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的實施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關注個別學生的發展,并及時進行評價和反饋。希望下面這些中班教案范文能夠給教師們帶來一些啟示和幫助。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一
美術——小蝸牛找朋友(小班)。
學習繪畫小蝸牛。
春天的大背景圖一張,水彩筆、油畫棒、黑板、粉筆。
(一)出示大背景圖,老師講述畫面內容。
師:春天來了,紅紅的太陽照著大地,溫暖的春風輕輕地吹著,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飛著,地上的小草變綠了,五顏六色的花都開了。
(二)老師在大背景圖上范畫(邊講故事邊畫)。
(三)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
師:小蝸牛的朋友長得什么樣呢?它和小蝸牛長得差不多,咱們來看看小蝸牛長得什么樣?師:它身上背著重重的房子,圓圓的頭,一對短觸角,一對長觸角,一張小嘴,還有彎彎的身體。
提問:小蝸牛的眼睛長在哪里?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幼兒回答,老師可出示實物,如沒有實物,老師在黑板上范畫)。
(四)幼兒在大背景圖上繪畫,老師巡回指導。
師:小蝸牛都等急了,咱們快來用畫筆把它的朋友找出來,這樣它們就能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了。
(五)結束:小蝸牛看見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別的高興,來,咱們和小蝸牛一起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聽音樂,做游戲)。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二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x.x”的節奏。
2、嘗試創意地紡編歌詞。
3、跟隨鼓聲節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
2、鼓、錄音機、錄音帶。
3、“認知游戲”:《雕刻師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先跟隨老師“x”的鼓聲節奏走步,再跟隨“x”的鼓聲節奏跑步,最后再隨著“x.x”的鼓聲節奏踏跳,讓幼兒通過動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請幼兒跟隨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并表演動作。例如:唱到“一個鐵錘”時,則舉起右手做用鐵錘狀;唱到“兩個鐵錘”時,則舉起左手做用鐵錘狀;唱到“三個鐵錘”時,則抬起右腳踏步;唱到“四個鐵錘”,則抬起雙腳跳步,;唱到“五個鐵錘”時,則舉起雙手旋轉;唱到“然后睡覺了”時,則做睡覺狀。
4、問幼兒: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會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兒一起討論,用改編的歌詞演唱這首歌曲。
6、問幼兒:小木匠做工時需要鐵錘,雕刻師傅雕木頭時需要什么工具呢?
7、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雕刻師傅》的畫面,找一找雕刻師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類推,引導幼兒思考不同職業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的動作特點,并嘗試將此變成新的歌詞句子。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三
1.能根據武術動作畫出相應的簡筆畫。
2.在欣賞武術動作的基礎上,創編出各種不同的武術簡筆畫。
【活動準備】。
磁帶:男兒當自強。
【教學重點】。
初步感受、體驗藝術作品中線的美感及武術的動作。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不同線條表現武術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武術操。
1.今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武術動作編到我們的音樂里好嗎?
2.要求幼兒聽音樂節奏有力地做動作。
二、幼兒學習繪畫武術線條人進行創編不同的武術簡筆畫。
1.上次我們學習了武術中的基本動作“馬步沖拳”,誰愿意上來做一下,并把動作要領說出來。
2.今天要給你們出個難題,誰愿意上來把這個動作畫出來?要求只用簡單的線條很快就畫出來。
3.設計我喜歡的武術動作線條人。
教師:請你來設計,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動作的武術線條人?先想好動作,并把它做出來,然后去創編。
4.教師引導提示幼兒繪畫注意事項。
三、展覽幼兒作品,教師講評幼兒的作品。
1.你們覺得誰畫得既簡單又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做的什么動作。
2.請幼兒向同伴介紹一下自己的創意。說說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聽聽同伴的想法,然后請幼兒看武術線條人做動作。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收集關于武術的一些動作,下次活動課和大家分享。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郵票上有面值、圖案等內容,初步了解郵票的用途。
2、能根據郵票的特點嘗試用明快的色彩大膽設計郵票。
3、對郵票產生興趣,萌發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郵票及有關郵票的資料。
2、彩筆、油畫棒、膠水、花邊剪刀等。
3、?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幼兒學習材料?—美術用紙第11頁。
活動建議:
1、創設情境,使幼兒了解郵票的用途。
(2)師幼討論郵票的用途。提問:郵票有什么用途?
小結:郵票由國家郵政機關發行,除了用于寄信,還是宣傳自己國家的一種方式,具有收藏價值。
2、引導幼兒欣賞郵票,了解郵票的特點。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郵票。提問:你帶來的郵票是什么樣子?
小結:郵票具有多樣性,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等。
3、師幼討論,鼓勵幼兒設計內容各異的郵票。
(1)鼓勵幼兒設計郵票。提問:你如果是郵票設計師,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設想的郵票圖案內容。
4、請幼兒設計、制作郵票。
(1)師幼討論制作郵票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安全使用剪刀、將郵票內容填寫完整等。
(2)幼兒設計郵票,教師指導。
用幼兒制作的郵票布臵?我設計的郵票?展覽會,引導幼兒欣賞、交流。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五
1、知道水果核的生長過程,感知理解并將其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了解各種水果的生長方式。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各種水果種子長大后的圖片(著重強調一些特殊生長方式的水果)。
幼兒:"見過"。
2、師:蘋果是長在蘋果樹上的,那西瓜是長到什么地方?
幼兒:"西瓜樹?西瓜藤"(考察幼兒原有的知識水平)。
3、師:老師這里有一些水果種子長大了樣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水果種子長大后都是什么樣子。(展示圖片,一些特例,如火龍果,花生,菠蘿等)。
4、師:看完這些照片,小朋友們都對我們熟悉的水果長大后的樣子有了了解,現在請小朋友們選擇你喜歡的`水果,畫出它長大后的樣子,并給它涂上顏色吧。
5、(強調日常常規)讓幼兒自由繪畫。
今后的美術教學我要加強對幼兒繪畫的基本功和語言表達的練習、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創造能力。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魚形象,并添畫魚的眼睛、嘴巴、魚鰭、尾巴及花紋等。
2、引導幼兒大膽、熟練地運用點、線及簡單的圖案進行黑白畫裝飾。
3、體驗創造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大黑、細黑。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支帶有紙偶的大黑,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大黑哥哥,我呀最喜歡在紙上跳舞,上次,我給你們表演了扭扭舞。今天我又會跳什么舞呢?今天,我給你們跳個圈圈舞,你們看仔細啦!
二、教師示范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上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旁邊轉個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中間轉個圈,跳跳跳,跳到旁邊轉個圈。
我的圈圈舞跳完了,你們想不想跟我學一學呢?好,伸出手指,我們一起來跳個圈圈舞。不過,這次,我想換個方向跳舞。
三、幼兒書空練習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中間轉個圈,扭扭扭,扭到旁邊轉個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中間轉個圈,跳跳跳,跳到旁邊轉個圈。
四、小魚捉迷藏。
1、找小魚。
(1)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我跳的圈圈舞里藏著很多小魚呢!你們有沒有看出來?
(2)請個別幼兒找小魚,并說出理由。
(3)師:小魚還缺什么呢?幼兒回答,教師示范(我請大黑哥哥幫忙畫上)。
(4)個別幼兒示范畫小魚眼睛、魚鰭、尾巴。
2、添畫背景。
師:這些小魚會干什么呢?
幼:吐泡泡、捉蟲子、和水草做游戲、捉迷藏、在石頭上休息、躲在大石頭后面……(幼兒回答,老師添畫背景)。
3、裝飾小魚。
師:怎樣讓這些小魚變得更漂亮呢?畫哪些漂亮的花紋呢?我們請誰來幫忙畫花紋呢?
4、完整了解整個作畫過程。
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就是告訴我們小魚捉迷藏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大黑哥哥跳個舞,跳跳跳,跳到這里轉個圈,扭扭扭,扭到那里轉個圈。小魚寶寶真有趣,躲在圈里捉迷藏,小朋友們趕快找,誰的小魚最漂亮,細黑妹妹來幫忙。(師一邊朗誦兒歌,一邊手指范例,讓幼兒完整地了解整個作畫過程)。
五、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啟發能力強的幼兒注意用各種線條、點子、圖案裝飾。(錄音機里重復播放兒歌:小魚捉迷藏)。
六、展示、交流作品。
1、大家相互講講:大黑哥哥怎樣跳圈圈舞、你是怎樣找小魚、細黑妹妹怎樣打扮小魚。
2、師小結,引導幼兒從線條、構圖、裝飾等方面講評作品。
七、游戲:小魚游。
師:這么多漂亮的小魚在快樂的游戲,你們想不想也和小魚一起來游戲呢!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七
通過觀察、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系,并能嘗試用水粉表現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經驗。
表現陽光下的樹林。
理解近的物體清晰,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
1.各種樹模板(清晰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一、觀察: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系。
師:你們看見了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系。
1、實物擺放
(1)師:這里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為什么?
(2)幼兒分組擺放。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后面。
2、皺紙表現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么多顏色呀,那么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還有些什么?
這些樹可以用什么筆觸來畫?
四、欣賞交流
師:誰的樹林最美?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八
活動目標:
1.在體驗各種食品味道的基礎上,大膽地設計與食物味道相匹配的表情。
2.欣賞各種豐富有趣的**表情,激發幼兒大膽地想象并創作個性化的表情,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在與同伴的互動中體驗創意美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味道的食品及相關圖片。
2.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筆及娃娃操作紙。
3.各種豐富有趣的**表情課件,**消息提示聲以及一段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品嘗美食,表達感受。
1.品嘗美食,說一說。教師打開**消息提示音,導入語:聽,這是什么聲音?
小結:原來是我的**好友給我發消息啦,她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生日part呢,她還給我們準備了自助餐。那自助餐里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呢?這些食品又是什么味道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吧。
2.看食物圖片,演一演。
師:這些食品你們以前都吃過嗎?你能用一個表情把你品嘗到的味道告訴大家嗎?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表情,感知表情的豐富有趣。
1.欣賞**表情中簡單的表情圖,感知五官的變化與表情之間的聯系。
師:請小朋友學一學各種表情,在同伴表演時,仔細看看他臉上的五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欣賞夸張有趣的**表情,感知表情的多樣化及趣味性。
師:猜猜每種表情可能會是吃了哪種味道的食物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三、自選食物圖片,創意設計與食物味道相匹配的表情。
1.幼兒自選喜歡的食物圖片,教師提出創作要求。
師:小朋友,請你先選一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圖片藏在娃娃的衣裙下面,想一想如果你吃了這種食物會有怎樣的表情,最后給娃娃設計有趣的表情。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分享同伴作品,玩猜一猜的游戲。
教師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根據其設計的表情猜測他可能品嘗的食物,最后請設計表情的小朋友揭開娃娃的衣裙看下面藏著的圖片來進行驗證。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九
教材分析:
春天的大自然是五彩斑斕的世界,花開了,草綠了,大地煥然一新。桃花是在春天開放的花,暖暖的粉色溫馨、怡人,充滿美好。油水分離畫《桃花開了》,不僅能讓幼兒在繪畫桃花、添畫春天景物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存天的美好,更能讓幼兒在油水分離這種比較新鮮的藝創形式中感受藝術價的老樣作,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試用油水分離的方法畫出桃花。
2.創造性地表現桃在的不同形態,能結合存人的特征進行刪。
3.感受桃花的美,進一步激發熱愛春人的關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布置《桃花園》版塊,張貼形態各計的桃花的圖片,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帶領幼兒實地觀察桃花。
2.《桃花園》大背景圖1幅,有關桃化的蠟筆畫2幅(畫面相同)。
3.油畫棒,各色水彩顏料,調色盤,水,筆,“幼兒學小材料”一一美術用紙第2頁。
活動建議:
小結:春天到來了桃花在樹枝上綻放,粉紅的顏色,5個花瓣,一朵朵,一枝枝,開滿樹連成片,多美的景象啊!
2.開展“變魔術”游戲,引導幼兒了解油水分離畫的畫法。
(1)出示相同的兩幅桃花蠟筆畫,請幼兒比較兩幅畫是否一樣。
(3)引導幼兒了解油水分離畫的作畫步驟,請幼兒再次觀察兩幅蠟筆畫,比較兩幅畫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知道油水分離畫的名稱作畫步驟及作畫時應注意的問題。
3.請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先用油畫棒畫出自已喜歡的桃花形態,大膽添畫春天的景物。
(2)指導幼兒用毛筆蘸喜歡的水彩顏色,在畫好的畫面進行暈染,重點觀察幼兒蘸色暈染的情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快速均勻暈染的方法。
4.引導幼兒展示、欣賞評價作品。
(1)指導幼兒將作品展示在《桃花園》的大背景圖上,互相交流欣賞。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鼓勵幼兒說出喜歡的理由。
活動延伸:
將活動材料投放到美工區,鼓勵幼兒繼續用油水分離法進行創作,表現春天其他美麗景色。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
1.通過參觀畫展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2.讓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進行作畫。
3.通過畫展讓幼兒講解作畫材料與內容,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1.教室的墻面布置六幅畫:
a.樹葉粘貼《金魚圖》b.紙團印畫《梅花圖》。
c.手指印畫《大樹和鳥》d.水墨吹畫《梅花圖》。
e.毛線作畫《美麗的`彩帶》f.圖片拼貼《動物音樂會》。
2.桌面上擺放各種材料――顏料、水墨、紙團、毛線、吸管、印章、樹葉、彩色紙片、舊圖片、畫報、剪刀、膠水、布等等。
3.木偶(丁當)一個。
一、組織教學。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丁當的畫展,小朋友,快來,快來。
2.教師帶幼兒參觀畫展,幼兒討論。(出示木偶)。
a.丁當:小朋友好!(丁當好)我要考考小朋友,我是用什么材料來作畫的?
b.教師指導幼兒認真觀察作品,說說丁當用了什么材料來作畫。(教師對幼兒的回答先不加以小結)。
二、嘗試活動,幼兒用各種材料作畫。
1.提出嘗試問題。
丁當:小朋友,今天我還帶了許多毛線、樹葉、紙團、印章、吸管、布、顏料、紙片、舊圖片、畫報、剪刀等等,你們能不能用這些材料做畫,也來參加丁當畫展。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幼兒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共同制作。
b.對制作好的幼兒進行再引導再創作使畫面更豐富。
三、幼兒嘗試介紹自己的作品。
1.師:小朋友真能干,那誰能把自己的作品講給同伴聽。
2.幼兒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參與指導,并有意識的指導個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幼兒)。
四、參觀畫展。
1.師:小朋友真能干,都創作了自己的作品,我們也來參加丁當畫展。
2.師生共同布置“丁當畫展”,教師貼上“丁當小畫展”報頭,幼兒陸續將創作的作品陳列到黑板上及墻面上。
3.教師帶領幼兒依次參觀作品。
師:這是誰的作品?(幼兒回答)真好,可我不知道這是用什么畫的,畫了什么,請這位小畫家為我們講一下。
(教師有意識地指出一些構思獨特的畫面來,幼兒講解人數,根據畫面內容及時間來決定)。
五、幼兒隨音樂走出教室到其他班級參觀畫展。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一
1、對印畫活動感興趣,享受顏料繪畫的快樂。
2、了解蝴蝶翅膀花紋的特點,感知對稱印畫特有的藝術風格。
3、學會用鮮艷的色彩在指定范圍內大膽進行涂色。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1、經驗準備:幼兒已具備對蝴蝶外形的認知經驗。
2、物質準備:蝴蝶圖片和作品圖片的ppt一份、紅、黃、藍、綠水彩顏料各一份、畫筆四支、蝴蝶形狀的彩色卡紙若干張、抹布兩塊、畫有花叢的黑板一塊、《化蝶》音樂。
一、欣賞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猜測,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用毛筆蘸顏料在對折線的一側畫出蝴蝶的半邊。
指導語。
今天我們來跟顏料寶寶玩個游戲,看我這里有什么?請你用小眼睛仔細看。
2、接著,教師將紙對折壓印后展開。
指導語。
瞧!這是什么呢?你發現了什么秘密?說說老師是怎樣做的?像我這樣印出來的畫面叫做“對稱印畫”。
二、猜謎語,引出蝴蝶的形象,觀看ppt,進一步認識蝴蝶的外形特征。
1、指導語。
2、播放ppt,欣賞蝴蝶圖片及作品,重點指出翅膀的花紋特點。
指導語。
蝴蝶的身上有什么?蝴蝶的翅膀是怎樣的?你覺得它是用什么方法可以畫出來?
三、根據示范學習壓印方法,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喜愛顏色的蝴蝶卡紙,提出水彩常規,教師示范壓印方法。
指導語我這里有許多彩色的蝴蝶,請你們來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使用顏料之前請你們念一念:小畫筆,蘸一蘸,刮一刮,手臟就用抹布擦。像我這樣畫好一邊之后沿折線對折,兩手來回壓一壓,數三下,輕輕打開,蝴蝶出來了!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請小朋友來說說你想怎么畫?畫畫時請悄悄告訴我你想說的話。
四、在黑板上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教師總結。
指導語請畫好的小朋友把自己的蝴蝶飛到花叢中來,請說說你最喜歡哪只蝴蝶,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畫了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又學會了一項新本領叫對印壓畫,表現得真不錯!
五、《化蝶》音樂聲中師生張開雙臂模仿蝴蝶翩翩起舞,活動結束。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1、初步嘗試用兩種顏色調配后為格子涂色,認識同種色。
2、通過故事游戲的方式初步學習調色的方法。在自由操作中發現色彩加白后會變成深淺不一的同種色。
3、能嘗試與同伴進行協商,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1、畫有格子的大紙。
2、紅、白顏料,調色盤。水粉筆。
3、幼兒用書:《愛跳舞的格子》。
一、導入活動。
教師:"白寶寶"看見了說:"紅寶寶,我能和你一起跳舞嗎?"(教師用筆在白顏料里蘸一下)"紅寶寶"說:"好呀!""白寶寶"就和"紅寶寶"一起轉呀轉呀(教師將白顏色放入紅色中轉動)跳起了圓圈舞,然后兩個人一起來到另一個格子的家里跳著(教師用調好的顏色在格子內涂色)。
二、教師指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愛跳舞的格子》,激起幼兒參與涂色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想讓你的"紅寶寶"和"白寶寶"與格子一起跳舞嗎?跳的時候要在格子的每個角落跳一跳。
效果反饋孩子們很喜歡給格子涂上顏色,有些孩子意識到顏色的相互搭配,會用漸變色。此次活動成思行進步最大。
這次涂鴉活動,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情景――圓點娃娃找朋友,通過讓幼兒扮演的小魔術師來“變點”、為圓點娃娃“拉拉手”,把操作過程融入游戲中,情節生動有趣,激發了幼兒創造的興趣。孩子們很興奮,積極性很高,思維也很活躍,在不同程度上發展了思維力和想象力。活動中,我注意對他們進行鼓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處于溫暖可靠的信任中,從而信心產生動力,動力產生行動,行動得到收獲,收獲得到自信,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創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動中,孩子們還體驗了合作,這對于我們中班幼兒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如何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穩定的心理素質?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二
海底世界對幼兒來說是神秘的、具有吸引力的,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海底生物更是他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中班幼兒大都去海底世界游覽過,對海底生物的種類特征較熟悉,用圖形拼貼的方式表現海底世界易于幼兒接受。本次活動中,通過視頻引導幼兒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及海洋動物種類的豐富,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選取外形特點較明顯的水母、小魚、海龜等動物,將海洋動物與圖形聯系起來,便于幼兒理解,創作;鼓勵幼兒從形狀聯想、畫面布局、添畫背景等角度介紹、分享作品,體驗創作的成功和喜說。
1.學習用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幾何圖形進行拼貼,表現小魚、螃蟹等海洋動物及海底世界的景色。
2.能用不同的圖形拼貼多種多樣的海洋動物,能在畫面的空白處進行添畫。
3.喜歡拼貼畫創作,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1.幼兒參觀過海底世界,認識一些海洋動物。
2.色彩、大小不同的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圖形若干,膠水、彩筆、桌面垃圾筒等,“幼兒學習材料”-(我愛家鄉》,“幼兒學習材料”一一美術用紙第5頁。
1.請幼兒觀看“海底世界”視頻或閱讀《我愛家鄉》第12頁,激發幼兒創作的愿望。
2.介紹作畫材料,請幼兒自主選擇美術形式創作海洋動物。
(2)引導幼兒用剪、折、畫、貼等方法在美術用紙第5頁上創作海洋動物。
指導要點:鼓勵幼兒大膽用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不同圖形進行組合,拼貼出多種多樣的海洋動物。提醒幼兒給海洋動物拼貼、添畫五官等,大膽添畫水草、水波紋等背景。
3.鼓勵幼兒交流、分享作品,提升有益經驗。
師幼共同布置“海底世界”,引導幼兒從形狀聯想、畫面布局、添畫背景等方面進行交流,提升幼兒有益經驗。鼓勵幼兒將作品編成好聽的故事講一講。
利用觀看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片導入,不僅引起幼兒興趣,還為幼兒積累了繪畫經驗。課堂組織井然有序,內容循序漸進。整節活動孩子興趣高漲,氣氛良好。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三
1、感受歌曲中“x、x”的節奏。
2、嘗試創意地紡編歌詞。
3、跟隨鼓聲節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動作。
1、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
2、鼓、錄音機、錄音帶。
3、“認知游戲”:《雕刻師傅》。
2、播放歌曲,請幼兒跟隨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并表演動作。例如:唱到“一個鐵錘”時,則舉起右手做用鐵錘狀;唱到“兩個鐵錘”時,則舉起左手做用鐵錘狀;唱到“三個鐵錘”時,則抬起右腳踏步;唱到“四個鐵錘”,則抬起雙腳跳步,;唱到“五個鐵錘”時,則舉起雙手旋轉;唱到“然后睡覺了”時,則做睡覺狀。
4、問幼兒: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會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兒一起討論,用改編的歌詞演唱這首歌曲。
6、問幼兒:小木匠做工時需要鐵錘,雕刻師傅雕木頭時需要什么工具呢?
7、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雕刻師傅》的畫面,找一找雕刻師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類推,引導幼兒思考不同職業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的動作特點,并嘗試將此變成新的歌詞句子。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四
1、感受作品中的色塊大小對比,三原色搭配所帶來的美。
2、了解繪畫有多種風格。
1、投影儀。
2、蒙德里安的作品《紅、黃、藍構成》。
3、幼兒用書《蒙德里安的作品》。
1、引導幼兒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紅、黃、藍構成》。
2、分析畫面,引導幼兒注意畫面的藝術要素。
教師:畫面上的格子一樣嗎?有哪些是不一樣的?畫面上有哪些顏色?讓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如果我把紅顏色換成藍顏色好嗎?為什么?
3、再次完整地欣賞作品。
4、欣賞畫家的其他作品。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五
能根據果殼的不同外形特征展開想象并進行動植物造型。
能大膽添畫有關形象,豐富畫面內容。
重點:能利用各種果殼進行大膽地造型感受果殼制作的樂趣。
難點:畫面內容豐富。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果殼,知道有關動植物的外型特征。
物質準備:各種果殼、輔助用品、較厚實的廢紙(做底板)。
一、引出課題。
出示各種果殼,提問:這種果殼的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用?
二、教師演示。
教師示范2―3種果殼造型,做出有趣的圖畫,激發幼兒興趣。
三、制作要求。
1.用棉簽蘸白膠進行粘貼,用完后把棉簽放到指定處;。
2.用水彩筆進行添畫;。
3.大膽想出各種造型。
四、幼兒制作。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豐富畫面。
五、參觀欣賞。
展示幼兒作品,互相參觀評價,說說哪些造型又好看又有趣,哪些作品畫面最豐富。
在美工區投放各種果殼,供幼兒自選活動時使用。
一、設計意圖。
開展本次活動主要是為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學習利用自然物制作工藝品。大班幼兒的想象力較為豐富,而造型美觀、立體感強的'果殼能激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啟迪他們的智慧。活動開始先向幼兒展示各種果殼,啟發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再觀看果殼組合成的圖畫,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而且也能讓幼兒自然、愉快地了解自然物的有用之處。接著讓幼兒動手操作,利用果殼進行貼畫,在做做玩玩時進一步感受其中的樂趣。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到又新鮮又好奇,一開始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操作中,全體幼兒積極投入,把各種果殼組合成形態各異的螞蟻、小兔、烏龜、蘑菇、花朵、葡萄……,充分享受到了自然物制作的樂趣。幼兒對本次活動相當喜歡,久久不肯停止操作,因此活動結束后,仍在美工區進行著果殼添畫活動。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六
1.繼續鞏固幼兒對側面人的畫法,使幼兒合理布局畫面。
2.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作品。
范畫一幅。
1.由歌曲《滿天星》引出課題。讓幼兒將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老師讓幼兒閉著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樣的?
3.啟發幼兒思考應該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場面畫出來。
4.老師出示范畫,讓幼兒自己總結繪畫的方法和畫面布局。
5.老師示范繪畫步驟:先在作業紙的一端畫側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畫出許多的星星和一個月亮,最后涂上顏色。
6.指導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合理布局畫面。
7.同幼兒一起評價自己的作品。
8.幼兒進行游戲《摘星星》。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七
在游戲中學習小雞的畫法,體驗講述的樂趣。
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1、小雞活動視頻。
2、教師示范用畫紙、句號筆、蠟筆。幼兒繪畫用具。
一、兒歌《老師本領大》引入教學。
師:老師本領大,樣樣都會畫。今天又畫出什么呢?
二、變魔術讓幼兒了解小雞的畫法。
1、側面的小雞。
師:看老師要變出什么?(迅速添上尖尖的嘴和圓圓的眼睛,細細的腳丫)。
師:小雞在干什么?
同上述方法,老師變出兩對面的小雞,并講述兩只小雞的故事。
2、抬頭的小雞。
師:老師又要變魔術了,看老師變什么?(用上述方法畫出抬頭的小雞)。
師:這只小雞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幼兒想象講述——教師總結:小雞發現了天空中飛來了一群小鳥,它高興極了!
3、回頭的小雞和說話的小雞。
老師一邊畫一邊講解小雞的畫法,畫出回頭的小雞和急走說話的小雞,并講述第三個小雞的故事:小雞回頭一看,原來是小雞妹妹在叫它呢。“姐姐,等等我,等等我。”
4、教師小結小雞的畫法:小小的圓,大大的圓,尖尖的嘴巴,圓圓的'眼睛,細細的腳。并帶幼兒徒手畫一只小雞。
三、播放小雞活動的視頻,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師:小雞的故事太多了,小朋友把你們心里的小雞的故事畫下來吧。
四、幼兒講述小雞的故事,并講評幼兒作品。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八
1、學習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的繪畫技能。
2、通過欣賞、觀察范畫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變出各種形象的方法,并大膽嘗試,創造添畫作品。
3、在繪畫過程中,大膽想象,注意畫面的整潔。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勾線筆、各種顏料、抹布。
3、紅色筆在白紙上畫一個大的橢圓形的手指羅紋,黑色記號筆。
1、引導幼兒欣賞幼兒用書,觀察手印畫。
2、教師出示手指羅紋,(告訴幼兒為了讓小朋友看清楚,這是一個放大的手指印。)教師示范手印畫,讓幼兒初步了解手印畫的基本畫法。
(1)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歡的顏料,然后,在紙上印幾個手指印,還可以換一個手指和一種顏色再印幾個手指印。提醒幼兒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響添畫,使畫面過于擁擠。
(2)去洗手間洗手,并將手擦干凈。
(3)用勾線筆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創造出一個新的形象。
(4)教師在范例上添畫,變出一只漂亮的孔雀。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討論。
中班幼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通用19篇)篇十九
1、用棉簽畫叉,中間橫一條線,畫出雪花的六個角,再通過裝飾畫成小雪花。
2、能大膽地用棉簽畫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有關雪花的圖片;。
黑顏色的.紙人手一份,棉簽每人兩根,白色水粉每組兩盤,濕抹布一塊。
1、欣賞有關雪花的圖片,了解雪花的特征忽然顏色。
2、講解示范。
用一根棉簽蘸上白水粉色畫一個叉,在叉的中間畫一條線,形成六個角;再蘸色在六個角畫上小圓或一條條短橫線。這樣,一朵美麗的雪花就畫好了。
3、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地用棉簽畫出許多雪花,六角形的花可有變化,把整張都畫滿。
(2)提醒幼兒顏色未干時不要用手去摸畫面。
4、講評。
把作品陳列在一起,布置成“下雪了”專欄,幼兒相互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