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宜昌三峽游記篇一
早就聽說三峽兩岸的秀美迤邐和三峽大壩的雄偉壯麗,終于在今年五一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游覽了夢寐以求的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五月一日晚上,我們從重慶朝天門碼頭登上了“長江一號”游輪,開啟了自上而下游覽三峽的旅程。
五月二日早上,迎著朝霞,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景點——豐都雙桂山。山上風景秀麗,人文景觀悠遠濃厚,不僅有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留下的真跡瑰寶,還有孔子廟等諸多歷史古跡,更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獅、石工號子等反映三峽人民生活習俗的精彩表演,真讓我大飽眼福。
五月三日一大早,伴著晨曦,我們來到了赫赫有名的白帝城。白帝城也稱“詩城”,相傳是由2000多年前的西漢公孫述修筑此城,而后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曠古佳作,其中以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最為著名——“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城山下,就是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入峽處赤甲山巍然聳立于大江之北,南側白鹽山壁立千仞,峽谷兩側斷崖如刀削斧劈,峽寬不足百米,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此又名“夔門”,亦是十元人民幣的背景圖案。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秉承先輩科學家的光榮傳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宜昌三峽游記篇二
10月3日一大早我們一家人乘車去宜昌游玩。過了五個小時,終于到了宜昌,我興奮得像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上船,上船的人很多,弄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們坐的游輪叫“云錦”號,名字很美。到了船上,心慢慢的安靜了下來。忽然只聽“嗚”的一聲長鳴,嚇得我一大跳,船漸漸開了,我們三天三峽之行開始了。
“云錦”輪沿江而上,在大小三峽,我們在船上觀看兩岸風景,看見一座座山,兩岸的峽壁,如刀切斧劈般陡峭;滾滾的長江有時波濤洶涌,有時平靜如鏡。懸崖上“長”有懸棺,崖壁上有時能看見猴子在玩耍。天時不時下著小雨,峰頂上云霧繚繞,“青蛙觀天”、“犀牛望月”、“八戒拜觀音”等景觀若隱若現,我們如同身在仙境中,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之強大,造就如此美麗神奇風景。
船過奉節,遙望瞿塘峽口,看見長江北岸高聳的山頭上,有一幢幢飛檐樓閣,掩映在郁郁蔥蔥的綠樹叢中,這就是三峽的著名游覽勝地白帝城。步入白帝城,參觀了明良殿、武侯祠、觀景亭、望江樓等建筑,還看了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的涂金塑像,對照10元人民幣背面風景遙看了雨中的瞿塘峽夔門風光。
船到了九畹溪,我們下船了,遠遠望去那浮橋就像一條長長的水蛇靜靜地臥在水面上。我們走在浮橋上面搖搖晃晃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樣,有的人嚇得大叫,大山深處還有回音呢!隨后我們又去觀看了關于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精彩的文藝節目。
看完了節目,我們就坐上了“云錦”輪游輪回到了宜昌,然后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宜昌,回到了溫暖的家中。
宜昌三峽游記篇三
游學自湖北歸來,楚地多才,風景亦多,各成一派,最不能忘,乃三峽之景。
初步三峽,先是乘船由一曲折小溪娉婷而入,溪水一色碧綠,果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接著兩旁樓房接連退去,石壁一擁而上,緊逼船只,溪水也就隨之而狹長了。似是一條玉帶穿過兩旁無數的巨石,我們這一葉扁舟,似是一抹明艷的綴色。
那山石是什么樣的?山頂高聳,而后山腰與山底又往里收,抬頭望,確乎像有幾處石在俯瞰自己。兩山相映處,山壁是疊層的灰白色,似是經過沉淀罷?上又鋪有苔,墨綠與褐色相交織,再是這水也綠得通透純凈,天底下確乎是了無它色了。眼下,山石溪流寂然如畫,我們的船行于綠水之中,倒怕會驚擾了三峽的安詳平和。
步入龍進溪,沿著溪邊石板小徑前行,滿目蒼翠,清幽的景色令人心醉。忽而聞見遠處歌聲隱隱傳來,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子身著紅裳立于船頭,笑意盈盈,正頌著那曲曲山歌,一字一句、一頓一挫,都叫人沉醉其中。仔細一瞧,船尾還有一位老翁,輕輕搖動著船櫓。老翁不單只是劃船,搖了幾下,便拿出長笛吹奏起來,歌聲婉轉,笛聲悠揚,回繞山澗。即便不知唱的是什么山歌、奏的是什么曲子,也輕易就能被他們的快樂所打動,這便是歲月靜好吧。
繼續前行,景色愈多起來,岸邊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山是墨色,它便也呈墨色,苔是綠色,它便也添綠色。樓前浣衣的少女,勞作之后,在溪邊休憩,身后晾曬的是三峽人家的藍染印花布,像一團難得一見的山花,別在山的身上,綴在我的心頭。還有那溪中吱呀轉動的大水車,鵲橋上相會的男女,都讓人似見了這三峽人家祖祖輩輩生活的樣子,果真是“三峽人家”。三峽人耕織勞作、沐浴更衣,皆是依山傍水,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樸純粹,慢悠悠生活又何不美好呢!
走過大街小巷,也見過無數燈紅酒綠,如今卻發覺,都不過這山水間的簡單古樸來得大方自然,每是憶到漫步石林,又偶入一處人家,賞著山水,一邊小酌的情景,是真的讓人依戀的。
詩人見三峽,又怎能不為之心動,不為之弄墨呢?“響入百泉去,聽如三峽流”、“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誦了這么多古詩,也不過是詩人們的所感,唯有親自踏足,才懂得,三峽,自難忘。
宜昌三峽游記篇四
在云陽和一丁宗親別后乘大巴車去重慶,因為于述金電話說15號他到重慶來接我去綿陽。還有我老伴的侄孫在重慶,想去看看。10號就到了重慶,在侄孫那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就乘地鐵到朝天門,想實現覌光三峽水庫的夙愿,正好時間很充沛,就在旅行社買了往返的船票。
在朝天門吃早點時,老板娘問我姓氏,我說姓于,她說:“巧了,我也姓于”“噢,天下于氏一家親,我這次到四川來看望于氏宗親,受到熱情款待”她說有個搞城管的卻認姓于的。我說他不認我們我們也不認他就是了。先給我煮的餛燉太辣,她又重煮了一碗,臨走給錢她再三推辭不要,我說這是辛苦錢,一定要給的,才免強收下。
旅行社的大巴車是下午2:30出發,還得等幾個小時,我把行李放到旅行社,就到兩江匯流的河灘上揀奇石。碰巧揀到一個卵石上人騎馬的圖案,尤其那匹馬的頭、頸、胸、尾都栩栩如生,人大體上也很象,還揮舞著兵器。顏色呈暗紫色顯示在灰白的背景色上,很協調雅致。我如獲至寶,喜愛有佳,拿給旅行社的人看,她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天然的,多么難得!
我們乘車到萬州上船,已經是下午六點多鐘了,乘長江觀光2號起航天色完全黑了,只見岸上燈火閃爍,江面上涼風習習,覺得有幾分涼意,便進倉睡覺去了。到達張飛廟時已經是晩上十一點半了。導游領著游客上岸去參觀,我沒去,因為我10號白天去看過了。張飛廟原址被三峽水庫淹沒,現在的張飛廟是按原貌一磚一瓦遷來重建的,工程可想而知是多么繁復偉大!整個云陽縣城也是遷移重建的,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做到!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長江覌光2號到達白帝城的時間也是早晨九點來鐘,我跟著游客上岸一路走到新修的風雨橋頭,只見綠樹晎映的白帝城如翡翠中白玉那樣矅人眼球。我漫步在風雨橋上,遐想以前白帝城的模樣,那是三面環水,一面連岸的塔型山,三國時劉備以此山屯兵積糧,與東吳孫權聯盟抗衡曹操,演繹出火燒赤壁、孔明借東風、草船借箭、劉備托孤、諸葛亮的出師表等經典歷史典故,令后人景仰!現在成了四面環水的孤島,為了便于游客觀光才修風雨橋,就改變了原來的模樣,顯得更氣勢磅礡而雄偉壯觀!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起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越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之山,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夾江峭壁,甚為逼仄,致使江寬不過百米,最窄處僅幾十米。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五字鐫于崖壁。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于巖間;飛瀑泫泉,懸瀉于峭壁。峽中江回路轉,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之中最享盛名者,要算巫山十二峰了。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峰頂一見云霧繚繞,細雨蒙蒙,沾衣欲濕,拂而覺爽。云雨中的青峰絕壁,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口,東止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險峻聞名于世。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黃貓峽、燈影峽、青灘、泄灘、崆嶺灘等名峽險灘和黃陵廟、三游洞、陸游泉等古跡。
宜昌三峽游記篇五
在武漢停留了幾天后,二姨媽安排我們去宜昌,去領略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和長江三峽的旖旎風光。
我們驅車從武漢出發,一路上天不作美,時而飄著蒙蒙細雨,時而又下起了瓢潑大雨,但它絲毫不能破壞我的好心情。經過三個小時風雨兼程,我們終于到達宜昌。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當天不能隨團參觀,只能安排好住宿,等待明天的游覽。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乘車經有“橋梁隧道博物館”之稱的三峽專用公路,赴三峽壩區游覽。三峽大壩位于長江西陵峽中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大壩軸線全長2309米,高185米,由攔河大壩、水力發電廠、通航船閘所組成。我們按照景區的統一安排,乘坐觀光大巴開始了有序的游覽。先登上壇子嶺,在最高點俯瞰三峽工程全貌和世界上最大的雙線五級船閘;又登上185平臺,感受與大壩等高的雄偉壯觀,零距離接觸世界第一大壩;最后參觀了截流紀念園,體會人定勝天的截流文化主題精神。
在蒙蒙細雨中,我們又參觀了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黃陵廟,它是三峽地區最老、最大的古建筑群,里面的禹王殿記錄了三峽地區歷史上最大的洪水標刻。
在雨霧中,我們登上了返程的游船。回首望去,我仰望著的三峽大壩,我再次體驗到它的高大雄偉!往前看,原汁原味的西陵峽風光就在眼前。兩側層疊的山峰被白色的云霧纏繞,遠遠望去,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哪是云哪是天?白茫茫的一片,讓我無從分辨。這山水的美,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令我難以忘懷!
這次三峽之行不僅欣賞了美景,還了解“大船走樓梯,小船坐電梯”、“兩邊走船,中間泄洪”、“動水發電,靜水行船”等知識,真是不虛此行啊!
宜昌三峽游記篇六
在三年級暑假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三峽游玩了一次。直到現在,那次旅游還令我記憶猶新。
這次旅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峽的白馬洞。
在路上,兩邊都是高樓大廈,一點有趣的事也沒有發生。車子慢慢駛進了郊區,路兩邊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少,而樹木卻越來越多。一排排樹木如一個個站崗的士兵,筆直筆直的,又像是專門迎接我們來游玩的迎賓者。
到了白馬洞,要坐船進去。我們上了船后,船兒悠悠地向前駛著,我看著船下的水,幽綠幽綠的,如同一塊翡翠,綠得發亮。一路上,船搖搖晃晃的,我總覺得船像要沉進水中似的,令人十分不安。
船駛入洞中后,眼前便變得十分幽暗了,我真擔心會突然從四周飛出來一些奇怪的東西。于是一種恐懼不由得生上了心頭。突然,有一個人不知是害怕還是故意幽默地說道:“萬一不小心掉下去了怎么辦?”這句話立即使大家變得更緊張了。有的人說:“我會游泳,可以把大家救上來。”有的人說:“怎么會那么巧,再說船夫可不是吃素的,肯定會救我們的。”還有的人說:“連這點兒勇氣都沒有,還來坐船呀,不害羞嗎?”我在心中琢磨了一會兒:也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那過來干什么呢!我握緊了拳頭,給自己打了打氣,沒什么好怕的。
終于,船靠了岸,光線也頓時明亮了起來,我看到洞中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我興奮地叫媽媽把他們都拍了下來。走了一會兒,我們還遇到了一位仙女,她坐在蓮花寶塔上,手上托著一個玉凈瓶,瓶里還有一根甘草。這不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嗎?她真美,真希望她能真的保佑人們。
走出了白馬洞,我們就來到了野人谷,野人谷非常有趣。在一個草門旁,我準備躲進去嚇唬一下爸爸媽媽。誰知,我往里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原來里面有兩個“野人”正盯著我,令我冷不丁打了個寒戰,轉頭大叫著朝爸媽跑去。
后來,我們還去了廟里敲鐘。那鐘聲震耳欲聾,我捂著耳朵,倒退了十幾步,還覺得耳膜受不了。鐘聲消失后,我的耳朵還出現了短暫的耳鳴。
那天,我們游玩了三峽的許多景點,每一處都給我不一樣的新奇感。
宜昌三峽游記篇七
在武漢停留了幾天后,二姨媽安排我們去宜昌,去領略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和長江三峽的旖旎風光。
我們驅車從武漢出發,一路上天不作美,時而飄著蒙蒙細雨,時而又下起了瓢潑大雨,但它絲毫不能破壞我的好心情。經過三個小時風雨兼程,我們終于到達宜昌。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當天不能隨團參觀,只能安排好住宿,等待明天的游覽。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乘車經有“橋梁隧道博物館”之稱的三峽專用公路,赴三峽壩區游覽。三峽大壩位于長江西陵峽中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大壩軸線全長2309米,高185米,由攔河大壩、水力發電廠、通航船閘所組成。我們按照景區的統一安排,乘坐觀光大巴開始了有序的游覽。先登上壇子嶺,在最高點俯瞰三峽工程全貌和世界上最大的雙線五級船閘;又登上185平臺,感受與大壩等高的.雄偉壯觀,零距離接觸世界第一大壩;最后參觀了截流紀念園,體會人定勝天的截流文化主題精神。
在蒙蒙細雨中,我們又參觀了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黃陵廟,它是三峽地區最老、最大的古建筑群,里面的禹王殿記錄了三峽地區歷史上最大的洪水標刻。
在雨霧中,我們登上了返程的游船。回首望去,我仰望著的三峽大壩,我再次體驗到它的高大雄偉!往前看,原汁原味的西陵峽風光就在眼前。兩側層疊的山峰被白色的云霧纏繞,遠遠望去,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哪是云哪是天?白茫茫的一片,讓我無從分辨。這山水的美,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令我難以忘懷!
這次三峽之行不僅欣賞了美景,還了解“大船走樓梯,小船坐電梯”、“兩邊走船,中間泄洪”、“動水發電,靜水行船”等知識,真是不虛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