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捉知了捉知了字實用篇一
我的故事緣于一次家庭大戰。
爸爸喜歡吃知了猴,更喜歡捉知了猴。為了捉知了猴,他可以跑幾百里路回到老家去。在我看來,那純粹就是為了尋找他童年的感覺?,F在倒好,在北京他也找到了可以捉知了猴的地方,每天晚上碗筷一放就會拿起他心愛的小手電、騎上自行車,奔向他理想的“圣地”。
媽媽不喜歡吃知了猴,而且她從網上得知,知了猴也是動物,專門有人呼吁要注意保護動物。爸爸卻說不要拿無知來騙小孩子,知了從生到死,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害蟲,并提出讓我們跟著去捉知了猴“開開眼”。
我是中立方,也不吃知了猴,不表態。但是經不住爸爸幾次力邀,也禁不住心中的幾分好奇,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嗎,就跟著爸爸去走一趟、看一看。
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幾只“早起”的知了猴已經落入爸爸囊中。以前只在微信上看到的圖片,現在出手可及。有的在地上爬著,有的剛爬到樹根,有的已經爬到樹梢上,有的“懶蟲”只是爬到它洞邊的小草上。捉知了猴的過程,就是與時間賽跑、與其他“打獵”者競爭的過程,好不熱鬧。
剛開始跟在爸爸的身后跑來跑去,加上天氣熱,不知不覺中已經跑出一身汗來。隨著天色漸晚,知了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這個時候,“金蟬脫殼”開始隆重上演。直到這時,爸爸才放慢腳步,我也才從興奮的心情中冷靜下來,顧得上問我最關心的問題。
原來,知了的幼蟲生活在土里,吸樹根的汁,成蟲飛到樹梢喝嫩枝的水,它在哪個樹枝產卵,哪個樹枝便會枯萎掉下來。難怪爸爸說它是害蟲,其實按照現在保護綠化的觀點,是應該發動大家來除害才對。不過,好像不需要發動,據說現在知了猴的市場價格不菲,甚至要上百元一斤呢。你看樹林子里捉知了猴的人,那燈光閃爍的場景,簡直是在開民間運動會。
一只知了猴從入地到出地要經過至少3年,甚至長達2019年的地下生活,而在樹枝上的生命僅僅兩個月左右,算起來好像挺可惜的?!熬鸵姽膺@么幾天,圖啥?”我的一句感嘆,引來了爸爸一番說教——動物沒有思考,人類不能無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要想贏得最后的幸福和自由,就要付出長期的艱辛。馬克思、恩格斯、李大釗、毛澤東,在出名之前都是圖書館的“書蟲”。現在的高考與知了的準備過程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捉知了捉知了字實用篇二
入暑七月,十天有九都漚熱得厲害。熱氣黏在身上,逼出一層又一層的涼汗。家門口種的三畦連豆角,葉子蜷曲著裹成了山東沒蔥的大餅。小侄女每每看見了,總會嚷嚷著豆角都死了,豆角都死了。小蓮與她說了好幾次,豆角沒死,只是該澆水了,她也還是記不住,還要嚷嚷。弄得小蓮煩躁得很,最后也就隨她去了。
小蓮是小東村西北角老陳家的小姑娘,二十五歲了,還沒有嫁出去。鄰里街坊但凡拉個家常,都要將她拉進去。說她死倔,不聽老人言。
這天小蓮躺在自個兒屋子里睡覺,空調沒有開,搖頭扇哼哼唧唧地做著半周運動,扇葉隨時都能從鐵網后面飛出來似的。小蓮不擔心,她每次睡覺前都會離風扇一段距離,更會拿上家里的那把老得生了銹的鐵鉗,將鐵網上的螺絲轉好幾個圈。就這樣,伴著搖頭扇的催眠曲,她很快就能進入睡眠。夢里,她可以做很多事情,還實現了自己的終極理想。這樣的美夢并不多,卻次次被打斷。惹得她想破口大罵,一想到自己被嘮叨得次數夠多,也就把不滿放進肚子里,自個兒慢慢消化。
她的屋子臨著門外的街道。這個時間里時不時會有三五個男女,散亂的坐在石板、自個兒從家里帶出的木凳子上。這些凳子大都是村東頭的老李一搓子一搓子打磨出來的。
“這凳子質量還行,就是難看了點?!币粋€男人的聲音,傳到小蓮的耳朵里。小蓮閉著眼眉峰聚了聚:要求還不少,質量好不就行了。“還不止這樣,前年我去他家做了兩扇門,你們猜怎么著?”只聽另一個聲音上坡地一樣停頓在高處。然而沒有回應。“根本就合不嚴實?!甭曇舻竭_了最高點,引得樹上的知了應和一聲,又偃旗息鼓了,接下來是片刻的寧靜。這樣的話題似乎沒什么嚼頭。“老李家的姑娘,你們知道嗎?都二十五了?!边@話一出,立刻引來了女人們的興致,都想評價評價。而小蓮的耳朵也被這話題拉長了。“怎么不知道呀!她前兩天剛相過親,聽說是她姑給介紹的。”這個聲音小蓮最熟悉了,只要有人堆的地方,都能見到她——小學同學的媽,彩霞。她一開口,知了都得被從樹上震下來。她兒子四年前考上了某所重點大學,她說話的樣子,浮現在小蓮的眼前,“唉呀,眼高手低的,相了好幾個吧。這小妮子,她姑都說挑的很。我看也是,再過一半載還能找著好的?”小蓮的`心被提了起來。
小蓮有自己的原則:一個不自以為是的指責別人,尤其是后輩;二個不輕易談論他人的是非。殊不知,眼不見,還是會煩,總有這類話往耳朵里鉆。她自我按耐住心里慢慢浮起的急躁,只是眼睛睜開閉不上了,不知道焦點定在哪里。穿墻而入的刺耳論調,緊緊揪著她的注意力。
這年月,能呆在村里坐在家門口閑扯的人還真不多了。人們到城里工作省吃儉用拿到的工資比種一年莊稼的收入高出很多??墒情T口的這些人怎么就不出去,反倒來打擾她陳小蓮睡覺,生一肚子的悶氣。偶爾,夾雜幾聲知了半死不活的吟唱,搞得小蓮真想往手里擱點兒什么,一下子摔到那堵墻上。一陣涼風吹過,一只大蝴蝶注滿了力量,飛向墻邊,在兩米之外摔到地上,她這才醒悟過來,自己剛才爆發了。忽又覺得好笑,自己也就敢摔個軟皮本罷了。低低的笑聲傳到耳邊,確實可笑。
墻外連著又換了幾個話題,什么李一去城里打工了,掙的錢還得給前夫;誰誰考上公務員,拿到鐵飯碗。小蓮再聽不下去,端著搖頭扇輕手輕腳換了個屋子,插上電源,重新躺下了。
捉知了捉知了字實用篇三
夏天的時候,樹上老是有知了在不停地唱著歌,我們這些小孩子可調皮了,拿著自制的工具就去粘知了。
工具是再簡單不過的了,一根長竹桿(幾米長的那種,如果不夠長還可以把兩根竹桿用繩子接連起來的),一些蜘蛛絲。工具制造是這樣的,先在房檐屋角里尋找些蜘蛛絲(盡量多找些),把找到的蜘蛛絲弄成一團就用衣角包裹著,再用牙齒不停地把蜘蛛絲咬成粘性很強的,粘手的一團東西(原先白色的蜘蛛絲變成了黑色的了),弄好后就把這團東西粘在竹桿的末端,然后就拿著竹桿到樹底下尋找樹干上的知了了。
粘知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眼睛要亮,聽見知了的聲音后必須立刻發現知了的蹤跡,否則會把知了驚嚇地飛走了的;第二必須眼疾手快,發現知了的蹤跡后就必須立刻輕手輕腳地從知了的背后粘住它,否則又會嚇跑了它。其實說著挺容易,粘起來可費勁了,竹桿越長越難控制,那竹桿會左右晃動,不聽主人的吩咐,你越想早點粘住知了,你就越不成功。我曾經好幾次就因為竹柑晃動把知了嚇飛了的,看著即將到手的知了飛走了,心里非常不爽,心想又要再來一次了。
粘了知了后,我們小孩子們常把知了的用來振飛的翅膀剪掉,這樣知了就不能高飛了。然后我們就可以斗誰的知了的叫聲大,誰粘的知了大了。
粘知了又是件不好玩的事情,因為衣角上弄蜘蛛絲的黑跡是洗也洗不掉的,我曾經想把痕跡毀滅,可是越洗越大面積,回到家,媽媽不用問就又知道我去粘知了了,又罵了我一頓,說衣服又報廢了,并且警告我不準再粘知了。我只好一聲不敢出地低頭去干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