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一
春天來了。大地蘇醒,樹木歡笑,花兒放歌。
春天來了。轟隆隆的春雷,以雷霆萬鈞之勢喚醒了天上人間,自然萬物。沙沙沙的瀟瀟春雨,紛紛揚揚著,潤物細無聲,無比的醉人。陣陣春風掠過,吹起萬物生長的節拍,那樣的催人奮進。
春天來了。它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把大地裝點得煥然一新,山色變得青翠起來了,河里的靜靜流淌的水涌動起來了。綠色肆無忌憚的侵占了視野所及處,小草悄悄的鉆出土地,竹筍節節攀高,樹木爭吐新綠,綠得那樣的鮮嫩,嬌媚,令人無不動容。各種各樣的花兒次第開放,花枝招展五顏六色,令人應接不暇,美不勝收。南國的天空下,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一樹綻放的木棉,開得那樣的燦爛,那樣的熱烈奔放,讓你不由得為其贊嘆,為其敬畏。
春天來了,它是在與寒冬進行一番廝殺之后,才換來的。盡管還會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是溫暖就在眼前了,它畢竟已經將嚴寒驅趕到一個遠遠的角落。它是在歷經了寂寥的等待之后才換來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它趕走了肅殺、荒涼,迎來了生機勃勃的風景。
春天來了,它有著那么多動人的風姿,令人向往。它就像一壺釀得很久的老酒,終于打開了蓋子,醇香誘人。春天就像是一幅剛剛出爐的畫卷,色彩筆墨都是新鮮的,還沾著些未干的水汽。一打開,姹紫嫣紅,綠意融融,充滿希望的綠色肆意的鋪陳著。
春天來了,它是一個美好的開始。它朝氣蓬勃,生機盎然。一切都充滿新生的渴望,一切都值得好好的期待。
春天來了。與冬天的睿智相比,它也有著充滿哲理的思索。古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誰沒有好好的善待春天,誰就難以在這一年中品嘗到收獲的喜悅。春日之歌,是用蘸著汗水的歌詞,用滿帶昂揚奮進的旋律譜曲的。
春天來了。讓每個人都緊握進取的犁鏵,向著未開墾的沉睡的土地奮進。每個人的腳印,就會成為春日里最踏實的詩行。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二
樓下花壇里有兩株月季,一株艷紅的,一株鵝黃的。
那株紅得似乎總開得那么艷,那么盛,好像一團團火紅的繡球,被它高高舉過頭頂。那鵝黃的倒是矜持了些,只是它只偶爾開一兩朵花。
“我喜歡那株紅的,多漂亮啊。”
“我也是,你看那黃的,一年才開幾朵花呀。”
那株紅月季,在夏日的微風中,擺了擺身子,更顯得婀娜。
孩子們跑開了。說真的,我也蠻喜歡那株紅月季的。
然而——
一場大雨傾盆而至,一下便許久,直到傍晚才漸漸停下來。
我從外面回來,一眼便望見花壇里的兩株月季,不由吃了一驚——
那紅的已被砸倒在地,俯身于泥土之上,一條枝子痛苦地向前伸,平日里它引以為榮的火紅花兒皆凋零,花瓣落滿地。而那株鵝黃月季竟讓人難以置信的依然挺立著,向風雨展示它的不屈。
我心中不由涌起了對鵝黃月季的無限喜愛。
孩子們又來了,依舊嘰嘰喳喳,七嘴八舌的交談著——
“這株黃月季居然還活著。”
“你看,現在這黃的比那紅的更漂亮呢。”
我笑了,其實真正的美麗并不在于外表有多華美,而在于經歷風雨時的不屈。
人亦如此。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三
春天,天氣慢慢變得暖和了起來,天氣也變得晴朗了,風吹到我們的臉上也不像冬天那么刺骨了,我們的棉襖、外套都收了起來,穿薄一點也不再寒冷了。
春天,綠色映入了我們的眼簾,趕走了單調的灰色冬天。嫩綠的是楓樹,墨綠的是女貞,亮綠的是路邊不知名的灌木叢,土黃色的綠是懸鈴木。
周末,我和爸爸出去散步,路旁的櫻花開得正好,燦爛一片。同樣是櫻花,但葉子顏色不同,有嫩綠色的,還有紫紅色。櫻花大部分是粉色的,還有大紅的。它的花瓣有單層的,還有多層的,多層的有很多花瓣,它們緊緊地湊在一起,就像我們班女生衣服上的毛球球,軟軟的,真可愛。
玉蘭樹已經長出了小孩巴掌大的小小的綠葉子,已經很難看見花了。回想前幾天,光禿禿的樹干上滿是晶瑩透亮的玉蘭花,在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它的花瓣仿佛就是透明的,真是懷念呀。
路過楓樹的時候,我抬起頭來,突然發現它新長的小葉子中間居然有一簇簇花一樣的東西。爸爸輕輕拉下一支低處的樹枝,我走近一看,發現這些小花居然是楓樹的花,它小小的,鵝黃色,五瓣兒,像油菜花一樣,還飄來一陣淡淡的清香。我很奇怪地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楓樹會開花呀?”爸爸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我以前也沒有注意過。”這還真是有趣兒的發現呀!回到家我和爸爸查了查資料,原來開那些小黃花的是紅楓,花落后還會結出像飛鏢一樣的果子。
春天是暖和的,春天是綠色的,春天是五彩繽紛的,我喜歡。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四
《雨中別樣情》 初冬的雨絲輕柔地灑在我們的臉上、身上,我們一路上盡情欣賞著這雨中的樹木依然呈現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沒有冬天給人的破敗凋敝的感覺,地上的小草還挺精神地長著一分綠意,在這如茵的綠色中,還有幾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開著,向即將來臨的寒冬釋放著最后的活力。雪松、大葉女貞等四季常綠植物還是一片蔥郁,我喜歡的苦楝只剩下圓鼓鼓的略帶土黃色的果實了。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黃金槐的葉子如雪片般飛舞起來,最后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便瀟瀟灑灑地飄落在了我們的腳下。看到這一切,我不但沒有感到冬的蕭瑟,反而覺得這是一種蠻有風度的靈動之美,仿佛一個女人失去了青春韶華,即使有一天走向衰老的時候,也依然會那么優雅地老去。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體育場對面的龍盤山。雖然它近在咫尺,但以前我還真的沒登過這小山。這座山坡度不大,海拔也不高,也就算是一個小土丘吧。山路一開始是水泥的,爬到一半,變成了土路。現在的城市都被鋼筋水泥掩蓋了,難得再走走這散發著泥土氣息的自然之路。泥巴沾到腳上,我們不僅沒嫌臟,反而找到了童年的某些返璞歸真的美好記憶。我們一路從泥濘走到了美景。抬望眼,那片片楓林像一個盛裝顏料的調色盆,將斑斕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們面前:大紅、深紅、淡紅、橘黃、中黃、紫色簡直是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長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山腰之上,黃櫨樹叢生,枝葉如云,層林盡染。爬至山頂,沐浴著大自然的風雨,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我們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當我們要下山的時候,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我們同撐著一把小傘,走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沒有了塵世的繁雜,沒有了城市的喧鬧,這里仿佛成了一塊難得的人間凈土。
初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實地完成大自然賦予它的使命之后,便將悄悄地離去,但它卻永遠地塵封在了我們的記憶中。因為在這樣一個煙雨蒙蒙的早晨,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曾經帶著這份浪漫的情懷走進了初冬,走進了自然的懷抱,壓力因此而釋放,心靈因此而溫暖。這樣的簡單與快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往往只顧急匆匆地趕路,其實有時候是很需要停下腳步來等等自己的靈魂的。我們的生活是可以寧靜和溫柔的,學會放開,學會忍耐,學會淡然,學會自在閉上眼睛,那就是我心里的那片海,迎面而來的便是幸福的風。
《花開有聲》 花開有聲音嗎?好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不過怎樣也想不出任何頭緒。或許,沒有吧,花開怎么可能有聲音呢?我不禁一聲輕嘆,隨即苦笑起來,笑自己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竟會莫名其妙問出這么一個怪問題。
沒過幾天,我家院子里的茉莉花開了,我透過窗戶,看到了花開的一瞬,親眼目睹了一朵朵花的悄然綻放,也見證了生命的奇跡與真諦。那茉莉花一朵比一朵純凈,單純得沒有一星半點的雜質;一朵比一朵美麗,濃郁芬芳打動人心。
傳說,百花仙子有一日召集百花,分給它們五彩繽紛的漂亮衣裳,只可惜茉莉來得遲了,只是分到了一身潔白如玉的外衣,百花仙子遺憾之時,破例賞給了它一股濃郁的香。
茉莉,它沒有絢麗的色彩,也沒有嫵媚的姿態,但是,它樸素自然、清凈純潔。特別是在靜寂的夜晚,當它舒展開那潔白如玉的花蕾時,默默地給人們送來一縷縷芳香,那么濃烈,又那么清新;那么幽遠,又那么持久,會使你陶醉在異香馥郁之中,真是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宋人在《閩廣茉莉說》中有一段評語:閩廣多異花,悉清芬愈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
茉莉的香清新怡人,常常會觸動我心靈深處的那根弦,一陣陣悸動。我忍不住充滿愛憐地撫摸著它的花瓣好軟,好涼,也好柔韌,就仿佛花季少女般的氣質和靈魂。當然了,我不知道這是第幾季的花了,但不難猜測,它們從未忘記過自己的使命就算用盡一生的精力,也要開出最美的花。多堅定的信念啊!它們的骨子里透著堅強,不屈和驚人的毅力!多少載春秋,它們繼承祖先的傳統和基因,一代又一代交替;一輪又一輪花開、花落;一遍又一遍上演著重復卻又并不枯燥的精彩。
茉莉的花期只有20-40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對我而言,已經算是短了。它們即使再多陪伴我幾日又如何,終有一天會悄悄地離去,正如當初它悄悄地來。想到這兒我忽然鼻子一酸,像是要哭出來一樣,感到不舍,卻無力去挽回他即將離去的腳步了。也許在我眼中,它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一朵花那么簡單了,真的,我已經把它當作是知心朋友了,我是它最忠實的聽眾。
大自然創造的一切生靈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所以花開也會有聲音,那是屬于它自己的聲音。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去感悟,那么你才會聽得見。
花開有聲,就要看你是否會去發現了。
《唯美靈秀趵突夜》 資深的游客熟知,探訪天下第一泉,白天觀風景,夜晚賞風情。霧里看花,雨中觀山,月下賞泉,這是至美上好的選擇。
夜色這神秘莫測的玩藝兒,悄無聲息地不知從何方漫延開來。將樓山房谷和嘈雜的市聲溶解,只有澎湃亢奮的泉音,琴瑟合鳴的泉韻和那些與泉匹配的碧柳、翠竹、花壇、綠地朦朧下來了。
轉瞬間,只覺眼前一晃,趵突泉景區象進入迷幻王國的水晶宮一般,那一盞盞耀眼奪目的彩燈頓時點亮。空明通地脈,活潑見天機。亮汪汪的那三股奮力突兀的旺泉,這些深藏地宮的水之精靈如同商量好了一齊挺直腰板,攢足勁兒躥出地表,按捺不住歡躍的激情,競相跳蕩。在地下射燈、地面彩燈的相互映照下,如從九霄虹霓分離出來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各類色素,反復不斷變化著不同的色調。在水面浮金躍銀,泛光潑彩,令人賞心悅目,心醉神迷。至頂端又幻化成亮晶晶、濕漉漉爆蕾舒瓣的三簇雪蓮花。游賓聽著輕柔悅耳的樂曲如入神境仙界,如醉如癡。
水霧氤氳,泉流蕩漾,時波時漣、時聚時散,不時送來縷縷泉風,絲絲涼意。燈光落在波光瀲滟的水面上宛若無數支神奇彩筆在揮動,把天光水色涂柒成一幀五彩斑斕的畫幅,光怪陸離的印象派構圖更顯的神妙奇特。燈光抹在婆娑的樹枝、搖曳的柳絲之上,恰似涂了一層閃光的油彩,滿目皆是玉樹瓊枝。彩燈啊,你笑吟吟地隨意戲波、撫株,耍將起來真稱得上一位絕技妙手!就連觀瀾亭、濼源堂、乃至白雪樓也未能躲開彩燈機靈的掃描,丹柱、黛頂、石階也變得玲瓏剔透,閃爍著金玉般豪華的色澤。
今宵有多少游人為趵突泉的勝景奇觀而眼花繚亂、流連忘返。天下第一泉那大氣磅礴的生機,蓬勃向上的氣勢,令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而為之動容,嘆為觀止。以《聊齋志異》而名揚遐邇聲播四海世界小說之王的蒲松齡先生,曾以生花妙筆留下傳世佳作《趵突泉賦》:爾其石中含竅,地下藏機,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錦而成漪。波洶涌而雷吼,勢江頁洞而珠垂;砰轟兮三足鼎沸,鞺鞳兮一部鼓吹。沈鱗駭躍,過鳥驚飛。羌無風而動藻,經上欄而濕衣。在文才橫溢的蒲公眼中,泉下一定藏有神秘的洞穴和奇妙的玄機,竟然使得三股泉水噴出地面形成三峰鼎立。散去后而幻化成錦緞狀的漣漪。水波涌動聲如雷吼,驚得魚躍鳥飛、藻芹晃動,翻起的波瀾直拍護欄濺濕衣衫。這就是趵突泉氣勢磅礴的壯觀圖景。
今年泉水豐沛充裕,三泉噴濺不舍晝夜。今宵,五彩斑斕的趵突泉有聲、有色、有形;游眾可觀、可聽、可品。鑒于此,濟南人愛泉、賞泉、親泉,感恩泉水的惠澤。冰清玉潔的趵突泉是濟南的脈,有了它,才盡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濃情水韻和柔靜之美;錦心秀口的趵突泉是濟南之魂,有了它,泉城才彰示靈秀氣質和盎然生機;泉聲若輪、雪濤四濺的趵突泉,是家鄉一張亮麗的名片,有了它,濟南才沖出齊魯,名揚華夏,才讓世界不僅目睹她寶貴的文化遺產財富,而且垂青她經濟高速發展驚人的豐盈碩果。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五
春天的雨,春雨,不停地下著、下著……。
打開窗戶靜觀春雨,她就象那思凡的仙女,匆匆地、多情地、搖曳著旋舞翩翩來到人間,似乎對凡人思綿綿,情切切,卿卿我我,漸入佳境……。
躺在床上聆聽春雨,她似乎在對人們不停地訴說著什么,又似乎在歌唱著,又好象是一邊訴說,一邊歌唱,還好象什么都不是,淅瀝瀝,淅瀝瀝……。正是這似懂非懂的華美樂章給正在聽雨的我帶來了無限樂趣。
走在路上感受春雨,她如同風情萬種的情人,在你身邊飄蕩不已,涼颼颼的雨點冷不丁的拍打在臉上、身上,感懷卻在心里,節奏時而明快、時而舒緩,多么浪漫、多么愜意,盡情沐浴在春雨里,令人感慨萬千,令人心曠神怡。
春雨的降臨,使久旱的田野萬物復蘇,張開甜美的笑臉,參天大樹張開粗壯的手臂,熱情的擁抱春雨;剛剛破土的嫩芽,張開甜甜的小嘴,盡情地熱吻著春雨,大自然的萬千生物欣然地接受著春雨甜欣的沐浴、滋潤,多情的春雨給大自然帶來了無限生機,百姓的臉上露出了“久旱逢甘露”般的笑意,情不自禁,喃喃自語:“這雨下的正是時候,好雨啊!”此刻的我不免接上了詩圣杜甫《春夜喜雨》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仿佛當年詩圣的感受與我此時的心情是那么的默契。
適時的春雨,奉獻于人類,滋潤了萬物,滲入了大地,卻犧牲了自己,這博大的胸懷,窮盡多少詩人的詠嘆;這高尚的品質,耗盡多少畫家的彩筆。
啊!春雨,淅瀝瀝,淅瀝瀝……。
初中寫景散文初中寫景字篇六
桂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區,從桂林到楊朔游覽漓江,就像欣賞一百六十六公里長的巨幅錦繡畫卷,奇秀的山峰拔地而起,晶瑩的流水碧波回環,正像導游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每當回憶起美麗的桂林山水來,我總是思緒起伏,感慨萬千,心中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在涌動,因為我與桂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從第一次走進桂林開始吧。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那時,我就從書本上、電視上或者道聽途說,在頭腦的潛意識中形成了一個朦朦朧朧美麗的“桂林”,正是帶著這種模糊、向往的心緒,隨部隊赴廣西執行戰備任務,多次途徑桂林,似乎靈動的桂林山水撲進了我的眼簾,印進了我的腦海,我這才對桂林山水有了全新的感覺、質的升華,使桂林山水在頭腦中揭開了模糊的云霧,真正置身于秀山美水間,不過,因部隊任務特殊,每次到達桂林,都是匆匆而過,只欣賞了桂林山水的“外表之美”,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個美麗“輪廓”,而真正領略桂林山水的豐富內涵是在2002年,我有幸參加了在桂林舉辦的新聞報道培訓班,使桂林山水在我的腦海里由淺到深,由表及里地在層層加深,我真正感悟出了桂林山水的內在之美和靈性。這時,我才驚嘆大自然竟如此之美,從而對“桂林山水甲天下”深信不疑,也明白了歷代多少文人墨客為什么都盛贊桂林山水之美,因情所致,我也不由地拿起筆來頌揚桂林之秀美。
2002年7月,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寫作同行到廣西南寧集結后,直奔桂林。臨行前,我們都帶著一個美好的愿望,要身臨桂林山水之境,用相機拍攝出大自然的美麗瞬間,用文字來贊美桂林山水的靈性,折射出一個完美的桂林山水,并用大自然的現實生活來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再現一個美麗、真實的桂林。桂林山水很奇特,超然于從未到過桂林人的想象,行車途中導游就欣然告訴我們,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被稱為“桂林三絕”。“三絕”和諧共溶,構成了一幅幅絕妙的山水畫,真是人間仙景,無景不成桂林,整個桂林處處是景,一步一景,我慢慢觀察,在思維中慢慢回味,確實如此,桂林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山連著水,水連著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站在山上望水或行在水中看山,雄、奇、險、秀、幽盡在其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們一行先游覽了獨秀峰,這座山峰平地而起,巍巍壯觀,集奇、秀、險于一身,遠望秀麗多姿,近看氣勢雄偉,登上獨秀峰山頂,似有眾山皆在腳下之感,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居高臨下,桂林山水盡收眼底,這里可拍照的景色實在太多,幾個同行在這里不停地“咔嚓、咔嚓”,扳動著快門,美麗的景色增添了情趣和韻味,定格的瞬間又增添了藝術的享受,我也用相機把獨秀峰的一葉與象山的風韻拉到了一個畫面,簡直是美奐美倫。
從獨秀峰上盤旋而下,不覺就到了象山,也叫象鼻山,如其說是游覽道不如說是遠看,漫步走在象山的對面,平心靜氣,拋卻一切雜念,這樣才能真正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我那時觸景生情,悠然而生出無限的遐想,此時的象山,仿佛一頭巨象矗立江中,把南來北往的客人視為“熟客”,只管盡情悠閑地飲水,盡情地展現著大象的雄姿。
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象山,一行乘車游覽漓江。一到漓江,我們簡直就驚呆了,這真是桂林山水中的絕唱,就是歷代著名畫家,傾盡手中的畫筆,也畫不出真正漓江山水之秀美,它在萬座峰巒懷抱之中,清水環繞山巒,山巒浮于清水,引領著游客盡情地享受,時而美麗如畫,群峰競姿,時而朦朧若詩,約隱約現,遺憾的是,我們游漓江的時候,天公不作美,隱天蔽日,這樣不過拍照受到影響,不影響觀景,江上煙波浩渺,一會兒,云霧漫山環繞,一會兒,云霧消散,青峰倒影在江中,在江中,還時而觀看到民族歌舞,時而可聽到對面傳來美麗的民歌聲,還有穿著五顏六色的黎族姑娘,悠閑地劃著小船,蕩悠悠,蕩悠悠,停在了漓江美景構圖的最佳位置,又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景色迷人,人更增色,山、水、人、船的美麗組合,好一幅秀麗的山水風景畫,勝似水墨桂林,立在船中暢游中,朋友中不知誰說了一句“船在江上走,人在畫中游”,更引起了我的聯想,仿佛置身于一個世外樂園之中,我迅速舉起相機,把美景留下,到了大約一半游程,我發現左測的一座山峰,就象古代一名大將,身披盔甲,騎著戰馬,所向披靡,我立即把它拍成照片,說給朋友聽,似乎深有同感。此時,假若一人劃著小船獨覽此景,想到哪里都遂愿,那將更勝一籌。
游覽了漓江,我們便乘興游覽蘆笛巖、七星巖,這是桂林兩個著名的巖洞,此前,我從未游覽過巖洞,我們一行沿著臺階登上了離地26米多高的蘆笛巖,我立刻被洞中迷人的景色驚呆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天造地設的龐大藝術宮殿,令我更吃驚的是,這樣大的巖洞是怎樣形成的,里面巨大的巖石是怎樣運走的,我懷著探迷者的心態逐一游覽,巖洞仿佛神工鬼斧雕琢而成,在這里,聽潺潺泉水,覽洞中秀色,洞內石筍、石柱、石幔、石乳、石花密集成林,各類沉積形態變化萬千,怪石林立,琳瑯滿目,擬人狀物,惟妙惟肖,有“高山瀑布”、“水晶宮”等迷人的景色,在“花果山”一側,隱約看到了西游記中躺在這里睡覺偷懶的“豬八戒”,另一旁有手握金箍棒的“孫悟空”,還約隱約現地看到“唐僧”和“沙僧”,洞中幾根數百米高、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石柱頂天立地,沿著石階緩緩而上,一個天然“大廳”不由映入眼簾,頓時油然而生出一種在這里聚會的感覺,有一種神奇之感。步行游覽之后,我們便十人一組,乘船游覽巖洞,更有情趣,更增一種驚險、神秘、悠閑之感, 美不勝收,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到洞中的美妙勝景,美中不足的是,洞中光線太暗,如此美麗的景色無法拍出理想的照片,最美的景點都被個人承包了,自己設燈光拍照贏利,而有煞風景,我們只好把美麗的巖洞留在自己的.記憶里,游覽七星巖與蘆笛巖有點相似,沒留下什么特別的印象。
我們還游覽了疊彩山、伏波山等,眾山疊嶂連綿、姿態萬千,一路飽覽勝景,我們收獲多多,不虛此行,桂林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