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是指為解決特定問題或實現一定目標而制定的一套計劃和安排。除了范文之外,我們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活動方案模板和工具,供您參考和使用。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一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體驗分享與同伴老師一起合作過節的快樂。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中秋節、故事、兒歌、各類游戲、“寄情臺灣、和平統一”等。
20xx年x月x日
1、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2、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3、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1、家長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講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與幼兒一起準備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小朋友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農歷八月十五)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豐收節。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美,月色最皎潔,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做成圓形的,象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在中秋之夜,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
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
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寄情臺灣、和平統一
出示中國地圖,(配樂《故鄉的云》)這張地圖讓老師想起了隔海想望、一衣帶水的臺灣,想起了骨肉相連血融于水的炎黃子孫,想起了歸心似箭的游子和望穿秋水的母親,還有那一顆顆隨祖國命運跳動的愛國之心。看到寶島臺灣,老師想起了美麗的日月潭和阿里山,想起那外婆的澎湖灣。故鄉的云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花好月圓之夜,我們更加思念遠在臺灣的同胞。相信此時此刻,他們也在想念我們,盡管寶島臺灣還沒有回家,但日月潭的水終究緊連著長江黃河,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深信臺灣一定能夠迎接一切挑戰,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讓我們大家把自己心中的深深祝愿,寄托在這根紅絲帶上,期待那隔海相望的同胞能早日和我們骨肉團聚。
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圓、家圓,團團圓圓,在這花好月圓的美好時刻,我們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們小朋友天天快樂成長,祝我們的祖國更加輝煌。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全家齊心協力才能收獲到豐收的果實,。
提醒下,去尋找媽媽手中的果實,并用嘴吃掉果實,最先吃到為勝利。
游戲規則:
(1)參賽選手必須是全家三口。
(2)爸爸媽媽不許發出任何聲音,任何人不許用手碰果實,違者取消游戲資格。
游戲玩法:
每個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舉行制作水果拼盤大賽的活動。
游戲規則:
1、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放號牌。
2、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3、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先評獎標準。
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最佳造型獎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游戲,《擊鼓傳花》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誰家,誰就回答問題。
題目1:中秋節什么時候成為固定節日?(唐朝初年)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慣?
題目2: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題目3:唱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家長答題)
題目4:請說出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稱。(家長、幼兒答題)
題目5: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時候?是哪個國家的什么計劃的一部分?(家長答題)我們中國是誰第一個乘坐載人航天飛船登上太空?這個航天飛船叫什么名字?(幼兒答題)
楊利偉叔叔真了不起,小朋友想和楊利偉叔叔一樣也遨游太空,到月亮上去嗎?那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掌握更多本領,這樣我們的愿望理想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題目6:請說出與月亮有關的傳說、神話故事的名稱。(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朱元彰月餅起義、唐明皇夜游月宮許多故事流傳至今)。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二
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布置方案后,共同準備布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通過張貼海報、制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秘。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1、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并跳邀請舞)。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與弟弟妹妹交朋友。
1、懂得自己長大了,應該學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
2、以熱情大方的態度幫助弟弟妹妹,萌發當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制作小禮物的材料、筆、紙等。
1、討論怎樣當哥哥姐姐。
(1)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我們怎樣當哥哥姐姐去幫助弟弟妹妹呢?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一塊玩,幫他們穿衣服、疊被子等。)。
(2)遇到困難時怎么辦?
2、制定幫助計劃。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定幫助計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討論結果,在全班交流。
(1)為剛入園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講故事等。
(2)我當小向導。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引導他們辨認相應的標志,學習向工作人員問好。
(3)我來幫助你,幫助小班小朋友學會根據標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廁、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戲,邀請小班小朋友共同開展游戲活動。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三
很多幼兒都很喜歡手工,自己動手制作出來的東西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滿足感,剪紙是幼兒樂此不疲,用簡單的材料幼兒從中體會到樂趣,既能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又能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在從中體會樂趣。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養幼兒心靈手巧、動作協調的.技巧,并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培養幼兒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彩色卡紙、紙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簽、雙面膠、毛線。
1、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當你家里過新年的時候,你家門口會懸掛什么東西呢?
讓我們一起來制作紙杯燈籠吧!看看誰制作的最美、最好看吶!
(1)分發制作材料;
(2)指導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簽;
(3)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紙粘貼在紙杯的外面作裝飾;
第三步:在紙杯底部的中間用牙簽鉆一個小孔,穿上毛線,并在杯里將線頭打好結。將線的另一頭系在竹筷的一端,燈籠就做好了。
3、師生一起念兒歌:
小紙杯,
真好玩,
剪好圖形上面貼,
在鉆一個小小孔,
系好繩子成燈籠。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四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和爸爸媽媽、小朋友、老師一起品嘗月餅,欣賞月景,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3.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4.學習用鍵盤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5、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節日的由來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活動準備:
2.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網絡資料。
活動過程: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傳說。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2.了解各地過中秋的習俗。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向幼兒介紹各地過中秋的風俗習慣。
各種各樣的月餅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
2.了解制作月餅的工藝。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家里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子教師收集有關制作月餅的電子圖片、網絡資料。活動過程:
1.布置中秋月餅展。
2.了解月餅的制作工藝。
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產生對中國傳統工藝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月餅制作過程的圖片和歌曲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制作過程圖片活資料。
2.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引導幼兒欣賞。
3.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親子活動歡度中秋節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準備:
月餅、水果若干網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1.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上查找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我們覺得網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
教師展示老師搜索到的資料。以下都有鏈接:中秋節的來歷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賞月風景123456中秋郵票123四、慶祝活動“歡度中秋”
1.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賞活動中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五
為了讓孩子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習俗,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給孩子和家長創造培養親子的氛圍,大眾媽媽攜手大柳樹幼兒園,在9月14號上午舉辦“博xx柳樹幼兒園中秋節親子聚會”!我們邀請園外2——6周歲的寶寶跟家長一起來參加!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你還呆在家里重復著每年和家人一起過節的鏡頭嗎?你想不想過一個特別而有意義的中秋節?今年,帶著寶寶一起來幼兒園過一個別樣的中秋佳節吧!博xx柳樹幼兒園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傳統節日,不一樣的中秋佳節!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小朋友、家長一起過節的快樂。
3、幼兒通過跟家長一起制做月餅、聽故事、品月餅、玩親子游戲等一系列的活動感受中秋節的氛圍,享受親子活動的樂趣,培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活動名稱:博xx柳樹幼兒園中秋節親子聚會
活動地點:日照博xx柳樹幼兒園
活動時間:20**年*月**日 上午9:00開始
活動過程:
1、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2、故事欣賞《中秋節的來歷》
3、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月餅。
4、親子游戲
5、品嘗親手制作的月餅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六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場地布置制作材料的準備表演節目的準備。
20xx年xx月xx日,xx幼兒園。
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七
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下面是語文迷為大家通過的中秋節親子活動方案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小朋友、家長一起過節的快樂。
3、幼兒通過跟家長一起制做月餅、聽故事、品月餅、玩親子游戲等一系列的活動感受中秋節的氛圍,享受親子活動的樂趣,培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活動地點:日照博苑大柳樹幼兒園。
活動時間:2013年9月14日上午9:00開始。
活動過程:
1、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2、故事欣賞《中秋節的來歷》。
3、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月餅。
4、親子游戲。
5、品嘗親手制作的月餅。
通過親子活動,促進親子間交流和感情,幫助大班小朋友學習一些詞匯,體驗手動制作的樂趣。
活動一:發出“活動海報”
內容要點:向教師、家長、幼兒介紹活動的背景、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參與方式等,鼓勵家長協助幼兒收集有關中秋節的材料,并積極參與活動。同時,教師有目的地收集相關資料,做好知識儲備。
活動二:采摘活動。
內容要點:家長自愿報名,帶孩子去蘇州西山參與親子采摘活動,采摘向日葵、花生等干果,備做月餅的餡料。在親子采摘的過程中,讓大家了解向日葵、花生的生長習性。
活動三:家長工作。
內容要點:利用幼兒園網站、家園親子小報,通過圖片、文字、影像等形式,直觀地讓家長分享主題活動進程中的相關信息及活動計劃,并請家長出謀劃策。
活動四:教師研討活動。
內容要點:確定親子活動現場的場景布置,討論、確定開設區域的數量,各區域的特點、內容、活動方式以及所需物品。成立采購組,采購所需活動材料。
活動五:制作易拉寶。
內容要點: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從人文與科學的角度簡介各區域的活動內容,并巧妙地將此作為各區域的標志。
活動六:實地演練。
內容要點:重點培訓家長的角色意識,及時解決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活動七:現場活動。
分四個區域同時進行。家長帶幼兒按孩子的興趣選擇區域,額滿為止。
區域一:桂花糖芋艿。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通過視覺、聽覺認識并了解芋艿、生姜等食物的特性。
社會關系:學習在接觸新事物時不盲動,在成人的指導下操作:學習遇到問題用科學方法解決:體驗照顧媽媽的美好情感。
分類:在制作“桂花糖芋艿”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不同特性。
材料:
桌面布置:一次性桌布,砧板,西餐刀,一次性手套,芋艿(洗凈),生姜(拍松),石臼(木制材料)。廚房準備:廚師準備好糖桂花、白糖。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家長帶幼兒先觀看易拉寶上圖文并茂的介紹,聽兩位小小講解員介紹芋艿的特性和故事。補充資料:
(1)生芋艿有微毒,食時須煮熟;。
(2)食物相克:芋艿忌與香蕉同食。
中間部分:a組的媽媽們帶上一次性手套,用刀刮去芋艿皮后切塊;b組的幼兒們用石臼將生姜春爛,如發現媽媽過敏,即用生姜汁擦拭。
結束部分:將去皮后的生芋艿送入廚房,備煮。一同整理桌面,換干凈桌布,以準備分享桂花糖芋艿。
區域二:巧手做月餅。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學習用面團、餡料做月餅。
動作:復習剝、敲,學習揉、舀等非移動性動作。
語言:學習詞“餡料”。
社會關系:感受與廚師爺爺、父母親一起進行手工勞動的快樂。
材料:
大桌一張,鋪設一次性桌布。葵花籽、核桃、松子等,夾子、榔頭、案板等。廚師一名,廚房做好制作月餅用的一切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家長和孩子一起看親子采摘向日葵及花生時的影像片段,然后剝向日葵籽、松子和敲擊核桃,準備蘇式月餅的餡料。
中間部分:在《爺爺為我打月餅》的背景音樂中,廚師爺爺邊示范邊講解做月餅的步驟。父母親和幼兒按演示步驟揉面、加餡料,用包、團、壓等技能學做月餅。
結束部分:將做好的月餅送入廚房,備烤。
區域三:學做小玉兔。
可能的核心經驗:創造性表征:在活動中相互學習,運用多種手段制作玉兔。
語言:學習圍繞主題收集有關玉兔的'故事,并對民間傳說感興趣。
分類:探討和描述棉花、橡皮泥、紗手套等材料的差異和屬性。
社會關系:和父母一起用親手制作的玉兔進行環境布置。
空間:改變棉花、紗手套、橡皮泥、蘿卜的形狀(堆放、捆扎、拉長、雕刻)。
材料:各種手工材料及工具,根據材料的不同分成4組。提供展示作品的區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和父母一起聽小小講解員講有關玉兔的故事傳說,激起幼兒對玉兔的興趣。
中間部分:幼兒和父母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操作材料(共有4種:棉花貼小玉兔、橡皮泥塑小玉兔、紗手套變小玉兔、蘿卜雕刻小玉兔),并動手制作。
結束部分:幼兒與父母親將親子制作的小玉兔展示在活動背景圖上,進行環境布置。
區域四:妙筆生趣畫。
可能的核心經驗:
創造性表征:學習圍繞嫦娥繪畫。
語言:學習收集有關嫦娥的故事傳說,對民間文學有興趣。
動作:非移動性動作(彎腰、揮動手臂等)。
材料:繪畫用的工具、材料,嫦娥的形象圖片,設計好展示的區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邊聽小小講解員講有關嫦娥的故事傳說,邊欣賞各類嫦娥的圖片。
中間部分:幼兒自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作畫。
結束部分:與父母一起,將作品布置在墻上,并參觀同伴的作品。
大區域活動。
1.四組合并成一組.聽民俗專家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2.品嘗糖芋艿和月餅,幼兒代表向1o名流動兒童贈送禮物(自制的中秋月餅)。
3.在民俗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祭月活動,寄托對同伴、父母、老師的美好祝愿。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八
社會活動——過中秋。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月餅是該節日的特色食品。2、感受與同伴共同品嘗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些關于中秋節的圖片、各種形狀月餅的包裝盒、月餅、幼兒用書。
一、導入。
出示月餅,吸引幼兒,然后談談我們什么時候吃月餅?引入中秋節的課題。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說說你會想到什么?中秋節有什么習俗呢?(讓幼兒知道中秋節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過節時全家要團圓一起吃團圓飯、一起賞月、吃月餅等。)。
教師:你們都吃過哪些味道的月餅?月餅又有哪些形狀的?
介紹自己帶來的月餅盒的形狀、顏色及畫面的內容。你們知道這些月餅盒上畫的是什么意思嗎?(讓幼兒了解月餅盒上的中秋情節。)。
三、根據幼兒所知道的關于中秋節的知識,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
四、教師提問幼兒、說說看完之后的感受。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9月xx日至xx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大班)。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1、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后)。
2、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全體幼兒)。
3、創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出示圖:月球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一
1.鼓勵幼兒利用水果、豆沙等健康餡進行制作不同造型的月餅。
2.通過制作月餅,鍛煉手部的靈活性,發展想象力與創作力。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的月餅。
2.面團、水果餡、豆沙、月餅模子。
3.《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制作月餅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以猜謎的形式,出示制作月餅的工具。
(二)幼兒猜測月餅的制作方法。
二、開始部分。
(一)觀摩欣賞。
1.一起看視頻,看看糕點師是怎么制作月餅的。
2.討論:制作月餅分幾步?分別是什么?你想制作什么樣子的月餅?
(二)制作月餅方法和要求。
1.教師示范做月餅的方法和步驟。
2.教師對活動提出要求。
(三)制作月餅。
1.鼓勵幼兒可以利用月餅模子制作出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月餅。
2.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利用團、壓、捏、刻印的技能。
3.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一)將月餅送到食堂,讓廚師幫助我們進行烘烤,我們來計算時間。
(二)采用小組的形式開展幼兒自評、互評的活動,幼兒說出自己的制作方法,并找一找月餅的優點及不足。
四、活動延伸。
1.舉辦“月餅展覽會”
2.在美工區投放彩泥等,進行月餅的制作。
3.品嘗月餅,體驗快樂。幼兒在《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聲中品嘗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分享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二
慶中秋、迎國慶;“創意燈籠點亮祝福”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3、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快樂。
1、手工作品是由幼兒與家長在家共同完成的。
2、燈籠制作要求外觀精美,色彩鮮艷,有創意,環保。作品規格不限,形狀、大小自定,且應牢固、安全,可以懸掛并盡量減輕其重量,能內部發光。
3、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作品。
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回家制作一燈籠的手工作品,在規定的時間將作品交回幼兒園,再在中秋晚會當晚有所有家長進行投票競選。
教師工作:教師要在交代要求的時候做好指導工作,讓每個家長知道本次活動的目的與要求,同時做好解釋的工作,盡量讓每位家長都參加本次的手工比賽。在幼兒園內,教師要多跟幼兒做思想工作,讓每位幼兒都樂意回家與家長一起做燈籠。
幼兒工作:幼兒要主動積極的參與本次活動,回家會自覺的與家長進行手工作品的制作。家長工作:家長積極地參與,每班至少十組以上家庭組參加。
20xx年9月25——26日。
20xx年9月27日。
由中秋節晚會會現場,家長憑入場券換得一張評獎票,再將評獎票張貼到自己最喜歡的燈籠上。最后有教師統計評獎。
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
1、燈籠上標明作品名稱、含意、制作者姓名及班級名稱。
2、所有參賽作品于9月26日前交到本齊班班級。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4篇《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活動方案》,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三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9月xx日至xx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大班)。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1、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后)。
2、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全體幼兒)。
3、創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四
目標: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
2、能大膽地想象并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準備: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么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么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么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么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2、教師示范講解小燈籠的制作方法。
教師出示燈籠的范例。
幼兒園中秋節做燈籠親子活動方案(專業15篇)篇十五
小班孩子認知能力有限,他們并不知道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禮節。所以可以從簡單易理解的活動入手,比如開展“圓圓的”主題:
·尋找圓圓的物品(除了月餅,還有什么是圓圓的?鼓勵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圓)、
·做圓圓的東西(在美工課或者美工區開展此類活動,讓幼兒感知什么是圓圓的)、
·吃圓圓的東西(棒棒糖、月餅、橘子……在吃的過程中體驗圓圓的)、
·玩圓圓的游戲(帶孩子圍成大圓圈、小圓圈等圓圈游戲,引導孩子明白什么叫“團圓”)。
區角材料。
美工區:
1.準備圓形的物品、紙、顏料,請幼兒拓印。
2.準備印有小兔子的紙張,請幼兒在紙上添畫月亮。
3.準備紙粘土和吸管,請幼兒制作棒棒糖。
閱讀區。
1.準備有關“圓”的繪本,請幼兒閱讀。
數學區。
1.準備各種形狀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圓形并涂色。
2.收集各種圓形的物品,請幼兒觀察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