅行書包里,怕它孤單,就把所有的玩具都放了進去,拉著這個小旅行包在大廳走來走去,逗得大家直說,要把新書包撐壞了。該說好吃的了。我最愛吃的就是大爺做得香辣肉絲和二大爺做得雞翅,餐桌上還有許多好吃的,比如海參、螃蟹、大蝦、豬爪等等。
我喜歡過年。
春節快到了,和同學交流,自己家打算怎么過年?自己打算做什么?寫下來。
去年春節時你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寫下來。
評選自己或班級一年來的五件大事,選一件下來。
除夕,我跟爸爸學包餃子。首先,我把包餃子的皮放在手心,接著就用筷子填進餡兒,然后,用手指把皮捏緊,費了好大的勁才包了一個。爸爸雖然是我的師傅,其實技術也不怎么樣。我們父女倆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才包了那么幾個。望著擺放在桌面上的“作品”,爸爸風趣地說:“這些餃子真像黃山的石頭——奇形怪狀。”我看著自己包的餃子,有大有小,大的像個“大胖墩”,而小的就是“小不點”了。不一會兒,視察員——媽媽來驗收“產品”了,她看見這些“偽劣產品”,就讓我們“下崗”了。沒辦法,我和爸爸只好重新尋覓崗位。
吃年夜飯了。望著桌子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我抓起筷子,頻頻出擊,大飽口福。就在這時,吃得正歡的爺爺不知怎么的,變得_臉的尷尬。原來,一團米塒把爺爺的假牙給粘住了,惹得我忍不住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爺爺自己也樂得叫開了:“好吃!好吃!把我的牙齒都吃掉了!”“哈哈哈——嘻嘻嘻——”歡樂的笑聲從廚房里一直飄向窗外。
飯吃飽了,我們又圍坐在電視機前欣賞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就在這時,我一次又一次地收到了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大人小孩一個個臉上都笑盈盈的。歡樂、祥和、喜慶、溫馨的氣氛洋溢在每個人的心間。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穿著嶄新的衣服,開開心心地走出房間,與其他小孩子們一道,高興地叫著:“新年好!新年好!”噼噼啪啪的煙花爆竹聲不絕于耳。
過年真快樂!
“噼里啪啦”的一陣爆竹聲,把我從沉沉的美夢中喚醒。原來是爺爺在院子里放鞭爆呢。
我們倆走到爺爺奶奶跟前,說:“恭喜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爺爺笑著說:“祝你們倆像小兔子一樣越蹦越高。”說著就發給我們一人一個大紅包。我們倆一拿到紅包,就趕緊出門找小伙伴們玩去嘍。
一出家門,來到小巷口,正好看到一群小伙伴正在放爆竹。我躍躍試試,可又有點膽小,心想:萬一剛點著就炸到我怎么辦?不過,我還是戰戰兢兢地抽出第一支摜炮,點燃后把它拋出老遠,然后掉頭就跑,躲在墻角邊,用力捂住耳朵。云云在一旁看到我這個膽小樣子,和別的小伙伴們一起大笑起來,我覺得很沒面子。就奔回家特地找了一個長長的煙花來炫耀,我用火柴點燃后“轟”地一聲響,小伙伴們都嚇了一跳,而我卻從容地拿著煙花,得意洋洋地笑著,那個感覺可真叫爽啊!
不一會兒,我和伙伴們又一起玩起了鞭炮、煙花,我們一個個激動地叫喊著、奔跑著。真希望新年里的每一天都像今天一樣熱鬧精彩啊!
周末的時候每一間大些的商場都擠滿了人,很多母親帶著孩子買衣服,超市像是電影院散了場。洛卡小鎮的衣服因為全場三折,當然三折也是頗貴的,它過百十平米的小店,那天卻放了8個人在收銀,柜臺上的衣服還是堆成了小山,顧客拿著大把粉紅色的票票排隊。有的小店請來寫字的人,當面寫了春聯送給顧客。街上巷子已經有很多賣鞭炮的小攤位支了起來。這就是過年的味道吧。
小時候因為一年也辦不了幾次新衣,所以格外地盼著過年,家長總是在剛放寒假的時候,帶著孩子或買或做,從頭到腳弄一身新的,然后放在柜子里。大人上班去,小孩子就拿出新衣服左比下右比下,拿出新鞋子,穿上走二步,再放回去。男孩子喜歡比誰家的鞭炮買的多,花炮的大小,誰家的飛天鼠遠,女孩子就收斂一些,暗中比著誰的頭花好誰的皮鞋好。
小時候吃的東西雖然平常也不缺,但就是喜歡人多吃的熱鬧,堂表兄弟姐妹聚到一起,什么都分外好好吃起來,記得一次我和二個表姐一會兒工夫吃完了一大瓶糖蒜。要是把全部小孩子單放在一個桌子上,就只見空盤子嘩嘩垛起來,肚皮渾圓也不會放過下一盤,大人們時不時過來敲敲自家孩子的腦殼說難道平時虐待了你們不成。
從什么時候開始過年就索然無味了,沒啥盼頭了,害怕長輩問這問那。兄弟姐妹們見了面似乎一句共同語言都沒有了,變了的應該是我,不是環境吧,看見街上還有那么多小孩子過年的時間里快樂的像蝴蝶般飛來飛去。真希望這種快樂的感覺不要隨時代變遷,再過很多年,大人且不提了,仍有小孩子盼著過年。
本來計劃春節的時候出去旅游,卻又不忍看見父母寂寞的眼神,決定還是陪著他們,且送他們一只快樂的小狗。
要過年了,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說是味道其實是聞不到味道,但可以感覺到,看得到,聽得見,在心中深深地感受到。
路邊小店的紅燈籠已經高高掛起,特別是賣對聯、燈籠、掛飾的店鋪,在門口掛滿紅燈籠、大對聯和各種飾品,一片紅紅的顏色特別顯眼。小區的路口也拉起“歡度春節”的紅橫幅,道路兩旁掛著燈籠,今年還在每個樓道口帖上對聯,讓人們感到過年的味道。
過年圖的是喜慶、歡樂,人們臉上都流露著迎接新年的喜悅。什么“尾牙”、“年飯”、“年終獎金”、“抽彩中獎”,“放假幾天”、“上哪去玩”、“回家票買了嗎”,等等這些話題都是街頭巷尾、公交車、商場,各種人群集中的地方談論最多的。這些是甜蜜蜜、喜滋滋、樂哈哈的感覺。
隨著過年的次數越來越多,對過年的味道的感覺也越來越多,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當然,歡樂和興奮是主要的,讓自己高興起來,讓家人高興起來,讓親朋好友,讓所有的人們都能高興起來,是最大的心愿。家和萬事興,人和事更興。人人都有歡樂和喜悅的心情,這種生活才是理想的。我想這只能是理想,是人們的一種向往。
其實,過年的味道也是在變的,千變萬化。過去、現在、將來都會變男女老少、千家萬戶,你們、我們和他們,就是對你、我、他來說,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個年齡段、每個時間段、每個地域,過年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最愛過年,蹦蹦跳跳,歡天喜地,“過年了,過年了!”“新年到真熱鬧,敲鑼打鼓放鞭炮!”這是孩子們聞到的甜甜的年味;前幾天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來電話說:“真不想過年,我又老一歲了”,這是青春少年感覺到酸酸的年的味道;表弟在qq上傳了一張昂首挺胸,頭戴安全帽站在公司的建筑地上的彩照,他被評為年度企業優秀員工,這是事業中人感覺到的美美的年的味道。
要過年了,我感覺到了濃濃的過年的味道,我喜歡過年,家人團圓,朋友聚會,一年就這么一次過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