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記憶篇一
一個不知所措截然而止的記憶橫亙在我的面前,我無法跨越,卻驀然間窺見已昔的20xx年和20xx年。時光縱橫,走得咄咄逼人,又殘忍的從我身上掠去了一年。20xx年和20xx年我沒有用筆寫下讓人為之痛心,不堪動容的記憶。20xx年卻又成記憶,記憶中埋葬了我年少懵懂的沖動和青春無敵的浪漫情懷太多太多。雖有太多曼妙的不可訴說的情感,被厚重的傷情別離壓在下面,但是還是有懷念的感動。記憶中太多的事和人煩瑣不息,我不知道從何說起,卻知道它在色彩里翻騰,在色彩的照映下繽紛得櫻花般斑斕。
記憶中黑色似乎事最霸道的顏色,我一直這般固執的認為:它占據了我所有的空間,吞噬了我的一切。然而,在我躍入人生低谷之后,我一直仰望的白色,卻消失了。帶著無盡的慰藉將我埋葬,原來黑色才是最純凈的,什么都沒有,什么也不張揚,給人一種壓抑的同時也給人帶來安慰。
在白色消失之前,它一直都被我認為是最純凈的。然而,在它消失的一剎那,卻幻化出已條彩虹——紅,橙,黃,綠,青,藍,紫,原來是那么復雜,那么高深莫測,那么令人膽寒。在它復雜的背后,我看到了事情的真面目,給人一種決裂的心靈之痛。因為它是蒙蔽,可悲。
在黑與白的交界處,共衍生出另一種沉重——灰色。它似乎是夢境的顏色,記憶的顏色——灰蒙蒙的,陰深深的。如同一些見過的人和一些遇過的事,又如同和曾經的誰和誰邂逅之后的隱隱作痛。我知道灰色得難以呼吸,卻還要無可救藥的愛。
在記憶中,我哭到疲憊的時候,總是望著窗外,一曲琵琶破開如墨的蒼穹,靈魂便不斷的渙散。在沉默的空間爆發,在令人驚悸的爆發中死去。然后就這樣那一束深邃的幻想的藍色,夢境的中風的顏色就是這樣的顏色,黎明前的思念,也是這種顏色。神秘又讓人生畏。
現在是20xx年的12月31日的12點。
我躺在床上,想著現在是20xx年的最后一刻,我想著過去種種的人和事,將它終結在斑斑駁駁的色彩里。我望著表,秒針在過一刻便是20xx年,劃過了我和20xx年的交點,劃過了19個春秋,劃過了整個世紀。
記憶篇二
不知覺中,深秋的落葉已經散落在城市的每個街角了。這個夏天我的姥姥辭世,工作在外的外甥們都回去參加葬禮,依舊是北方小村的儀式,簡單卻莊重,入壽材,搭靈棚,燒紙錢,請一班嗩吶鼓匠,親人們披麻戴孝,最后送至墓地,并讓老人家陪著我的老爺長眠于地下。
離家去讀大學至今,一晃竟然已經15年了。除了大學時夏天回家過幾次,后來都是過年或者國慶節才回去看看。北方嘛,冬天比較冷,秋天也多見到是田地都已收割完畢,甚至大部分土地已經耙耱過了。看不到碧綠的鄉村美景,更聞不到清新的青草味兒。而今年我看到了也聞到了。村里的人們大部分都還認識,只不過有些人隔了近15年才又見了面,那臉盤和眉眼還是一樣,只是多了許多歲月的劃痕在上面。村里的維子見到我還問認識他不,我仔細看看還認得還記得他的名字。他已經是五十多的老頭了,而在我記憶中他是三十出頭的正當年,擔任過村長,他愛好文化娛樂,把村里的元宵節辦的很熱鬧。只是在他眼中的小孩也已經不算年輕了,這就是歲月,仿佛轉瞬間我們不得不從記憶從找尋過往生活片段中的人與物。
回鄉的感慨良多。特別是中學六七年所生活過的那套老房子,陪伴我過完中學時代,當我考上大學就把它出租了,我也再也沒去過。今年父親正準備要修它,帶我從家出來去了鎮里去看了看它。房子的外觀還是那樣,十幾年沒見卻是那么熟悉。它也經常出現在我夢中,甚至閉著眼睛也能想出來屋內的讀書時的擺設。租客是小兩口帶著兩個要上初中的孩子。我進了屋,屋里收拾的干凈而溫馨,屋子畢竟小,東西擺放的比較滿卻十分整齊。喝過一杯水,我們出來了。站在房子后面看它,還是和原來一樣的,矮矮的土坯墻,屋頂也沒有瓦。
這屋子坐落在鎮子的最西北角的最后一排。屋后原來有一條田間小路,然后就是大片的麥地了。再往西北走則是一片高高的墳地。天氣暖和時,我偶爾邊走邊看書走到墳地,順便練練膽子。現在鎮里修了環路,大片的麥地也準備或正在建高樓。那片墳地已經是一片熱鬧的喧囂的工地了。小屋通往鎮里則是要經過我記憶中的小巷了。以前的小巷沿著兩邊的房子,走不多遠前面是以前磚瓦廠挖開的一片低地。這低地沒有房子可以望到挺遠,中間留出一條兩米寬的路,仿佛象長長的橋,連接到200米遠的另一片房子。然后又是不到100米的小巷。巷子和路是南北方向,然后通入東西方向的大道。那時這大道還不是柏油路,每當下雨下雪,到處都會積滿雨水,十分泥濘。
中學時,學校在鎮子的東邊,我的住處卻在西北邊,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半小時,背著書包,每次走到這小巷里就意味著要回家了,而這小巷雖然不長,卻還有點曲折,需要小心不要掉下橋去。而這橋大概最能體現住處的環境特征了。上了高中,則比較近些,但常常走夜路,去上晚自習。我還沒有手電,靠著對它的熟悉,卻也未發生過意外情況。
這次從小屋出來,這巷子干凈了,但只留了一小段依稀可辨,其他的都已經被新的房子占去了。原來的低洼空地都蓋上了房子。我們沿著新的巷子直通到大道,而大道也正在維修,要將鋪上瀝青的大道延伸往西到更遠。并且它還是規劃中的一條主干道。在主干道附近我們又去了以前的前排的鄰居父親的同事我的同學的哥哥家里,哥哥去城里打工,父母則住在她哥哥家還帶著孩子。以前這房子屬于孤零零的一家,而現在正好是一大片房子最挨著路邊的了。院子挺大,耳房南房除外,院子中央還種上兩奚蔬菜水果。因為是夏天,這院子賞心悅目,感覺老人們的生活舒適安逸。
當我們走到大道上,回頭再看,這一片居民區再不是原來的樣子,整齊紅色的磚瓦房連成一片。小巷已經很難看得出以前的樣子了,它變得更美了。
看望卻是一種告別。記憶中的小巷了,曾經多么明晰清新古樸的存在著,而今卻在我的心里開始模糊起來。曾經的小巷突然變成我心中珍貴的水墨畫了。記憶中的小巷,還能感覺到我的回來么?還能記得15年前的那個少年么?你可知多少次我懷揣著心事和夢想走在你的小道上,開心過,郁悶過。我的小巷,我熱愛你,因為你承載了那個少年郎的舊時光。
記憶篇三
天氣依舊在作怪,雨天,不過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天氣,卻對地上的泥土感到厭煩。
這是第幾篇日記,我已經記不清楚了。
昨天我寫的評論似乎傳開了。呵,那些指責,指向我,尤其是她,呵,恐怖,好恐怖。有一陣子,我對于她的那些做法,感到不屑,有那么一瞬間,我希望自己可以對她說一句,你除了會在嘴皮上甩功夫,還會什么?妹做人不能太任性,會后悔的。提到任性,我突地想起,那次,為了他,我一個乖乖女交白卷的事情,呵,我很后悔。曾經的我,居然會為了一個男生墮落,沉淪。呵,好可笑。
他說我幼稚,呵,親愛的弟弟,你要比我幼稚好不?姐姐這是一種單純的表現。他叫我淵寶,呵,曾經這個詞,是屬于他的啊,為何我會如此的想念他,瘋狂的想念。他對我說讓我幫他追葛伏球,要么幫他介紹一個小巧玲瓏的美女。呵,親愛的弟弟,人家已經有人了,親愛的弟弟,不要只喜歡美女,不能這樣子,親愛的弟弟。
葛伏球姐姐,很好的一個孩子。
現在我看見那個吳耀綿就惱火。呵,就是一見色忘友的家伙,就是一循私的家伙,就是一騙子。伏球姐將東西放一起,碰到了,別個都說,可他一聽是伏球姐弄的:“沒事,我來弄吧!”呵,這人,要是曉玉弄的話,恐怕事情就沒那么簡單了,我把東西沒放一起,還抓我說了一通,哼!就一循私的家伙,他問我為什么沒評價他,我說他就一傻子,其實我對他無話可說,因為喜歡她,所以就只看到她的認真,卻看不到他的努力,還將他大說一通,呵,我想要反駁,我的個哥哥啊,你不能這樣子呢。
今天吃干的方便面,吃了一點點,就吃不下了,現在有點餓,倒給他。呵,喜歡小巧玲瓏的女生,自己都是一小巧玲瓏的“男生”。
他問明天誰上班,我一口說,我上,那種堅定,很重,很重。
我不知道要怎樣,只是工作,不停地工作。
記憶篇四
淡粉的海棠嫣然怒放,半遮半掩著青灰的墻根。金黃的梧桐葉綴滿整條小路,粉與金的交織,曾是我喜愛的色調。“欲問卷簾人,卻道是海棠依舊?!被ㄖ凶類塾谖夷^于海棠。那半白半紅的花瓣綻放,中一抹畫龍點睛的艷紅,嬌柔喜人,極其惹人憐愛。
你嘲笑我的矯情,無用的文藝情愫,莫須有的無病呻吟。我便問你愛什么?答曰,梧桐。我笑言只是因為你太過大大咧咧,性格像梧桐那樣粗獷。誠然,我們兩個性格迥異,能成為形影不離的玩伴,不得不說算是奇跡。
記得邂逅在秋天的一個下午,你倚在梧桐樹下玩溜溜球,而我在海棠叢前采擷最美的一瓣。你忽然抬頭沖我笑,陽光透過金黃的葉片,斑斑駁駁地落在你利落的短發上,使我不由出神。
此后每每回想起相逢的那一幕,我都會笑出聲。也是,那時的你就是個假小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女漢子”。你一直留短發,從不愛穿裙子,捉蜻蜓、捕蟬、爬樹,對你而言,易如反掌。從那以后起,你便教我捉蜻蜓,什么樣的知了叫得最響,什么顏色的蝴蝶最罕見;而我會把自己的書籍、玩具與你分享,去買東西時總會幫你帶冰棍或是零食。
偶然的一次,你找到了一塊荒廢已久的空地,已是雜草叢生,鋪成柔軟的“地毯”。我們并排坐在地上,聽著mp3,嚼著軟糖,望著偶爾掠過幾絲云絮的晴空,那么安逸自如。
忽然,你問我,為何如此愛海棠?我無言。你又說,海棠哪怕再好看,一陣雨或是稍強的風便可將此折落,遠遠不如梧桐,傲然挺立于世上。我譏諷說你長得的確和梧桐有相像之處。的確,那時黑而微胖的你居然能像猴子一樣敏捷地爬上樹。你不惱,只是微微笑道,可梧桐堅毅不拔的品質是海棠不及的呢,而且金黃遠比粉紅來得深沉。你認真的話語竟使我啞口無言。
在這之后,我卻留意起了梧桐。我看到了夏天時的梧桐那寬大的如蒲扇的葉子下總是人們避暑的好去處,那連成一片一片的庇蔭,處處透著清爽。在炎炎的夏日之下,我也會躲進那片陰萌之中,享受那絲涼爽。
那深秋來臨,秋風過后,當最后一片葉子離開,梧桐已剩下光禿禿的枝椏。我摸著嶙峋的樹皮,那遒勁有力的枝干是歷史的見證,深深扎根于地下的根系更是歲月的沉淀。于是我又不禁想到了你。
又到深秋了,粉紅的海棠怒放,金黃的梧桐葉飄落。兒時的玩伴,你與我,便是記憶中的粉與金!那么暖心的色彩,無法忘懷。
記憶篇五
去吧去吧,像兒時升空的氣球那樣,到你們的世界里去吧,我已有了心的血液,不再是那個只會到搗亂的孩子,我長大了,我長大了啊。不該哭的,不該在房屋倒下的那一刻哭的,讓它走的那么不甘心,只是我好痛啊,伴了我9年的房屋就這樣離開了,我是寧肯它破舊也不肯它離開啊。
走吧,走吧,我揮手對你,別再纏繞我的心啊,它早已支離破碎,千瘡百孔,經不起折磨了啊。我放手讓你大步走開,去尋你的夢吧,我怕自己還會去那里看你的替身,讓自己再經歷一次折磨啊。
再見,好嗎?我們就此分開,你早已消失,而我又如此脆弱,記著你存在過便是,不要再讓我想你了,空空蕩蕩的你變成廢墟的瞬間,我是難過的,相信我啊,我的心從未忘記過你,我的心中始終有你存在過的痕跡啊。
真的,我們分開吧,十字路口,我們各走一邊,縱使他日夢中你我再相會,我還是會再認出你的容貌的,每一件東西存放的位置,我始終記得,為你,也為我自己。那一株梧桐雖已倒去,但我依舊愛上生命里的每一棵梧桐,把它門當做你靈魂的化身,無論多少風雨吹打過,我心中不落的始終是它啊。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你身體里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你最知,夢里你找的到我是我近生的恩賜啊,永別了吧,我會含笑送你離開的,你應該快樂的,是我不該羈絆住你,走了吧,我縱有千萬不舍,也不愿你因我而傷心啊,走了吧,走了吧,莫讓這淚阻了你的路。
我最愛的老屋,就這樣,我們分開吧,踏上彼此該走的路,從此天個一方吧。
記憶篇六
可能是從小電視劇看的太多,我認識的第一個城市不是首都北京,而是上海。上海在我兒童時代的記憶一直是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灘的樣子——破舊的老房子、人力車、人潮擁擠的大街、斑駁的古墻壁以及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動蕩之前的上海,歌舞升平,浪漫的一塌糊涂。
長大了,漸漸地知悉上海這個城市。我對上海的記憶是國際大都市、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自由貿易實驗區、魔都。今年暑假我終于來到了心心念念的上海。
我從小到大就呆在家鄉巴掌大的地方,第一次看到縱橫交錯的馬路、川流不息的車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眼前的這一切都顯得如此夢幻,甚至有些不真實。腦子里蹦出一個詞:繁華。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地鐵線像一張蜘蛛網網住了浦東新區和浦西的人們、公交車、四個火車站、以及兩個大的機場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一家家大商店匯聚了全球的國際品牌、豐富多彩的商品。全球各地的人口在這里匯聚,你隨意地走在上海的街邊也許就能碰見很多外國帥哥。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虹閃耀,夜上海粉墨登場,流光溢彩。白天的上海像一個快節奏的跑步者,而夜晚的上海則像一杯濃郁濃郁的美酒,望一眼就醉了,待你慢慢地品嘗它便能知道其中的滋味。
外灘是我去的第一個地方。外灘是上海的標志,是這座大都市的著名景觀,一面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江上巨輪穿梭,江對岸則矗立著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摩天建筑;一面是風格各異的大樓,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一幢幢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大樓佇立在這里似乎很統一很協調。我徜徉在這擁擠的人潮里,吹著陣陣江風,十分享受。
“沒到城隍廟,枉稱來上海。”上海城隍廟聽說很久很久以前便建成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沒去那里之前我以為那僅僅是座寺廟,到了那里才發現那里的商業已經蓬勃發展。上海特產、上海雪花膏、上海絲巾……走在這人潮涌動的街道上,我似乎還能嗅到記憶里老上海的氣息。這里堪稱上海的小吃王國,南翔包子、大排面、蟹殼黃、酒釀圓子等,美味得讓人流連忘返。城隍廟的建筑古色古香,層樓疊翠、飛檐斗拱的壯麗建筑,中間環水亭臺更加增添了一份柔情,處處彰顯著漢族文化。
短短的.三天時間里,上海帶給我了太多新鮮的記憶,它走在時尚的最前端,永遠在快馬加鞭不停地向前;它是“有錢人的天堂,沒錢人的地獄”;它像一朵清幽的蘭花,兀自開放;它是東方的一顆明珠,璀璨無比。它會提供有夢的年輕人無窮的機會,亦會讓許多人愛上這座城市。
張愛玲曾在《半生緣》中寫道:上海像一個重新出發的戰士,充滿了雄心壯志,隨時等候收編每一個靠近它的陌生人。它永遠走在潮流的最前端,使每一個過客都不得不跟上它的腳步。與上海短短三天的相遇,在我的人生海洋里劃過一道不可磨滅的美麗的痕。魔都,期待與你的再次相遇。
記憶篇七
南海學校是白色的,那是一種暖暖的白,用溫情與愛一筆筆勾勒出來的。而南海的老師是一位位拿著白顏料的畫家,溫情作筆,繪出那一抹抹暖暖的白。
是的,暖暖的南海,是因為那可愛的老師們。
也許最先了解我們的并不是班主任,而是那些生指老師。但生指老師十分容易引起學生的憤怒——因為生指老師什么都管。我也曾偷偷埋怨過生指老師的不通情達理,也曾向這些老師的管理投去鄙視與不信任的目光,和不計其數的同學一般討厭她們。而最后這一切的不理解都融化在了生指老師如慈母般的關懷中。
那是一個非常炎熱的下午,太陽火辣辣,我們卻又要進行午睡,那么燥熱不安的我們哪有心思安穩地睡覺呢?天花板上的電風扇吱呀吱呀地叫著,更為我們煩悶的心添了一層浮躁,課午休鈴照常打響了,無奈,只得睡入床內。我踢開身上僅有的一條小花被,將身子緊貼著冰冷的墻壁,不禁一股寒意傳遍全身,我打了個寒顫,感到了微微的清冷,噴嚏伴著咳嗽的聲響在我的耳邊縈繞,聲音不是很大,可是令我驚訝的是竟引來了生指老師——我明顯地聽到老師急促的腳步聲,聲響愈發得大。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了,便只傻傻地臥在床上。腳步聲逼近,在我們的寢室前略停,幾秒鐘的時間,她走到我的身旁,替我將小花被重新蓋上,并將棱角塞進我的背后。末了,還替我拍了拍小花被,我估計著上面可能有灰吧。做完了這一些,老師默默地走出我們的寢室,腳步聲換成了以往的平靜,再也聽不出半點急促,一步一步走去別的地方,直到我聽不見了。
我側了個身,將臉輕輕地斜靠在小花被上,我甚至還可以感受到生指老師剛剛掌心的溫暖。心中對生指老師所有的埋怨如堅冰遇到了溫暖的陽光似地,一點一點全部化掉。這時,我的心中溫暖吹遍,如千里春風輕輕飄過。閉上眼,不知為何一抹抹溫暖的白映入腦海,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專屬于南海的白。
我一輩子也無法從腦海抹去的記憶,那是我與南海學校的暖色記憶。
記憶篇八
冬天,是安靜的,特別是對于農村來說,更是顯的格外的寂靜,連鳥叫聲都很少聽見。動物們有的冬眠,有的則縮在主人家給它們窩里懶懶的躺著,連動都不舍得動一下。或許是因為下雪了,外面太冷的緣故。就是平常喜歡坐在村里小商店打麻將的婦人們,也大多蜷縮在家里。村內村外一片安詳寧靜。
我站在屋頂打量著這被雪覆蓋了的世界。白白的,亮亮的。應該是跟這美景有關系吧,我那因為寒冷而有些恬燥的心也是跟著平復了許多。
在我慢慢品味著這難得的畫面的時候,隱約的,我好想聽見了什么聲音,是什么聲音呢?我徹耳傾聽,原來是離我這里大約有五里地一所小學,那些學生們郎朗的讀書聲。是的,冬天對于大人們來說是個糟糕透頂的月季,他們不能很好的勞動,因為寒冷會讓他們身體僵硬。所以干起活來也就顯得不那么利索了。不過對于學生們來說卻算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了。慢慢的我回想起了我讀小學的那會兒。
樂樂絲毫不讓:“不行,我這邊才不要他呢,他過來了我們就輸定了?!?/p>
“鬼要他一起哦,跟女孩子一樣……”
就在我跟樂樂“據理力爭”絲毫都不肯退讓的時候,旁邊的吳鵬突然說:“你們不要吵了,看告里都哭了,吳胡你就讓他在這邊吧也不一定會輸啊?!蔽遗ゎ^一看,就看見告里低著頭站在那,肩膀一聳一聳地??粗臉幼与m然不情愿不過還是同意了讓告里跟我們一組。
戰爭準備,伙伴們各自擺好姿勢。嘻笑中,白色的子彈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這邊:“受死吧,看我消滅你……:”
那邊:“想消滅我?看我無敵大雪球?!?/p>
閃躲之中:“告里你小心點啊,你后面……笨死里?!?/p>
不一會我們隊中的吳金就因為被集中攻擊很快敗倒在地,似乎又是要有哭的樣子。我剛想叫他趕快站起來。鈴鈴鈴……上課鈴聲響了起來。
“同學們好?!薄袄蠋熀谩!?/p>
戰斗依舊,很快因為吳金的關系,我們再次敗下陣來。哼哼的瞪了他一眼,怒氣沖沖地就往教室里走去。是語文老師的課,他在快下課的時候告訴了我們一個好消息。因為下大雪的關系下午就不用上課了。終于在我無比興奮期盼和煎熬中,最后一節課的下課鈴聲準時響起。
雖然因為吳金的拖累,使得我們連續的戰敗,我也說了不再跟他玩。不過我們都還小,說過的話轉身就忘了。整個下午,打雪戰,堆雪人,抓小鳥。笑聲不斷,也覺得趣味無窮。
或許是因為站立的久了,突然身子打了個寒顫,這讓我回過了神來。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都長大了。笨笨的告里還娶了個老婆,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出來。而我們也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平時也少有聯系,一年之中只有過年才能見上一次。今年因為在本市工作的原因我時??梢曰丶?,但是以前的小伙伴們大多都還在外地。
看著眼前畫兒一般美景,幽靜的氣氛。
突然覺得我是不是應該打電話問一下他們還有多久才能回來,回來打一場記憶中像小時候一樣的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