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字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翻了周弘的教篇一
我以前總以為“缺點不說不得了,優點多說逐漸少”。“缺點不說不得了”的原因是因為要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講,時時講,而“優點多說逐漸少”,是擔心表揚多了,學生會翹尾巴,產生驕傲情緒,優點便變成了缺點。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常常把學生的正確行為看成理所當然的,視而不見,而學生一出現錯誤行為,就立即予以批評。
“賞識你的孩子”一語驚醒夢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點一點優點都沒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說要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呢?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一種觀點一旦經過多次強化,就會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當我一再指責孩子內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時,孩子就有一種心理暗示,真的認為自己內向、孤僻,沒有一點自信。
賞識是欣賞、擁抱與贊美;
賞識是關注孩子心靈深處的需求,為孩子營造一個愉快、舒展的成長環境;
賞識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勵,少泄氣;多贊揚,少叱責;
賞識是優點的放大,缺點的縮小;
賞識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
賞識是愛,是尊重、理解、寬容前提下的愛,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愛,是和諧而平等的愛,是鼓勵孩子追求成功的愛,更是陪伴孩子品嘗失敗的愛。
愛是一把雙刃劍。摧殘的愛帶給成人和孩子的都是無盡的痛苦,賞識的愛卻會讓成人和孩子在歡樂中共同成長進步。賞識你的學生吧,只有這種理性的愛才會讓學生在美麗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字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翻了周弘的教篇二
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使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一段使我感觸頗深:記得女兒七歲剛接觸應用題時,有一次,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周弘老師滿懷深情的對女兒說:“簡直不可思議,這么小的年齡做這么難的題,第一次居然就作對了一道。”女兒這時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她還想進一步證明自己。
就說:“爸爸,你小時侯會不會做?”爸爸說:“我肯定不會做象你這個年齡,這么難得應用題,爸爸連碰都不敢碰。”女兒頓時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數學知識的天空里,僅用三年時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讀到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換了其他家長‘十道題只做對一道時’可能兩記耳光早就過去了。錯一道應用題還情有可原,錯九道那就不可饒恕。
而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亂作一團。什么也干不下去。更無從談孩子會喜歡數學,成績優異。對數學部不反感就已經不錯了。
周弘老師的成功也提醒我們反思我們在教學中的做法,賞識孩子是使我們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們何不拿起他運用于我們的教學之中呢?在教學中,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的現象時有發生,我經常忍不住說:你的課怎么上得?這么簡單還不會嗎?說說為什么?說得孩子少了幾分信心,多了幾分厭學。
如果我們改用賞識的方法和語氣,效果會大大不同。比如我們班的于欣同學,計算做的較差,當她的錯題較多時我不是批評而是以鼓勵為主,使她增強了自信心;錯題在逐漸減少。
自己為了提高計算的準確率,經常在完成了作業后主動做計算練習找我看。計算的準確率有很大的`提高。在賞識教育的環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
而且成為一種定勢,就會成為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阻力的強大動力。當然,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
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
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字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翻了周弘的教篇三
周弘對聾啞女兒周婷婷的成功教育是我們每個家長、老師學習的典范。
面對聾啞的女兒,周弘不是急于求成、粗暴相待,而是從動情賞識入手,遵循規律,翻閱大量資料,硬是用親情的感化,使女兒在5歲時恢復了聽力和說話能力,經不懈努力,目前,周婷婷已經大四畢業,準備考托福,周弘也寫下了艱難的體會《賞識你的孩子》一書。
書中在介紹女兒認數時,女兒把一只手的手指數為“三個指頭”,周弘開懷大笑說:“你太聰明了,才少數了兩個。”一聲笑,一句話,給孩子干涸的心靈注入了甘露。周婷婷的潛能一發而不可收拾。
由周婷婷的事例我不禁想到我們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教室里坐得都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我們也像這樣進行“賞識”,那豈不是事半功倍?而往往當我們面對學習慢的、寫字慢的、作業拖拉的學生時,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耐心和賞識。學生作業做得慢,我們一句話“就你慢,寫不完留下來不準回家”;不會背書則是“你真笨,背不會不能吃飯”;作業拖拉的我們則是一教育、二批評、三叫家長,這幾招用完之后就再也沒辦法了,開始給學生扣上“孺子不可教也”、“不開竅”、“腦子笨”、“基礎差”“朽木不可雕也”……一系列帽子之后,就再也對這些學生不管不問了,或者是任其發展,提起這些學生不是搖頭就是嘆息。想想這些學生和周婷婷比起來,條件不知要優越多少倍,可我們的過早下結論則扼殺了孩子發展的潛能。
在問題孩子面前我們的煩躁阻擋了我們對這些孩子的清晰認識,工作的繁瑣使我們無暇顧及這些孩子。在難得的空閑時間,我們也曾像周弘對待周婷婷那樣要挖掘孩子的潛能,可往往半途而廢,教學工作的繁瑣,學校各種活動的沖突……我們不得不使這樣的做法斷斷續續。回想教學的這些時間,我們有沒有真正挖掘出那個學生的潛能?或者對哪些學生不離不棄賞識到底?至此,我不得不佩服周弘的堅持,更佩服他那樣細心與善于思考。當面對問題孩子的時候,我們是要靜下心來思考了。
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字賞識你的孩子讀后感翻了周弘的教篇四
9歲那年時,我去圖書館看書,看到了《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就看了起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父親對教育孩子感悟和賞識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庭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個鏡頭:
在父母忙的時候,孩子總在前面問個不停,父母會不耐煩的說:“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么岔呀!”這些家長總是討厭在他們忙的時候小孩來“打擾”他們。可是家長們知道嗎?在你們拒絕孩子的一剎那,已經把孩子的求知欲望傷害了!如果經常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對學習毫無興趣了。如果換種方法說:“乖孩子,我正忙著呢,我相信你一定會想出答案來的。”這樣的話,孩子不僅會高興,而且還充滿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個方面一樣出色優秀,所以就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較,“人家樓下的小紅吹葫蘆絲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還是玩,長大會有什么出息。”其實哪一個孩子不想做一個好學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啊!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啟示是:賞識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秘。其實,孩子都是一個個不起眼的石頭,由于家長的珍惜而提升了價值,最后變成了稀世珍寶。
同學們,我希望我們都能在賞識中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