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可行性報告編制辦法有哪些篇一
第一條:為規范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保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質量,根據《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土資發〔〕316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土地開發整理標準》(td/t1001—1013—2000)等相關政策規定、標準規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可行性研究應從項目的基礎條件、技術、資金、效益、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地研究與論證。
第三條: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按照以下程序編制:
(一)簽訂委托協議。項目申報單位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簽訂委托協議。協議主要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項目名稱、范圍、內容、完成時間、勞務費用、質量及成果提交要求。
(二)組建工作小組。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內容、范圍、技術難度、時間要求等組建相應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小組。編制小組成員應包括土地、農業、林業、水利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熟悉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業工程建設情況。
(三)制定工作計劃。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的范圍、重點、深度、進度安排、人員配置、費用預算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并與委托單位交換意見。
(四)實地踏勘。有關人員根據可行性報告編制的需要進行實地踏勘,收集項目有關資料。
(五)分析研究。在收集各種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實地調查情況,對項目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各個方面的分析,設計出可供選擇的不同規劃方案,對各種規劃方案進行比較論證后得出推選方案,并形成可行性研究的結論。
(六)項目效益分析。對推選方案進行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評價及風險分析,以判別項目的社會可行性、環境可行性、經濟可行性和抗風險能力。當有關評價指標結論不足以支持項目方案成立時,應對原有設計方案進行調整或重新設計。
(七)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土地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文本、土地整治項目現狀圖和土地整治項目規劃圖。
(八)與委托單位交換意見。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完成后,要提交委托單位交換意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終可行性研究成果。
可行性報告編制辦法有哪些篇二
第一條為了統一風電場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原則、內容、深度和技術要求,特制定《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規劃建設的大型風電場項目,其它風電場項目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編制依據和任務
第三條進行預可行性研究工作時應對風電場項目的建設條件進行調查,取得可靠的基礎資料。應收集以下幾方面的資料:
4、場址區工程地質資料;
6、風電場所在地的自然條件、對外交通運輸情況;
7、工程所在地的主要建筑材料、價格情況和有關造價指標;
8、項目可享受的優惠政策等。
可行性報告編制辦法有哪些篇三
可行性研究報告圖件包括土地整治項目現狀圖和土地整治項目規劃圖。
(一)對土地整治項目現狀圖的基本要求
1、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制作應符合一般的制圖要求,有圖例、制圖單位和制圖日期等要素,圖例應符合《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及《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gb/t5791—1993)。
2、現狀圖應統一采用西安1980大地坐標系,不得使用自由坐標系。
3、以實測地形圖為底圖繪制,能夠清晰表達項目區地形變化情況。
4、現狀圖上應標注以下內容:
項目區邊界上的主要控制點應有明確的大地坐標;
土地利用變更日期;
項目區水源、主干道路、主干排灌溝渠、堤壩、電力等基礎設施及其他主要地物;
項目區內外的相對關系,如項目區內的排灌溝渠、道路等與外界的聯系等。
(二)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圖的基本要求
1、規劃圖應以現狀圖為底圖進行編制,因此項目區邊界必須完全一致;
2、等高線、高程點等現狀地物應做淡化處理;
3、各項工程總體布局要明確,單項工程要有編號,工程內容要文、圖相符;
6、田間道、生產路布局應合理,不同級別道路之間應能合理連通;
8、各級溝渠和道路的相互關系與配置要合理;
9、防護林的布局要合理,應考慮與主害風方向的關系;
10、應附規劃前后項目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
11、圖例應符合有關規范。
第六條: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后,縣(市、區)國土資源局應組織相關部門、專家進行充分論證。論證完成后,組織立項申報資料報市(州)國土資源局審查評審。
第七條:本辦法由湖北省國土資源廳負責解釋。
第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可行性報告編制辦法有哪些篇四
總論應包括項目背景與項目概要兩部分。
1、項目背景,應對項目名稱、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情況、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項目提出理由與過程、項目預期目標、項目建設基本條件做出說明。
2、項目概要,應對項目所在縣(市、區)、項目類型、項目性質、項目位置和范圍、項目區地貌類型、項目建設規模、項目區土地權屬狀況、項目預計新增耕地面積和新增耕地率、項目建設工期、項目總投資和畝均投資做出說明。
(二)項目區概況
項目區概況,應對項目區的自然條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土地利用現狀、基礎設施條件與農業生產狀況進行分析。
1、自然條件,主要分析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2、資源條件,主要分析農業氣候資源(如光照、溫度、降水)、水資源、生物資源。
3、社會經濟狀況,主要分析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情況、科技發展水平。
4、土地利用現狀,主要分析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開發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經濟效果。
5、基礎設施條件,主要對交通條件、排灌系統骨干設施狀況、電力設施狀況等進行分析。
(三)項目分析
1、項目合法性與合規性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項目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專項規劃等相關規劃。
2、新增耕地潛力分析。應對新增耕地的數量及來源進行說明;
3、水資源平衡分析。內容主要包括:灌溉水源的分析、需水量預測、可供水量預測、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應說明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解決辦法。
5、土地適應性評價。應說明目前的土地用途是否應該調整,調整后的土地用途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和影響,應如何進行調整等。
6、公眾參與分析。應將公眾參與的意見形成有效書面文件,納入到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具體應包括公眾對項目區選址、權屬調整、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和工程技術方案等方面的意見。
(四)項目規劃方案及建設內容
1、規劃依據;
2、規劃方案比選;
4、建設內容和標準。主要指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其他工程及工程量估算。
(五)土地權屬調整方案
在對土地權屬及利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權屬調整的范圍,提出權屬調整的方法與程序。
(六)項目建設組織管理
1、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明確項目法人,提出組織機構設置方案,對組織機構適應性進行分析,明確人力資源配置。
2、項目實施進度。說明建設工期,并做出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3、項目實施過程控制措施。主要是對項目進度、質量和投資三個方面提出控制措施。
4、項目建設后運行管護初步方案。明確管護責任主體,提出管護措施,并說明經費籌措辦法。
(七)投資估算
主要說明投資估算依據、投資估算編制說明、投資估算費用構成和投資進度計劃。
(八)效益評價
對項目竣工后的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進行評價。
(九)風險分析
說明項目主要風險因素及其風險程度,并提出防范和降低風險的措施。
(十)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十一)附圖、附表、附件
可行性報告編制辦法有哪些篇五
單位負責人:**********(簽章)
總工程師:**********(簽章)
部門負責人:**********(簽章)
項目負責人:**********(簽章)
參加人員:**********(職稱)
**********
參加單位:**********
單位負責人:**********(簽章)
主辦人:**********(簽章)
參加人員:**********(職稱)
**********
目錄格式:
目錄
1.xxx(頁碼)
1.1xxxx(頁碼)
1.1.1xxxx(頁碼)
附件:xxx
內容要求
1.概述
1.1編制依據
1.2研究過程及內容
1.3主要結論
1.3.1建設理由
1.3.2交通量預測結果
1.3.3技術標準
1.3.4路線走向、主要控制點及建設規模
1.3.5工程環境影響
1.3.6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含人工及主要材料數量)
1.3.7工期安排及項目經濟評價結果
1.3.8節能分析結果
1.3.9問題及建議
2.現狀及發展
2.1研究區域概況
2.2項目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狀況及發展
2.2.1社會經濟狀況
社會發展概況
經濟發展狀況
2.2.2社會經濟發展趨勢
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主要社會經濟指標預測
2.3項目影響區域交通運輸現狀及發展
2.3.1交通運輸現狀
運輸網
運輸量發展水平及特點
公路運輸的地位和作用
2.3.2相關公路技術善及存在問題
技術狀況
交通量
適應程度
2.3.3交通運輸發展趨勢
公路網規劃及本項目在路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它相關運輸方式
3.交通分析及預測
3.1公路交通的進一步調查與分析
3.1.1已有資料的回顧與評價
3.1.2調查綜述
調查內容、方法、范圍
3.1.3調查資料的進一步分析
3.2其它運輸方式相關線路的調查與分析
3.2.1調查概述
3.2.2資料分析
3.3預測思路與方法
3.3.1交通量預測的總體思路
3.3.2交通量預測方法及步驟概述
3.4交通量預測
3.4.1特征年路網
范圍
節點
路段參數
3.4.2交通生成
模型標定
未來交通增長
3.4.3交通分布
模型標定
未來交通量分析
3.4.4誘增交通需求及其它運輸方式轉移量預測
預測方法
預測結果
3.4.5交通分配
分配方法
分配方案
分配結果及分析(所有備選方案)
4.技術標準
根據項目所在區域公路網發展規劃、結合交通量預測和通行能力分析,并考慮新建項目與其他工程銜接狀況等因素,論證項目所在公路通道的車道數。
5.備選方案擬定
5.1建設條件
5.1.1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
5.1.2筑路材料及運輸條件
5.1.3社會環境
5.1.4擬建項目與其他交通銜接情況
5.2備選方案選定
5.2.1建設項目起訖點論證
建設項目前后銜接情況
與城市銜接的關系
5.2.2建設項目與沿線主要城市的連接方案論證
連接城市的進出口規劃
互通立交的位置和數量
連接道路的技術標準
5.2.3控制方案主要因素
地形、地質、水文等因素
沿線重要城鎮規劃
其他因素
5.2.4所有可能建設方案
走向及控制點
標準規模
優缺點
值得進一步比較的備選方案
6.工程環境影響分析
6.1沿線環境特征
6.1.1生物環境:土壤植被、水土保持、野生動植物資源及保護情況
6.1.2社會環境:社會環境一般情況(沿線村鎮、人口、學校、醫院等);文化資源概況(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等)。
6.1.3土地利用、類型及人均占有量
6.2建設項目工程環境影響
6.2.1對生物環境可能的影響
6.2.2對社會環境可能的`影響
6.2.3對土地利用可能的影響
6.3減緩工程環境影響的對策
6.3.1路線方案的對策
6.3.2借方和棄方及水土保持對策
6.3.3綠化恢復植被對策
6.3.4其他對策
7.投資估算及獎金籌措
7.1投資估算
7.2獎金籌措
8.經濟評價
8.1國民經濟評價
8.1.1參數選擇與確定
8.1.2費用調整
8.1.3效益計算
8.1.4評價指標及計算
8.1.5敏感性分析
8.2財務評價
8.2.1獎金構成及條件
8.2.2養護、大修、管理費的測算
8.2.3收費標準的確定及收費額的計算
8.2.4盈利能力分析
8.2.5清償能力分析
8.2.6不確定性分析
9.節能評價
9.1燃油節約量的計算
9.2節能分析
通過燃油節約總量和單位成本燃油節約量等指標對項目的節能水平進行分析、評價。
10.綜合選定
10.1建設方案選定
綜合考慮工程、經濟評價、環境影響、節能、建設資金等因素選定推薦方案。
10.2推薦方案起終點及主要控制點
10.3推薦方案的規模、標準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0.4推薦方案工程概況
10.4.1路基
10.4.2路面
10.4.3橋涵、隧道
10.4.4交叉工程及沿線設施
10.4.5交通工程(含收費方式、人員、服務)
11.實施方案
11.1實施方案
分析工程的施工條件和特點,研究制約整個工程工期、質量、造價的關鍵環節,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11.2建設工期安排與實施計劃
12.問題及建議
主要圖表
地理位置圖圖幅范圍按路線影響區范圍確定。比例尺1:500000~1:000(本圖置于報告正文第一頁)
1.工程部分
1.1路線平縱面縮圖
縱斷面縮圖繪于平面縮圖之下,簡明示出主要地名、埡口、河流、大橋、隧道及主要路線交叉等位置、名稱與高程。水平比例尺與平面縮圖相同,或與其長度相適應,垂直比例尺用1:5000~1:10000。
1.2路線平縱面圖(1:10000)
1.3路線方案比較圖
汽車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應在1:10000(平原區可小于1:10000)地形圖上示出路線平縱面對應的全線推薦方案及其他備選方案。
1.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5路基標準橫斷面圖
1.6路基土石方數量估算表
1.7不良地質地段表
1.8路面結構方案圖
1.9路面工程量估算表
1.10橋梁工程量估算表
1.11涵洞數量估算表
1.12典型大橋橋型布置圖
1.13隧道方案比較圖
1.14隧道工程數量表
1.15互通立體交叉表
1.16分離立交表
1.17典型互通立體交叉平面布置圖
1.18路基路面排水及防護工程估算表
1.19公路用地估算表
1.20筑路材料料場調查表
1.21筑路材料運距示意圖
1.22總估算表
1.23各方案主要工程數量比較表
2.經濟評價及交通量預測部分
2.1項目影響區劃分圖
2.2xx省(市、地、縣)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表
2.3xx省(市、地、縣)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預測結果表
2.4項目影響區交通運輸現狀表
2.5相關公路技術狀況表
2.6相關公路歷年交通量表
2.7項目影響區公路網現狀示意圖
2.8項目影響區od布點圖
1.9xx年(基年)項目影響區現狀od表
1.10xx年(基年)項目影響區現狀距離od表
1.11xx年(基年)項目影響區汽車出行希望路線示意圖
2.12xx年(未來各特征年)有、無擬建項目路網圖
2.13xx年(未來各特征年)項目影響區距離od表
2.14xx年(未來各特征年)項目影響區od表
2.15xx年各路段交通量與互通立交匝道交通量預測結果示意圖
2.16主要投入物影子價格調整表
2.17車輛營運成本及構成要素影子價格測算表
2.18國民經濟評價效益費用流量表(全部投資)
2.19國民經濟評價效益費用流量表(國內投資)
2.20國民經濟評價敏感性分析表
2.21財務現金流量表(全部投資)
2.22財務現金流量表(自有投資)
2.23財務現金流量表(中主投資)
2.24財務現金流量表(外方投資)
2.25財務評價敏感性分析表
2.26資產負債表
2.27借款還本付息表
2.28投資計劃和獎金籌措表
2.29損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