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宮博物館參觀篇一
天邊有兩朵烏云,太陽也不見了蹤跡,時而刮來兩陣冰冷的寒風。雖然天氣比較糟,但是我的好心情卻一點也沒有受天氣的影響,依舊陽光燦爛。因為今天我和同學們要游臺北故宮博物院。
導游領我們進大廳之后,上樓到了二層,開始正式的游覽。
首先我們參觀了翡翠白菜。仔細觀察這棵大白菜,乳白色偏黃的白菜幫脆生生的能掐出水來。菜葉邊上的鋸齒就像海水碧綠的波紋,而且白菜上的葉脈也是清晰可見,真像是一顆大白菜。
導游告訴我們說這顆白菜上還有兩個蛐蛐兒呢。
我們爭先恐后的趴在展臺上尋找蛐蛐兒,突然一個胖胖的男同學激動地喊道:”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同學們互相告訴伙伴們蛐蛐兒的位置,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看去,還真有兩只肥碩的栩栩如生的蛐蛐兒匍匐在菜幫上像要隨時準備跳躍離開。
導游告訴我們說,這個翡翠白菜是清代的能工巧匠在一塊一邊灰白一邊翠綠的玉上精細雕琢的。白菜從諧音來講寓意著百財,是很旺財,吉利的象征。
這使我們更加驚奇,贊嘆了:就算是人工雕刻的作品那已經是巧奪天工了,選材之妙就像是渾然天成,而且還有這末深刻的寓意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了。
之后我們又參觀了肉型石。肉型石的外觀像一塊厚厚的五花肉,乳白色的毛纖毫畢現,逼真極了。仿佛都能聞到肉的香味來,勾起人們的食欲來,讓我垂涎欲滴了。
我們又參觀了書畫,碑帖,青銅器,玉雕,陶瓷,刺繡……這些國寶有些大自然的杰作,有些是能工巧匠們一點一滴的辛勤汗水的結晶。
一件件國寶讓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短暫的展覽在我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
故宮博物館參觀篇二
在這個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的天氣里,我有幸和媽媽一起去了朝天宮。
朝天宮坐落在我們南京的莫愁路。它不僅是我國aaaa級的旅游景點,更是我國歷史的古老象征。
步入景區,往前一直走,再向左看,我們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樓上掛著的一個“欞星門”的牌匾,欞星門是座文廟大門,為四柱三間牌坊,寬15.5米。在欞星門腳下的是三座“滑梯”,據說在當年,那些滑梯還被濟公滑過?;莸淖笥叶几饔幸蛔鹗{,它們為清朝所建,有著古老的歷史。
走進欞星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尊孔子行教像,孔子手中拿著一卷書,雙眼緊盯著那卷書。也許正是因為孔子十分喜愛讀書,所以才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學問家的吧。再往左右兩邊看,那兒到處都是一些買古董的商人。他們四處吆喝,引來了一群群購買者。
正是因為朝天宮既有著悠久的古老歷史、又有著優美的景色,所以它才能吸引海內外的許多游客們。
走出欞星門,我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一朵朵白里透紅的梅花,梅花樹開得到處都是,那淡淡的梅花香撲鼻而來。梅花的開放正是意味著春天的到來。朝天宮廣場的四周到處都能看得到樹木,它們把整個朝天宮都包圍了。真像一座綠色的宮殿!
再一直向前走,就能看到朝天宮廣場了,放眼望去,那里簡直是人山人海,座無隙地;孩子們的歡笑聲走到哪兒都能聽得見。這座別具特色的廣場不僅吸引了我們,而且還吸引了外國游客,你瞧,那位金發女郎正在“咔嚓咔嚓”地到處拍照呢!
朝天宮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聽人說:“來到北京不看故宮就相當于沒有來過北京!”那么我想說:來到南京不看朝天宮就相當于沒有來過南京!
故宮博物館參觀篇三
北京和臺北都有故宮,兩個故宮都是游客首選的景點。記得有人說過:“北京的故宮有宮無寶,臺灣的故宮有寶無宮?!币虼耍恢逼诖軌虻脚_灣親身體會一下。今年暑假,媽媽帶我隨團到臺灣旅游,我終于如愿以償,參觀了夢寐以求的臺北故宮,覺得不虛此行。
聽導游介紹,臺灣故宮博物院有三件鎮館之寶: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看過之后,果然名不虛傳。其中,玉白菜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玉白菜的諧音為“遇百財”,表示祝福財星高照,財運當頭的意思。玉白菜是由一整塊玉雕刻而成。這塊玉分為白色和綠色兩個部分,白菜頭正好是綠油油的翡翠色,白菜幫子是利用色白圓潤的白玉雕刻而成。更加令人贊嘆的是,白菜上趴著的蟋蟀也是由玉石上的一小塊黃玉雕刻出來的,栩栩如生。真不愧為獨具匠心、鬼斧神工之作。
此外,我還看到了收藏在北京故宮、恰逢在臺北故宮展出的清代象牙雕的“多層球”。每個球里面都有一個小球,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套一層,而且每個球并非只是光滑的球面,上面還雕刻著許多精致的花紋。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令我流連忘返。
游覽休息的時候,母親告訴我,由于內戰,北京故宮的許多珍寶都運到了臺灣,并在臺北仿建了北京故宮予以收藏。有些藏品被迫一分為二,分別放于北京和臺北的兩個故宮,如“富春山居圖”,隨著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最近才得以在大陸合璧展出,實現了兩岸攜手,共同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傳承。
這次旅行讓我大開眼界,收獲頗多。的確,媽媽說得對,只有兩岸政治友好,我們才能跨越海峽到臺灣旅游。真希望臺灣和大陸能夠像“富春山居圖”一樣合璧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故宮博物館參觀篇四
經過了一夜的休息,我的狀態又恢復為了“良好”。吃過早飯,我們便坐車前往心中盼望的“天安門”。
剛到天安門廣場,我就被周圍的一切所吸引:那么多的人,那么雄偉的建筑。我的心中激動無比,我終于看到了夢想中的天安門,看到了我們國家的象征,也是我們國家的國門,這里是令無數中國人驕傲的天安門!
我們買了門票,登上了雄偉的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可真氣派:紅墻黃瓦分外耀眼,屋檐下到處刻畫著藍、綠兩色的祥云,城樓中央上空懸掛著國徽,好不輝煌!城樓內部有許多木制的手扶椅,頗具特色,這是以前皇帝見外賓所用的。
從天安門上下來,我們就往故宮里走。途中我看到了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訓練場地,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塊地,但卻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護衛國旗優秀戰士。
進了故宮,我對他的評價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大。但是故宮不大不行,因為這是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另外給大家補充一個知識:傳說天宮上有一萬間屋子,那故宮就不能超過天宮,于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不是這樣子,經過考證,故宮一共有八千七百零七間房子。其實皇帝的家已經夠大了,他要逛遍這樣一座大宅子,恐怕也要得一兩天吧。
故宮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九龍壁”。九龍壁位于故宮的珍寶館內,九龍壁顧名思義,就是刻著九條龍的墻壁,但是這九條龍沒有一條是一摸一樣的,都十分威武,就像守護珍寶館的九個武士。
下午四點,我們拖著疲倦的身子,帶著滿眼的收獲和一顆充滿敬佩和震撼的心回到酒店,結束了今天的旅行。
故宮博物館參觀篇五
故宮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之首,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面積約有725000平方米相當于900個足球場那么大。
進了故宮的正門午門,一個鋪滿灰色地磚的廣場呈現在我們眼前。金水河蜿蜒流淌,河的正前方架著三座精巧,華美的漢白玉拱橋,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仰望,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內雕鏤金漆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氣勢磅礴。
來到乾清宮,抬頭映入眼簾的是康熙帝手書的“正大光明”匾額,這里是歷代皇帝辦公場所。繞過交泰殿和坤寧殿,就是御花園;進了御花園,就會看到一座亭子。郁蔥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墻壁和金黃的琉璃瓦,每一片仿佛都有歲月的印記,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邊是堆秀山,堆繡山用奇形怪狀的石頭堆砌,堆疊手法考究,山中有石道,逐級登頂,在山頂亭中極目遠望,與四周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樹遙相輝映,美麗極了。
身處于600年前的古建筑中,我閉上眼睛,冬天的風兒拂過面頰,嗖嗖冷意漸起,仿佛看到了幾百年來朝代的更替,述說著他的歷史變遷。抬頭仰望,藍天白云下金碧輝煌的宮殿,與紅墻碧瓦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大氣磅礴的美麗畫卷;每行走一步,每看到一景,都被文化的氛圍圍繞的喘不過氣來。伸手撫摸著他的漢白玉石欄桿,或是踩踏著已被無數雙腳磨光的地磚,或是俯下身來撿拾一片古樹上飄落下來的枯葉,或看看石板縫兒里探出頭來的嫩草,只感覺我們先輩的偉大,運用聰明的智慧,靈巧的雙手,建造出震驚全世界的中華魁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