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江南的雪花篇一
雪花,很美,很美……
4歲:單純的思想,深深的喜愛。那時的我只覺得雪花很潔白,很美麗,于是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雪。冬天一到,我總會趴在窗前,緊緊地望著窗外,焦急而耐心地等待著那一片片雪花的降臨。可是任憑我苦苦地等待,卻始終沒有看到雪花的蹤影,真的一片也沒有,可是我仍然沒有放棄,也許就是因為那種單純的思想吧。還記得幼兒園的老師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而我毫不猶豫地答道:“冬天,因為冬天到了就能看到雪花。”老師摸摸我的頭,微笑著說:“我們這里是南方,南方的冬天是不會下雪的。”“會的!一定會的!”我堅定地大聲喊道。就是因為那種深深的喜歡,使我一直堅定著一個小小的信念:我一定會看到雪的!
雪花,童年時最純潔的夢。
8歲:小學二年級,從書本上知道了南方不會下雪。可還是會呆坐窗前,盼望雪花的降臨,因為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奇跡的存在。上學的時候,與幾個和我同樣愛雪的同學成為了好朋友,在我們的眼中,雪是最美的。很喜歡關于雪的文章,覺得那些文字就像雪一樣,很美。在一篇課文中,我們知道有人用棉花裝扮成一個雪的世界。于是,我們也決定把每個人的.玩具屋湊起來,裝扮成一個美麗的雪的世界。為了獲得大量的“雪”,我們都紛紛把家里的枕頭給拆了,最后終于取得了大量的“雪”,也就是棉花。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個“雪”的世界誕生了!望上去真的很美麗,潔白的一片,“雪地”上安詳地臥著幾間小屋,屋頂上還覆蓋著一片片美麗的“雪花”,感覺好溫暖好幸福。雖然如此,但在我心中是遠遠及不上雪的。
因為,雪,無可替代的美。
12歲:不曾看雪,卻依然盼雪,愛雪。總喜歡呆在某個角落里,沉醉在想象中的雪的世界。丹的出現,帶給我更多的想象。丹是四川人,剛轉學到我們學校不久,我們就成了好朋友。我知道四川的冬季是下雪的,就常常賴著她給我講關于雪的故事,而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講。丹說,春節的時候是最熱鬧的,那時雪花鋪滿大地,屋頂,樹木也覆蓋著雪花,有些河也結冰了。雪地里可熱鬧了,大人,小孩都在玩雪,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的都有。晚上呆在家里,透過窗子還可以看到滿天飛舞的雪花,還有人們堆的大雪人。丹還告訴我,她奶奶總喜歡在炕上放許多好吃的東西,第二天早上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頓啦。我總沉醉在丹所說的那個粉妝玉徹的冰雪世界,真的很羨慕丹。我總覺得沒有雪的冬天是殘缺的,就像春天失去了那一片片新綠。
雪花,冬季中跳動的精靈。
現在,14歲的我,還是癡迷于美麗的雪花。甚至是在炎熱的夏季,我也會傻傻地望著天空,癡癡地等著有一片雪花能夠從天而降。看到漂漂灑灑的細雨,也會聯想到漫天飛舞的雪花。有人說,雨是天使的眼淚,那雪花一定是天使淚盡時投給人間最珍貴的禮物,我想。
18歲,22歲,30歲……
依然很愛很愛雪。
雪花很純潔,很美麗。即使真的不會有雪花的降臨,我也會傻傻地等著,其實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執著,也許只因為兒時那個小小的信念。
只知道,雪花,很美很美……
江南的雪花篇二
編者按:雪是冬天獨有的景色,作者被雪花拍打窗戶的聲音吸引,看著江南雪景,心中有一絲愁緒,下面我們來看看《雪花》這篇散文吧!
江南大雪,漫步在鋪天蓋地的雪地,我才忽然明白,錦繡江南于故鄉竟如此的相似。
說到相似,我馬上覺得慚愧。來鹿城二十年了,二十年的時間里第一次深有感觸,是不是不盡人意。低頭想想,感覺有些悲哀和自責。
一月二十四日,一場冬雪足足下了兩天兩夜。站在陽臺的飄窗前,隔著單層玻璃,眼睛一眨不眨地欣賞著天空中飛舞的白色精靈。它們毫無顧忌地揮動手臂,哼著沙沙的歡快曲調,奔騰著跳躍著……眼下的樓頂白了,曾經的綠樹白了,曾經姹紫嫣紅的花朵白了,工廠的空地白了……只有河流泛著青澀蜿蜿蜒蜒地盤旋著,默默伸向遠方。那是雪花的家啊,我看見所有的河流正敞開門戶,等待雪花這些遠方的孩子回家。水面上漂著一層透明的薄霧,朦朦朧朧,雖離我很遠。卻真真切切感到了那里溫暖的氣息,在數九的冬季,令人向往。
霎時,一股久違的鄉情把我包圍。仿佛使我置身于白色的海洋里,置身于白山黑水之間:不由我不由衷的贊嘆,鹿城,與故鄉竟如此的相似。一樣的冰清玉潔,一樣的銀裝素裹。整個早晨,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故鄉不遠,故鄉就在鹿城。鹿城就是故鄉。這一切,皆因為初冬的雪事,因為雪,無意勾起了我的思念。這是江南的雪,會不會也在掌心散發濃郁的年味?含在嘴里,會不會彌漫家的溫馨?于是,我把臉貼在玻璃上。凝神傾聽雪花深層次交談。果然,一片片微小的六角形竊竊私語。轉眼就化成水滴匯聚成小溪,興高采烈地投進大地母親的懷抱。像小時候一群調皮的孩子把手掌疊在一起,可一聽到媽媽的呼喚,立刻就勞燕分飛,只留下最純真最美好的回憶。這種回憶雖然很遠,卻清晰如昨,讓人忘記不得。
我想,雪花的故鄉應該在海洋里。無論是哪一場雨或者哪一場雪事,都是飄零在外的游子。也許在天上有過片刻的相遇,在空中有過短暫的接觸。就像命運里不期而遇的人和事,只是一種記憶。最終所有的雪花都要團聚在一起,蝸居在故鄉和諧的氛圍里。
和雪花相比,我自嘆不符。沒有雪花那種無論艱辛險阻都要回歸故鄉的決心和勇氣。所能做的,就是安于現狀,把鹿城當成永遠的故鄉,把故鄉當成是永遠的鹿城。
我贊美雪花,正是這些微小的雪花,相會在南海,就是小溪,就是河流,就是江海泊。一樣的造福一方,一樣滋一方土地,一樣的養一方人。偶遇在北極,就是冰川雪山,主宰季節交替,主宰萬物茁壯生長。
此時,我真想把自己化作一片小小的雪花,在這個大家庭里,我永遠不會寂寞。無論是哪里,都有親情的問候,無論扎根在哪里,都是故鄉。
想到這里,我明白了,故鄉并不遙遠,故鄉就在心里。故鄉,就在腳下。還有,凡是能令我牽腸掛肚的地方,都是故鄉。
作者|何玉忠
公眾號|玉峰文苑
江南的雪花篇三
掬一捧湖水,綠如藍的顏色霎時淡褪成透明,耳邊卻隱隱響起那搖醒清晨的槳聲;捧一片落紅,緋如錦的嬌艷似江南女子薄施胭脂的臉,眼前便似乎出現那粲然如初綻桃花的笑靨。
江南,依舊是江南。江南有美景,也有情愫。江南的情愫,似那一江春水,流不盡,剪不斷;江南的情愫,如那一笛疏雨,細細綿綿,卻涼得透徹肺腑。那橋邊的紅藥,不知目睹了多少美麗的初遇。是那動人的回眸一笑,讓明艷的春光都黯淡了;是那無意的驚鴻一瞥,一種哀愁讓一顆心為之震撼;是那一曲琵琶,奏出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是那墻里的佳人笑,讓墻外行人駐足,又被無情所惱。江南的愛情,熱烈而又決絕。“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是怎樣的大膽與天真;“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又是怎樣的忠誠與不移。江南的愛情,刻骨銘心,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或有緣無分,揮手作別;抑或是讓愛在傷痛中化作雋永。江南,也為無數離人掉過淚。十里亭前花似鏡,偏叫楊柳斷人魂。絲絲縛君還須別,何日夢中又逢君。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縱他一夜東風,也吹不散這許多愁。酒醒還嗟嘆,這楊柳岸,曉風殘月,終是一個人的良辰美景。
江南,又見江南。三千年風雨飄搖,淡沒了六朝金粉,遠去了鼓角爭鳴,唯余江南的煙雨朦朧。秦淮河畔,依稀可聽那昨日的歡歌;月下壚邊,仍有皓腕凝雪的佳人佇立。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驛外橋邊還有那吳儂軟語悄悄講著;寒食后,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