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看雪看雪篇一
1、學會8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8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卡、詞語卡、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1、2、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在讀中感悟第九小節所描述的美景,在1、2小節的讀中感悟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激趣揭題。
1、這節課張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的雪景。
板書課題“看雪”? 齊讀
2、看圖激趣? 預設:? 學生發出驚嘆聲。
師:“為什么發出這種感嘆聲?”
交流,引導用自己的話說說雪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這么美的雪景就藏在課文里,趕緊翻開書讀讀吧。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碰到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次,爭取讀正確。
1、學生自由讀文。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①開火車讀準字音,并相機指導記憶字形。
提示:“驚、省”是后鼻音。
“銀”是前鼻音。
②同桌三種辦法讀生字詞
預設一: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島是很難看到雪的,北京可以看到雪的。
預設二:課文寫了北京的雪很漂亮,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的。
預設三:課文寫了北京的小朋友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來北京看雪。
預設四: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小朋友沒有見過雪。
三、朗讀感悟?????
版塊一
1、讀? 出示課文第9小節的內容,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出雪景的美和小伙伴們玩雪的開心。
2、悟? 到處:還有哪些地方?????????
“雪毯”、“銀裝”分別指的是什么?
可開心了:他們還會玩些什么呢?
3、再讀 讀出喜愛?
版塊二:
1、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是很難看到雪的。咱們也跟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樣很難看到雪的。引讀第一小節,讀出可惜。
2、為什么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呢?(出示地圖)請學生上臺指出中國臺灣,并對中國臺灣的氣候做介紹。
3、引讀第二小節。引導讀出對雪景的渴望。
四、小節
1、引讀課文第九小節。
2、你想對誰說寫什么?
3、是啊,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是多么渴望啊!從小朋友和老師的對話里咱們也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咱們下節課來繼續學習。
五、寫字指導
創設情境? 觀看雪花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指”字右上是“匕”,不是“七”
“接”字右邊長橫是“女”字中的橫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鞏固學習“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3-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1、鞏固認識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3-9小節。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第九小節。
二、引導學習課文。
1、學習第3~10自然隊
(l)自由讀。讀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師的故鄉是北京。老師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導讀四個問句。
a.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c.北京離這兒很遠嗎?
d.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讀出問話的語氣,ab、c還要讀出好奇的語氣,d則還要讀出對北京的無限向往。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3)分角色讀第3~10自然段。
2、學習第11自然段。
(l)范讀。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們”、“他們”分別指誰?
(2)齊讀。
讀了這一自然段后你體會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
(3)小結。
(中國臺灣回歸祖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共同心愿,中國臺灣回歸祖國,中國臺灣的每個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麗的真的雪。)
3、朗讀全文。
3.你認為哪些字難寫?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字:驚、奇、候、故 認讀,開火車組詞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板書:?????????????????? 看雪
中國臺灣?? →?? 北京
看雪看雪篇二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學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1、生字的認讀。
2、體會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三、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識字3》
2、介紹你知道的中國臺灣的知識。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
2、同桌互讀,熟讀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4、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小組內讀一讀,推薦一名全班展示。
三、再讀感悟:
1、出示插圖,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讀一讀。
四、指導識字
1、“我會認”的字,小組自學、正音。
2、“我會寫”的字,開火車認讀。
3、討論識字方法,介紹識字經驗。
4、識字游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
2、完成課后練習“我會連”
二、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范寫。
2、學生書空、描紅、臨寫。
四、拓展活動
1、畫一幅介紹祖國大陸的畫,再配上一首優美的小詩或一段話,送給中國臺灣的小朋友。
2、做張賀卡送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并寫上幾句話。(任選一個)
五、作業設計:
1、讀一讀,選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說句子
櫥窗 毛毯 潔白 鋪天蓋地 故鄉
打仗 銀裝 深情 接二連三 講話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潔白的( )驚奇地( )玩得( )
寬闊的( )深情地( )寫得( )
六、板書設計:
盼
中國臺灣?????????????????????? 北京
課后反思:
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那么,他們的求知欲望、表達熱情讓你吃驚,他們發揮出的巨大的潛能令你震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已經成為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的無形資產,然而教師不可能完全理解學生的思維,甚至不可能覆蓋他們的知識面。這種角色的變化,的確對教師在教學的組織、引導有著更專業化的要求,但絕對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
看雪看雪篇三
清早,推開窗,霎時驚訝!
人們常說:最準莫過于天時,春來花開,夏至濃蔭,秋到果熟,冬臨雪降。這次,想必是那老天也已經對那亙古不變,千年不移的自然規律厭煩了吧!或許是老天突然之間童心未泯,玩意又起了吧!他終于是不按常理出牌了,就在的一個雪季里,他板起臉來,不言不語,沒有絲毫的表示。偶爾的降溫和天陰,就是下不起雪來!他不理人們的祈禱,也不管人們的咒罵,他我行我素,依然任性。就在我們放棄了希望,不再抱有幻想的時刻,他卻毅然決然的開始完成他08年落下的工作了。不管老天是那個脾性了,既然這雪到底還是來了,我們且享用這晚到的雪景吧!
雪是洋洋灑灑的下了一個晚上的,到我早起的時候,房頂,樹梢,草坪早已經是銀裝素裹了,只留下一些邊邊角角,棱棱坎坎。讓人們看見他的輪廓,不料,他就突然迸發,突兀而來,蕩氣回腸之音連綿不斷,直插云霄了!這雪,也是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而來的,他來的那么匆忙,以至于連前面的微雪盈盈都省略了,他來的那么激動,以至于連陪伴他的寒風都忽略了!他也為了干工作的進度而焦急上心了么,也許她想早點回家吧!
雪繼續的.下著,霧也隨影而來,也許霧和雪一同來的吧!我怕是顧此失彼,戀雪過重了吧!雪彌著霧,霧透著雪,好一幅雪舞彌漫圖呢!整個穹宇之間被滲透了一種朦朧之氣,氤氳之味。遠處的秦嶺山脈,此刻定是睡著了,連他的大意都隱藏起來,想必是怕人打擾吧!眼前的樹梢枝頭,越來越梨花怒放了,不過這應該是一夜春風的杰作了吧!放目田間地頭,雪的絲被越加厚實了,想必麥苗的夢也是很甜的了!哎,恨我不能畫,要不一幅淡筆素裝的山水畫是呼之欲出的了!怨我不能詩,要不一首韻味繞梁的禮贊詩是信手拈來的了!怪我不能寫,要不一篇激揚優美的文字是水到渠成的了!
雪給我帶來無窮快樂和無限遐想。可惜,這場雪正如歌里唱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一天的時間便悄然融化了。
下一次的雪你幾時來!
看雪看雪篇四
清早,推開窗,霎時驚訝!
人們常說:最準莫過于天時,春來花開,夏至濃蔭,秋到果熟,冬臨雪降。這次,想必是那老天也已經對那亙古不變,千年不移的自然規律厭煩了吧!或許是老天突然之間童心未泯,玩意又起了吧!他終于是不按常理出牌了,就在的一個雪季里,他板起臉來,不言不語,沒有絲毫的表示。偶爾的降溫和天陰,就是下不起雪來!他不理人們的祈禱,也不管人們的咒罵,他我行我素,依然任性。就在我們放棄了希望,不再抱有幻想的時刻,他卻毅然決然的開始完成他08年落下的工作了。不管老天是那個脾性了,既然這雪到底還是來了,我們且享用這晚到的雪景吧!
雪是洋洋灑灑的下了一個晚上的,到我早起的時候,房頂,樹梢,草坪早已經是銀裝素裹了,只留下一些邊邊角角,棱棱坎坎。讓人們看見他的輪廓,不料,他就突然迸發,突兀而來,蕩氣回腸之音連綿不斷,直插云霄了!這雪,也是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而來的,他來的那么匆忙,以至于連前面的微雪盈盈都省略了,他來的那么激動,以至于連陪伴他的寒風都忽略了!他也為了干工作的進度而焦急上心了么,也許她想早點回家吧!
雪繼續的下著,霧也隨影而來,也許霧和雪一同來的吧!我怕是顧此失彼,戀雪過重了吧!雪彌著霧,霧透著雪,好一幅雪舞彌漫圖呢!整個穹宇之間被滲透了一種朦朧之氣,氤氳之味。遠處的秦嶺山脈,此刻定是睡著了,連他的大意都隱藏起來,想必是怕人打擾吧!眼前的樹梢枝頭,越來越梨花怒放了,不過這應該是一夜春風的杰作了吧!放目田間地頭,雪的絲被越加厚實了,想必麥苗的夢也是很甜的了!哎,恨我不能畫,要不一幅淡筆素裝的山水畫是呼之欲出的了!怨我不能詩,要不一首韻味繞梁的禮贊詩是信手拈來的了!怪我不能寫,要不一篇激揚優美的文字是水到渠成的了!
雪給我帶來無窮快樂和無限遐想。可惜,這場雪正如歌里唱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一天的時間便悄然融化了。
下一次的雪你幾時來!
看雪看雪篇五
1、認識10個生字,練寫帶提手旁的三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激發學生盼望祖國回歸的愿望。
3、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知道詞語搭配的妙處。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學難點?:從課文最后一句話中激發學生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統一的愿望。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師提問: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們希望到哪里看雪?(板書:中國臺灣、北京)
3、認讀生字
(1)自由練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3)生字排序,學生觀察找排序規律。
(4)去拼音讀生字。
4、認讀詞語
(1)看詞語,心里默讀。
(2)齊讀詞語。
(三)感悟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齊讀一、二自然段。
2、學習三-八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讀三-八自然段。
(2)指名朗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們問的句子。
a、您看到過真的雪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呢?(讀出驚奇的語氣)
c、北京離這兒很遠吧?(讀出打探的語氣)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回答的句子
a、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b、小時候,在我的故鄉。(學生在地圖上指出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
c、不算太遠。
3、學習九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九自然段。
(2)課件出示雪景圖,學生在課文中找句子配圖。
(3)完成課后連線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話。
(6)齊讀全段。
4、學習十、十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十、十一自然段。
(2)學生填空:的小朋友正盼著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3)學生把自己當作北京的小朋友,為中國臺灣小朋友介紹北京的名勝景點。
(4)欣賞中國臺灣的名勝景點介紹
(四)朗讀全文,指導寫字
1、全文朗讀。
2、指導寫“打”“指”“接”三個生字。
(1)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
(2)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練寫。
〔板書設計?〕
12 看雪
中國臺灣 北京
盼著
看雪看雪篇六
下雪了,透過教室的玻璃窗,我向外看,無數的雪花從空中飄落下來,像一把棉絮,紛紛揚揚,親吻大地。
一開始挺小的,幾片而已,零散地漂浮在天空,像是無可依靠的柳絮,若非有心人叫上一聲,你很容易漠視。但不久,她越來越密,越來越大,像夏天的暴雨,說來就來,大片的雪花不惜血本地向地面發起強有力的沖鋒,雪大了。
風裹挾著雪花,惡狠狠地砸向窗戶,在內部凝了一層水霧。按個手印,怪有意思,然而過了一會兒,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窗外的雪花,紛紛揚揚。她被風兒卷著,呼嘯著沖向人間,于是,松樹硬被裹上厚厚的一層,這雪真有些霸道。
下課鈴響了,像是打地鼠一樣,無數的蘿卜頭從陽臺上長了出來,盯著雪花瞅,伸出手,指指點點。也有的抓起幾片雪,臉上頓時洋溢起雪花般的笑容。而雪花呢,也調皮了許多,趁著風勢鉆入你的懷抱,倏地不見影蹤,留給你一陣清涼。
樓下的學弟學妹早已耐不住寂寞,紛紛跑出來,在雪里追逐打鬧。有的干脆抓起一個雪團,對著樓上拋去,結果引起一陣哄叫。隨即,班主任出現,歡樂的氣氛亦頓時凝固。
今年的大雪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些。但在學校里,即使見了也沒有心思觀賞她,若在家里,至少可以照個相吧。然而雪毫不在意,盡管欣賞的人不多,還是無所顧忌,漫天飛舞,像柳絮,像棉花,像蝴蝶。鋪在地上,就像一層厚厚的棉被。
雖然有人一腳踏上,斑斑駁駁,但她不生氣,輕輕地,默默地把受到的傷害抹去,留給人們一個潔白而又莊嚴的世界。
看雪看雪篇七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臺灣省嗎?你們對這個地方有哪些了解?(結合課前找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如:圖片、媒體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關書籍等)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3.揭示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新課,板書課題《看雪》,全班齊讀。
二、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2)看投影,讀詞語:
臺灣省商店
潔白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商:先寫點 、橫、點、撇,再寫同字框,最后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八字頭和口”不是“古”字,要寫緊湊。
灣:左右結構,部首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彎”,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堆:左右結構,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難”去掉又字旁換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邊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結構,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個“丈”,筆順是:橫、撇、捺。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4)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生字能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
店:商店、店長、店鋪、店規、飯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總結本課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23? 看雪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臺灣省
商店
潔白
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教學目的: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掛圖。
2.北京美景錄像帶。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生字表和詞語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課文的生字及詞語。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讓學生讀一讀。
二、課文。
1.小聲讀課文。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邊讀邊想,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說一說你知道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什么?
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課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寫過春節的時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通過櫥窗看見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講述了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看見雪的情景,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紹了老師和同學們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寫孩子們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說明北京的雪景已經深深的把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3.自己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繪了哪幅圖的內容。
1)學生自己圖文對照。
2)指名讀一讀,說一說。
第一幅圖描寫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第二幅圖描寫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內容。
三、逐段課文。
1.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這兩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主要想告訴我們在臺灣省很難見到雪。
2)齊讀這一自然段。
你還讀懂了什么?(在商店櫥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觀察彩圖,體會書中的描寫。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過春節”這個時候,說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這兩個自然段為中國臺灣孩子們渴望見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筆。
4)練習朗讀。
2.第三至八自然段。
方法:
一、先讀一讀課文,看這幾段各有幾句話。
二、想一想每段話都講了些什么?
三、這幾段講了什么?抓重點詞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讀這幾段課文。
我們按照這種步驟課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聲讀,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這幾段寫的是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寫出了中國臺灣孩子們對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讀這幾段。
a讓學生自己讀出自己的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你認為什么地方應當重讀,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就怎樣讀。
b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c教師適當范讀。
要讀出感情來,讀出問句的?????? 語氣。體現出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和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讀這段課文,體會這段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在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中,老師告訴孩子們在北京有他們渴望見到的雪景,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3.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聲讀,看共有幾句話,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的掛圖。
讓學生在圖上指一下誰在堆雪人,誰在打雪仗。
雪毯,說明雪大,把地蓋得很嚴實,像鋪上地毯一樣。
3)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加上動作。(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配上音樂)
4.最后兩個自然段:
2)在小組內談一談。
3)參加班級展示
4)教師指導朗讀:
a 出示這些句子,讓學生談談怎樣理解的,然后讀一讀,教師在恰當的時候再加以范讀。
什么時候/ 能帶我們/ 到北京去/ 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著你們去/ 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b 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進行,朗讀時要注意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要讀好長句中的停頓。
5.觀看北京的風光片。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情感。
五、教師總結:同學們,北京的小朋友盼著臺灣同胞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早日和中國臺灣小朋友團聚,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六、布置作業?:
1.與同學交流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
2.要感情的朗讀課文。
收集有關臺灣省風土人情的資料,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