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小露珠教案反思篇一
《小露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課文。第五單元所選的三篇課文都是美文,遣詞造句精當,文章意境優美。培養學生的美感是本單元的編材意圖。
1、形象美。課文中活蹦亂跳的小青蛙、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天真可愛的小蟋蟀、人情味十足的喇叭花等等都給了孩子鮮明的印象,激起了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
2、意境美。從夜幕降臨小露珠開始形成,受到各種小動物們的贊美,到無聲地滋潤、裝點植物,與植物們依依惜別,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著濃濃的人情味。
3、語言美。文章篇幅不長,但里面的佳詞妙句處處閃現著光芒,值得學生積累,比如形容鉆石的閃亮、珍珠的圓潤、水晶的透明、小露珠的光彩熠熠、植物們的生機勃勃等等,是學生訓練語言、體會美好意境、豐富積累的范本。
1、在課堂教學中,動物們對小露珠的喜愛,孩子們一下子都能找到,但是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贊美,我覺得理解得還不是很到位,要能夠讓孩子們理解鉆石閃亮、水晶透明和珍珠圓潤在這里修飾的是多么貼切。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書本的語言文字優美,從小露珠的'美中體會動物們對它是多么的喜愛。
2、創設情境:在教學小動物們和小露珠的對話中,我創設情景:“想想除了這三只小動物還會有哪些小動物還會來和小露珠打招呼呢?”而在教學小露珠滋潤萬物的段落中,我又創設情景:“如果你是金黃的向日葵或者是碧綠的白楊樹,你會怎樣感謝小露珠呢?”而最后,“小露珠即將離開我們,如果你是植物中的一個,你會對小露珠說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不知不覺中融入了角色,而且也深化了對小露珠的認識,提高了學習與生活的自信。
3、使用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認知珍珠的“圓潤”,水晶的“透明”,鉆石的“閃亮”,掃除認知障礙,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形象,展開想象的翅膀,除了書上說的三種小動物,你還想扮演哪種小動物,也學學他們的打招呼方式,向小露珠打個招呼,贊美一下小露珠吧!同學們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新鮮的透明葡萄,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玻璃球,還有的把小露珠比喻成天上的星星……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成了小露珠的好朋友,同時對動物們的行走方式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1、教學理念有待更新。教學時,我順著文本思路走,沒有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提問、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對于這種童話型的課還應更注重情景的創設,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以少而精的、富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
2、多元化的文本解讀。
本課教學中,我忽視了小露珠從形成到消失這一自然科學過程的理解感悟,而是一味地以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小露珠的“無私奉獻”牽強于學生,一刀切,忽視了學生個性閱讀的存在,約束了學生對文本解讀的多元化。
幼兒園小露珠教案反思篇二
《小露珠》這篇課文是一篇非常優美的科學童話。她的美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形象美。課文中活蹦亂跳的小青蛙、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天真可愛的小蟋蟀,人情味十足的喇叭花等等都給了孩子鮮明的印象,激起了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是故事的意境美。從夜幕降臨小露珠開始形成,受到各種小動物們的贊美,到無聲地滋潤、裝點植物,與植物們依依惜別,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著濃濃的人情味。三是語言美。文章篇幅不長,但里面的佳詞妙句處處閃現著光芒,值得學生積累,比如形容鉆石的閃亮、珍珠的圓潤、小露珠的光彩熠熠、植物們的生機勃勃等等,讓學生領略了語言文字的精妙。眾多的要素綜合在一起,成為幫助學生訓練語言、體會美好意境、陶冶學生性情、豐富學生積累的范本。
我根據教材特色,立足文本資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語文課堂洋溢著濃厚的.語文味。
(一)根據文章的情節,用生動的課件再現美好的意境,變抽象的語言文字為直觀的圖片欣賞。讓學生通過感受畫面理解課文,:如介紹小露珠從夜幕降臨到黎明時分,小露珠悄悄誕生的過程;又如小露珠與植物們依依惜別的場面。鮮艷的色彩、美妙的音樂給了學生深刻的感受。難怪有位哲人說:孩子是用聲音和畫面思考的。
(三)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使課堂洋溢濃濃的“語文味”。語文課姓“語”,因此,我設計了一系列語言文字訓練:
1、比較“明亮”與“閃亮”,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形象。
2、通過表演強調從動作、叫聲、神態直接判斷出你是誰,引導學生溫暖感關注青蛙的“跳“、蟋蟀的“爬”、蝴蝶的“落”。
3、第六小節中,“光彩熠熠”這個詞語我在備課是預設學生在理解中會有難度。因此,我先提供圖片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的內容,然后再在他們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光彩熠熠”。
4、對于學生回答中出現的語言不規范現象,及時進行指正。如——來了,——來了,——也來了。從小處著手,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四)充分利用文本,進行朗讀、背誦的穿插訓練。
1、第二節的“越來越”表現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的可愛模樣。
2、第七節“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放在補白訓練之后,學生的理解有了基礎、情感有了鋪墊之后,想留駐小露珠的想法自然流露,再朗讀就顯得水到渠成,讓學生動口、動腦,更讓學生動情、動心。
(一)重視學生個性的發揮。在朗讀中體現對小露珠形成過程的獨特感悟,或感到興奮、或感到艱難、或感到急切,情緒盡情釋放。
(二)站在你自己的立場,與可愛的小露珠真情道別。眾多“動物”、“植物”紛紛趕來。教室里一片歡騰,課堂氣憤推向高潮。
幼兒園小露珠教案反思篇三
《小露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時,我將重難點定在:如何帶學生進入審美的天地。
第一層是感受小露珠的外表美。最主要是通過小動物們眼里的露珠是什么樣子,從側面反應出來。于是我用“早起的小動物遇到小露珠是怎樣打招呼的?自由讀第二到五自然段。”這樣的問題指導學生初步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然后創設情境和小朋友們分角色做游戲,老師當小露珠,小朋友們當小動物,用書上的句子和小露珠打招呼。這樣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又訓練了學生運用學到的語句進行口語交際。
原本為這樣的設想沾沾自喜,沒想到實踐時,由于這一環節在語言上組織還不太嚴密,學生和我打招呼時出現了張冠李戴的錯誤,在公開課上出現這樣的意外,我心里很著急,但這一環節不能就這樣含含糊糊地過去,我迅速調整教學設計。讓學生們再讀讀小動物們的話,記住哪個小動物說的什么話。再次打招呼前,我說“我來到大荷葉上,遇到了小青蛙!”學生一下就清楚自己該扮演哪個角色了。
接著用課件演示鉆石和像鉆石那么閃亮的露珠,水晶和像水晶那么透明的露珠,珍珠和像珍珠那么圓潤的露珠圖片。由語言文字到圖片,學生對露珠外形美的認識更深刻了。
在此基礎上我抓住課文“留白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語言訓練。我讓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贊美小露珠,說說是什么樣的小動物,他們會說些什么?仿照課文二到四自然段寫一寫,自己讀一讀,再繼續做游戲,老師當小露珠,同學們當其他小動物,不用書上句子,用自己寫的句子和老師打招呼,前面的語言訓練和課件演示為此打下基礎。最后小結動物們喜歡露珠因為它外表美。
第二層是感受小露珠的品質美。品讀第六自然段,找出植物們喜歡小露珠的原因。再通過想象植物們如何感謝、挽留小露珠,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后再回到植物們為什么喜歡小露珠的問題上,答案就更深刻了,學生們悟出了小露珠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最后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喜歡小露珠的原因。將小露珠的外形美與品質美相結合。
幼兒園小露珠教案反思篇四
《小露珠》是一篇文筆優美,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這篇優美的童話描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贊揚了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麗。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通過學習,學生不僅感受小露珠的可愛,更要感悟作者是怎樣用語言來表現小露珠的可愛的。因此我根據教材的特色,立足教材,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通過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與小露珠打招呼,輔助以動畫,提煉出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蝴蝶的“落”,隨之引導學生能否用別的詞替換其中的動詞。因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很清楚以上動物的生活習性,學生立即回答出不能替換的理由,進而也就明白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并指導學生在以后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在教學第2——5自然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除了文中這三種小動物,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小動物喜歡小露珠,愿意跟小露珠打招呼?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跟小露珠打招呼,表達對小露珠的贊美。
課文的第6自然段寫小露珠美化、滋潤了植物。教學時,抓住“格外精神”這個詞以及相應的中心句子,讓學生由句子感悟到植物為什么喜歡小露珠。還有抓住“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的珠寶”等詞句進行對比練習,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
在最后小露珠蒸發時,書上用的是“越來越”,學到這兒,我順勢引導,出示了以下的內容:
冬天到了,小朋友們穿的衣服越來越,越來越。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小朋友們穿的衣服也越來越了。
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寫話訓練,學會用“越來越”造句。
本節課結束之后我對整節課的過程做了總結,覺得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是我自己沒有完全進入狀態,精神不夠飽滿,因此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節課沒有活力。
2、我覺得這節課的過渡語說得不夠自然,也不夠精煉。
3、指導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4、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太單薄,不夠生動。應該有針對性的去評價,那樣才有效果。
5、讓學生說小露珠給你留下的印象時,他們都沒有概括出簡單的幾個詞,我當時就慌了,這是因為我的隨機應變能力太差了。如果當時能加以引導,學生能很快找到那幾個詞。
幼兒園小露珠教案反思篇五
《小露珠》是一篇優美的童話,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贊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本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本語言精當優美,生動形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要通過學習使學生不僅感受小露珠的可愛,更要感悟作者是怎樣用語言表現小露珠的可愛的,因此我根據教材的特色,立足教材,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通過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與小露珠打招呼,借助聲情并茂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小露珠“閃亮”“透明”“圓潤”的特點,并讓學生通過對比提煉出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蝴蝶的'“落”,隨之引導學生能否用別的詞替換其中的動詞。因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很清楚以上動物的生活習性,學生立即回答出不能替換的理由,進而也就明白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并指導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用詞準確。
的第六自然段寫小露珠美化、滋潤了植物。通過自讀,同學們很快就找到植物喜歡小露珠的原因:“讓植物們顯得格外精神”“讓植物更加生機勃勃”,部分學生還說出了小露珠讓植物們“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的珠寶”。我隨即抓住“格外精神”“俊俏的小姑”“美麗的珠寶”“生機勃勃”這些詞讓學生感悟到植物為什么喜歡小露珠。
在即將結束本學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露珠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滋潤著植物,美化著植物,為植物門奉獻著自己。此時此刻,你想對小露珠說些什么?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小露珠的贊美。學生有的直接表達了對小露珠的喜愛之情,有的贊美了小露珠無私奉獻的精神,有的表達了對小露珠的不舍之情……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孩子的寫作能力,讓孩子在堂上形成一個新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后,我仔細地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各位評教師也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讓我獲益匪淺。例如,在學習中三句比喻句時還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這種修辭手法。另外在結束本前還可以利用“我明天還會的。”引導學生回憶第一自然段描寫的小露珠形成的過程,讓整堂顯得更有整體性。總之,在教學上還要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