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現代氣息的城市。如果你想購買北京特色的紀念品,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薦的購物場所。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一
列寧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北京這座歷史名城,薈萃了自明清以來中華文化,從未因歷史逝去而停滯不前。
7月26日這天,我們懷著無比期待心情踏上了去北京旅程。經過幾個小時路程,我們到達了首都北京。從未離北京這樣近,只是環顧四周,便能感受到它偉大氣勢,從每一扇舊窗溢出,從每一塊古磚溢出,從每一道彩畫溢出,從每一棵古樹溢出。
故宮,這座金碧輝煌宮殿,曾經只在課本上讀到過。如今我親身來到了這里。站在大門外,頭頂上陽光正散發著金色光芒,晨曦中紫禁城神秘而誘惑,它莊嚴地立在這朗朗乾坤下,以一種傲視群雄王者風范,無聲地向人們宣告它威嚴。
走進故宮,映入眼簾是紅墻黃瓦,雕梁畫棟,琉璃照壁。那高大城墻,厚重城門,莊嚴圣殿,其雄偉莊嚴,恢宏厚重氣勢震撼了我,噤若寒蟬是最好解釋。據介紹,故宮有宮殿九千多間,全部為木質結構,以青白石為底座,屋脊、琉璃瓦上到處是龍圖案,并飾以金碧輝煌色彩。所有宮殿,都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貫穿紫禁城內,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中軸線上。
沿著中軸線,故宮被平分成兩部分,就像數學里幾何圖形對稱軸一樣,左右相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威嚴肅靜,大有雄視天下之氣,極具大丈夫之氣概。憑欄而望,一切盡收眼底。琉璃瓦在藍天白云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柔和。煙云起浮金黃瓦脊,清風拂過微翹房檐,印證著紫禁城亙古不變悠悠歲月。不變是白玉般精美雕塑,是金水橋下潺潺流水,是廊間精彩壁畫,是碩大豪邁斗拱。原來這歷盡滄桑宮殿里,還藏著一股蓬勃生命力,它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流逝,而且經過時光考驗,愈加充滿了無法遮掩光輝。
夕陽西下,最后一抹余暉斜射在故宮金色琉璃瓦上,雖已暗淡,卻絲毫掩蓋不了那里溢出王者氣度。歸巢倦鳥擦過黃昏,與那道溫柔絢爛云霞一道,構成了故宮蒼涼華麗。高大城墻,威嚴殿堂,厚重城門……五百多年歷史,古老故宮見證了一個國度滄桑變幻,讓人扼腕嘆息,讓人浮想聯翩。
繁華落盡終有時,而今邁步創輝煌。古老血脈,將永遠流淌在中華大地上……。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二
北京故宮是一個面積巨大、歷史悠久、文物古老地方。
我們很早就來到了北京故宮,可這里早已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媽媽本想好好一個宮一個宮觀看,但一拿到故宮地圖這個念頭馬上灰飛煙滅,回為故宮太大了,就光看地圖都看不過來,怎么游覽呢?我就先來介紹一下故宮整體風景吧。
故宮整個大體都為紅色,只有宮殿那形態各異屋頂呈黃色。別覺得宮殿就一定是莊嚴,故宮就不全是這樣,這全在于它房頂,故宮宮殿房頂是千奇百怪,有蘑菇頭形、有三角形、有圓錐形……。故宮不只一座宮殿,而是上百座,大小不同,高低起伏。在一進門就能看見宮殿旁有幾個小水池,里面還有幾個小吃噴頭呢!我第一眼看到宮殿門口有一個石階小走廊,直沖著門口樓梯兩邊有兩座獅子石像,這兩座石像象威武士兵守在門口。因為故宮太大,所以我和爸媽先去看看主要大宮殿。
我們先游覽大殿,門口堵得水泄不通,爸爸把我背了起來。我一看,哇太雄偉了!名貴地毯鋪在正中央,從門口直走到頭,光輝主座立在那,我往兩邊瞧瞧,到處都是輝煌文物。
最后所有宮殿,大都是和古代娘娘居住地方差不多,只是還沒有那么耀眼,那么大而不空,所以有一丁點沒意思,我們就沒怎么觀看。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三
歡迎大家來到北京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游瑩瑩,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游北京故宮。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
故宮建于北京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真是城城包圍!
歷史上,故宮因火災或者其它原因,曾多次的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
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在殿的最后一座,規格等級僅次于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梧扇,生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臺”之上。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了,祝大家游玩愉快!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四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叫吳xx,也可以叫我小吳,我今天要帶領大家去在“世界遺產列表”當中的一處景物——北京故宮!
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故宮位置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
大家看!這就是故宮!這是多么雄偉啊!故宮是在公元1406年建的,在1420年差不多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建的。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3,600平方米,可真大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個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大大的城堡。故宮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可以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
看!故宮一共有4個門,門可真多,顯然表示出故宮的大,正門名字叫做午門,東門名字叫做東華門,西門名字叫做西華門,北門名字叫做神武門。面對北門的神武門,有用土塊和石頭建筑成的大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以說是故宮建筑的天然屏障!
接下來給兩個鐘頭的時間游玩,請注意下面的提示:
1、不要隨地吐痰!
2、不要亂扔垃圾!
3、不要亂動東西!
兩小時后回到原地,準備上車回賓館。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五
8月7日,我們游覽了被譽為“東方最大的宮殿”的故宮。
穿過天安門,游人如潮,都向故宮涌去。我們隨著人流興致勃勃地由南向北依故宮中軸線游覽。
過了端門,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了。午門有五個洞。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我們先游覽前朝三大殿,走進太和門,一眼就可望見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2377㎡。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后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筑,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看到這么雄偉壯麗的宮殿,我會想到:五百多前,無數勞動人民深入原始森林,從四川、廣東等地采回木材,歷盡千辛萬苦從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區,運回重達幾噸幾十噸甚至幾百噸的石材,精心施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筑造了這樣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在保和殿西廡《天府永藏展》,陳列著皇室用過的金銀玉器和地方官員進獻的`貢品。有大玉盤、金碗、如意、瓷器、紫砂壺、投壺等皇室用的生活器具,有的晶瑩剔透,有的雕刻精美,有的古樸大方,顯示出皇室奢侈的生活;也有渾天儀、康熙用過的幾何書和畫圖用具等,讓我們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和皇帝的勤政好學。
最后,我們重點游覽了御花園。御花園是皇帝游玩的地方,有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優美而恬靜。那兒有座堆秀山,高達數十米,山上建有亭子,每到重陽節,皇帝就登高遠望,盡賞園林美景。
游過故宮,我不禁為故宮杰出的建筑藝術成就而感到驕傲,也為皇帝無比奢華的生活而感慨,更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創造才能而自豪!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六
“哇!故宮的墻好高啊。”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雖然是陰天,但是依舊人來人往,瞧,還來了好幾個老外呢!
我們來到了大門前,那門可真夠高夠寬的啊,可以讓兩頭大象走過去呢!火紅火紅的門,火紅火紅的墻,真是應了“中國紅”啊!慢慢地走進端門,我們驚奇地發現這故宮兩邊的建筑居然是對稱的!一模一樣,我不得不贊嘆古代人的鬼斧神工,兩邊不論顏色,質地,還是長度都沒有一絲差別,這真是古代人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啊!
走進第二個大門——午門(當然,這里不是斷頭臺),前面有五座小橋,完全是大理石打造的,真是精工打磨啊,摸上去滑滑的。這里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古董,哪怕拿一塊地磚都是價值連城吧?我這樣想著,哇噻,那純黑的石獅子好威武哎!咦?那就是日晷啊,和書上的一模一樣,只是沒想象的那么大,哇!純黑的仙鶴與龍龜!真想帶一個回家!那銅缸是干嗎的?還有標牌,看來有大用,仔細一看才知道是個備水庫,用來滅火的。
第三個大門是太和門,里面是太和殿,中間是——哇!純金的龍椅啊!真想進去坐坐啊,當皇帝的感覺一定很舒服,高高在上,下面的大臣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好向往啊!旁邊是一副對聯: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橫批是……建極綏猷?啥意思啊?真搞不懂了。接著是中和殿,咦,里面又是一把龍椅,皇帝開會的地方有幾個啊?旁邊是一副對聯: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橫批:允執厥中。好對聯。然后是保和殿,看來開會的地方真是太多了,又有一把純金的龍椅擺在那,又有一幅對聯:祖訓昭垂,我后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橫批:皇建有極。
第四個大門是乾清門,我們來到了著名的乾清宮,聽說鹿鼎記里的皇宮就是這里,分為兩個部分乾隆乾清宮和康熙乾清宮,有兩幅對聯: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于厥躬。——乾隆題乾清宮,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艱。——康熙題乾清宮,共用一個橫批:正大光明。真是好對聯啊!
出了乾清宮來到了交泰殿,聽說是給皇后過生日的地方,旁邊有兩件珍貴的文物:銅壺滴漏和自鳴鐘,哇好高級的設施啊。接著是坤寧宮,這和乾清宮是對立的,乾清宮為乾,坤寧宮為坤,一陰一陽,象征陰陽合并,天地合一的意思。
來到了著名的御花園,天那!好美啊!要是這是我的后院兒該多好?院內有假山怪石、花草樹木,清澈透底的小溪,涼涼的風夾雜著竹子的清香,別有一番景致。
出了順貞門和神武門,我們也出了故宮,看到了那么多新奇的物品和那么多美麗的景色,走了整整一天也值了!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七
不知為什么,時間過的那么快,車子就駛到了北京故宮博物觀門口。我帶著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步入了大門。
北京故宮內的大殿大都是紅墻黃瓦,里面的裝潢典雅端莊,充滿了皇室風格。據說北京故宮里有9000多間房,而且全都是由木條一塊一塊拼成的,沒有一個釘子,難以想象這樣一座雄偉的宮殿只用了14年就完工。
北京故宮內最吸引人的要算“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我們先來到保和殿,我擠進人群,透過玻璃我看到那些皇帝的日用品早已沒有往日的輝煌,那些陳舊的一切都仿佛在述說一個個真實古老的故事。
向前走,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宮殿,沒錯,那就是“中和殿”,皇帝上朝時更衣的地方。接著又來到了“太和殿”,這里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它建在高八米的漢白玉臺基上,屋頂上雕刻著12只珍禽異獸,大殿內一把象征了至高無上的龍椅,端端正正的擺在中間,形象的表現了皇帝天下獨尊的磅礴氣勢。
北京故宮里除了各種用途的宮殿,連地上的磚塊也有一些秘密,聽說地上的磚塊雕刻著999種人物和植物,還有不少的歷史故事呢。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嶄的,當我依依不舍的離開北京故宮時,我想北京故宮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我們的智慧給我們的后人帶來財富。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八
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具有歷史韻味,中國的美景不計其數,具有各種特色,美不勝收。我游過許多風景名勝。故宮的那一次游歷卻令我記憶猶新。
剛踏進故宮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高大威風的午門。午門四周紅墻綠柱,金色的琉璃瓦讓人眼花繚亂。走近仔細一看,這個房間的做工非常細致,那一片片紅瓦都是通過巧匠做出來的。走過午門,就看見了一條宛若玉帶的飄帶。上面又有用漢白玉造成的金水橋。
站在廣場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這座宮殿就是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內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寶座,寶座的四周有六根潘龍金柱,氣勢磅礴。
參觀完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的正門也有一個氣勢雄偉的寶座,兩頭有暖閣,是皇帝的寢室,也是皇帝處理政務與批閱奏章的地方。
故宮,我贊美你!我愛你!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九
故宮在北京的中心地區,是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皇帝的家,也是皇帝工作的地方。
故宮很大。聽爸爸說,故宮有8700間房間,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坤寧宮等等,在里面走一天也看不完,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宮殿群。
故宮很漂亮。故宮的房子和我們現在的房子都不一樣,金色的屋頂,紅色的墻,屋頂上、房檐下、門框上、欄桿上……好多地方都雕刻著或者畫著龍、各種神獸還有云的圖案,十分的漂亮。
故宮很古老。故宮已經有快600年的歷史了,有24位明清皇帝在里面居住過,里面發生過很多很多的故事。
故宮有許多的國寶。故宮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件家具、每一個擺設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文化和藝術的精品。
我愛北京的故宮,我愛北京,我更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紫禁城,也就是舉世聞名的故宮,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有500多年的歷史,我特別想去看一看。
在去之前,我認認真真、反反復復地聽了關于故宮的故事,覺得故宮非常神秘,期待著,期待著,我和媽媽終于來到了北京。
我們到的第一個景點就是故宮博物院。我們從午門進入,看到那紅墻金瓦,我又開心又激動,高高的城墻讓我抬頭仰望,真高啊!正中間掛著一個藍底紅邊的牌子,上面寫著兩個金色的大字——午門。這里是傳說中犯人斬首的地方。我們走到門口,摸了摸門釘,因為傳說摸了門釘會有好運氣。
好玩的是,故事書《故宮里的大怪獸》里說,門釘都是石獅子用泡泡吹出來的,所以是空心的,很容易壞,而且摸了也不會有好運氣,哈哈,好矛盾。
接著我們來到了故宮的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這是皇上見文武大臣的殿。然后又去了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真氣派。接著去了最后一個殿——中和殿,這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我們還到了鐘表館,就是擺放皇上所有鐘表的地方,有寶石做的鐘,金子做的鐘,玉石做的鐘……好多好多,我還看到一款鐘是布谷鳥鐘,鐘一響,布谷鳥就會出來叫,好好玩,這里的鐘都好精致,好珍貴。
然后我們去了珍寶館,這是擺放所有皇上的寶貝的地方,有珍珠、瑪瑙、玉石耳環、頭冠……太驚艷了。
出了故宮,我們來到了皇上乘涼的地方——景山公園,我們順山坡爬了上去,上面又涼快又漂亮,還能看到故宮的全景呢,好壯觀,好宏偉,我站在上面看了好久好久。
逛完故宮,我們還去了其他有名的地方,比如圓明園、天壇、北海公園、國家圖書館等等,不過,還是故宮最吸引我,以后我還會來。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一
來到北京,我發現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博物院,這座“宮殿之海”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有大大小小的宮殿70多座,房屋大約有9000多間,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呢。
故宮內部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庭兩個部分,有雄偉的大殿和開闊的廣場,又有華麗的后宮和機密的議政處所。外朝的中心方為政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泰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文化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呢!這些房屋的裝飾大都華麗,樸實,我深感皇家的氣派。
除了這些場所,還有后三宮和東西六宮。以及供皇帝和妃子游玩兒的御花園,御花園內蒼松翠柏,奇花異石,樓閣亭臺,曲池水榭,如天然的畫卷,使人流連其中。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二
大家好。歡迎參觀紫禁城。我姓陳。你可以叫我陳道。首先,我想給你介紹一下紫禁城。然后我想介紹太和殿、中和殿、寶和殿、干青宮和和合。紫禁城,又稱紫禁城,是我國受保護的重要歷史文物。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紫禁城的起源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基于中國古代的占星理論:北極星在天空的中央,紫禁城就在北極星的對面,它對應于天堂和人類。第二個原因是紫禁城也被稱為紫禁城,因為它是紫色的,是被禁止的。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開始建造宮殿,于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在接下來的500年里,總共有24位皇帝住在這里。
紫禁城被一堵10米高的墻和一條52米寬的護城河包圍著。這座城市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72萬平方米?。宮殿建筑的布局沿著中軸線向兩邊延伸,總面積為163,000?。太和殿是皇帝召集大臣上朝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自1420年竣工以來,它已經被燒毀和重建了許多次。今天它是在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堂的建筑面積是2377?相當于50間教室,高35.05米,相當于10層樓高,是紫禁城最大的寺廟。太和殿裝飾非常豪華,有金磚地板和寶座。據說金磚四國是由黃金制成的,但它們不是由黃金制成的。金磚是一種高品質的宮殿專用鋪路磚。它們產于蘇州、松江等地,材料精良,制造工藝復雜。由于其質地堅硬細膩,敲擊時會發出金屬般的聲音,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
在太和殿前有一個寬闊的平臺,叫做單筆,俗稱平臺。平臺上有一個日晷,一個精密的測量裝置,一對青銅龜和一對青銅鶴,以及18個青銅鼎。
望著太和殿的兩側,有許多大水箱嗎?它是做什么的?順便說一下,它能滅火。大水箱下面有一個凹槽,因為冬天水會結冰。點燃凹槽可以防止水結冰。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宮殿,許多歷史決策都是從這里做出的。最高和諧廳之后是中央和諧廳,皇帝在上朝前在這里休息。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面,是宮廷考試的場所。考試的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龐德眼,第三名是訪問花卉。我不知道當皇帝坐在桌子上時,考生會不會緊張得發抖。皇帝在宮中安排了宮考,這表明皇帝更加重視宮考。
紫禁城的后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干青宮是后宮和皇帝寢宮中最大的宮殿。“鄭達光明”牌匾懸掛在皇宮的寶座之上。據說皇帝把他的王子的名字刻在“鄭達光明”的牌匾上,并用這種方法來確定王位繼承人,從而減少了為爭奪王位而進行的自我毀滅的戰斗。
塵世寧靜的宮殿是女王的臥室。這是中軸線上唯一一個給嬪妃的。它也是離干青宮最近的地方。它反映了女王在后宮的最高地位。“在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這句話在這里得到了證實。在坤寧宮的前面,有一個叫交泰寺的小宮殿,這是女王在未來的節日里接受禮物的地方。
我們只參觀了中軸線上的重要宮殿。中軸線后面是皇家花園。兩邊也有一些宮殿。前半部分以太和殿為中心。后半部分是一些小妾和女仆的臥室。現在解釋已經完成,請自由訪問。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三
今天下午,輔導員姐姐帶領我們參觀了世界歷史建筑學的奇跡——北京北京故宮。北京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北京故宮。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北京故宮的正門是午門。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可是走進去轉過頭再看,卻成了五個門洞,這就叫做”明三暗五“。進了午門,就看見五座潔白無瑕的橋,叫金水橋。它們象征五德,就是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齊所有的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中間的橋最寬,是專門給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見前邊全都是既華麗、又高大、還古樸典雅的大宮殿。使人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神話故事中一般。然而此時,那一個個擺放在宮殿旁的大水缸引起了我的主意,它是干什么用的,為什么下面還有火爐,是煮湯的嘛?后來聽導游講解才知道,原來當初的北京故宮全是木質結構,皇帝怕著火,才放了這些水缸,至于下面的那些火爐,則是在冬天水結冰時,用來化凍的。之后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富麗堂皇的太和門。以前我從電視劇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誤導了,經過導游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這高大的太和門。
在北京故宮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門后邊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還有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個北京故宮中最華麗的建筑,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63米長,35米寬。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玄龜、爐鼎,后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它們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典雅。
過了一道紅墻,就進入了生活區。這里有皇帝住的華麗的乾清宮、皇后住的秀麗的坤寧宮。北京故宮的最后邊是御花園。里面有挺拔的松樹、常青的柏樹和巨大的榕樹。在御花園里還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湯、雞蛋清把石頭粘在一起堆成的,聽起來容易垮,其實十分堅固。
北京故宮景美物博,我們短時間沒法一一細賞,只能粗略瀏覽,最后戀戀不舍地從神武門出了北京故宮。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四
頤和園,天安門,故宮,是北京的三大名勝。其中,尤以故宮最具歷史。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它和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并成為世界四大宮,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于天”。由于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之大,不身臨其中是感受不到的。從數字上看,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72萬千米,建筑面積15萬多千米,有房屋9999間半。有人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如果在故宮的每一間房都住一晝夜的話,等到他把故宮所有的房間都住完一遍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27歲的青年了。
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后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征政權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延部分(乾清宮為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心,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后即為嬪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于防御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筑的外圍筑有高達10米的宮墻,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整個建筑被兩條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8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墻,墻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墻上開有4個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墻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1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筑的杰作。
說了這么多,可能你還不能對故宮有一個感性的了解,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故宮,去看看這座秘密皇城吧。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五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來到向往已久的北京旅游。在北京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故宮。
走過金水橋穿過雄偉的天安門,昂起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漆藍底的牌子——“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從這個門可以見得古代帝王的威風。穿過午門走過太和門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之一,建在高約五米漢白玉臺基上,前后各有三座石階。
中間是刻著蟠龍、流云的“御路”。大殿里面的金漆蟠龍圍屏和金漆蟠龍寶座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藝。殿前左右列有象征皇權的嘉量、日晷和象征江山萬代的銅龜、鶴。這座宮殿是中國規格和等級最高的最壯觀的古建筑,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碧輝煌,巍峨壯觀。
在參觀的路上還參觀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它們是皇帝的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交泰殿的名字是這樣取得,因為交泰殿的前面乾清宮,后面是坤寧宮,也就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天地交合,皇上代表天,皇后代表地,所以取名交泰殿。
我們一路上擠著空位擺著姿勢留影。走過養心殿,來到御花園。哇!我為這里的秀麗的園林風光感到震驚。參天的蒼松翠柏,有三四層樓高,樹干四五人才能夠合抱。奇花異石,亭臺樓閣,松濤竹影,花木扶疏。御花園是故宮里面最大的花園。在參觀的路上我們還觀看了許多寶貴文物。有皇上用過的器具、衣物、古時的武器,在武器中我最喜歡紅夷大炮。它是荷蘭人造的,由于當時管荷蘭人叫紅夷人,所以把這些荷蘭大炮紅夷大炮。
我們最后來到神武門。故宮我們基本上就游覽完了。通過游覽故宮,我不僅增長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時也更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巧。每一個房間,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精力、汗水…在當時社會上能夠建造出這樣雄偉、龐大的建筑群,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能力。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六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紫禁城是嚴格按照儒家禮制思想設計的,建筑上依照“皇權至上”的原則,保持了中心突出、嚴格對稱的格局。所以其主要建筑物都分布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或是有序地排在中軸線兩側。紫禁城的建造是不惜工本的。在皇帝的旨意下,能工巧匠云集北京,用從全國各地征集而來的上等建材,精雕細琢出了天下只此一家的紫禁城。所以僅是建筑這一項,就值得細細賞看。此外,明、清兩代皇帝積聚的奇珍異寶,絕大多數也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內,琳瑯滿目的古珍寶,讓人嘆為觀止。來到故宮我特意租了解說器,方便了解紫禁城更多的歷史故事。每走到一處景點,解說器就自動感應,開始解說,當你走過的地方燈就會暗掉,這樣就不會走重復,還能做地圖用,很實用。
天安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兩側分別為太廟和社稷坊。在舉行盛大慶典的日子(如皇帝大婚),便會有一道昭書告示天下,詔書擺在“龍亭”——一頂特制的轎子中,從深宮一直抬到天安門前。禮部官員在高高的城樓上,向臣民宣告慶典消息。巍峨的午門高達80。42米。門樓高聳,左右分兩翼向前突出。兩翼之上,在轉角和頂端處共有四座方亭守望。每年十月,皇帝在午門頒發下一年的歷書。
午門門樓下有三個門,當中那個只供皇帝出入。不過也有例外,在皇帝成親之日,皇后可以由這個門進入紫禁城;而科舉考試的頭三元得主,即狀元、榜眼、探花,在考試結果宣布之后,也可經由中門走出皇城。
走過雄偉壯麗的午門,就進入了一個寬闊的矩形廣場。這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廣場。它的正前方橫著一條河,河上有五座拱橋,北邊平臺上矗立著太和門——只有皇帝可以進出。太和門東邊是給武官用的昭德門,西邊則是給王公大臣用的貞度門。走過這些大門,眼前又出現一處巨大的廣場,足可容納兩萬人。這個廣場是供皇帝朝會大典時使用的。北邊,三層漢白玉欄桿環抱一個八米高的寬闊臺基,高臺上自南而北依次屹立著三座大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便是太和殿。皇帝的登基大禮、大婚、元旦慶賀等大典,都在這里舉行。
中和殿座落在太和殿后,是一個較小的方殿。皇帝去太和殿前,要先在這里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每年一開春,種子和農具便被送到殿里,進行儀式性的檢審,以此祈望有個風調雨順的大豐年。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末殿。其結構設計與太和殿相似,只是規模較小、等級稍低,但它卻是個氣派頗大的待客殿堂,遇國者大典和新年佳節,皇帝會在這里宴請外國使臣和少數民族首領。而科舉考試的最后一級——殿試,也在這里舉行。
從保和殿出來后往北,可以看到一個東西橫長的廣場,東、西、北三面都有門。北面的就是乾清門,進得此門,即是內廷。內廷是皇帝、皇后以及嬪妃們的生活起居場所,外人不得擅入。
1912年中國結束帝制、實行共和后,內廷與外朝之間便以一堵墻分隔開來,外朝三大殿為新政府所占據,內廷仍為遜帝溥儀所居,直至1924年他被趕出皇宮。內廷第一座宮殿就是乾清宮,在明朝和清初時,這里是皇帝的寢宮。清晨五點,皇帝起身,用畢早膳,便到乾清宮處理國事。
中間那個不太大的宮殿是交泰殿,里面珍藏著二十五顆寶璽。殿內掛有鐵牌,刻有“太監不得干預政事”的皇帝御旨。宮中還有一座1798年制造的大型自鳴鐘和一個古時用以計時的銅制水漏壺。這三宮一組的建筑的末座是坤寧宮,明朝時是皇后的寢宮,清朝用作帝、后的結婚洞房。
依照傳統規矩,帝、后新婚,要在這個殿堂里度過三天。坤寧宮后有坤寧門通御花園。這個花園建于明代永樂年間,是宮中三個花園中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個。與所有的`園林一樣,御花園也想要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盡量重塑出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山水之間,無所不用其極。
御花園中央是欽安殿,是一個道教殿堂,也是紫禁城中保存得最好的明代建筑。欽安殿西側是千秋亭,東側是萬春亭。后三宮的東西兩邊,有多組布局繁復的小建筑,這就是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它們依舊沿襲了外朝建筑的東西對稱布局,但卻是以傳統的四合院風格為主。每個院落各成一體,分別住著皇帝的眾多嬪妃。后三宮的西側為養心殿。清康熙帝駕崩后,繼位的雍正將寢宮從乾清宮移到養心殿。其后從乾隆至宣統幾個皇帝都在這里居住和處理國家政務。這里也是年輕的溥儀皇帝退位后選定的居所。
紫禁城的城墻每個角上都建有角樓。在這些角樓的設計中,數字九仍獨受青睞。每個角樓都是九梁十八柱,三重檐,七十二脊,屋頂正中都有鎏金尖頂。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出了這道門就是景山(亦稱煤山)。這座人造山,是紫禁城的屏障。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禎,就是在這里走投無路,自殺身亡。聽說,從景山上能看到紫禁城的全景,可惜我只能下次再去瞧瞧了。
故宮其實是5點才結束參觀,但是從4點多開始,陸陸續續的就有地方開始關閉了。我只是粗略的瀏覽了一下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它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所展示的明清宮廷歷史、宮殿建筑以及大量的難得一見的古代藝術品收藏,都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館所無法企及的。從神武門出來,感覺又回到了現代,望著夕陽下被護城河包圍著的紫禁城,覺得無比的感慨,想象著在里面有多少勾心斗角,多少的眼淚,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發生過,不過已成歷史了!而我這種粗枝大葉的介紹,恐怕也只能道出它的九牛一毛。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七
暑假,我們去了北京,游玩了故宮。
到了北京故宮,看到來游玩的人山人海。我看到了雄偉的天安門。便迫不及待地走進那厚重的紅漆大門——天安門,來到了故宮的第二道門——端門。進了端門,我看到了很多富有北京特色的四宅院。
出了端門,然后又進了午門。這故宮可真大啊!大的你一天都逛不完。連皇帝的婚房也特別大。皇帝的婚房名字叫乾清宮,它不僅房子大,設計也很特別很講究。房子里有皇帝專用的床,這床又瘦又長,我感到很奇怪,于是我就去問導游,導游說,這寓意著皇帝長壽。我這才恍然大悟。
我們一直往前走,走到了御花園,它特別大,里面的樹也特別老。到處都是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很多奇花異樹都叫不出名字來。里面還有一個人工瀑布,給人一種古雅幽靜的感覺。這里是給皇帝和他的妃子休息,游賞的地方。
去故宮之前我有很多的想象,到了故宮我發現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也精美的多。每一棟建筑都是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我來到故宮以后,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古代人們的智慧。
文檔為doc格式。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八
歷史車輪碾下一條長長的軌跡,故宮經歷一次次風雨,屹立于北京近漫長六百年。所有繁華的詞語都是用來修飾浩大的紫禁城。我踏入北京故宮,人群的擁擠使我匆匆瞥過午門一眼,卻在內心禁不住的感嘆它的三巒環抱,五峰雄起,氣勢雄偉。
繼續跟隨導游走向太和殿,屢經焚燒,殿內卻依然富麗堂皇,皇帝的龍椅在殿中顯得那么威嚴不可侵犯,不論歷經多少年的滄桑、入侵,它給人的感覺依舊展現高貴,威德通四方。我并未在太和殿停留多久.我向往的是每任明清皇帝批閱奏折的乾清宮。
乾清宮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堂皇背后卻是悲慘含冤的“壬寅宮變”的發生地,當年十余宮女因不堪勞累企圖勒死嘉靖帝,后因膽小宮女告到方皇后里,嘉靖帝被方皇后解救。但嘉靖帝寵愛的并不知情的曹端妃卻因為方皇后的嫉妒懷恨,被凌遲處死。我不知道當時曹端妃真實的心理,但我也敢揣測幾分,她可能有希望在里,希望皇帝可以解救她,但她也是絕望的,與她相伴的枕邊人遲遲未醒,自己會被殘忍的凌遲處死。皇帝是深喜端妃的,等他醒來,寵愛的妃子不在,他剩下的流年只會羽化成思念,沙漏流轉的時間已是人世變遷,縱然他是皇,也無法阻止宮斗和愛妃的離去。權位金錢是無用的,它可以買到國家的安康,卻從來沒有一位皇帝靠著權位得到真情,仍是要向百姓一樣經歷生死。惡有惡報,方皇后最后也在寢殿被燒死。許是嘉靖帝的報復,亦或上天佛祖的忍耐至極。
紫禁城固然壯觀令世人驚嘆,但它的背后也只是百姓的眼淚、汗水;歷任皇帝妃子大臣的喪命之地。
懷著沉重的心,走入御花園。古柏老槐與奇花異草,星羅棋布的亭閣與橫縱交錯的石子路,不失宮廷大氣,也不失幽靜典雅。春日的海棠花飄落,宛如紅色雪花一般,悠悠然的落下,不帶一分沉重,如此,我的心情也瞬間開朗起來。從未見過紫色的藤蘿,只是滿眼紫色,好像是大瀑布一般的落下。這里風景優異,令我流連忘返。不謂乾隆皇帝寫下“負冰錦鬣游文沼,試暖文禽繞魚堂”此句。
參觀完故宮,我真的猶為感到自豪,中華的歷史不謂5000年,人民是智慧的,但在美麗的世界背后也總會有不為人知的百姓的付出。富麗堂皇的故宮給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比任何其它景點的印象都要深刻。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十九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
您好,故宮!您是中國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具有9000多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占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您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我對您贊嘆不已。(出自《世界地理百科知識》)。
您好,故宮!飛檐、斗拱、須彌座、高臺、美宮室……這些都成就了您的建筑之美。您的這些建筑以黃色為主色調,凸顯了您的至高無上和中國古代皇室的威嚴;以綠色、藍色、紫色等顏色為輔,彰顯了您的肅穆、淡雅。這些建筑像一個個巨人,他們昂首聳立,以最標準的軍姿站立在北京的正中央;又像一個個守衛一樣,守衛者歷朝歷代的真龍天子。看著沐浴在陽光下閃著金光的金鑾殿,琉璃的瓦頂,色彩艷麗的飛檐斗拱,我不禁贊嘆你的美麗。自此,我深刻地感受到古時的工匠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心血才“筑”就了最美的您。同時,在建筑史上您是對稱藝術的典范,您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的中心,分別有四個大門,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就連每個宮殿房頂的小神獸無論是形態還是個數也都是對稱的。您的建筑之美,讓現代的建筑師頂禮膜拜,讓每個前來的游客嘆為觀止。
您好,故宮!您的奇珍異寶更是讓人贊不絕口。您的傳家寶中的珍品非“金甌永固杯”莫屬。這個杯子用了500純金由古代的能工巧匠用他們的雙手打造,杯體鑲嵌了11顆珍珠、25顆寶石,是皇帝的專用杯,特別是皇帝宴請外國使者和大臣們宴會上的必備之物。我能想到,當年的工匠是花費多少心血,嘗試了許多的工藝,經歷了多少次的失敗和摸索,聚集了千年的智慧才鑄就了這象征大清江山永固的“金甌永固杯”。其次,便是“青玉龍紋爐”,這可是您的天子—乾隆皇帝最愛的玉器。這個爐子出自宋代,高7.9cm,口徑12.8cm,最特別是在爐底還印著乾隆為這個青玉龍紋爐所寫的詩句。您珍藏的寶貝中,有一副傳世佳作——《清明上河圖》。這副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分有名的畫作,更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瑰寶。這幅由宋代畫家張擇瑞創作,生動的記錄了北宋時期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的生活。由于您的收藏和保護,讓《清明上河圖》能夠流傳于世,讓現代的我們能夠更準確的考察和了解宋代的歷史。
故宮,我不得不為您的歷史發出贊嘆,為您的文化價值表示敬佩,為您的大、美、奇拍案叫絕。在此,我只想說“您好,故宮!”
獲獎游北京故宮(匯總20篇)篇二十
暑假,我來到了期盼已久的北京。那天,我們商量好了目的地——故宮。
到了天安門廣場,那時,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北面是天安門,南面就是毛主席紀念堂。遠遠望去,毛主席紀念堂前已經排了像龍一樣長的隊。
接著往前走,只見廣場中聳立著一座紀念碑,那里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時,黨和人民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為犧牲的烈士而修剪的。它更像是昂首挺立在那里的共和國衛士。
再往前走就到了我們這次的目的地:故宮。聽講解說: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在古代,它也叫“紫禁城”。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黃色和紅色相間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工字形基臺上,基臺三層重疊,每層臺上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成的欄板,望柱和龍主,設計的比世界上最美麗的宮殿還要精美。
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成的三臺,造型重疊起伏,這真是中國古代建筑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又是臺面的排水管。在欄板的木伏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有小洞口,每到雨季,三臺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泄,像一條透明的項鏈,水從龍頭流出,千千萬萬的“龍噴水”,一想就特別壯觀。
故宮,有好多好多精美的建筑,不僅僅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反映了當時中國的宏偉歷史、文化和能工巧匠們的精美工藝技術,有許多建筑所用材料至今仍是個謎,等待你、我解開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