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上海景點導游詞英語怎么寫一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并預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游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壯觀建筑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這建筑群、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仿佛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筑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筑格調是那么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筑,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云集于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筑。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柜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里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筑建于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筑。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筑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筑。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筑,建于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于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后,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于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筑,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墻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筑,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筑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于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后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精選上海景點導游詞英語怎么寫二
各位游客朋友:
上午好,今天很高興帶大家到龍華寺來進香。龍華寺位于龍華景區,在沒有到達之前,我把龍華景區的概況給大家做個介紹。
龍華景區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南方向。主要景點有龍華寺、龍華塔、龍華旅游城和龍華烈士陵園。它周邊的景點也非常豐富,南邊有上海植物園,黃道婆墓、鄒容墓。西邊和北邊有徐家匯商城、八萬人體育場、徐家匯天主堂和錦江樂園。
龍華景區因為有一座千年古剎龍華寺而得名。這座寺院主要是供奉彌勒佛的。彌勒佛是佛教的未來佛,他現在還在天上兜率天修行,要修行四千年,天上一天,人間四百年,天上4020__年,人間56億7000萬年。然后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接班成佛。所以這個寺院叫做龍華寺。這個景區叫做龍華景區。
龍華景區的特色用一句話來概括:文化的綜合性和旅游的多樣性。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旅游。龍華寺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規模宏整。沿著中軸線有山門,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寶殿,華林丈室和藏經樓。左右有鐘鼓樓,西邊有觀音殿和羅漢堂。龍華寺寺院布局,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壯麗恢弘美。龍華寺的每一處殿堂佛像眾多,妙相莊嚴,充分表現了佛教文化的魅力。每一處殿堂都有匾額楹聯,不僅點明了每一處殿堂的主題,還充分顯示了佛門的大智慧。龍華寺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樣法器,無不折射中華佛教文化的光輝,它是我們進行佛教旅游的一個生動的載體。
龍華烈士陵園也在這個景區,有“雨花臺第二”之稱,這就為龍華景區突出了革命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烈士陵園的園門是__同志提的。里面的紀念碑“丹心碧血為人民”是__同志提的。像金字塔型的烈士紀念館是陳云同志提的。東面的烈士碑林抒寫了革命先烈的一些事跡,還有一處龍華烈士就義地,是1920__年和1937年國民黨反動派槍殺革命烈士的刑場,許多黨的高級領導人就在那兒犧牲了。每到節慶假日,特別是清明時節,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到這里來憑吊,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最生動的課堂,
龍華景區的民俗風情在上海大概只有豫園能和它相媲美了。每到年底的時候,12月31日龍華景區要舉辦一個盛大的熱鬧的旅游活動,這就是“迎新年,撞龍華晚鐘”。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子夜時分,108響鐘聲響起,成為旅游節慶的一個亮點。同時鐘聲又延長到新的一年,又是新年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還有每一年的3、4月舉辦龍華廟會,有400多年歷史,現在一年要舉辦兩次。看民間文藝,嘗地方風味,購地方特產。所以龍華景區文化的綜合性和旅游的多樣性在上海的旅游景點當中是相當突出的。
好了,我們的旅游巴士已經到達龍華景區,下面請各位跟我一起參觀游覽。
精選上海景點導游詞英語怎么寫三
靜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向為著名江南古剎。據碑志,建于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創始人為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沖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即現今寺址。
靜安寺遷至今址后,規模逐漸擴大,至元時,蔚成巨剎。寺內有8處名勝,即:三國時所立赤烏碑、南北朝時所植陳朝檜、原于神僧智嚴異行而流傳的蝦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講經臺、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詩僧壽寧所筑方丈室綠云洞、行人取道渡吳淞江的古渡口蘆子渡、東晉遺存防御海寇的滬瀆壘。壽寧搜集歷代詩人題詠,編為《靜安八詠集》行世,靜安寺由此聲名遠播。明洪武二年(1369),鑄洪武大鐘,耗銅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鑄,祝皇太子千秋銘文,至今嗚響大殿,聲洪震遠。
清初以來,寺屢經興廢。雍正年間,住持孚庵,因寺院田產案勝訴,維護了靜安寺的田產,并勒石記其事。乾隆六年(1741)禮部侍郎麥煥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孫思望倡議集資重修殿宇。上海道(長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東建報恩院供僧眾居住。寺僧大海,曾將寺內被火焚余的宋代銀杏樹干,雕成十八尊羅漢及一尊韋馱像于寺內供奉。咸豐同治之際,靜安寺毀于太平天國戰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鶴峰在縉紳李朝觀、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巖等資助下,于光緒六年(1880)重建靜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儀軌舉行隆重的浴佛節,四眾云集,車水馬龍,商賈輻,蔚為奇觀。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靜安寺廟會,三月三到龍華(看桃花),四月八到靜安(逛廟會)遂成為滬上民諺民俗。光緒九年(1883)由李朝觀作記、住持鶴峰勒碑,《重建靜安寺記》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寶殿前壁。
光緒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兩側增建兩座樓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靜安寺恢復舊觀。光緒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靜安南翔塔院一座,將靜安寺歷代祖師靈骨遷葬該院,并建祖師祠,供歷代祖師牌位。塔院旁建有僧舍,派專人管理。直到民國年間,尚有七十三間房屋,土地六十四畝。
1912年至于1916年,靜安寺成為上海和全國佛教活動的重要寺院之一。1912年,第一個全國性佛教組織中華佛教總會成立,會址設于靜安寺,著名愛國詩僧寄禪(八指頭陀)任會長。次年,寄禪為保護全國寺廟財產,赴京請愿未果,不幸圓寂于北京法源寺。上海及全國佛教界在靜安寺召開追悼大會,太虛大師在會上提出教理、教制、教產__說,對全國佛教影響很大。1913年3月,中華佛教總會在靜安寺如開首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推選冶開、熊希齡為會長,清海為副會長,圓瑛為參議長。
1919年,寺前填浜擴路,筑成通衢,命名為靜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滬西一帶日見繁榮,香火鼎盛,禮佛游覽者洛繹不絕。寺宇不敷應用,1920年,寺僧常貴會同滬紳姚文棟等人在大殿東興建三圣殿,基本形成目前寺院之主體格局。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內無所建樹,而寺產糾紛興訟不斷,留下許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師繼任住持,革弊圖新,轉向佛學教育,注重佛學研究,曾舉辦數十次佛學講座,分別禮請應慈、圓瑛、芝峰、丁福保、趙樸初、蔣竹莊等高僧、大德主講,同時成立靜安寺護法會,會同監院密迦整頓寺務,寺風頓有起色。
抗戰勝利后,在住持德悟、監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門之東,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門,由鄧散木(鐵翁)題額靜安古寺。并在新山門前、天下第六泉井欄一側,豎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為靜安寺標志。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誕及靜安佛學院開學,在揭幕典禮上,太虛大師以三喜臨門,親自主持剪彩,拈香禮佛,歡喜贊嘆。與會僧俗逾萬人,成為當時滬上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間,靜安寺還于寺后門向華山路,創辦靜安小學。于南翔建立靜安農村實驗學校。該校由持松、白圣、趙樸初、毛效同、顧恒(暨南大學農學教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師主持教務。兩校經費均同靜安寺負擔。
1947年春,住持德悟、監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亞夫二律師,聯名致函上海市佛教會,主動提出愿將靜安寺由子孫剃度制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請市佛教會主持推賢選能繼任靜安寺方丈。同時,靜安寺會體僧眾也贊同德悟、密迦這一建議,亦函呈上海市佛教會請求改制選賢。于是,上海市佛教會尊重住持德悟法師及全寺僧眾愿望,于是年農歷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諸山長老、護法居士及全寺僧眾,舉行會議,一致決定該寺改為永久十方叢林,并公推持松法師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靜安佛學院院長。持松法師接任時,提出四項要求:一、靜安寺既定為十方叢林,今后住持選舉,應由佛教會會同本市諸山代表及本寺兩序大眾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二、靜安寺應作為佛教文化事業中心,逐漸減少酬應,以期成為純粹弘法之道場。三、寺內經濟應行公開,盡力所及,舉辦佛教慈善公益事業,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四、本人潛心內學,不善外緣,重違大眾囑托,除寺內行政大計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務,概由監院領導諸執事分別負責。所有瑣務應酬,幸勿相累。獲得與會者一致通過。持松法師擔任住持后,任命白圣為監院,四項規約,得以實施,寺務大有進展。
靜安佛學院建于1946年春,聘太虛大師為首任院長。后持松法師繼任院長,白圣為副院長。育枚為教導主任,圓明、守成、妙然先后任監學。師資一時稱盛:原金陵大學哲學系主任本光法師講授佛學概論、比較宗教學、唯識論等課程,道源法師講授賢首教儀,度寰法師講授因明學,林子青教授講印度佛教史,關德棟、陳詒先教授先后講國文,秀奇法師講授美術。學僧行后就讀者近百人。學風嚴謹,學術氣氛甚濃厚,來院作講座的先后有太虛大師、北平中國佛學院院長周叔迦、法舫法師、能海上師、雪嵩法師、暨南大學牟潤孫教授、金陵大學文學院院長倪青原教授等。第二年,學僧自己創辦了《學僧天地》雜志,除發表本院學僧研究文章外,為《學僧天地》撰搞的著名人士有南洋慈航法師、佛教學者大醒、法尊、靄亭、南亭、雪嵩、演培、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系主任季羨林、著名教育家、作家葉圣陶先生等。因經費困難,僅出六期,但在佛教界有一定影響。1948年初,靜安佛學院曾易名為靜安學苑。
1948年初,靜安寺撥出沿街樓房一處,創立佛教平民診療所,持松法師任所長,白圣任副所長,秀奇、樂觀先后任事務主任,聘費仲華、鄭葆湜、李光佑為內外科主任,李根源為牙科主任。面向貧病之眾,施診給藥,救難拯貧,慈悲濟世。為籌募醫療基金,由持松法師發起,敦請海內書畫名家捐贈作品,舉行義展。當時有張大千、鄧散木、唐云、白蕉、鄭午昌、馬公愚、施叔范、張炎夫、申石伽等三十多位名家義贈書畫、扇面二百余件,滬上各大報均以一定篇幅報道靜安寺佛教平民診療所的施診盛況。這一慈善事業,深得社會群眾嘉許。
建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兩次拔款修理靜安寺,成立修復委員會,由圓瑛、持松、葦舫、清定、趙樸初等十四人為委員,圓瑛任主任。1953年,方丈持松法師在寺內建立真言宗壇場,接續了我國自五代以來失傳已久的東密。壇場設于法堂樓上。中間主壇稱大壇,是修法時主要壇場,供奉毗盧遮那如來、不動明王、受染明王三尊塑像。左壇稱護摩壇是修法時焚點乳香等作為供養的壇場,上供普賢延命金剛,后掛金剛界大曼荼羅。右壇稱圣天壇,上供如意輪觀音菩薩,后持胎藏界大曼荼羅。東西兩壁掛傳承真言宗的八大祖師畫像,分別為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善無車、一行、惠果、空海。東邊一室,中供孔雀明王,兩壁掛密跡金剛和真言宗歷代祖師法系表。西邊一室,左供奉大黑天,右供奉訶利帝母。兩壁掛十二諸天:東壁為月天、地天、毗沙門一、風天、水天、羅剎天;西壁為日天、梵天、伊舍那天、帝釋天、火天、炎摩天。從此,在持松法師主持下,寺內日常修習密法,每年春秋兩季舉行修法大會,傳授密法,為弟子灌頂。每逢香期佛誕,全寺開放,香客游人,一時稱盛。1966年__中,寺廟遭受嚴重沖擊,佛像被毀,法器文物等劫掠一空,僧眾被逐,整座寺宇被改為工廠。
1983年,靜安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之一。這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拔亂反正,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認真落實,靜安寺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84年,上海市佛教協會成立靜安寺修復委員會。由會長真禪法師任主任,副會長賈勁松副主任。在廣泛征求佛教界及有關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按原樣恢復。僧人也陸續返寺,一批幸存的古文物也相繼歸還。1985年靜安寺修復開放后,淦泉法師任住持。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關心下,全寺僧職人員共同努力,堅持農禪并重的傳統,勒儉起家,從零開始,自養自立,香火日盛,法務再興。1985年,靜安寺修復真言宗密壇期間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二次空海入唐求法至長安之路訪問團參訪靜安寺,團長內海有昭、副團長靜慈圓、秘書長前有隆,贈送了部分密壇法器,使真言宗壇場得以較快恢復。同時建立了持松法師紀念室,陳列持松法師海內外弘法的照片、生前著作、書畫作品、日常起居用具等。1987年,度寰法師任住持。1988年,新建大雄寶殿,由趙樸初居士題額。
1988年3月度寰法師圓寂后,同年10月,由真禪法師兼任靜安寺方丈。香港李國慶居士夫婦捐獻漢白玉觀音菩薩立像一尊,供奉于圓通殿。次年,新加坡居士劉庚宇等捐資從緬甸請回高3.6米的釋迦牟尼玉佛坐像,供奉于大雄寶殿。1994年,新建三層樓僧寮與上客堂,文物樓、寺務處辦公室先后落成。是年十月舉行持松法師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與持松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會,美、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及港臺地區佛教界友好人士、北京、江浙鄂皖、本埠諸山大德、學者專家、護法居士近千人與會,盛況空前。落實政策以來的十年,靜安寺的發展與修復成就,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
此外,建于明正德年間的位于寶山區羅店鎮上的玉皇宮,于1988年改稱梵王宮,作為靜安寺下院,由靜安寺前監院從達法師住持。靜安寺在自身修復的情況下,仍然拔出款項,支持梵王宮的修建開放。1993年,梵王宮改名寶山凈寺,更具規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親赴禮佛,并為安養院題辭:老有所終,大同理想。報眾生恩,法老為上。如奉父母,如敬師長。美哉梵宮,不殊安養。
1995年底,慧明法師調來靜安寺任監院。1996年初,成立了以德悟法師為主任的新的寺務委員會,在集體領導和民主管理方面又遇上新臺階。期間,慧明法師作為中國佛教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在韓國舉行的中日韓佛教友好研討會漢城大會,出席了尼泊爾藍毗尼阿育王石柱發現一百周年慶典以及由中國援建的中華寺奠基儀式。他在參訪尼泊爾加德滿都斯瓦聲楊布寺時,請回了佛陀舍利。
靜安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響應中國佛協建立人間佛教的號召,實行文明敬香,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寺院文化品位,發揚佛教優秀文化傳統,熱心為社會慈善事業獻愛心,作貢獻,對抗洪救災、希望工程、幫助失學兒童、扶貧救困、并為西藏日喀則地區援建上海赤烏希望小學一所,受到了佛教信眾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靜安寺素齋,久負盛名。門市供應素食、素面,每日供不應求。每年中秋,精制凈素月餅,成為饋贈親友佳品,深受海內外信眾歡迎。
目前,靜安寺在恢復原貌的基礎上,還將規劃改建與擴建。除主要建筑:赤烏山門、兜率殿、大雄寶殿、圓通殿、真言宗壇場、文物樓、功德堂、素齋部、僧寮外,還將興建法堂、藏經樓、佛教圖書館,復修靜安八景等。寺內收藏佛教文物甚多,有宋光宗趙惇為太子時所書云漢昭回之閣碑(建國初,經市古碑展覽認定為上海最古之碑)、明洪武二年(1369)所鑄大鐘、歷代名人字畫,包括蘇軾《心經》書卷、文征明、陳繼儒、張瑞圖、伊秉綬等書軸長卷、揚州八怪、吳昌碩、張大千等人畫軸,王一亭佛畫多幅。有漢魏至清代石刻、銅鑄、鎏金、白瓷、漆金佛像多尊。有《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影印宋《磧砂藏》(全稱《平江府磧砂延圣院大藏經》)、日本《大正藏》(全稱《大正新修大藏經》)。每日殿堂均對香客游人開放。1985-1995十年間,共接待海內外信眾達120萬人次,并與歐美、東南亞、南亞、東亞諸國及港澳臺等地區佛教界有經常的聯系和友好效。靜安寺一派欣欣向榮,正邁向新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