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簡單母愛演講稿歌頌母愛演講稿(精)一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愛》。
在今天這溫馨的日子里,首先,請允許我祝全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幸福安康!讓我們一起深情呼喚 “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
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靈中最柔軟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三毛曾在《守望的天使》這篇文章里說,每個人生命中最真最誠的天使是自己的父母,天使終其一生,舍盡全力來為自己的孩子擋風遮雨。
央視有一則“為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內容是一位女士為年老的母親洗腳,這一切被幼小的兒子看在眼里,竟也效仿媽媽的樣子,為媽媽打來了洗腳水。這則廣告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許多中小學為此還發起了“為媽媽洗腳”的活動,并布置了以此為主題的作文。那么,這件事何以會引發如此大的震撼呢?恐怕是因為它們在揭示一個眾所周知的偉大主題的同時,也觸及到了天下所有為人子女者的內心之痛,那就是我們對母愛偉大的道理都似懂非懂,或者說雖然懂得,但卻在大多數時候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報答。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或許有時會對一個陌生人的一點關懷念念不忘,卻對母親的大愛熟視無睹,嫌她嘮叨,嫌她沒文化……然而,母親卻永遠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們,耐心地開導教育我們,給予我們關心和鼓勵。
我記得,曾在一張試卷上見到一篇文章,名叫《三袋米》。講述的是在一個特困家庭里,父親在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去世,留下孤寡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為了兒子,她忍受孤獨,頂著苦難沒有改嫁;為了兒子的學習,得了風濕病的她毅然選擇到鄰村討米供兒子食用;為了兒子的自尊,不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她選擇隱瞞自己所受的苦。不在兒子面前出現,連生活費也是請人轉交;為了兒子,她……最后,兒子以高分翩翩飛進清華校門,母親的故事被校長和食堂的師傅公布在畢業大會上,兒子與母親相擁,嚎啕大哭……若干年后,兒子將母親接到了北京,讓母親過上了舒適的晚年生活。這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許大家會以為是編出來做考題的,但這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湖北省某縣的。雖然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但仍然流傳至今。
洛杉磯的一家旅館。早晨,三個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頭寫著感恩信。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老大在紙上寫了八九行字,妹妹寫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寫了兩三行。再細看其中的內容,卻是諸如“路邊的野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之類的簡單語句。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心靈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他們知道對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應心存感激。他們感謝母親辛勤的工作,感謝同伴熱心的幫助,感謝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理解……他們對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边@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感恩!將心靈深處最純潔的愛送給天底下最無私最偉大的母親吧!
謝謝大家!
簡單母愛演講稿歌頌母愛演講稿(精)二
詩歌朗誦會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班在教室里舉行了一次精彩的朗誦會。
上課鈴響了,劉老師拿著兩個‘小蜜蜂’走進教室。簡單的說了幾句,詩歌朗誦會開始了。
這次詩歌朗誦會,最讓我難忘的是“聰明寶貝”——馮醛穎和“馬虎大哥”——朱子彧組合。他們倆朗誦的是——《再別康橋》。
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他們倆大方的走上講臺繪聲繪色的朗誦起來。一邊朗誦一邊配合詩句擺弄著手勢。
“輕輕······我走了······”一字一句從他們倆的嘴里流出,就像一個個優美的音符,沒想到他們倆配合得這么默契。我立刻挺直了身子,瞪大眼睛,豎起了耳朵,全神貫注聽著,全班都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我們 沉醉在他倆的精彩朗誦中,“我揮一揮······”朱子彧突然停了下來,臉一下子紅了。用手撓撓后腦勺,望著天花板。同學們詫異的看著他,馮醛穎聰明,巧妙的接著朗誦:“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她沉著,冷靜挽救了朱子彧。
他們倆朗誦結束了。王凱和劉俊言上臺了,內容——《老師,您辛苦了》。題材得選好,不知朗誦得如何,他們倆想“小女生”靦腆地走上講臺,小聲的朗誦起來。雖然朗誦得很流利,可惜聲音太小。
詩歌朗誦會結束了,我似乎明白了:臺上要表現得精彩,要勾住觀眾的心,臺下一定要付出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