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擁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如南京、蘇州、鎮江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蘇省當地人民對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影響的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一
3月16日,記者從惠州市人社局了解到,日前廣東省關發布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今年上調幅度在10%左右,同時,去年下半年廣東建立了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津貼,并將其計入基本養老金調整基數,所以今年的增長預計超過10%。
今年上調要考慮繳費年限津貼。
據了解,本次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時間為今年的`1月1日,調整比例按照去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與往年基本一致。此次上調涉及惠州的8萬多企業退休人員。
基本養老金今年依舊采取定額加定比的調整方式。定額部分,今年標準為平均每人每月定額增加97元。
定比方面,年前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按照此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5%計算調整額;今年開始領取的人員,按照首次領取月標準的5%計算調整額。
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調整還要考慮繳費年限津貼因素,兩者相加增幅較往年將增大。
惠州繳費年限津貼2月已發放。
繳費年限津貼從10月起發放,按照要求也將在今年3月底發放到位。記者從惠州人社局養老科了解到,惠州在1月份收到了通知,2月份已經下發完畢。
繳費年限津貼將作為過渡性養老金的組成部分,列入基本養老金的年度調整基數。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退休職工最少繳納保險要15年,每月有60元的津貼;繳納二三十年的還不止這個數。以原有基本養老金加上津貼來計算定比部分,再加上津貼本身,預計增幅不止10%。
預計惠州3月底會將今年1—3月份的基本養老金增長部分補發到位。基本養老金增長所需資金等也都將在發放完畢后才能有數字出來。
此外,年6月30日前年滿75周歲及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80元,全年960,單列一次性發放。
去年以前對企業退休高工的歷年傾斜形成的累積額(高級職稱專項津貼)保留原標準繼續發放(即:副高800元/月,正高1000元/月)。
計算:假如一位惠州的企業退休職工,繳費年限為15年,去年每月養老金為元。繳費年限津貼為:15×4=60元;增加后實際到手的養老金為2060+2060×5%+97=2260元/月。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二
經福建省政府研究決定,從20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長6.5%左右。此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具體的增加標準:定額調整部分,企業退休人員按省級統籌范圍內12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的1.66%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各地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的1.5%調整。在掛鉤調整部分中,與基本養老金掛鉤的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是按本人年12月發放基本養老金標準的4%調整增加;與繳費年限掛鉤的部分,月增加標準按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1元。在適當傾斜部分中,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達到7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在本次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發40元;2015年12月31日以前達到或超過70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樣在本次定額調整、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發40元。
在2015年12月31日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軍轉干部,如果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低于2200元,則補齊至2200元后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調整。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三
今年4月17日,我們的工作人員從市人社局獲悉,我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正式出臺。參加我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在12月31日前辦理了退休、退職或領取定期生活費手續的人員,從20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此次調整采取普遍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普遍調整。
退休、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
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尾數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下同),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月增加額不足45元的,按45元增加。
按本人本次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生活費)乘以4%計算增加額,計算額見分進角。
退休、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按上述3項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月增資不足210元的,在不超過210元范圍內,再按本人繳費年限,及以下的每月增加15元,15年以上部分的,每滿1年每月再增加1.5元,最高45元封頂。
部分退休人員按上述4項增加的基本養老保險金低于以下水平的,可予以補足: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3000元以下的,為本人本次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10%;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3000元以上的,為3000元以下部分按10%、3001元至4000元部分按6%、4001元至5000元部分按4%、5001元以上部分按2%計算的數額。
適當傾斜。
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年齡以辦理退休手續時確定的出生年月為準,下同)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發40元、60元和80元;上述年齡段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發30元、50元和70元。
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根據中央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統一部署,繼續按照中辦發[]29號文件和蘇辦發電[2003]144號文件的有關規定執行,所需資金由原渠道列支。
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人員,從2014年7月1日起,參照該文件相關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或生活費。在此期間到達70、75、80周歲的高齡人員,比照該文件高齡人員增發養老金的相關規定,從2014年7月1日起補差。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四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今年江蘇省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施同步調整。調整對象為參加江蘇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并在12月31日前辦理了退休、退職或領取定期生活費手續的人員,調整時間從年1月1日起執行,調整工作將在9月底前落實到位。
今年江蘇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普調仍由固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三部分組成。固定額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標準,每人每月增加45元。這部分將使得基本養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員的調整數額能得到一定保證。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采取統一標準,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4元,不足36元的按36元發給。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掛鉤辦法略有不同。企業退休人員統一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2.3%掛鉤,這與往年的做法一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本人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掛鉤比例為1.8%,還有一部分與全省同類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掛鉤。按照今年的調整方案,總體調整水平為國家統一規定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全部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其中,全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超過7%,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控制在5.5%,這有利于縮小兩類人群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相對差距。按照國家統一要求,今年江蘇省繼續對7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適當增發養老金。對于20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在參加普調基礎上,每人每月分別增發30元、40元和50元;對于年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除了參加普調,每人每月分別增發20元、30元和40元。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五
2022年12月31日前辦理了退休的人員,固定額每人每月增加26元。日前,經省政府同意并報人社部、財政部批準,我省2023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正式出臺。從2023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哪些人可以享受養老金上漲?養老金具體怎么調整?什么時候落地?明細在哪查?7月26日,記者帶著市民關心的問題,采訪了市社保中心相關工作人員。
參加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在2022年12月31日前辦理了退休、退職或領取定期生活費手續的人員,可以參與今年養老金上調。
根據人社部、財政部批復,今年我省將繼續按照完全統一的辦法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的框架仍由固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三部分組成,與去年保持一致。
定額調整:固定額每人每月增加26元,該部分體現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公平性。
繳費年限掛鉤調整:與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繳費年限,下同)掛鉤,該部分體現長繳多得。具體方案為:本人繳費年限15年及15年以下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下同),為每月增加1.3元;15年以上至25年以下(含25年)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為每月增加2.1元;25年以上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為每月增加3.7元。按繳費年限月增加額不足19.5元的,按19.5元增加。
基本養老金掛鉤調整: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1.1%掛鉤,該部分體現多繳多得。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的部署安排,繼續對高齡人員予以傾斜。按照今年的調整方案,2022年底前年滿70周歲(年齡以辦理退休手續時確定的出生年月為準,下同)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在參加普調基礎上,每人每月分別增發19元、27元和35元。
有些退休人員會認為,既然今年養老金上漲3.8%,那在自己的養老金基數上直接增長3.8%,就是養老金的上漲金額。其實這樣的算法并不正確。
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此次上漲3.8%指的是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平均水平,并不是簡單地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照3.8%直接調整,具體調整標準與本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和年齡等因素相關。也就是說,養老金上漲金額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的步驟來計算。
例如:張阿姨今年56歲,繳費年限2個月,養老金3000元,她今年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26元+繳費年限掛鉤調整27.9元(15×1.3+4×2.1)+養老金掛鉤調整33元(3000×1.1%)=86.9元,漲幅為2.9%;王大爺今年73歲,繳費年限42年,養老金4000元,他今年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26元+繳費年限掛鉤調整103.4元(15×1.3+10×2.1+17×3.7)+養老金掛鉤調整44元(4000×1.1%)+高齡增發19元=192.4元,漲幅為4.8%;李奶奶今年88歲,繳費年限42年6個月,養老金7000元,她今年上漲的養老金為:定額調整26元+繳費年限掛鉤調整107.1元(15×1.3+10×2.1+18×3.7)+養老金掛鉤調整77元(7000×1.1%)+高齡增發35元=245.1元,漲幅為3.5%。
據悉,此次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將從2023年1月1日起補發,確保7月底前發放到位。市民可登錄“江蘇智慧人社”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選擇首頁“老年人專區”,點擊“企業養老金調整情況查詢”。
養老保險交15年后每月拿多少錢。
社保交滿15年退休后每月能領多少錢,是因人因地而異的。養老金的多少與當地上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退休年齡有關,所以不同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有所不同,同一地區不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略有差異。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的2個條件。
2、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的,繼續繳費直至繳足方可退休)。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
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規定會不同,應以參保地的政策為準。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六
尚早,退休職工是否增加養老金,尚無消息。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文件規定,各地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本養老金按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進行調整。2015年在職職工工資在增長,退休職工養老金應當有所增加。按照以往的慣例,一般都在2015年底或者2016年初,國務院才會對增加辦法作出決定。
當前,人社部正在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頂層設計”,但新的辦法出臺還有較長的過程,基本養老金按在職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增長不會改變。
2016企業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退休人員漲養老金漲多少。
北京養老金人均月增260。
北京市副市長表示,今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人均月增260元,目前正上報國家批準。去年,北京宣布6項社會保障相關待遇聯動提高,但備受關注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標方案尚未公布。近日,副市長在平谷團參加分團審議時明確,今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確定的上調標準為月人均增加260元,目前已經上報國家等待批復。據了解,目前,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人均2560元,上調260元后,實際漲幅將超過國家規定的10%,增長額度有望達到近年最高。養老金調標將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方案將于近期公布。
以其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可以達到“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的。而不是工資收入的“多繳多得”、身份的級別、年齡的新中老人、物價水平的高低、城鄉之間的差別等,分清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國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建立對參加社會勞動時間長的勞動者給以補貼的激勵機制。將目前的基本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進行分離、整合,將基本養老金改稱為叫“基本養老保險金”。整合基本養老保險金分為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和個人儲老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繳費年限(精確到月)一個標準確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公布,內全國有24個省市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我省首檔最低工資標準為1320元,在公布的24個省市區中排名第七。
20,北京、四川、江西、陜西等24個省市區先后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按照上調過后的數據,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深圳,為15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為15.2元。
從今年12月1日起,我省再次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仍分為4個檔次,月最低工資標準各檔次分別為1320元、1260元、1150元、1040元,對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3元、12元、11元、10元。
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提高勞動者特別是低收入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重要手段。據悉,我國《最低工資規定》明確,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而國務院6月11日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5年)》也提出,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七
從今年1月1日起,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崇川區、港閘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居民從每人每月140元上調為180元。
市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漲了。記者昨天從市人社局獲悉,根據省人社廳、財政廳《關于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我市結合市區實際,經市政府批準,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崇川區、港閘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居民從每人每月140元上調為180元。
據了解,南通市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于12月,比國家和省級層面都要早。省級層面建立,2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標志著國家層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
去年,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市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更名為“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整合基礎養老金標準,將市區基礎養老金統一調整為140元/月,同時考慮市區老居民的實際情況,對月15日(市區戶籍制度改革時點)前的市區城鎮老居民每月增發60元養老補貼。
根據《關于提高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通知》,崇川區、港閘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居民從每人每月140元上調為180元。其他縣(市)區按照省文件要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調整標準。
去年,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市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更名為“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整合基礎養老金標準,將市區基礎養老金統一調整為140元/月,同時考慮市區老居民的實際情況,對年10月15日(市區戶籍制度改革時點)前的市區城鎮老居民每月增發60元養老補貼。
根據《關于提高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通知》,崇川區、港閘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居民從每人每月140元上調為180元。其他縣(市)區按照省文件要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調整標準。
市人社和財政部門要求,各區人社和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要求,迅速組織實施,加強資金籌集,確保近期將政策落實到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寫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并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這意味著在到2015年連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基礎上,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實現“十二連漲”。
根據預算報告,這一調整是基于統籌考慮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和物價漲幅等因素。2016年我國將努力建立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促進在職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協調增長;還將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進一步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
預算報告提出,2016年,我國還將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
馬上就訪。
南京預計人均增加172.84元。
截至去年底,江蘇企退人員月基本養老金人均水平達2460元,比“十一五”末增長68%。如按照約6.5%的漲幅測算,江蘇約600萬企業退休人員受益,人均月養老金的增額為159.9元,這意味著2016年江蘇企業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有望達到2619.9元。不過這只是測算,至于具體怎么調,如何與繳費年限掛鉤,江蘇將結合經濟發展、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因素,研究具體的調整方案并報批。
省會城市南京的企業退休人員已超過75萬人,去年底南京市人均月養老金水平達2659元,位列全省第一,此次調整意味著南京預計人均增加172.84元。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首次安排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人員一起調整基本養老金。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江蘇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企業職工統一的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同樣的繳費標準、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原則,10月1日前已退休的“老人”,按照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并參加今后的待遇調整。本次調整,全省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涉及多少人以及平均養老金水平,目前人社部門正在摸底中。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八
江蘇省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出臺,這是江蘇首次將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步調整,整個調整工作將在9月底前落實到位。
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稱,從今年起,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將一起調整基本養老金,這向建立覆蓋全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邁出了重要一步,也在消除基本養老保險“雙軌制”征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對此,該負責人就今年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了解讀。
調整辦法的總體框架與往年做法一致。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復方案,今年江蘇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普調仍由固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三部分組成。這一辦法既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又合理控高抬低、防止差距過大,較好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
固定額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標準,每人每月增加45元。這部分將使得基本養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員的調整數額能得到一定保證。
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采取統一標準,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4元,不足36元的按36元發給。這一部分主要體現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的,這一部分增加的數額越多。
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掛鉤辦法略有不同。企業退休人員統一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2.3%掛鉤,這與往年的做法一致;考慮到過去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基本退休費全省同職務職級的退休人員都是一個標準,為了與原有做法保持適當銜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本人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掛鉤比例為1.8%,還有一部分與全省同類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掛鉤。
按照今年的調整方案,總體調整水平為國家統一規定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全部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其中,全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超過7%,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控制在5.5%,這有利于縮小兩類人群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相對差距。需要說明的是,上述7%、5.5%不是指每一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都上調到這一幅度,總體而言,基本養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員增加的絕對額相對高一些,但調整幅度將相對低一些,而基本養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員增加的絕對額相對低一些,但調整幅度將相對高一些。
歷年來,江蘇基本養老金調整時均對高齡人員予以傾斜。按照國家統一要求,今年江蘇繼續對7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適當增發養老金。對于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在參加普調基礎上,每人每月分別增發30元、40元和50元;對于20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除了參加普調,每人每月分別增發20元、30元和40元。(完)。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九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6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并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從20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金,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的人員(不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條件的退休老工人)。
二、調整辦法和標準。
(一)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再按本人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4.7元,繳費年限不滿的按10年計算。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繳費年限不滿1年部分按1年計算。
(二)在上述基礎上,對下列人員,再按下列標準增加基本養老金。
2、建國后至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三)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的,在上述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四)軍隊轉業干部退休人員按上述標準調整基本養老金后,月養老金(含冬季取暖補助)低于2638元的補齊到2638元。
三、資金渠道。
調整企業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由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承擔。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由企業按原資金渠道解決。
四、工作要求。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市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抓好落實。要通過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加大財政補助力度等措施,落實此次調整企業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盡快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職)人員手中,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對執行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
按照政策,被征地農民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需按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對超齡人員,可以一次性繳納10至的費用,在男65周歲,女60周歲時,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根據渭濱區的統計,當地被征地農民若一次性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費,需9.3萬元。為了減輕群眾的繳費壓力,寶雞市市區兩級財政對被征地農民按個人繳費總額的三分之一給予補貼,再加上原按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繳納的費用及集體補助,群眾只需繳納總費用的三分之一。
因為這一政策措施實現了最大程度上的惠民、利民,所以很受群眾歡迎。目前,渭濱區參加試點的5個被征地村,共有253名被征地農民繳費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中,有211人從本月就開始享受到月最低945元最高1265元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而且,還領到了每人900元的取暖費補助。
符家村二組的羅寶琴今年61歲,在繳納了2.9萬元后,領到了每月945元的養老金。她高興地說,自己也和退休的老伴一樣,拿到職工養老金了。該村60歲的李明霞則告訴記者,土地被征用后,她家開了個小飯館。有了這筆“豐厚”的養老金,她不僅老年生活有了堅實的后盾,更減輕了孩子的負擔。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一
湖北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退休養老金上調。湖北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出臺,上調水平為2013年的10%。昨日上午,省人社廳養老處處長陳克旗做客本報“市民有約”,接聽市民熱線。9點半到11點期間,電話響個不停,不少讀者咨詢了關于繳費年限等熱點問題。
對于這一情況,陳克旗處長解釋稱,如果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中斷工齡后不能補繳“欠費時段”,只能按照再次繳費的時間繼續計算,如果屬于靈活就業人員是可以補繳的。中斷會影響待遇領取的額度情況,因此市民應該按時連續繳納。
另外,陳處長還表示,繳滿15年就夠了是一個誤區,繳滿15年是按月領取養老金一個最基本年限,梁先生還是應該繼續繳費。因為繳的年限越多,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將繼續向年齡大人群傾斜。
陳克旗處長告訴李阿姨,對退休早、年齡大的退休人員反映待遇偏低的情況,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一直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據介紹,主要采取兩方面措施:一是在普調的定額調整上,以、兩次計發辦法重大改革為時間節點,按照退休時間劃分三個檔次,分梯次調整;二是加大高齡人員傾斜力度,對70周歲、80周歲以上人員,傾斜金額從去年的30元、40元分別提高到50元、70元。今后,會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向年齡大、退休早的人群傾斜。
標準上調每月可增領多少養老金?
家住武昌的80歲劉爹爹打進熱線,他1951年參加工作,有38年零1個月的工齡。
陳克旗以其為例,算出增加金額:增加金額應為基本的104元加上39年×3元的繳費年限掛鉤調整(工齡不滿一年按一年處理)=221元,劉爹爹是1953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此項加20元,最后,劉爹爹符合年滿80周歲條件,再加上70元。累計所有后,劉爹爹最終每月可以增領311元。
陳處長表示,今年1-4月的待遇會在5月份一起補發。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二
20日,記者從20兵團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17日,兵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務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文件,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此次養老金調整的時間為2015年1月1日,兵團各級社保經辦機構將從今年1月1日開始補發,并確保4月30日前發放到位。
此次調整將惠及兵團57.8萬名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前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為2330元,調整后月養老金水平將達到2500元以上。
據了解,調整的范圍為執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退休人員。包括:12月31日前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正式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含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手續的人員和按新兵辦發〔〕21號文件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
企業離休人員及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后照發本人原標準工資的老工人,執行機關事業單位的相關制度;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但仍按機關事業單位調整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原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不列入本次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
今年調整的特點是采取普遍調整、傾斜調整以及與艱苦地區因素結合的辦法進行調整,對于既符合普遍調整又符合特殊調整的企業退休人員可享“雙重”調整;今年增設按照本人養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進行調整,這項機制從今年開始建立,從1%比例起步,今后將逐步完善。此項政策更加體現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三
3月29日,財政部在其官網公布了20中央財政預算,在《關于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中透露,“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執行數增加691.47億元,增長13.9%。主要是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領取人數增加。”
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上漲6.5%左右,今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十三連漲”,對廣大退休人員來說,今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又會增加了。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四
(一)調整范圍:
1、2013年12月底前辦理了退休手續的退休、退職人員和建國前老工人(以離退休日期為準)。
2、不含企業離休干部、按事業單位標準(事改企標識為1的)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和退休類別為“64號文一次性補繳退休”人員。
(二)調整辦法:
(1)普遍調整。
a、按絕對額調整:每人每月提高170元。b、按比例調整:按當前月基本養老金的4.8%增加【(現月養老金發放標準-編號145-33(地方性補貼))*4.8%】(四舍五入保留到角)。
(2)適當調整。
a、年齡調整。2013年12月31日前滿70不滿75周歲的,增加30元;滿75不滿80周歲的,增加50元;滿80周歲及以上的,增加90元。其中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間剛達到70、75、80周歲的,再分別增加220元、130元、240元。
b、企業軍轉干部每人每月增加50元。
c、企業退休的獲省以上勞動模范(包括按規定享受省以上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待遇的),調整基本養老金后,其基本養老金低于調整后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同時具備上述兩項以上(含兩項)條件的,可重復享受。
2、退職人員。
(1)普遍調整。
a、按絕對額調整:每人每月提高136元。b、按比例調整:按當前月基本養老金的4.8%增加【(現月養老金發放標準-編號145-33)*4.8%】(四舍五入保留到角)。
(2)適當調整2013年12月31日前滿70不滿75周歲的,增加30元;滿75不滿80周歲的,增加50元;滿80周歲及以上的,增加90元。其中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間剛達到70、75、80周歲的,再分別增加220元、130元、240元。3、建國前老工人。紅軍、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分別增加500元、400元和300元。此項不作為計發老工人1-3個月生活補貼的基數。
1、調整范圍。退休類別為:64號文一次性補繳退休。
2、調整方法。領取一檔待遇的(601元),月增加138元;領取二檔待遇的(492元),月增加123元;領取三檔待遇的(383元),月增加106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蘇出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模板15篇)篇十五
根據江蘇省規定,這次調整采取普遍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其中,普遍調整與本人繳費情況等因素掛鉤,體現多繳多得的參保繳費激勵機制。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高齡企退人員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增發總額不高于240元。
按照江蘇省規定,今年普調包括三項:一是按定額增加,每人每月增加40元;二是按本人繳費年限增加,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不足45元的按45元發給;三是按本人本次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的4%增加。
據江蘇省統一要求,無錫對上列三項普調增加總額低于240元的人員,再按本人本次調整前基本養老金(生活費)的3%計算增加額,增加額不低于40元,增加后按照省的規定不得高于240元。
合理控制增發額差距。
國家規定今年企退人員的養老金總體水平上調10%,也就是人均養老金上調10%。并明確要求,普調注重公平,并與本人繳費情況等因素掛鉤,體現多繳多得。
目前企退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懸殊,如果繼續按照往年的辦法增加養老金,差距會越來越大。按照今年江蘇省規定的調整辦法,養老金水平較低人員的增幅確保達到10%以上,養老金水平較高人員的增幅會低于10%,但其增加的絕對額總體上仍然較高。通過這樣的完善,不同水平人員增發額的差距不至于拉得過大。
由于高齡退休人員看病、陪護等方面需求明顯增多,個人負擔也相對增加,但養老金總體水平偏低,按照國家統一要求,今年江蘇省繼續對7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適當增發養老金。對于年滿70、75及80周歲以上的高齡企退人員,除了參加普調,每人每月分別增發40元、60元和80元。上述年齡段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發30元、50元和70元。根據江蘇省規定,無錫市區企業退休(職)人員人均每月增加養老金(生活費)約2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