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藍色篇一
懸崖,鐵索,吊橋。
突然,橋,斷了。‘啊—’
“藍欣,藍欣……”
“天平座的女生總是充滿神秘,她們的天平回在某個特定的時刻發生偏斜而搖擺不定。而你,藍欣,注定了要在你十八歲的年齡轉動你的天平。你的生活將不再平靜…林又在對我述說著她的“占卜”仿佛她有永遠說不完的八卦,我苦笑。對林的話我想來是不在意的。我從來都不信我的命運會顯現在她手中的撲克牌上,也不信,我平凡無奇的生活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坐在山坡上吹著涼風,望著上腳下那種喧囂的城市,忽然想起那么夢。叫的那端是誰呢?“而你,藍欣,注定了要在你十八歲的年齡轉動你的天平,你的生活見不再平靜……”該死,怎么又冒出林的話來,她的話…我應該不會信,應該不會。
只是,心里,為什么有什么仿佛在痛呢?
“藍色,代表憂郁,大海因為憂郁,所以他有了深邃,而你,藍欣,你有像海水一樣的深邃的眼睛,包裹著神秘與不安。你就像迷途的小鹿,東闖西撞,把自己碰的遍體鱗傷,卻不肯停下來舔舐傷口,惶恐與不安使你迷惘。
也許,林是對的。
我迷失了自己……我的天平已經傾斜了,我控制不了。
天平座的女生有著神秘的力量,注定了會從黑暗中走出來,那時陽光普照下的天平,將仍然平衡的。
“林,謝謝你,我一直都懂”
懸崖,鐵索,吊橋。
我張開雙臂向她飛奔而去,這一次,橋,沒有斷。
陽光,穿透濃霧,指引我奔向你。
林,我的朋友,謝謝你。
當我走過人生的那座橋時,回頭看它,它已不再那般令人不寒而栗,我勝利了,因為,我有你。
藍色篇二
;此時的我正坐在醫學觀察地點某酒店房間里,一臺電腦,一部手機,旁邊還擺放著一束鮮花。結束第一批一線支援后,我們已在這里悄然度過兩個平淡無事的日子,回首參加抗擊新冠病毒肺炎行動時發生的點點滴滴,恍如隔世。想到還有三百多位奮戰在前線的同事,和成千上萬個同樣正“浴血奮戰”的同行們,我的心里始終無法平靜。疫情正嚴峻,各方正努力抗疫,我們因為必要的醫學觀察困在這里,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內心十分不安。于是決心靜下心來,以回憶的形式記錄我人生中絕無僅有的一段特別的經歷,借此向他們致敬。
2020年,是一個讓所有人發出“可以重啟2020年嗎”疑問的不平凡一年。從2019年12月底武漢衛健委通報“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確診病例開始,就拉開了2020年全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序幕,我們從新聞上了解到先是國家疾控中心啟動一級響應,后是武漢市于1月23日上午10點起采取史無前例的“封城”舉措,再到全國各地陸續啟動一級響應。所有人最終都涉足了這場戰“疫”。
疫情就是命令。從大年三十接到省市衛健委通知“全省醫療機構和疾控部門全部取消休假,全員上崗”開始,全體同事便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戰斗中來。大批支援一線的志愿者不斷涌現,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初涉“戰場”,內心的無畏還伴隨一絲緊張。
一月二十七日,我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下午被臨時通知明天去一線科室報道。
同事問我心情如何,我說說完全不害怕那是假的。內心還是有點小忐忑。
大概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明天的未知。
沒有比此時更強烈的希望,疫情趕快過去。
進入隔離病房,看到跟想象中不太一樣的新冠肺炎患者,以為是沉悶的病房里到處充斥著孤獨、絕望、令人窒息的氣息,其實不然,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確診時間不長,癥狀大多比較輕,生活基本能夠自理,情緒也相對穩定,只是全部戴上了醫用外科口罩。跟普通病房一樣,抽血、輸液、霧化、吃藥等一系列治療,并為他們提供一些生活照顧,而每每總能聽到患者的感謝,我們就自然回復一句“不用謝”,所以有時會忘記他們還是帶有傳染性的特殊患者,跟他們交流的時候語氣和心情有點放松,不自覺地靠近他們,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些許暖意。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老師就會提醒我做好個人防護,照顧好病人的同時也務必要保護好自己。那一刻讓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病房,有患者的體諒,還有前輩的關懷。
第三天,兩名患者的病情有所變化,一名突然高熱至39℃,另一名患者情緒非常激動,不配合治療,異常躁動甚至有撕扯護理人員防護口罩的行為,安撫未果只好給予鎮靜。
一月三十日,我在日記里記錄:
早上下班時9床患者情緒還算穩定,不太配合治療,但也很少哭鬧。下午來的時候感覺情緒已經整個崩潰,拒絕任何治療,一直哭鬧,我們不敢說話恐怕激惹她。我鼓起勇氣嘗試與她交流,試圖鼓舞她,但剛一開口她就嚎啕大哭,而我也終于聽清她在哭訴什么:“我怎么那么倒霉,……你不用管我,我不吃藥,這水也沒用,……我什么都知道,都是老天爺制造了這病毒,還讓它變異,……根本就沒有辦法。嗚嗚嗚……”。
我一時語塞,因為我知道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寶寶,我體會不到這種生離死別般的隔離與絕望。我有換位思考,如果是我,也能多少理解患者,更加覺得“偶爾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責任是多么重大,我要更加盡力地幫助病人。
離開一線后,院長在親切慰問時又談起這位特別的患者,他向我們介紹,這名患者其實是武漢的一名教師,不幸染上新冠病毒后被接診至我院。聽到她是一名人民教師時我有大吃一驚。初始,對她的印象就是一位操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身材瘦小、為人和善、溫柔的年輕女子,但隨后在以后幾天里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些變化讓人瞠目結舌,實在無法將性情大變的那個人和原本知書達理的那個她聯系在一起。
情緒完全爆發的她是這樣出現在我的日記里的:
我們十幾人共同經歷一場了“戰爭”,過程無法描述,現在想來還是后怕。
事后,我跟同事說,“你真的太勇敢了,但是也太危險了,你下次別這樣了,一直沖到最前面……”。同事說,“你知道嗎,我其實到現在一直是在忍著的,我……”,然后哽咽,我聽她聲音開始顫抖帶著哭腔,就沒敢再說一句話。
那一刻我終于明白,面對那樣的場景,她表現地如此冷靜不代表她不恐懼,只是穿上了這身防護服她就選擇了最勇敢的方式面對。忽然看到她脆弱的一面,本想安慰,但不知道什么話可以給予她力量。
想到《士兵突擊》里許三多的一句話,現在的眼淚正好證明,你一直那么堅強。
你是我見過最堅強最勇敢的姑娘。
一場病毒竟可以到把人逼“瘋”的程度,可想而知,那些成千上萬個被隔離而沒有瘋狂的感染者心理也是足夠強大。沒有正確的認知和良好的信念,在病毒把你擊垮之前,你自己就先倒下了。
病毒可怕,心魔更可怕。
院長又鼓勵我們說,通過武漢這名患者的事情也反映了一些問題,你們大家能夠完成第一批支援任務,說明不僅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堅持到最后。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只有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一往無前,心中時刻懷抱著強大的必勝信念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我們深以為然,想到后來通過對患者心理疏導,堅持每天鼓勵,并借助與家人視頻通話的形式,幫助她重拾戰勝疾病的信心,她的情緒終于漸漸平和,同事又幫她換上新的病號服,扎起馬尾,整個人也變得容光煥發,一如從前。
最后我的日記里對她是這樣描述的:
今天最后一個班還挺忙的,搭班的同事本就身體不是很舒服,我特別擔心她會像我那天一樣突然暈倒,還好她堅持了下來,盡管下班的時候還是因為各種難受哭成個淚人。
回到家我給她發信息,我知道你們未來還有一段時間要堅持,但是如果受不了不要硬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們絕不能倒下。好像有那種一個戰壕里并肩作戰的戰友關系的感覺,歷經風雨,現在一起守望和平。
希望總還是有的。比如十幾天里已經有四名患者相繼治愈出院,比如之前情緒一度崩潰的9床現在精神恢復正常。
關于9床,昨天同事跟我說她現在已經好了,不哭鬧而且特別配合、不必約束的時候,我心底還是非常抵觸,有了那天的經歷以后,我沒法對她放松警惕,所以時刻關注著她,以免混亂重演。
而今天在跟她交流以后才發現她真的已經神智清醒了,幫鄰床病友呼叫我們,勸慰病房病友配合治療,跟他說安心躺在床上接受治療不要下床,跟家人打電話的時候說醫務人員都是天使,說我們幫助她們恢復健康,甚至在我不小心打爆她暖瓶的時候都第一時間反過來安慰我,說沒有關系不是我的錯,只要人沒事就好……心底的那根弦徹底放松了,有被暖到,所以認真地跟她道歉,對不起,還有謝謝你。
“我力量不大,剛好足夠保護你”,負重前行的人啊,你們都是英雄。
《我在天堂那五年》一書中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在你的生命中,你會做許多精彩的事,許多你從未想到過的事。這個世界將會因著你所做的事,因著你心中的同情而變得更加美好。疫情還未過去,戰斗還在繼續,我心里始終有個信念,這個世界終會因每個堅持在一線的你們正在做著的事而變得更加美好。隔離衣的藍色是我們的顏色,臉上的勒痕是我們的勛章。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而那些過去了的都將會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難忘的藍色記憶。
相關熱詞搜索:;藍色篇三
蔚藍色的天空,
浩瀚無邊的海洋。
描述著我的夢想。
描述著我的夢想!夢想!
我愿我是一只美麗的小鳥,
在那蔚藍色的天空,盡情飛翔!
我愿我是一條美麗的人魚,
在那浩瀚無邊的海洋,盡情遨游!
啊!我的藍色夢想!
東方的天空,有著淡淡的憂傷,
我的夢想是否還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