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捉知了作文字篇一
昨晚,我和爸爸、媽媽拿著手電向康樂新村走去。到了康樂新村,我們分工捉知了:我照樹,爸爸挖地。只過了一會,爸爸就喊我說:“你看,我找到了三只無人要的小知了了。”我忙把知了裝入袋子。過了五、六分鐘,爸爸在地下挖出了一只,又在地上活捉了一只,我馬上拿袋子,讓爸爸把知了扔進去。我們再接再厲,結果沒想到,我看了好多棵樹、爸爸挖了好多次地都沒再有任何收獲,我們只好哎聲嘆氣地去奶奶家休息了。到了八點,正是知了出來的高峰期,我們再次去捉,哈哈!這次突擊成功了,知了沒有防備,沒想到我們又殺了個回馬槍,這下我們大獲全勝。
在回家的路上,我給爸爸媽媽講了一首自己編的“打油詩”
捉蟬妙計
挖地三尺,埋上地雷,晚上一到,馬上拉雷。
地炸破了,蟬炸香了,過去嘗嘗,還真不錯!
滿載而歸的回到家,我心里甜滋滋的,因為可以吃自己捉的知了了。你別提那味道有多香了……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
盛夏時的一個周末,我和哥哥跟著爸爸媽媽回到鄉下看望外婆外公。
到外婆家時快中午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我和哥哥趕緊躲進外婆家的風扇底下,只聽見房子外面的傳來一陣陣“知了、知了……。”
“這是什么在叫呢?這么不知疲倦地叫著。”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問外婆。
外婆笑瞇瞇地看著我倆,說道:“這是知了在叫。”
“晚上帶你們去捉知了,好不好?”爸爸對著我倆說道。
“太好了!”我和哥哥聽了興奮得跳了起來。
終于等到了晚上,我和哥哥帶上捉知了的工具——手電筒和盒子,來到了外婆跳廣場舞那兒的一顆大樹底下。開動啦,我和哥哥同時打開手電筒,對著大樹茂密的樹葉“掃射”,不一會,吸引來了許多知了。
“哥哥!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哈哈,這些知了都會統統到盒子里啦!因為它們已經在大樹底下四腳朝天啦!”我對著哥哥喊道。
我手電筒都沒來得及關掉,直接拋給了媽媽,借著外婆跳廣場舞那兒掛樹上的昏暗的燈光,開始了讓知了乖乖進盒子的行動。
“知了們,乖乖臣服于我吧!”哥哥嘀咕道。
過了一會,整個盒子都裝滿了,我和哥哥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回到家,外公把門外的一個黃色大燈給打開了。
“哇——哥哥,你看這辦法……”我話還沒說完,哥哥接著說:“知了喜歡燈光,直往燈上撞,撞上去直接就撞暈了,我們現在比賽撿知了,一人一個袋子,看誰多!”
正撿得高興時,突然一只知了掉了下來,我心想:“嚇死寶寶了!如果掉我頭上會嚇暈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快捉知了吧,還在比賽呢!
比賽結束,我們把各自的袋子都裝得滿滿的,作為裁判的爸爸,宣布我贏了,因為我比哥哥多幾只。
捉知了真有趣啊!
捉知了作文字篇三
每到夏天,知了的叫聲就會穿過樹葉,透過窗戶,飛到我們的耳朵里,使得我們心煩意亂,真想把它們抓住解解氣。
終于有一天,我再也按捺不住了,準備好了一團面筋,一根像擎天柱般的長竹竿和一個塑料盒,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出發了。
來到郊外,周圍風景如畫,從樹林里傳來的知了聲不絕于耳。到目的地后,知了的叫聲就更嘈雜了,知了們就像一群亂哄哄的小孩子,吵吵鬧鬧,忙得不可開交。我們揪下一小塊面筋,粘在竹竿的最頂上,開始了我們的"粘知了工程"。
我在爸爸的協助下,把竹竿扶起來,對準一只知了,一粘,呀,粘歪了,狡猾的知了一下子就溜走了。我只好再重新尋找目標。這次,我小心翼翼地選了一只位置比較低的,自以為動作可謂狠、準、猛,沒想到雖然看似粘在了知了背上,可等把竹竿放倒了一看,卻只有可憐的半截翅膀粘在上面。原來,知了見跑不了了,干脆把翅膀掙斷后逃之夭夭了,我不禁火冒三丈,小小的知了竟然這么難對付!于是,我重新換了一塊面筋,拿起竹竿,粘準知了后先搖了一下,確定完全粘住后才把竹竿放倒。就這樣,我終于抓住了第一只知了。哈哈!
不一會兒,山坡后面就升起了縷縷炊煙。這時,盒子里已經有五六只被俘虜的知了了。它們垂頭喪氣地躲在盒子里猜測自己的命運,叫聲也不似開始那么趾高氣揚了。
回家后,知了成了美味的晚餐佳肴,既安慰了我肚子里的饞蟲,又為大樹媽媽除了害,何樂而不為?
捉知了作文字篇四
夏天,下場雨。樹綠油油的,風輕輕地吹著,人清爽多了。
爸爸踮立在樹下,雙眼直直地盯著樹上,我悄悄地湊上去:“老爸,你……”話沒說完,讓他給瞪下去了,我壓著嗓子:“干嘛呢?”爸爸輕輕擺擺頭,努努嘴。我順著他的目光,盯著樹,“哇!”——樹上趴滿了知了。
爸爸眼睛死死地盯著樹上,伸出雙手,合成一個碗狀。那知了已經插翅難逃了,還沒有一點意識到危險,爸爸小心翼翼地向樹枝逼近,猛地伸手一蓋,“唰唰唰”知了們猛地一顫,感受到了危險,四散紛飛,老爸手里頭有東西在顫抖,我驚喜地湊上去:“抓住了?”,爸爸點點頭,張手給我看,“唦”一泡尿灑在老爸的手上,“呀??!壞家伙,灑我一手尿。”老爸把知了塞到我手上,接過知了,捏著它的翅膀,看著老爸,老爸甩著手,拿紙把手擦干凈。我低頭望著剛抓到的知了,準備好好研究一下它,哪兒成想,趁我沒注意,它用六條腿拼命地撓我,撓得我手心癢癢的,一不小心,它顫抖著翅膀,從我手里掙脫,打了個呼哨,飛到更高的樹叢里去了。
“真膽小,男孩子要勇敢點,再抓一只,不信你還能讓它跑了。”老爸呼了一口氣,帶著我到別處去找知了,知了像是和我們作對,怎么也都找不著。
“嗨,反正也找不著知了,不如你把怎么抓知了的方法告訴我吧!”我們坐在椅子上,老爸傳授給我“捉知了妙招”。
“要想捉到,先得熟知知了習性。樹干上的比較容易抓,陰涼的樹枝上比較容易找到,抓之前不能驚到它,要小心翼翼地接近,抓住后要把他捂在手掌心里,捏住背部,或者捏住它的翅膀就不容易走。”
捉到了知了,我很高興,可知了不高興。知了凄凄切切地叫著,似乎在哀求我把它放了,我有些看不下去,于心不忍,把它拋向空中。
爸爸微微一笑:“看不出你挺有憐憫之心。”
捉知了作文字篇五
在我的腦海里,有許許多多的往事,就像夜空中的小星星一樣忽隱忽現,有件事兒可是出了名的“大明星”。它呀,我常常掛在嘴邊,所有和我認識的人他們都知道,這件事就是——捉知了。想起來,我的話就如黃河水似的,滔滔不絕,接下來就聽我講講吧!
首先,要把捉知了的工具做好。一個保鮮袋,一根竹子,一根鐵絲。我先把竹子和保鮮袋拿在一起,然后用鐵絲把他們捆在一起,再把保鮮袋抽出一個口來,簡易的捉知了工具就做好啦!
捉知了這件事讓我回味無窮,真想回到那個時間,永遠不要離開。你們有新鮮,有趣的故事嗎?如果有,那就快拿出來“曬曬”吧!
捉知了02-12
捉知了作文03-04
捉知了猴兒03-16
捉知了作文字篇六
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三口去大公園里捉知了。
走在路上,我哼著小歌,晃著桶子,一不留神,老爸已經捉到知了了呢!我興奮極了,連忙打開桶蓋,老爸把它扔進桶里又上了路。
路上,老爸告訴我:“那只知了因為肚子上沒有兩片甲板,所以不會叫。”我聽了,連忙看了一下知了,知了翻著肚皮一動不動。啊?死了?我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于是,我急忙搖了兩下,知了竟然又爬動起來。“你這臭東西,竟敢騙我姚女俠!”我生氣地想。
終于到了大公園,我發現樹上停著好多奇怪的東西。老爸認真地說:“這是知了的幼蟲,它們起先是地蟲,長大之后爬到樹上成繭,從繭里出來的就是知了了。但是它是害蟲!”
“啊哈!又捉到一只了,而且這只還會叫!”我快樂得一蹦三尺高。
“太棒了,太棒了!來!給你們父女倆拍照!”媽媽迫不及待地嚷道。
“爸爸,我也想捉幾只!”我大聲說道。
“可以呀,但是這些知了太聰明了,都躲到樹梢上了呢!等下我看見停在低一點的,讓你捉。”
“好!”
捉知了作文字篇七
吃過晚飯,我和三姨她們去捉知了。
捉知了的人很多,忽然,三姨發現一只在樹上爬著的知了。三姨說:“大家看,這有一只知了。”我連忙跑去把知了抓下來放進瓶子里,又去認真找了。沒過一會兒,聰聰大叫:“這有個怪物。”我跑過去仔細觀察后發現是知了。
我找呀找,總是找不到。我就對三姨說:“咱們去玩吧。”
三姨說:“不要灰心,已經捉了兩只,繼續努力吧。”
三姨找的非常認真,她發現一個洞里有知了,我們都高興的圍在旁邊,三姨先用手指小心地把洞口挑開,再用鏟子挖更大的洞,夾了一個知了出來,用手電一照,竟然還有一只。三姨把它們放到瓶子里,又繼續往前找。
不一會兒,我發現一個洞,也抓到了一只知了,我把知了放在手里跑去找三姨。姐姐哥哥很開心,她們說:“你終于找到一只知了。”
我很高興,我告訴她們只要仔細觀察,說不定就能找到知了。
最后,我們一共捉了27只知了!
捉知了作文字篇九
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覺得很普通,因為很多人都捉過知了,而且還吃過它。
昨天晚上,吃過飯后,我就和大人們一起去捉知了,同行的還有弟弟妹妹。
我們先來到一片小樹林,下車后,經發現有許多蝙蝠,不僅個頭較大,而且還飛的又快又低,于是,我們迅速上車,轉移陣地。
我們又來到了三角公園,提著桶,拿著鏟子,用手電筒照著開始尋覓資知了的蹤跡。我們彳亍在三角公園的小樹林間,空氣摻雜著泥土的芬芳。我們在小樹林中兜兜轉轉,走了好幾圈,連個知了殼兒都沒見著。難道知了滅絕了嗎?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捉知了、賣知了的人很多很多,所以,如果知了真的滅絕了,那也不為奇怪,畢竟,動物滅絕了這么多,也沒有讓人特別關注的呀?
今天下午,我帶著妹妹在后院玩,無意中發現了樹上有個知了蛻變后留下的空殼,這一下子激起了我的興趣,順著往樹下一看,大大小小的洞布滿了土地,我想找找有沒有資料,就來到后院通往屋里的窗戶,將是說給了姥姥,姥姥給我支了個招,然后我就去世,一個又一個洞被我試了,可一個知了都沒見到,但是見到了一個已經蛻變了的,只不過它已經死了。
捉知了,卻一個都沒見到,它想滅絕了似的。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
這個夏天,我決定跟隨者大爺一起去捉知了。
白天,我把手電筒的電量充足,找了一個十分精致的瓶子,用鐵絲彎了一個小鉤,讓媽媽給我裝在瓶子上。這樣,就像是一個簡易的小桶了。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天黑了。
晚上,我隨著大爺來到了恐怖的林子里,媽呀!那么黑啊,我急忙打開了手電筒。哇!亮多了。向周圍一看,亮著金光的手電筒好比天上的星星,若以若現的。
我用手電筒照照這棵樹,再照照那棵樹,沒有發現一個知了猴,我有些心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大爺回頭看看我,笑了笑說:“慢慢來,總會找到的。說著,便指了指前面的一棵樹。我急忙站起來,向那棵樹跑去。不料,一塊石頭把我絆倒了,這可引起了樹林里的人一陣大笑……
八點,八點一刻,八點半,九點,九點半,一個,兩個,三個……我足足找了12個知了猴,我興奮極了。我覺得很疲倦,但是又覺得很輕松……
我邁著歡快的腳步,唱著快樂的歌謠,回家去了……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一
生活中,有成功、有挫折;有思考,也有發現;有甜蜜的回憶,也有美好的憧憬……是啊,在那些事當中,我常常想起那一件。
記得有一次,我回爺爺家,看見爺爺在竹竿上纏一些綠繩子,我走過去仔細一看,原來是用來抓知了的“小手”。那時候正是盛夏,天氣炎熱,知了也很多。爸爸準備中午帶我去消滅那些知了,可是爺爺說:“中午太熱了,別中暑。”我和爸爸只好聽從爺爺的話。
終于等到了下午,我、爺爺和爸爸拿著塑料袋和竹竿出發了。一到菜園,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果樹,其次是那些綠油油的大蔥。從樹叢中傳來陣陣蟬鳴,知了,知了……
我們開始分工,爺爺和我負責抓,爸爸負責找。過了一會兒,爸爸突然停住,用手指給我們看,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有一只知了正在若無其事地唱著歌,但它卻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地向它逼近……就在一會兒后,知——的叫聲打破了原來有節律的聲音,變得更加刺耳,成功抓獲。
該輪到我這個新手出馬了,不一會兒,爸爸在一棵茂密的桃樹上發現了一只知了,我小心翼翼地靠近,10厘米、8厘米、5厘米,隨著知了的叫聲,我松了一口氣,把桿子放下來一看,糟糕!原來我速度太快,把知了嚇跑了。后來爺爺一直成功,而我呢,卻一直失敗著。
天邊布滿紅彤彤的的晚霞,它們仿佛是時間的使者,告訴我們應該回家了。或許,你認為我的收獲只有這幾只知了,但我卻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這些歡樂的時光!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二
已進入夏季,到了知了的盛期。晚上,樹木上到處爬滿了知了,不停地叫著“知了,熱呀!知了,熱呀!”像是在比賽唱歌,很是熱鬧。
一天,我和特警110約好一起去小樹林里捉知了。我們各自拿了一個手電筒,一個裝知了的盒子,向小樹林“進發”。
我們在黑漆漆的的路上走著,哎喲,一不小心,我被一個樹墩絆了一下,摔倒在地,趕快起來,呲,又被樹枝劃了一下胳膊,搞是我傷痕累累,但為了捉知了,我毫不在意。很快,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我打開手電筒,開始一絲不茍地搜查起來,絕不放跑一只知了。
這手電筒很亮,晚上照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被照得跟白天似的,知了立刻就會被發現了。可是,知了好象故意躲著我們,十幾分鐘了,我們沒看到一只知了,樹干上光禿禿的。我們急得團團轉。這時,我在心里暗暗地說:“冷靜,別著急,慢慢來,一定會找到的。”
我看了看身處的環境,發現和我一起捉知了的人有四五個,和我們走一條路線的人有好幾撥,我分析可能知了被前面的人捉走了。于是,我改變策略,走到圍墻邊,那里很黑,樹很多,卻很少有人去,我舉起手電筒上下左右照,哇,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一棵樹上就趴著兩只知了,有一只還正在向上爬呢,我用手輕輕地把捏起它的硬殼,只見它的兩條腿就不停地動,它是在掙扎,我趕緊將它放入瓶中,終于有收獲了。
這時,只聽特警110大喊:“銀色閃電快來,這里還有。”我跑過去一看,原來,他也捉到了兩只活蹦亂跳的知了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可前面的地方可不太好,草已經長得非常高了,樹枝也非常多,人站在草叢里感到腿很癢癢,不易觀察。于是,我們合作起來。特警110負責將樹邊扒開,而我則負責照亮。我們耐心地找了起來,一棵、兩棵、三棵……一直到第六棵,我們一無所獲。此時,我們每個人的腿上都被蚊子咬了幾個包,我們的信心在一點一點地減弱。不過,我們還是抱著一線希望一直找,到第10棵樹時,突然,我眼前一亮,終于發現了一只。就這樣,我們將捉到的知了一只一只裝進瓶子里。
這一晚,我們一共捉了10只知了,心里那叫一個甜呀!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三
昨天,我去捉知了了。
昨晚,我和爸爸、媽媽拿著手電向康樂新村走去。到了康樂新村,我們分工捉知了:我照樹,爸爸挖地。只過了一會,爸爸就喊我說:“你看,我找到了三只無人要的小知了了。”我忙把知了裝入袋子。過了五、六分鐘,爸爸在地下挖出了一只,又在地上活捉了一只,我馬上拿袋子,讓爸爸把知了扔進去。我們再接再厲,結果沒想到,我看了好多棵樹、爸爸挖了好多次地都沒再有任何收獲,我們只好哎聲嘆氣地去奶奶家休息了。到了八點,正是知了出來的高峰期,我們再次去捉,哈哈!這次突擊成功了,知了沒有防備,沒想到我們又殺了個回馬槍,這下我們大獲全勝。
在回家的路上,我給爸爸媽媽講了一首自己編的“打油詩”
捉蟬妙計
挖地三尺,埋上地雷,晚上一到,馬上拉雷。
地炸破了,蟬炸香了,過去嘗嘗,還真不錯!
滿載而歸的回到家,我心里甜滋滋的,因為可以吃自己捉的知了了。你別提那味道有多香了……
捉知了02-07
捉知了作文03-29
捉知了作文05-22
捉知了日記08-15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喻補鳴蟬,忽而閉口立。
上面的這一首詩,描寫的便是古代兒童捉知了的情景,連古代的兒童都這么愛它,我們21世紀的小孩子又何嘗不是呢?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吧!
赤日炎炎,驕陽似火。在這個令人郁熱沉悶的暑假中只有一件事值得我期待——捉知了。
用了一個上午準備好了之后,我便出發去了小樹林。
前一腳剛踏進林子,后一腳就聽見了“知了!知了!”的歌唱聲,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我這些小音樂家們見面,鞋子在褐色的土面上發出了沙沙的聲響。
可能是因為我太心急了。又或許是其它的原歷,在這個枝繁葉茂的樹林中,我竟然沒有見到一只蟬。
我愛知了,我愛大自然!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五
今天,我們一家吃過晚飯,帶上手電筒,要到北邊的小樹林里捉知了猴。
小樹林到了,我興奮地跑了進去,邊跑邊喊著:“知了猴,我來也!”我不得不承認,知了猴是捉迷藏的天才。我好似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可就是撞不到一只知了猴。
正在我焦急萬分的時候,我見眼前的樹上趴著一只“知了猴”,我伸手去抓時,才發現上當了。原來知了猴又玩起了它的老把戲——金蟬脫殼。
過了一會兒,我又被兩只以假亂真的臭甲殼蟲戲弄了一回。我氣急敗壞地喊起來:“狡猾的知了猴,我一定要捉住你!”媽媽聽了笑著說:“別著急,要有耐心,慢慢地找。”
我靜下心來,仔細地檢查著每一棵樹,終于有了收獲。我拿著今晚捉到的第一只知了猴,得意地炫耀著:“哈哈,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很快,我又捉到了第二只……
爸爸常說,吃魚沒有捕魚樂。我也得出一個結論:吃知了猴沒有捉知了猴樂。不信,你也試試看!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六
“熱啊!熱”馬路邊的大樹上一群知了頂著驕陽賣力地叫著,仿佛在進行一場大合唱,它們的聲音蓋過了汽車的鳴笛聲。
“我們去捉知了吧!”爸爸一邊歡快地說,一邊向一棵大樹走去。爸爸仔細地看著樹,突然,他眼睛一亮,看見了一只知了,于是縱身一跳,伸手去夠,結果知了沒捉到,反而“吱”地一聲飛走了。
爸爸望著樹,感嘆道:“這不行,還是得用工具。”于是,我幫爸爸找來一根竹竿和一個塑料袋。隨后,他折下一根樹枝,把它卷成圓環狀,把塑料袋套在圓環上,然后綁在竹竿上。
“這里的知了都飛走了,我們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吧!”爸爸帶著我走到另外一棵樹下。樹枝上停滿了密密麻麻的知了,它們無精打采地趴在那里一動不動,只是扯著嗓子唱著歌。我接過爸爸手中的工具,舉著竹竿,慢慢靠近一只知了。我屏住呼吸,心“咚咚”直跳,生怕一喘氣,就驚飛了知了。但當竹竿靠近知了時,它還是察覺到了,立即扇動著翅膀飛走了,活像一個機靈的偵察兵。
接連飛走了兩只知了,我有些失望,開始打退堂鼓,心想:這些知了可真狡猾。“我們再試最后一次。”爸爸在一旁給我打氣。
這一次,我想了個好辦法,找了一只沒有樹葉遮擋的知了。我再次伸出竹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罩住了它。它撲騰著翅膀想拼命逃出去,但此時它就像孫悟空落在了如來佛的手掌里,怎么飛也飛不出去。我收回竹竿,它還在塑料袋里張牙舞爪地爭扎著,頓時失去了在樹上的威風。而此時的我,成了大獲全勝的小戰士。
捉知了可真有趣啊!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七
晚上吃完晚飯,我和媽媽約定一起去捉知了。
我先和媽媽到文化宮找知了,沒找到。媽媽說:上南河捉吧!
我說:好。于是我們出發了。
走在半路上,我累了,就說:咱們應該騎車子。媽媽說:說得對。媽媽就回去騎車子。
我在前面路口等著媽媽回來。我等呀等,終于媽媽回來接我了。我們一起到了南河,一看,人不少呀!
我們趕緊到草叢里去找。我們找呀找,找呀找,也沒有找到,只好原路返回。
走在回來的路上,媽媽東看看,西找找,終于找到了一只知了。但再仔細一看,卻是死的。我們兩個人非常失望地把它給丟了,只能空手而歸了。到家之后,我們忽然聽到雨聲,而且還有轟隆隆的雷聲。多虧我們回來的早,才沒有給淋著,那樣就更慘了。
下次我一定要抓到知了。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八
夏天,知了停在樹上叫不停,我走到門口準備把這煩人的東西拿下。
我先找出一根竹子,又細又長。然后拿出一個大袋子,再到小店買一個綠色小球。這球是專門放在竹子頭上,只要粘住知了翅膀,知了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準備好東西,我走到小區的百年大樹下仔細一看,哇,樹上停著數也數不清的知了,我把竹竿一舉,竹子尖端打到了大樹,樹上的知了一下子飛走了一大半,球也沒用了,因為它掉到了地上的沙堆里,第一次捕蟬行動失敗了。
第二次,我小心的走到樹下,不知道啥時候,樹枝把袋子勾了一個大洞,而我并不知情,我把抓住的知了直接放入袋子高興的手舞足蹈,后來發現袋子一點沒動靜,原來落入袋子的知了全跑了,我沮喪極了。
我又一次來到大樹下面,樹上知了叫得更歡了,好像在說:“你又來了,粗心小鬼。”我直接拿著竹竿一撲,一只大知了粘在枝頭拼命掙扎,我把它拿下來放在袋子里,就這樣不一會兒,我捉了十幾只知了高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奶奶問我黑袋子里是什么?我打開袋口,知了一下子全飛走了。我氣得把手上的東西一丟,跑上樓開空調看電視去了。幾分鐘后只聽“知知知”很大的聲音,原來是大伯過來了,手里拎著一個袋子,里面大概有二三十只知了。
這時我才發現,把知了捉回來才是最煩人的呢。
捉知了作文字篇十九
“知了……知了……知了”,池塘邊、門前的樹上、路邊的樹上,知了一直叫個不停。今天太熱,熱的人們不想出門,熱得螞蟻不想搬家,熱得小草不想鉆出地面,我想知了也是熱的叫個不停吧……當然,家里可比外面涼快,可那知了吵得人——心煩呀!
都怪我不好”,弟弟也感到惋惜。只有尋找下一個目標了,可是第一次簡單,第二次就難嘍!
目標要么太高,要么在雜草叢生的地方,無立足之處,難啊!
突然,弟弟輕聲叫了聲“姐”看電線桿上有一只知了哦。
成功了,一只大大的知了被我們成功捕獲。
剛捕的知了還不太樂意,扯著嗓子高歌那唐老鴨似地歌:“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哎真有點難聽,可它就這嗓門,能怎么辦了?再來看看這丑陋的面止,心里難受啊!
真想給它做個變形手術,”長得丑、歌唱的難聽”真不知道剛才是什么促使我將它捕獲。
“知了、知了、知了、知……了”,雖然它歌唱的難聽,但我還是慶幸,第一次捉知了,竟然有收獲,此時地心情還是挺高興的哦。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十
生活中,有成功、有挫折;有思考,也有發現;有甜蜜的回憶,也有美好的憧憬……是啊,在那些事當中,我常常想起那一件——
記得有一次,我回爺爺家,看見爺爺在竹竿上纏一些綠繩子,我走過去仔細一看,原來是用來抓知了的“小手”。那時候正是盛夏,天氣炎熱,知了也很多。爸爸準備中午帶我去消滅那些知了,可是爺爺說:“中午太熱了,別中暑。”我和爸爸只好聽從爺爺的話。
終于等到了下午,我、爺爺和爸爸拿著塑料袋和竹竿出發了。一到菜園,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果樹,其次是那些綠油油的大蔥。從樹叢中傳來陣陣蟬鳴,知了,知了……
我們開始分工,爺爺和我負責抓,爸爸負責找。過了一會兒,爸爸突然停住,用手指給我們看,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有一只知了正在若無其事地唱著歌,但它卻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地向它逼近……就在一會兒后,知——的叫聲打破了原來有節律的聲音,變得更加刺耳,成功抓獲。
該輪到我這個新手出馬了,不一會兒,爸爸在一棵茂密的桃樹上發現了一只知了,我小心翼翼地靠近,10厘米、8厘米、5厘米,隨著知了的叫聲,我松了一口氣,把桿子放下來一看,糟糕!原來我速度太快,把知了嚇跑了。后來爺爺一直成功,而我呢,卻一直失敗著。
天邊布滿紅彤彤的的晚霞,它們仿佛是時間的使者,告訴我們應該回家了。或許,你認為我的收獲只有這幾只知了,但我卻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這些歡樂的時光!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十一
星期天下午,我們一家人全部出擊,去捉一個小不點,你們猜猜它是誰呢?告訴你吧,它就是知了。
到了晚上8點,我們全家便到了目的地,我一看,就這么個小不點,咱們單挑吧!我把一只知了從它爬著的樹上拿下來,一看樹干下面,竟然還有這么多,讓我來數一數1吧,天哪,總共有六七十個呢!不到2秒鐘,這些知了就“跳”進了水中。我問老爸:“這知了有你說的那么好吃嗎!”“聽我的,肯定好吃!”老爸的語氣里充滿了自信。
不知不覺就已經9點了。“啊!啊!救命啊!”聽見小弟的呼救后,我急忙趕了過去。原來,小弟遇到了兩只超級無敵大的知了。他這個膽小鬼,躲在旁邊,連大氣兒都不敢出。哎,只好我出馬了。我左手拿著水桶,右手拿著手電筒,三下五除就把那兩個知了給捉住了。我心里一直在感嘆:“我的小弟啊!不怕虎一樣的對手,就怕有豬一樣的隊友,你可真膽小呀!”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捉知了終于告一段落了。小弟瞪著眼睛問我:“哥,你捉了多少只知了?我說:“你自己看。”“哇!好多呀!好像有200只。”弟弟一看,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10點了,我們要回家了。爸爸說:“你們數一數一共捉了多少只吧!”十分鐘后,終于數完了,一共169只呢!
怎么樣,我們今天收獲不小吧!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十二
夏天到了,什么動物最吵鬧?當然是知了!知了,又叫蟬,在許多有樹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在鄉下,那就更普遍了!我今天就體驗了一把捉知了癮。
一大早,我才剛剛醒來,外公就對我說:“今天可是個大好日子,要不要去捉知了呀?”我心想:我到現在還沒有捉過知了,真想試試呀!于是,我立馬說:“好呀!好呀!等等我!”吃完早飯,我、外公和弟弟,一起出發去田野后邊那塊小樹林捉知了。只見外公騎著三輪車,載著我們兩個;我拿著一根長桿子,桿子上系著一個塑料袋,用來捉知了;弟弟拿著一個塑料袋,用來裝捉好的知了;我們三個帶著一雙靈敏的耳朵,用來聽出知了在哪兒。
來到小樹林,只聽見一聲聲響亮又悠長的蟬鳴聲不絕于耳,震耳欲聾。表弟一邊拍手,一邊興奮地說:“哇塞,好多知了啊!爺爺爺爺,快給我抓啊!快抓!”只見外公鎖定了一個目標,拿起我的抓蟬工具,目不轉睛地說:“看好咯!”說完就小心翼翼地走到那只蟬所在的樹旁邊,將抓蟬工具慢慢地往上挪,我本以為知了馬上就會飛走,誰料它是如此“聽話”,慢悠悠地飛入了袋子中,當它反應過來的時候,哈哈,已經是“難逃死結”了。
雖然我對知了會乖乖飛進來比較疑惑,但還是為抓到了一只知了感到非常開心。我想:外公那么容易就抓到了一只蟬,我也要試試!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搶過外公手中的抓產工具,說:“讓我來試試!”外公連忙說:“哎!小心點!小心知了的尿!”我不聽,不料一泡知了尿已經在我手上安了家。第二次進攻,我非常小心,希望速戰速決。我先找準了目標:兩只正在“聊天”的知了。
我像外公那樣慢慢靠近,將桿子緩緩上升,精神高度集中,這時,可惡的表弟大聲喊了一下,一不小心,長桿子歪了一下,我心想:唉,這回知了一定跑了!也許那兩只知了聊天聊得太投機了,居然沒有飛走!我對表弟做了個鬼臉,便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捉知了中。
我急忙將歪了的桿子挪正過來,那兩只知了居然都飛入了我的袋子里,我連忙抑制住高興的心情,把長桿傾斜下來,讓表弟“安頓”好兩只知了。
緊接著,我一蹦三尺高,嘴中喊著:“哦耶!太好了!”外公也豎起大拇指,對我說:“恩,不錯不錯,你第一次出手就如此厲害,實在是高手呀!”弟弟也說:“姐姐真棒!姐姐真棒!”我沉浸在勝利之中。之后我們又抓了一會兒知了,就回家了,一共抓了5只呢!后來玩兒了一會兒,我提議放生,立馬就打開塑料袋,將它們放了,但是可惡又可愛的弟弟居然在一旁哭得死去活來的。
知了知了喳喳叫。我終于體驗了一下捉知了的感覺,以后有機會我一定還要玩一玩!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十三
七八月的夏天是抓知了的最好時候。我猜!你們一定想知道知了為什么又叫唐僧呢?你們一定看過《西游記》吧!孫悟空的師傅唐僧,傳說只要吃一口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知了肉含蛋白質之高可以和唐僧肉比美。
知了長著黑色的皮膚,像穿了一身又黑又堅硬的盔甲。兩個圓鼓鼓的大眼睛像一對閃閃發光的鉆石。晚上七八點,知了就從洞里鉆出來了。你要知道這個點兒正是我們捉知了的好時機,真是“過了這個村兒,就沒有這個店兒了。”我喊上小伙伴兒,高高興興地帶著一些小工具:手電筒、一個裝的鹽水的瓶子,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先來到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下,打開了手電筒往樹上一看,發現沒動靜。我想:“今天知了是怎么了,難道提前收到信息,都沒出來?”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甘心的搜索起來。突然我眼睛一亮看在地上有一個小洞,哈哈!這個洞里一定還有一個“小可愛”吧,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呀!哇,這是天助我也,我趕緊蹲下身子,伸出手指。我天真的想把知了給挖出來,猛地我覺得手指一陣劇痛。我趕忙把手指抽了出來,“哼,一定是……看我拿來小鏟子,把你挖出來油炸著吃了!”想到這兒,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拿起我的武器——鏟子。又匆匆忙忙地跑回來“戰場”,我在那個洞里掘地三尺,可是挖了好長時間都一無所獲,連知了的影子都沒看見,這是怎么回事兒?“難道知了蒸發了!難道知了知道我要來捉它,逃跑啦!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會抓到你的,我憤憤不平的想著。”不一會,我就累的氣喘吁吁,突然我看見知了正伸出它的小腦袋看著我,好像再說:“你個大傻子,想抓到我沒門兒!來呀,來找我呀!真是得意之極呀!我氣不打一處來,這是欺人太甚,我的火往腦門兒上撞,壓都壓不住,我剛拿起鏟子就鏟知了。知了哧溜一聲又鉆到洞里,又是“空空如也”的一鏟子,突然我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我可以用帶著鹽水呀!我真傻,剛才的努力都是徒勞呀!我抓起鹽水瓶往洞里灌,我看你出來不出來,不一會兒我就看見知了垂頭喪氣的從洞里爬了出來。
捉知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呀!最讓人難忘的童年樂事一定是非它莫屬了。
捉知了02-04
捉知了作文03-30
捉知了作文字篇二十四
童年的夏天,仿佛要比現在熱鬧的多,有趣的多。一到盛夏,知了的大合唱便開始了,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那時,我們的興趣全在大自然里,所以在這個季節,捉知了就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我們跟大人真的學會了很多本領。盡管知了是在高高的樹上,并且很機警,一有動靜就會飛走,但我們還是有辦法捉住它。
我們捉知了常用的方法有兩種:用面筋粘或用牛尾一毛一套。
抓一把小麥用水洗凈后放嘴里咀嚼,細細的嚼,并隨時把嚼出的溶在唾液里的淀粉吐掉,等剩下的面筋發粘時,吐出來用水進一步洗掉殘余的淀粉,然后放在兩手掌間用力一搓一、一揉一,等粘性很強了,面筋就制成了。把它糊在長竿的梢頭上,對準爬在樹上鳴叫的知了,將長竿悄悄靠過去,等離得很近了,迅速向前一戳,面筋便把知了粘住,任憑它拚命叫拚命掙扎,怎么也逃脫不了。
用牛尾一毛一套知了要比用面筋粘難度大。牛的尾巴上長滿了又粗又長的一毛一,那是牛用來防蚊蠅叮咬的。在夏天里,它就象一根鞭子似的不停的左右甩動,一抽一打驅趕著身上的牛虻、蚊蠅等。那時候,拖拉機還很少,每個生產隊都養著十幾頭牛用來犁地,夏天就用繩索把它們拴在樹底下乘涼,這樣也方便了我們拔牛尾一毛一了。拔牛尾一毛一時要小心翼翼,不要站在牛的兩條腿的正后方,應站在側面,再就是要向前傾著身一子去拔,這樣離牛兩條后腿遠些,防止被牛趵蹶子踢到。
牛尾一毛一拔下來后,一頭打個活扣,另一頭系在長竿梢頭上,就可用來套知了了。用這種方法眼神要好,手頭要穩準,把長竿悄悄伸到知了身后,看準它們的脖子(頭),讓牛尾一毛一的活扣套進去,把長竿往下一拉,這時知了再想逃走已經晚了。盡管它拚命撲啦翅膀,可那活扣越用力掙脫勒的越緊,也只有乖乖就擒。
知了的叫一聲有多種,有的只發出一種節奏的單調的音,有的會變幻節奏,有起有伏,很好聽。
關于知了的叫一聲,母親曾給我講過一個童話故事:很早以前,有兩個知了是一家,有一天,妻子叫丈夫去集市上去買麻,丈夫愛賭,把錢在賭一場輸光了,回家后沒法交待,便對妻子撒謊說:集市上沒有賣麻的。妻子一聽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生氣的說:你一定是把錢又賭掉了。妻子看丈夫賭性不改,便和丈夫分開過了。從些后,丈夫便天天叫:“沒有沒有麻,沒有沒有麻。”好象很冤屈似的,而妻子的叫一聲也成了“呀,賭了!呀,賭了!”就是不原諒丈夫。
因這這個故事的原故,也因為它們的叫一聲真的好聽,我們很想捉到一只“沒有麻”或“呀賭了”,可是這兩種知了都是在高樹梢上鳴叫,也最機警,還從來沒有人捉到過。我們捉到的都是那種叫一聲單調的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