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感悟,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收獲與感悟篇一
在人生中,我們總會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也正是那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陪伴著我們成長,陪伴著我們領悟人生的啟示。
那是冬至前一天的夜晚。在熱氣騰騰的蒸鍋旁,媽媽告訴我今天要包湯圓。包湯圓?我可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包過呢!
我興奮極了,早早地洗干凈手,一邊看媽媽準備湯圓餡,一邊看著爸爸揉面團。終于,一切準備就緒,我興致勃勃地卷起袖子——看看我怎么大干一場吧!
我琢磨研究了媽媽的話,又繼續包湯圓了。雖然前幾個湯圓皮仍舊會破,餡不是拿多了,就是少了,但是幾次之后,我總算有了一點兒進步。我依然努力著,到最后,我還能包出小兔子和小螃蟹等可愛的動物呢!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頂著刺骨的寒風,品嘗著不知為何比平時美味多了的湯圓,心里暖融融的。
從這個難忘的“第一次”中,我終于深刻地體會到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我堅信這個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六年級收獲與感悟篇二
那是一年冬至,大雪紛飛,在道路上鋪了厚厚的一層,我瞇了瞇眼睛,地上的雪映著月亮清冷的光輝,直刺我的眼睛,弄得我刺痛難忍。風又刮了起來,從我身旁呼嘯而過,卷得雪花直沖我的眼鼻,我又裹緊了身上的大衣,袋子里有被我揉成團的試卷,手隨時可以碰到。
我失望,我絕望,我后悔!可這又有什么用呢?世間從無后悔藥。清冷的月色下,唯雪獨舞。
我不敢回家,只能漫無目的地在街上徘徊,能陪我的,只有孤獨。忽然,我的眼角出現了一抹醬紫,它半掩在雪地里,難怪難以辨認。是株無名小花,已是殘枝敗葉,但它還是挺立在那里,像一個衛士,捍衛著自己的尊嚴。
我立即站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摘下那朵不屈現實的花朵,把它夾進書里,以后只要見到它,我再困難都要想辦法解決,決不能輸給一朵花兒!
思緒又飄了回來,手中的花兒還在,卻閃著光輝,它也是我成長路上的掌燈人,為我指明方向。
六年級收獲與感悟篇三
有人說幸福是一杯香醇的奶茶,充滿著甜美生活的味道;有人說幸福是一杯苦澀的咖啡,充滿著人生的苦與甜;也有人說幸福是晚霞中最后一抹夕陽,充滿著期待和殷美;還有人認為幸福是海灘上精美而不易發覺的貝殼,充滿探索和追求。而我卻認為:幸福是對大自然的每一份恩賜心懷的感恩,是對生活的艱難坎坷心存感恩,是用一顆感恩之心收獲生命旅途中最有價值的回憶和那段追夢的時光。
丁玲曾說過:“幸福是暴風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彈琴,花前吟詩”。然而對于我來說,幸福卻顯得簡單多了。
曾幾何時,我閑適地穿梭于校園的小道上,仰著頭,腳步輕盈地踏著那片綠茵,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心怡神爽。或許是對校園事物的喜愛,所以每次的穿梭總能收獲一點一滴的幸福感。但是,最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卻是在狹小的空間里擁有了那一簾屬于我的幽夢。
在這個自編自導的幽夢小圓圈里,我曾經失敗過,成功過;曾經樂觀過,消沉過;也曾經茫然失措過,失意無助過。但這個小圈圈里的一點一滴,一朝一夕沉淀下來的幸福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
在這一簾屬于自己的幽夢樂園里,我常常奮斗于成功的邊緣。每日樓上樓下地奔跑在校園的教學樓里,寫著那些看似沉重卻很有興趣的功課,當完成后給自己留一個微笑,歡心地整理好課本,當即寫下那句關于明天的奮斗宣言。隨即,信心滿懷的走上宿舍,安靜地進入夢鄉。在如此憧憬而又充滿幻想的成長樂園中,我心中不知不覺充滿了對生活的感恩。因為每次感恩,我收獲了幸福。
然而,再令人神往癡迷的樂園,偶爾也有狂風雨大作時。但我認為這是我這個幽夢樂園里最令我心懷感恩的一部分。
在這個樂園狂風大作時,我仍喜歡漫步于其中,即使它讓我傷痕累累,殫精力竭,但我卻認為這是生活給我的一份特殊恩賜。生活中哪有一馬平川的道路呢?即使存在這樣的路,也是一條平坦得令人可怕的路。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呢?所以,我喜歡在搏擊的歲月里,尋找信仰,尋找快樂,重拾風雨中的最珍貴的那一片橄欖葉。只要學會從生活中收集感悟,我相信這個特別的一簾幽夢里我可以收獲更多幸福。
讓我們學會感悟生活吧!用一顆感恩的心追求自己心中的夢,你會發現生活處處充滿幸福,哪怕是再平凡的人,都是一顆閃耀的星星。
六年級收獲與感悟篇四
這次培訓的學習目標是:學習四個基本概念“新課堂,新教師,新學生,新學校”,展開“四新”標準討論,形成“新道德教育”的概述,明確“新道德教育”的使命和責任。
(這次培訓組織之周密,從局領導的重視程度以及很多細節上均可窺見一斑,這是培訓的通訊錄和常識性安排,在開始培訓之前已經提前集結成冊,很便捷直觀,細節可以說明一切。)
這次培訓最大的亮點就是,聆聽報告和體驗式培訓相結合,特別是后者,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在課堂上動起來的感覺,切實體會到“新道德教育”的內涵。
頭一天的報告聽下來,收獲不少,可是十幾個小時坐下來,也真是辛苦,沒想到更具挑戰性的培訓項目還在后面呢。
在此,不得不佩服這次培訓組織之周密,設想之巧妙。
我們此次參與培訓的53所學校,按照小學、初中和高中為類別分成六個班,每個學校參加培訓的6個領導及老師自動成為所在班級的一個小組,每個班級還專門配備了兩名專職班主任。
專家的報告結束之后,我們體驗式的培訓就開始了。我們來到事先分好的教室,開始了我們的學習實踐之旅。
我們學校被分在了4班,與我們同班的還有,鄭州市52中,鄭州市60中,鄭州市61中,鄭州市62中,鄭州市外國語中學,鄭州市73中,鄭州市83中,鄭州市23中,這九個學校組成了我們班級的9個小組。
首先就是小組pk,給了大家20分鐘時間,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出組長,并制定出所在小組的組名、組訓、組徽和組歌;之后給五分鐘的時間全體登臺展示,現場打分評比。
說是小組pk,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可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pk呀,于是,大家誰也不甘落后,討論的氣氛異常熱烈,展示的成果好的驚人,9個小組展示結束,竟然十二點半了,早已過了吃飯的時間了。由此可見,大家的學習是多么的投入!
下午的培訓仍是分班學習,仍是小組pk,看來是要將體驗式培訓進行到底了。,沒有想到的是,下午的學習內容更具挑戰性。
按照導學案的安排,先是20分鐘獨學時間,通過專家的引領及自己的體悟,提出自己對“四新”標準的認識;接著是30分鐘的小組合作學習(即對學、群學),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獨學感悟,形成小組對“四新”標準的解讀,并以最美觀形象的方式在展示區展示,同時將本組的體悟以故事形式登臺展示。
時間之緊,任務之重,使得我們六個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在那堂課上,沒有校長,也沒有主任,只有伙伴,只有思考、合作和共贏。
結果,面對實力強大的八個兄弟學校,我們學校的六人小組竟然脫穎而出,一舉奪魁,獲得全天的pk冠軍,要在下周的“鄭州市新道德教育論壇”中代表我們這個班級去面向專家和教育局的領導做展示,這對于我們個人和學校都是莫大的榮譽。
其實,這種培訓是將我們這些教育者置身于學習的場景中,讓我們親身體驗新課堂是與傳統課堂“教中心”截然不同的“學中心”,讓我們親身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小組合作的力量,以及登臺展示的成就感。
聽過,我們會忘記;看過,我們會記住;體驗過,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
誰說不是這樣呢?既然這樣,那么,回歸課堂,我們是不是該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發展學生、成就老師的沃土。
踐行課改,實現師生發展的雙贏,豈不美哉?
寫作后記: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心,我會悠著點兒的。
親愛的博友,讓我們一起快樂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