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參觀博物館篇一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特別明媚,陳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博物館。我們都很好奇:博物館到底是什么呢?一進博物館門口,我們就看到了一塊巨大的展板,上面的“和合”二字十分特別,原來這是由許多幅剪紙作品組合成的,非常有藝術感。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博物的第一站——天臺山和合紅娃剪紙展。只見紅色的剪紙掛在半空中,像一串串風鈴。仔細一看,這些剪紙形態各異,有的是一個小紅娃抱著一條小鯉魚,有的是一個小娃娃抱著寶葫蘆,還有的踏著風火輪。周圍墻上貼著的幾個字也都是用剪紙做的,墻上還掛著一張張十二生肖圖,其中我最喜歡的生肖是龍,它看起來跟真的龍一樣活靈活現。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文物史跡陳列廳。一進門,一件件文物進入了我的視線。有宋朝的“玉兔”,有古代的濟公,有清代的衣服。我最喜歡清代小孩的衣服,因為古代的衣服比我們要鮮艷很多,老師告訴我們上面的圖案是用許多絲線繡出來的,真是巧奪天工啊!
然后,陳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民間美術陳列廳,哇!這門看起來可真古老,真是古色古香呀!一幅幅精美的畫作掛在墻上,我們仿佛來到了畫中的世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畫是梅花,因為它能在這么寒冷的天氣開放,真的非常不容易。
最后,我們來到了古生物陳列廳,也就是我們最愛的:“恐龍博物館”,瞧這一顆顆碩大的恐龍蛋,好像下一秒就會有小恐龍從這里面鉆出來,我最喜歡沱江龍。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呀!我就好像是在跟古人對話,我真開心。
參觀博物館篇二
今天下午我們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頂著炎炎的太陽來到了自然博物館。
走到博物館門前。我看到了8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要4個人才合抱的過來,有七層樓那么高。抬頭一看,樓中間有五個醒目的大字“自然博物館”。
走到里面,我感到非常涼爽,那里的珍貴物品可真多呀!我有點目不暇接。
我最喜歡的要數蝴蝶展了,各種各樣的蝴蝶差不多都有。我最喜歡的蝴蝶是綠鳳蝶,身上黑里發紫。最有特色的蝴蝶要數美眼蛺蝶了。美眼蛺蝶翅膀上有4個小圓圈,不仔細看,還以為是4只小眼睛呢!長尾彩虹蛾尾巴最長,身上的顏色像彩虹一樣鮮艷,所以叫長尾彩蛾。
在那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里,我最喜歡的要數綠螢石了,那綠瑩瑩的石頭閃閃發光。像那耀眼的夜明珠一樣美麗。石英-螢石,有三種顏色:紅、白、黃,就像人們故意描上的一樣。我們又到了五樓去參觀了許多恐龍化石。站在高大的恐龍旁邊,好像真的有一只活生生的恐龍正昂著頭奔跑。在地下室又觀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4點多了,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戀戀不舍得離開了自然博物館。
在回學校的路上,我想:“自然博物館里真漂亮,我多么希望再去一次呀!”在這時候,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下雨了。我們冒著雨回到學校,但是我們的心情還是非常快樂。
參觀博物館篇三
昨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我們先到第一展廳看了看。第一展廳先說史前人物,五百萬年前,人的祖先是南方古猿,兩百萬年前轉化為能人,一百萬年前又轉為直立人,到直立人就可以直立行走了,并能用石頭當工具,五十萬年前又轉為早期智人,從早期智人開始就有把死者埋葬的習俗了。十萬年前又轉化為晚期智人,到晚期智人時九萬五千年后,人的歷史就開始了。博物館里擺放的東西有史前人類遺骨和史前人類用的工具。
接下來是夏、商和西周,當時用鐵器,銅器,陶器做盛東西的東西:鼎、盤、爵、碗、豆、罐、簋、壺等,當時打仗的武器有弩箭、刀、匕首、劍、戈。
下面是第二展廳,當我們走進第二展廳時,看見一個大大的“秦”字,沒錯,第二展廳講的是秦漢時期,秦朝時的寶貝大多是金子,并且有金餅。我們一直往前走,一看那個人俑就知道是寶貝,因為都是古代時的人俑。
下面是第三展廳,講的是隋、唐、金、元、明、清,那里還有幾種新文物:織布機、石磨、古代貨幣和范。織布機是織布用的,現在還有人用。石磨是用來磨面用的,先把麥子放進去,然后把上面的石頭抬起來,放到麥子上面壓著麥子,然后轉,過一會就能出來面粉。范是用來制造錢幣用的,把銅汁倒進范里,晾一會兒,就可把銅幣取出來。
接下來去的是另外一個展廳,那里是何家村文物展,寶貝全部都是從何家村出土,那個展廳不允許拍照,那里的東西有唐朝的、有清朝的、有隋朝的,并且也有金餅,那里非常好看。
我最后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篇四
周末,我參加了小記者活動,我們這一次活動是去亳州博物館參觀。
我們到了博物館,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一個古代的字,講解員阿姨說,“這個字是亳州的亳”,說完就帶著我們去看下一樣古物了。
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那雄偉壯觀的萬佛塔了。它雖然是石雕,但它的樣子和真身差不多,它一共有十二層,最上面有一根避雷針,這讓我驚訝不已。
除了這些古物還有均窯大碗、璜形玉飾、陶豆骨貝、三孔玉飾,說也說不完,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古代遺產。
離開博物館時,我心中一直有一種佩服之情:這些古人真是太厲害了!
參觀博物館篇五
這周五,陳老師帶我們去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看了李山作品展。
剛進到館內,我就嚇了一大跳:在大廳里,有許許多多的半身人和半身蜻蜓的組合做成的模型,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但我很奇怪,為什么要用蜻蜓來做實驗呢?過了會兒,向導阿姨說明了原因:因為蜻蜓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物。所以才用蜻蜓來做實驗。我猜想,作者李山是想這樣表達人和自然的共生與和諧吧。
更令我們大開眼界的是,在二樓我們看見了許多被改造過的昆蟲,甚至看見了dna。
在三樓,李山的畫令人眼花繚亂:有的是人,不過很奇怪,上面布滿了昆蟲;有的是動物;有的還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是。你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才能跟上畫家的奇思異想。
參觀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們來到一個小屋里,里面都是各種各樣的印刷工具。有一位阿姨介紹說:“這是用來印出圖案的工具。”我滿懷好奇地嘗試著用這個工具印出了一幅圖片,我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個身上布滿了昆蟲的人。不過因用力太重,我印出來的圖案差不多是全班最黑的。而且,我還發現,染料還有一股巧克力味呢!
你說李山的作品有不有趣?這是我迄今參觀過的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藝術展。
參觀博物館篇六
今天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日子,今天是學校一年一度的節日——春游。也是我小學生涯最后一次的春游,所以今天非常重要,我懷著高興的心情來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中國茶葉博物館,剛下車,就聞到一股茶香。路旁都是一排排的茶樹,蒼翠欲滴,真使人心曠神怡。
我進了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是一個碩大的字——“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嘩,嘩”的流,讓人立刻進入了幻想,多美啊!接著,我們進入了展廳。我們先走進了茶史廳,這里各種各樣古代精致的茶具,還知道了許多關于茶的介紹,我們還在這里玩有獎競猜活動,可惜我沒得獎。之后,導游告訴我們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后,我們又來到茶萃廳,這里陳列了好多茶葉,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還知道了茶總體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如花茶、緊壓茶等。最有趣的是緊壓茶,緊壓茶是用許多干茶壓成的各種形狀制成,可以存放長時間。我都忍不住摸一摸。
后來,我們又參加了茶事廳、茶緣廳、茶具廳、茶俗廳這四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特點,讓人看了還想再看一遍。
我們休息下來,我和同學去了茶園,看見有人在采茶葉,我們也要求加入,這樣,我就當了一回小茶農。老茶農告訴我采茶葉要采“兩葉一芯”的茶葉才行,葉要大,淡綠色才是最好。老茶農讓我親自嘗試摘,還說我摘得好。我采了一大把茶葉,雖然有點累,但是看眼前的收獲心里還是甜甜的。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許多中國茶葉傳統文化,而且對我國的茶文化有了更多親身體會,還當了一回茶農,這次春游可畏是滿載而歸啊!
參觀博物館篇七
昨天,我和小柚子等人一起參觀了消防博物館。其中,最驚險的就是密室逃脫了!
我們在管理員的帶領下來到了這間“鬼屋”。我們個個都躍躍欲試,想進這間恐怖的“鬼屋”探險。有的人跳了跳,活躍肌肉;有的人學李小龍,來了個“猛龍過江”。管理員說:“這間密室是模擬火災的房子,主要是教我們怎樣逃脫。”聽了這話,我們都像泄了氣地皮球,一個個癱倒在地,無精打采,也不練功了,一個個都不愿意進去了。管理員見他們這副模樣就使用了激將法:“你們不敢進去,是害怕了嗎?”這找果然管用!男生們勃然大怒,臉被怒氣漲紅得像一只熟透的螃蟹一樣。鄒翼飛大聲說道:“誰怕誰呀?”說完,就昂首挺胸地盡量這間“鬼屋”。
在鄒翼飛的“英勇舉動”下,我們也逐一而入。不一會兒,周圍的黑暗讓我們開始恐懼起來,心中的那股勇氣早已被嚇得沒影了。而剛剛的“鄒勇士”也早已躲到最后一個啦!
離開這兒!一個念頭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順著安全出口的標志,我們飛快地跑到煙霧室。因為被大火焚燒,這間房子傾斜了。穿過房子,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大家雙手扶著膝蓋,半蹲著身子,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時不時摸一把頭上的汗。我回頭看了看密室的出口,露出了微笑。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皇天不負有心人。
參觀博物館篇八
這天,我為了了解西關的悠久歷史,特意來到了荔灣博物館,感受西關的獨特風情。
荔灣博物館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西關歷史、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的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其館址是民初英商匯豐銀行買辦陳廉仲的故居,并于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走入館內,只見陶瓷和各種畫的展品放在柜內,經過了數年的洗禮,光彩卻依然不改,每一件展品都使人嘆為觀止。走上二樓,館藏精品展里也盡是西關文化的濃縮,令人陶醉其中。館內展覽通過詳實的文字資料和珍貴的圖片、實物,讓大家重溫、領略昔日西關的風土人情、特色藝術以及繁盛的商業街市。
館內嶺南特色的庭院與西式別墅共現完美景致,更有被譽為嶺南石山奇景代表作的石上飛榕。
石上飛榕原名為風云際會,這是一棵長在太湖石假山上的細葉榕,據說是當年燕雀帶來的種子撒落在石山上長成的。經過了近百年的時間,樹干氣根和山體盤繞結合,形成了今天這樣蔚為壯觀的天然盆景,可以稱得上是嶺南盆景的一絕。
西關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城區,見諸于史冊已有20xx多年,優越的地理環境、獨特的民俗風情,使她留下了許多輝煌的歷史記載,使人難以忘懷。
參觀博物館篇九
今天秋游,媽媽帶我去了一個好地方——區博物館,參觀博物館。遠遠望去,門眉上貼著“今鼎杯手工藝品展”八個大字。我想:這里面展覽些什么好東東?這些好東東會是什么樣?它們好到什么程度?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去。
來參觀的人真多啊!這里會聚了全區各個地方的工藝精品:根雕、刺繡、針織品、蒲扇,剪紙、編織……“啊!太美了!”頓時讓我眼花繚亂,不知從何看起。
我終于選擇的從進口處三口櫥窗看起。咦?這是什么?像個菠蘿,可上面的綠葉成了紅花。一看注解才知道,這是“紙菠蘿”,是用近千張紙折成的。好偉大啊!旁邊放著一個小一點的“紙菠蘿”,全是用一分錢的紙幣折成的!我在班上已經是折紙大王了,而現在我才真正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這句話的含義,才知道什么是高手!掛在櫥窗上的領帶更是精妙的工藝品。起初我并沒注意,想:普通的領帶有什么好展覽的。仔細一看,天吶!全是比綠豆還小的珍珠串成的領帶!而且是用黑白兩種顏色拼出的圖案!我細致地看著,驚得我目瞪口呆。這是怎么穿起來的啊!我趕緊走開,怕被迷得不愿意離開了。
那不是外婆編的扇子嗎?我叫媽媽過來看。來到新豐櫥窗前,慢慢品味著,認真地看著作者簡介。“媽媽,寬看,真的是外婆的作品耶!”我高興地跳起來,媽媽接著說:“扇子上是你畫的嗎?”我回答說:“sure.”那扇子上有我畫的牡丹哩!
我們又飽覽了多有工藝品。什么“雄鷹展翅”、“井與水桶”,還有用絨線繡的字呢!簡直妙不可言,讓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