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地震歷險記篇一
1.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地震時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地震時,關火、滅火是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關火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第二次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第三次在著火之后,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所以,要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地震時,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鎮靜地采取行動。
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8.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地震發生后,宜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第一名:廁所;
第二名:廚房;
第三名:承重墻的墻根下;
第四名:鐵制、實木床下。
第一名:客廳;
第二名:大臥室;
第三名:非承重墻下;
第四名:大衣柜和釘在墻上的櫥柜下。
在學校中,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不要到陽臺上。震后有秩序地撤離。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后腦部,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御姿勢。
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切記不可躲到床下,但可以躲到床邊,床的面積大,承受重量過多時容易壓倒床下的人,而床邊可起到支撐作用),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
由于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于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可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離。
1、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要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
2、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3、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但粉塵污染的防護需干燥的織物來捂住口鼻)。
4、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5、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可用不透水的東西接水以備所需,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歷險記篇二
和死亡就只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門,推開死亡的門,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是如此脆弱和無常,2008年,中國人才從雪災的陰影中走出,孰料又是天災,四川汶川又發生了7.8級地震。
因為福建沒有任何震感,我還陶醉在奧運會圣火在福建傳遞的熱鬧場面中,卻接二連三地接到網友關切的詢問聲:“你那有事嗎?平安否?”一個激靈,趕緊查看了新聞報道。災難這樣殘酷的突如其來。大地震搖動了中國四川、河南、北京、山西等多個省市。受災情景、受災損失、人員傷亡此刻遠遠無法估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目前已經抵達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四川省都江堰市,開始指揮抗震救災工作。溫家寶要求部隊指戰員排除一切困難,就是步行也要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他說,“千方百計進去,時間越早越好,早一秒鐘就可能救活一個人。”溫總理這樣的好總理,不顧自身的安危而親臨災區,億萬中國人愛戴他、尊敬他、大地震無可挽回的發生了,災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軍和武警部隊迅速出動,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災。
看到躺在廢墟中血肉模糊的人們,看著那驚恐失魄的孩子,看著千千萬萬擔驚受怕的群眾,善良的人們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心境、守望相助的擔當精神,表達著悲憫、傳遞著溫暖、釋放著堅強和信心。電話、信息、網絡千方百計地傳遞著人間真情,溫馨愛心。
看到生命如此脆弱,有時候也感慨,人什么時候死都不明白,還不如吃好,穿好,盡情享受,瀟灑每一天,別再為難自我,也沒必要為生活精打細算了。可是,想歸想。每一天,還是條件反射地起來做自我該做的事情,寫自我有感的文字,看到網上朋友熱心的支持,心中又充滿了豪情壯志。文學之路我走得很艱難,但我不想回頭,我追求我自我的夢想。活著,總要做點什么吧。吃喝玩樂,不是我所向往的,過得去就能夠了。
一邊是死的悲哀,讓人唇亡齒寒;一邊是生的進取,讓人堅持不懈。看到災難中生死兩茫茫的場面、活著的親人揪心的牽掛,一種震撼的念頭就是:“活著,真好!”讓我們為遇難的不幸人們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災區的老百姓們寄以最誠摯的問候,期望他們能直面災難,堅強的生活下去!
人定勝天,相信這世間還有溫馨的愛!我們有太多的道義職責,奉獻至誠愛心!讓我們一齊見證天無情人有情的壯舉!
地震歷險記篇三
天已經亮開了,沒有狹窄的縫隙讓我們看到陽光的蹤跡。坐在床上,望著山際,厚重的云層讓世界有點陰沉。
余震,有人完全沒有感覺到,有人淡定從事著日常的活動,有人不顧一切地沖向室外。我被室友叫醒后,也沒有下樓。
8:10,我撥通今天的第一個電話。手機里響起媽媽熟悉的聲音,也許是因為信號的原因,我只能聽到媽媽講話,而她不能聽到我的聲音。十秒左右后,媽媽疑惑地掛掉了電話。我卻心安了。接著我給爸爸撥了一個電話,爸爸在菜場,很吵,我說了很多遍,他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我掛掉電話,想到最有可能的震區是四川。
8:13,我給身在成都的二哥打電話。正在通話中。8:14,二哥回了電話。他說,感覺很強烈,他和娟姐現在都在外面。他們也還不知道震源是哪兒。
5分鐘后,同學在微博上得知了震源,雅安。登上qq。看到很多相關的動態。抱怨還讓不讓人睡覺了,吐槽大地,轉發不要一味打電話……但我看到的更多是愿雅安一切安好。8:26,8:27,8:31……因為網絡原因,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8:32,接到了小駱的電話。他說無法和四川的親友通話。我告訴了他我知道的情況。
接完電話后,發了好一會兒呆。接著,給yy打了個電話,漫無邊際地說了一大片廢話。
一切都安靜時,我突然想起很多了。突然很想說些什么。
汶川地震后,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經歷過地震,但沒有經歷過地震帶來的傷害的人,永遠不會懂得它的可怕。”我想我懂得它的可怕,只是我沒有體會過這可怕而已。一件涉及到生命的事物,讓多少人在瞬間聯系在一起。
想起了媽媽高三時說的一句話,“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地活著就好。”媽媽說這是她最大的愿望。媽媽是偉大的人,因為她讓我知道了整個人生的意義所在。對于這句話,我曾經一直抓不住重點是活著還是健康。活著是健康的基礎,但又怎能說明基礎就更重要?直到此刻,我才明白最重要的既不是健康也不是活著,而是大家。
很多時候,在我們不經意間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會打亂生活的節奏,就像今天。過往的傷痛與歡樂,從我腦海一閃而過。時間,空間不停變換。但總有一件事是不變的,那就是真情。
在意外突然來臨時,我們都會想到他們是否安好,都會急切地想得到他們的消息。這就是真情,這就是愛。家人、朋友、戀人。平淡的生活中其實蘊藏著更多愛的細節。它瑣碎,細小,像一絲風,似一縷霧,藏在生活不起眼的某個環節。或者說,它更像是一滴水,早已默默地滲透在生活的深處,在某一天它會以不同的方式涌現在你的生活中。就像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