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應該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語言讓讀者產生共鳴。最后,希望大家能夠善用這些優秀作文的經驗和技巧,寫出屬于自己的優秀之作。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一
各位市民:你們好!地球是我們的家,同時也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慷慨地提供我們各種資源,而我們卻還不顧后果的去破壞她。正如《只有一個地球》那篇文章所說的,我們不能再指望破壞了地球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尊重地球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所以,善待自然資源就是善待自己。因此,我提出一些建議:1、珍惜現在的每一口清新的空氣,我們要多植樹造林,樹林不僅能呼出新鮮空氣,還能凈化空氣。要制止亂砍濫伐的行為,要少破壞大自然。2、不要濫用各種資源,如,煤、礦、木、水……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采,必定會形成各種資源的枯竭,當人們沒有資源時,我們就無法生存了。3、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實在太少了。雖然表面看起來地球上大面積都被水覆蓋,可是能用的卻不到十分之一,許多城市和鄉村嚴重缺水,所以,我們要。
節約用水。
所以我呼吁人們珍惜資源,
保護環境。
從自我做起。從小做起改掉不好的習慣。愛護大自然愛護資源千萬不要破壞我們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不要讓地球毀在我們的手中那樣地球就能炫出青春的笑容。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二
肖然,曾經的音樂才子,現在的唱片界商人。他和生意伙伴安迪的事業越做越大,當肖然離財富越近,離真正的音樂就越遠的時候,他的心理問題日趨嚴重,靠服藥支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志愿者的電視報道,覺得是一次不錯的商機,于是,一幫做秀的志愿者,乘著游船前往小學,肖然帶著即將包裝的明星,帶著媒體,打亂了鄉村小學平靜的生活。
校長和兩個真正大學生志愿者——何揚和陳心剛,對此有著不同的反應。何揚是個女孩,卻是個麻辣教師,很快就給了肖然下馬威。這一對冤家,日后還惹出許多的啼笑皆非,也牽扯出許多催人淚下……肖然為了打通手機安排公司運作,和小女孩韓秋霞爬到山上找信號,回來卻看到隨行人員已經撤了。隨之而來的暴雨使他滯留在島上。
肖然被迫做了臨時老師。但是有一日,他無意之中聽到了韓秋霞的歌聲,天籟的聲音讓他震驚。不知什么時候,肖然開始享受做志愿者的感覺,藥吃完了,但他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再發作。何揚和他雖然還是一見面就掐,但他們開始相互了解。韓秋霞自從那次偷偷的唱過歌后,卻再也不愿意當著大家的面唱。肖然和何揚去韓秋霞的家里家訪,得知這個苦命孩子的山歌是跟著媽媽學的,但因為貧困,父親出外打工,就再也沒回來過……肖然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面對苦難,他知道了為什么韓秋霞不再歌唱的原因,這個孩子承受著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那些悲傷。肖然真正開始受心靈的震撼,給孩子們上音樂課。
安迪終于等著急了,他發現了韓秋霞們的天籟之聲,更發現了這背后的巨大的商業價值。一個比原來更瘋狂的計劃:安迪要包裝所有的孩子,成為賺錢的武器。面對閃光燈和攝像機,韓秋霞緊張得唱不出來。安迪要求醫生注射藥物,但肖然知道這樣會毀了孩子的聲帶——他給了安迪一拳,中止了這場荒唐的計劃。肖然失去了他所有的一切,可是他知道,自己還有比金錢更珍貴的財富。
后來,肖然收到了孩子們寄來的mv,影片,便在這悠揚的音樂聲中結束。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三
那是一個天色昏暗的傍晚,窗外狂風大作,我打掃完教室里的衛生開始收拾書包,準備回家。“咔嚓——”,天空中突然響起一聲驚雷,緊接著大雨傾盆而至.我心中暗叫不好,把衣服往頭上一披就向外沖,剛到校門,兩個熟悉的身影閃入眼簾--是爸爸,還有媽媽,可他們兩個人手里都只有一把傘.媽媽笑了笑對我說:“我和你爸都是直接從辦公室里過來的,沒多帶傘,我倆合打一把吧。”“不行,雨太大,兩個合打一把兩個人都要被打濕,我這把傘給詩豪。”爸爸忙說著把傘伸過來。“我和爸爸打一把。”說著我跳到爸爸的傘下,爸爸一手舉著傘,一手盡力摟住我的肩,三人兩傘隱沒在水霧之中,那一刻我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朦朧間,我的腦中突然閃現出一幅又一幅畫面:我想起由于上學太匆忙而忘了帶走作業本,老爸發現后,跑步給我送到教室里;我想起了由于打籃球而忘了回家的時間,媽媽急急忙忙四處尋找我時的身影;我想起了給出差在外的爸爸打電話時,話筒里他急切的聲音:“保險絲在陽臺上工具箱里,上保險絲時一定不要忘了先拉下閘刀”;我想起了每遇到考試,出家門前媽媽的一句叮嚀:“不要慌,相信自己。”太多太多的往事一瞬間涌出,讓我不覺潸然淚下。
父母的愛就像百合的清香凝成的感動,慢慢地匯攏,不再飄散。我想可能世上沒有人會說不愛自己的父母,但是他們能說自己能完全地回報父母的愛嗎?也許遠遠不能。在父母的眼中,愛就是和你一起走,走再遠的路也不會疲倦,所以我永遠不會忘記爸爸拿著我的作文草稿時熱切的話語:“改一下,再改一下就可以謄了。”我也不會忘記媽媽一大清早起來為我做早點的身影——一生過于漫長,此刻就是幸福。
寫到這,我不禁想起了《圣經》中的先知以利亞用手遮住臉,不敢正視上帝的面容。我想,父母是能夠享受到這個權利的,他們擁有“上帝”播灑到人間的圣物。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四
1952年秋,美國侵略者在板門店宣布無限期休會后,便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攻勢,敵軍參戰部隊先后有美軍第七師和第九師,共計步兵11個團又兩個營,另18個炮兵營和一百七十余輛坦克,出動飛機3000余架次,總兵力達六萬余人,他們使用猛烈的炮火,企圖奪取上甘嶺地區只有三平方公里的兩個山頭陣地,從而向北占領主峰陣地五圣山。
志愿軍在上甘嶺地區先后負擔防御任務的部隊為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副政治委員杜義德指揮的第15、12軍。在戰役過程中,志愿軍又投入大量兵力,有第15軍第45、29師,第12軍第31師和第34師一個團、炮兵9個團又四個營,有山炮、野炮、榴彈炮、114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總兵力達四萬余人。
由于敵人突然進攻,以及后方運輸道路被敵人嚴密封鎖,堅守在主峰上的志愿軍某部七連幾乎傷亡殆盡,師指揮所命令八連執行主峰的堅守任務。八連連長張忠發帶著連隊到陣地上后,發現七連連長已經犧牲,戰士們也大部分傷亡,只剩下了被硝煙熏瞎了雙眼的指導員在堅持指揮戰斗。張忠發立刻投入到了殘酷的戰斗中。師指揮所原要求他們堅守24小時,以待后援,可沒想到,敵人在一個上午竟進攻了23次,連隊傷亡慘重,師指揮所只好命令他們放棄表面陣地,暫時撤進坑道。
第二天,敵人在占領了兩個山頭陣地后,果然大舉進攻五圣山。張忠發命令自己的連隊和其他坑道部隊主動出擊,用重機槍掃射敵人,沒想到竟打退了大股進攻五圣山的敵人。師指揮部根據這種情況,命令坑道部隊拖住敵人,使后方能夠爭取時間調動兵力、補充彈藥。張忠發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戰士們每天都有傷亡,人一天天在減少。他們不僅要和頭頂上的敵人作戰,還要為生存而斗爭。坑道與后方的聯系被敵人切斷,坑道內嚴重缺水,戰士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頑強地戰斗了24天,使后方做好了大進攻的準備,一舉殲滅了敵人。
上甘嶺戰役,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美國侵略者不得不返回板門店重新坐下來,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五
《海倫·凱勒》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從中受到了許多教益。
這本書記敘了美國聾盲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海倫一歲半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弗大學拉德克利女子學院。此后,她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贊揚。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她用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并為人類做出了貢獻,成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海倫凱勒是個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著拼博到底的勇氣;有著驚人的意志;還有一個為盲人福利奉獻一生的理想。雖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么大的打擊,可是她卻有向命運之神挑戰的決心!失去視力的她雖然不能感受雨后彩虹的繽紛,也無法欣賞皎潔明月的清輝,無法用雙眼去領略大自然的美,但她卻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人世間的真情。我們要學習海倫·凱勒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敢于向命運之神挑戰的勇氣。
我們的人生門路還很長,但不容許被蹉跎;我們能看到的還很多,但不容許被忽略;我們能聽到的東西還很多,但不許被跳過。否則,統統就真的只剩下一瞬間了!熟悉的東西每每容易被忽略,要是我們都能像海倫海倫。凱勒一樣,那生活中美好的東西該有何其多呀!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六
尊敬的市長:您好!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在本市生活了十一年。本市景色宜人,有雄偉的高樓大廈、有玲瑯滿目的商店……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許多樹木都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根。我曾經看過這樣一段報道:上海快餐界每天扔掉的一次性餐具,垃圾為200噸。據統計,我國一年消耗了3億雙筷子。上面的數據讓我們都膛目結舌。看了這個報道,我心里為之一振:200噸的一次性餐具,3億雙筷子,這是多少的樹木才能換來的呀!
我們都知道,樹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但是,人們。
保護樹木。
的意識還是很淡薄。資料表明:大約在1萬年以前,地球有62億公頃的森林覆蓋著近二分之一的陸地,而現在只剩下20多億公頃了。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每年170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著,等于每分鐘我們就會失去一塊足球場大小的熱帶森林。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樹木,拒絕一次性餐具。
保護樹木,不僅要說,而且要做。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作為保護樹木的一員,我提出以下建議:
1、首先要提高人們的。
保護環境。
的意識,這一點特別重要。即使樹再多,人的保護環境意識不提高的話,樹也終將要被破壞。所以我們應該用心來關愛身邊的樹木。
2、多在城市地帶栽樹,這樣不僅可以綠化汽車尾氣的二氧化碳,還能讓城市更美麗,共營了生命綠色。
3、定期為樹木檢查一次“身體”。
保護樹木,人人都需要努力。讓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共同行動,保護著每一棵生命之樹!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七
快到國慶節了,我們都非常高興,老師也很高興,在這個值得歡慶的日子里,歷史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歷史片,名字叫《開國大典》,說是送給我們作為國慶節的禮物。我們更高興了。
這個片子主要講了中國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斗爭,也就是解放戰爭。一開始,國民黨是占有絕對的優勢的,武器裝備都比共產黨好多了,兵力也比共產黨多,擁有人口也比共產黨多,而且國民黨擁有很多城市和鐵路線,共產黨只擁有小城鎮,偏遠的小山村罷了。照這樣看來,國民黨肯定贏。但共產黨受民眾的支持,這點是國民黨比不上的。經過2年的斗爭,中國共產黨略有優勢了接著,中國共產黨發起了舉世聞名的三大戰役,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接著,中國共產黨百萬雄師過長江,攻陷了南京。接著,毛澤東在北平,隆重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并舉行了莊嚴的閱兵儀式。
看完這部片子,我感慨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要努力學習為國家作貢獻。可是,現在有很多人覺得,生活幸福了,現在又是和平年代,不用那么努力學習,好好享福就行了。這種觀點是錯的,如果我們不努力學習,怎么能使國家更富強?也許是,現在也許沒有戰爭,可是將來就一定沒有嗎?如果我們繼續安于平淡,怎么能趕上社會的進步?難道我們能讓清朝的腐敗重演嗎?朋友們,努力學習吧,為國家作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達三十萬人。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主席臺設在天安門城樓上。
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向海上的波浪。下午三點整,典禮開始。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布完畢,升國旗。升旗的時候,禮炮想起來。然后,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受檢閱的部隊,開頭是海軍兩個排,接著是步兵一個師,炮兵一個師,戰車師,騎兵師。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
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群眾游行就在這時候開始。游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隨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八
1、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中國的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2、地球的表面是(巖石)和(土壤)。
3、地球上陸地的面積比海洋的面積(少)一些。
4、地球的內部可以分成(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
5、巖石變化的原因是冷和熱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動物)的活動等有關。
6、將燒熱的巖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巖石可能會(破裂)。
7、風化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9、下雨是一種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
10、(黏土)和(細沙)容易被雨水沖走,是因為它們比較輕。
11、由于流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地表會形成許多(溪流)和(溝壑),它們匯集在一起又會成為大的河流。
12、在進行沉積實驗時,我們發現了(重)的物體先沉積。
13、(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4、為了保護我們家園,應想辦法盡可能地減少(侵蝕)。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九
18《將相和》:“將”是指廉頗,“相”是指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a本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
b司馬遷,漢代;《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中心思想: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以國家利益為重。
d從結構上看,全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2個故事是第1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3個故事的起因。
f《史記》作者是漢代的司馬遷,其中有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偉大的詩人屈原,西楚霸王項羽。《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9《草船借箭》。
a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作者:羅貫中。
b中心思想: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著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后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后寫了事情的結果,贊揚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
d《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還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空城記”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
大家都知道周瑜一直很嫉妒諸葛亮,一直也不服諸葛亮。
有一天,周瑜以軍中缺箭為由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并希望諸葛亮不要推脫。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還當面立下軍令狀。周瑜以為諸葛亮中計了,很高興,又叫軍匠故意延期,最后要魯肅去探聽情況。諸葛亮要魯肅借他二十條船、軍士和草把子,還叫他不可以告訴周瑜。
到了第三天,諸葛亮叫魯肅同他一起去曹營取箭。這時正是大霧天。船一字排開,船頭向西,船尾朝東,又叫軍士騷擾曹操。曹操見大霧天敵人來攻,便叫弓弩手射箭,船的一邊插滿了箭,諸葛亮把船調過來,等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才下令回營,曹軍想追都來不及了。
周瑜知道借箭經過后,長嘆道:“我真不如他。”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一
一、填空。
1、4.08cm2=()dm26200平方米=()公頃。
90平方厘米=()平方米4.3公頃=()平方米。
2、用剪拼的方法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每個三角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高等于梯形的(),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
5、一個三角形的高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底也相等,如果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6、一個三角形的底是60厘米,高是30厘米,那么和這個三角形等底登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7、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大48平方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8、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相差12平方分米,它們的面積的和是()平方分米。
9、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6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10、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長為24厘米,高為20厘米。每個梯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11、一塊梯形菜地的面積是288平方米,它的上底是15米,下底是17米,高是()米。
二、辨一辨。
1、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它們的形狀也一定相同。()。
3、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一個長方形的長增加3厘米,寬增加5厘米,它的面積增加15平方厘米。()。
5、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6、平行四邊形的底越大,面積就越大。()。
7、兩個正三角形的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
二、選一選。
1、等邊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
a銳角;b.直角;c.鈍角。
2.把一個平行四邊形任意分割成兩個梯形,這兩個梯形中________總是相等的。
a.高;b.面積;c.上下兩底的和。
3、梯形的上、下底各擴大3倍,高不變,面積()。
a.擴大到原來的6倍b.擴大到原來的3倍c.擴大到原來的9倍d.不變。
4、一個三角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已知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底是()。
a.20厘米b.10厘米c.40厘米。
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則周長(),面積();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開后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則周長(),面積()。
a.增加b.減少c.不變d.無法確定。
三、解決問題。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二
c《“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清代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本文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個方面展示了王熙鳳的性格特征,并主要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展示了一個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于阿諛奉承、見風使舵、喜歡使權弄勢、炫耀特權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游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
23《刷子李》。
a本文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
b刷子李:技藝高超。
c作者抓住細節描寫寫出了師傅的超凡技藝和他的藝高膽大、自信、豪氣千丈。
d文章最后一句話意思有:1、“刷子李”確實有絕活,這一絕活,要不是親眼看見,怎么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說明“刷子李”技藝高超。2、“刷子李”的絕活是他自我挑戰、不斷磨練的結果。3、“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讓他感觸很深,獲益頗多。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三
1.學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2.了解三峽及三峽工程。
教學目標。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2.感受歌曲川江號子的音樂風格。
教學過程。
一、介紹三峽。
師:在我國萬里長江中有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中間分別經過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這就是的長江三峽。當你穿行在這險峻的峽谷中間的時候會有什么感受呢?我們先來聽一首《川江號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們在和驚濤駭浪進行搏斗。
師:今天我們也來學唱一首具有這種號子風格的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二、學唱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師:我先給同學們唱一遍《三峽的孩子愛三峽》,請你們想一想,這首歌具有什么樣的音樂風格?生:和我們剛才聽到的川江號子差不多,是具有號子風格的歌曲。
師:現在請同學們跟著錄音哼唱一遍。
生:跟錄音哼唱歌曲。
生:有力,要有節奏感。
師:根據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總結一下,這是一首具有號子風格的歌曲,所以節奏感要強,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強弱規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強一些,一個音一個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駕駛著小船在波浪中前進。
學生演唱。
學生分領唱與齊唱形式演唱。
三、展示有關三峽的音樂。
師:三峽不僅有奇特的風光,而且有豐富的水資源,為了更好的利用三峽的水資源為人民造福,我國幾代領導人都十分關注三峽工程的開發與建設,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峽工程即將全面完工。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了解一些有關三峽的資料或音樂作品,現在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學生相互交流介紹三峽工程。
師:三峽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特的三峽音樂文化,除《川江號子》外,還有許多音樂作品,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關三峽的音樂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詩歌曲《下江陵》,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歌曲《長江之歌》等。
師:三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三峽工程表現了我國的繁榮富強,不僅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全國的少年兒童都熱愛三峽。最后,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學生演唱。
教學反思: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首歌旋律優美,音域跨度不大,學生學起來不吃力,學習效果比較好。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到了祖國江河的美麗,喚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及作為華夏子孫的自豪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歌曲,而且還了解了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四
研究的題目: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
我們的推測:有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小;無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大。
實驗方法:用對比實驗,一組有植物覆蓋,另一組無植物覆蓋。
實驗器材:飲料瓶有植物生長的土無植物生長的土有孔的水槽水接水容器等。
不同的條件:有無植物覆蓋。
相同不變的條件:土地坡度的大小降雨量的大小。
實驗步驟:分別在有植物覆蓋和無植物覆蓋的土地上降同樣大小的雨,觀察兩組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實驗結論:有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小;無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大。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準備:
梯形紙片、多媒體課件、剪刀。
教學過程:
二探究新知。
實際操作,自主探究。
1獨立操作,自主探索。
學生用事先準備的學具自己進行剪拼,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小組討論。
四人小組繼續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梯形轉化成前面學過的圖形,進而求出梯形的面積。
3交流匯報,發現規律。
(1)引導觀察,轉化后的圖形與原來的梯形有什么關系?請學生用語言描述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3)經觀察分析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并用字母公式來表示。
三看書質疑,交流感想。
閱讀第24頁內容,回顧自己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并與同伴談談自己的想法。
完成課前提出的問題。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頁習題。
五全課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你在學習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六
知識與技能:.經歷分段計費問題的解決過程,自主探究分段計費問題的數量關系,能運用分段計算的方法正確解答這類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摘錄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回顧與反思,積累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初步體會函數思想。
二、復習舊知。
三、自學探究。
1、讀一讀,思考:
(1)題目中知道了:
(2)“3千米以內7元”的意思是:
(3)“不足1千米按1千米計算”的意思是:
2、自主嘗試。
(1)問題中的收費標準是分兩段計費的,3km以內是一個收費標準,為一段;超過3km又是一個收費標準,又為一段。
(2)超過3km部分,不足1km要按1km計算,也就是要用“進一法”取整千米數。
3、思考:根據提示自主解答?
(1)、3千米以內的部分應付:
(2)、超過3千米的部分應付:
(3)、總的應付:
4、列式計算。
四、鞏固測評。
1、練習四第6題。
某市自來水公司為鼓勵節約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計費的方法收取水費。12噸以內的每噸2.5元,超過12噸的部分,每噸3.8元。
(1)小云家上個月的用水量為11噸,應繳水費多少元?
(2)小可家上個月的用水量為17噸,應繳水費多少元?
2、練習四第7題。
3、練習四第8題。
五、學習收獲。
通過探究學習,我的收獲是。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七
這節課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是將來進一步學習計算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
本節課內容共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二是應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計算梯形面積,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新舊圖形的內在聯系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教學,我給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是:
(1).在實際情境中,嘗試計算梯形的面積。
(2).通過預習,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靈活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3).通過操作,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
由于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轉的思想,具備了初步的歸納、對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對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啟發。所以教學的重點:理解并運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的難點: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的關鍵是怎樣把梯形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二、教學實施過程:
基于上述認識與理解,我對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流程作了如下設計:
檢查預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應用新知。
第一環節:檢查預習(4分鐘)。
這環節分兩個部分:先讓學生回憶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這樣是為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做好了鋪墊。因為三角形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與梯形有許多相似之處,有了前幾節課的基礎,學生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就并不困難。
接著出示灌溉堤壩的橫截面,呈現實際情境,感受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學生嘗試計算,檢查預習。
這樣導入,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恰到好處地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產生一種探求知識的動力。
第二環節:動手操作,探究交流(8分鐘)。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___________形。
第三環節:抽象概括,總結提高(6分鐘)。
在操作探究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自己來總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利用字母表述出計算公式,體現學與析的重要作用。來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推理,讓學生各抒已見。
通過這樣的設計,體現了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滿足了“學生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進一步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他想到的推導方法展示出來,既達到突出“重點”,又化解“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應用新知,深化提高(5分鐘)。
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學生獲得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我出示了課本的例題,求梯形水渠的橫截面面積。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將學生探究發現的數學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學以致用”,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形成技能(14分鐘)。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要使學生真正學好數學,形成數學技能,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其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圍繞這個目的,我設計了下面的一些練習:
練習的第一題是回應引入,給出一個灌溉堤壩的橫截面,求出它的面積。
出示汽車側面玻璃,要制作這扇門的窗戶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有機玻璃?
米
為了提高趣味性,第二題是動手操作題,先測量出自己所剪的梯形學具,再求面積。
第三題是判斷題,判斷出對錯并且說出原因,提高學生對新課的理解。
(1)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梯形的上底擴大2倍,下底也擴大2倍,面積擴大4倍。()。
(3)梯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兩個梯形面積相等,但形狀不一定相同。()。
第四題是思考題,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八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的第三節課,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二年級下冊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以及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學習萬以上的大數。《人口普查》是在認識計數單位“十萬”、數位順序表及更大的數的基礎上學習大數的讀寫。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2.情感與態度:經歷自主探索大叔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的能力。
3.解決問題: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由于四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倡導“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起航,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設計意圖:以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實背景,談話導入,進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學_。)。
二、組織自主學習。
1、提出學習任務“怎樣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
2、根據數位順序表,結合萬以內數的讀法探索。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給學生準備獨立嘗試的學習單,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先獨立探索,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并在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三、小組合作,完成中卡。(明確目標:每組根據要求探索“億以上的數”的讀法。)。
1、出示單元組活動要求。
2、根據先前歸納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數的讀法。
3、教師補講,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進行個別輔導,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言,在發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做補充,多幫助學困生,教師巡視,輔導學習困難的小組,最后在全班交流,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課件演示)。
四、鞏固應用,正確的讀寫大數。
1、引導學生把數分級,然后一級一級的仔細讀;。
2、先獨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匯報時,我請有代表性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學生暢談收獲,開展評價活動。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在學生交流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本節課上還存在的問題,今后去彌補。
板書設計:
大數的讀、寫。
億級萬級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
126583000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小學五年級上人教版單元志愿者梗概大全(19篇)篇十九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2、(√)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斷地變化。
3、(×)山上的巖石布滿了裂縫,是它受到沉積作用的結果。
4、(√)有人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
5、(×)土壤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沒有任何關系。
6、(√)暴雨時徑流渾濁,說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7、(×)上游河床一般會堆積許多鵝卵石和細沙。
8、(√)河流也是流水侵蝕土地而形成的。
9、(√)人類自身的活動在改變地表的形態,我們要盡量減少土地遭受侵蝕。
10(×)微風的力量很小,對土地沒有侵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