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我們應該重視方案的制定和執行,不斷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一
組織募書
活動時間:年-月-日
舉辦單位:xx大學x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協辦單位:工程學院團學支、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年-月-日
關于在國際志愿者日
組織募書活動的策劃書
德和雷鋒精神的繼承、創新和發展。xx大學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準備在20xx年國際志愿者日到來之際與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overseas china education oundation)合作組織一次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捐助圖書的活動。
附: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ocef) 是一個基于美國的助學組織。宗旨是幫助中國貧困地區中小學生的義務教育。在中國的主要項目是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募捐圖書和建立圖書室。ocef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義工,不從ocef獲得任何報酬。
一、活動背景:
1985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40/212號決議,確定每年12月5日作為國際志愿者日,其目的是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弘揚志愿者精神,宣傳志愿者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開展慶祝活動,以推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開展。
二、活動目的:
弘揚志愿者精神,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三、活動簡介:
院青協計劃于xx年x月x日左右舉行一次大型的宣傳活動,并借助此次宣傳將募書活動持久開展下去(考慮到同學們手中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籍較少,我們計劃將第一階段的活動延續至下學期,以保證同學們能利用放假回家的機會帶來一些合適的書籍。預計第一階段活動將持續到20xx年3月)。如果各方面條件成熟,可以考慮將此項募書活動作為工程學院青協的傳統逐屆開展下去。
四、活動地點及負責人:
宣傳活動地點:校本部飲食文化中心前、xx大學南校區食堂前
校本部負責人:
南校區負責人:
五、活動步驟:
一)前期準備
1.活動申請 ;
2.設計宣傳板 ocef組織有特制的宣傳板報,可供直接使用;
3.設計及復印海報和宣傳單 可參考ocef組織的特制海報和宣傳單;
6.制作書籍募集明細表 供集書負責人登記捐書者個人以及所捐書籍的詳細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二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教學反思: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三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作為當代大學生許多同學因為在外讀書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四川警安職業學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部決定在端午節之際開展以"我們一起過端午系列活動"。
活動目的:以游戲的形式體現端午的風俗,弘揚民族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活動時間:xx月xx日xx活動地點:男生公寓門口活動具體安排:
(1)追憶歷史,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2)夾彈珠游戲每組5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3)鏢王爭霸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于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男生射鏢距離為2。5米,以3鏢總數超過24環者為勝。女生射鏢距離為xx米,以xx鏢總數超過xx環者為勝。(男女鏢牌有區別)。
(4)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劃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后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
注:
一、活動前期宣傳由院宣傳部負責。
二、有獎知識問答題由學習部負責。
三、活動橫幅由團委辦公室負責。
四、電影下載和有關題材的視頻由電影協會負責。
五、活動現場安排由主席團和團委秘書長,團委組織部負責。
活動經費預算:
橫幅:xx元飛鏢盤:xx(買兩個)紀念品:xx元共計:xx元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四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富有民俗傳統文化的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詠詩來紀念屈原。
為了使同學們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對中國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弘揚中國文化,我們社團部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生會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社團部
5月初5
三教地下室103
(一)活動前期準備:
(1)在網上查找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并打印出70份。
(2)查找有關屈原寫的詩歌以及關于端午節的詩。
(3)買一些粽子及香包作為競賽獎品。
(4)準備做香袋的.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剪刀、針、縫衣線等。
(二)活動流程:
1、6月2日18:30,數學學院同學入場。
2、6月2日19:00,各二級學院團委及學生會主席入席,主持人宣布數學學院端午節晚會正式開始。
3、工作人員播放幻燈片,依次展示活動流程:
(1)端午知識競賽。(提前發給大家端午節相關資料,如端午節的習俗等,然后再針對材料提問)
(2)關于屈原的知識競賽。(有關屈原的詩歌和生平經歷,每人說出一句關于屈原的詩句,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3)搶答描寫端午的詩。(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4)做香袋比賽。(由社團部成員教導大家做香袋)
(5)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活動中要盡量節約材料,別浪費;裁判要公正。
1、詩句不可雷同。
2、學生做香袋時,由于材料有限,所以自愿報名的參加,人數限于15人。
3、社團部成員分工記錄。
4、香袋做法:(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1)剪下相對的兩片
(2)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3)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4)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5)經費預支: 70份端午節資料7元,粽子及香包各買10份,以及材料費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五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中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建設精神家園,增強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內容
1、舉辦一期有關“端午節”相關內容的黑板報。
2、開展“學包粽子”活動。
3、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
4、志愿者開展活動。
三、活動的具體安排
1、下周二班會時間,各班舉行一次“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
2、各班將學包粽子的任務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利用端午節放假時間,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利用此活動,增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了解。
3、各班舉辦一期有關“端午節”相關內容的黑板報。黑板報的內容包括端午節的來源、全國各地紀念端午節的活動、各班學生以何種活動紀念端午節等。
4、利用端午節放假時間,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社區失庭、留守兒童一起活動,歡度端午節,并留下影像資料。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六
農歷五月初五,是x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節,是x人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x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弘揚傳統文化歡度端午佳節。
慶祝x端午節的到來,讓大家深刻體會到x傳統節日的氣息;提升公司凝聚力;加強各部門同仁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增強公司員工的集體觀念。
xx年x月x日。
x號廠房東邊的空地。
xx有限公司全體員工。(xx公司員工端午節活動由xx負責人開展)
1、包粽子比賽
x的傳統節日大多與吃有關,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國通行的習俗,而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x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比賽規則:10人一組,可分4組進行比賽。將準備好的粽葉、糯米、紅棗、紅豆、豬肉物品發放給參賽選手,聽到裁判員的指令,開始動手,完成的作品需達到指定的標準,(最終解釋權在裁判員),取前3名,參與選手有參與獎。裁判員根據比賽結果發放相應“領獎卷”。
準備材料:布料、帶子、米、綠豆、仿真水果(小)、桌子數張。
2、制作香囊
民俗學家撰寫的《話說端午》里提到:端午節的核心是驅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自己剪剪縫縫做出的簡單的具有各種形狀的香囊比起市場上的就很有意義,既可以送給家人朋友表達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學學古人的手藝。
比賽規則:10人一組,給每位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綠豆或花生代替香料。每位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制在香囊外。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裁判員根據完成作品的質量發放“領獎卷”。
準備材料:藥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松、丁香公、、沈香、艾葉、佩蘭、、薄荷等)、干花、稻谷殼、絲綿、五彩繩、針、線、剪刀、鉛華紙布料。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七
策劃人:周某某
活動主題:弘揚中華美德,感恩母愛情深
活動時間:5月13日下午2點
活動地點:待定
活動對象:全體成員
活動目的:
活動過程
一、前期準備
1、團支書助理策劃整個活動,并寫策劃書
2、宣傳部制作海報和宣傳單,組織部通過飛信通知每位社員,讓他們知道本次的團日活動,宣揚“弘揚中華美德,感恩母愛情深”的主題。
3、幾位團支書助理共同查閱資料來制作課件,搜集有意義的視頻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
4、團支書申請教室,并由各部門干事共同布置場地。
二、具體流程
1、播放周杰倫歌曲《聽媽媽的話》
2、團支書助理播放ppt,并簡要介紹母親節的起源以及母親花等相關知識。
3、進行“詩歌大比拼”的小游戲,詩歌所涉及的內容得與母親有關。
4、列舉中外名人稱贊母親的名言。
5、播放一段關于母愛的視頻,帶動社員的情緒,加深社員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6、團支書助理對活動進行總結之前,穿插一個小活動,邀請社員在心中默念“我愛媽媽”,并現場給母親發送一個感恩短信。
7、活動結束后在場所有人將活動現場清理干凈。
三、后期總結
1、團支書助理在活動結束后,對活動進行總結。
2、宣傳部負責本次活動的新聞報道工作。
3、各部門部長共同負責調查社團成員對此次活動的意見與感受,為以后社團的活動做更好的準備。
經費預算
小禮品10元
總計10元
效果預測
1、通過本次活動,讓社員們更加了解母親節的意義,增強社員們的感恩母親之情,促使他們對自己的母親多一點關心與問候。
2、通過歌曲和視頻的播放,能有效地帶動社員進入氛圍,以便接下來更深入的相互交流。
3、通過對一些知識的講解和游戲的互動能使社員們更好地接受感恩教育,從而激發社員們對母親的關心與感恩之情。
中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篇八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3、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 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 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長命縷若干。
3、 《小朋友的書》每人一本。
4、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
1、 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 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
3、 講述屈原的故事。 教師借助《小朋友的書》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5、 觀看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了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6、 品嘗粽子。
幼兒邊品嘗粽子,邊觀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注:有關端午節的風俗見《教師資料手冊?科學社會》分冊)
教師要做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