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與學生和家長之間溝通和交流的重要依據。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三: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輔導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成長。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一
教科書第74頁例1,練習十六第1~4題。
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整捆和單根的小棒。
一、提出問題。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
(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算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的分解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數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的個數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拆成幾個一位數,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課件一步一步展示豎式的書寫過程,突出書寫的步驟和書寫的位置,邊演示邊說明。如果沒有電腦設備,也可板書。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現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略)。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二
1.在具體情境中發現角、知道角、初步認識角。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正方形紙片、三角尺、小鬧鐘。
一、談話導入。
生:角。
導入:對,是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二、新授。
(一)感知角。
1.出示插圖:剪刀、鐘表、紅領巾。
告訴學生:剪刀上有角。學生模仿說除鐘表、紅領巾上的角。
2.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1)請各小組同學拿出用紙做的角,摸摸這里,有什么感覺?(刺人、很尖)對了,也就是說,尖尖的,這里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作頂點。
(2)再摸摸這里,又有什么感覺?(很光滑,很平)對,也就是直直的,我們也給它們取個名字,叫邊。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三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多媒體課件(有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
多個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張上一個算式)。
一、提出問題。
呈現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可以讓幾個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后2道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完成后,請學生向全班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
貼出寫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語言描述菜園里收南瓜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助菜農收南瓜。
讓學生自由選擇卡片,算對的就收獲了這個南瓜。
完成后,先檢查是不是算對了,再比一比哪組學生收獲的南瓜多。獎勵優勝組。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四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方法正確計算。
練習重難點:在練習中讓學生體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讓學生掌握好整個計算的過程。
課本第64頁的練習十五。
1、口算:
15×3=19×4=53×3=61×7=。
14×10=20×42=50×60=47×30=。
2、計算:21×32,要求學生列豎式計算。
提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這兩個因數的最低位對齊)。
第一步先算什么?(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2去乘另一個因數21,得數的最低位和因數的個位對齊)。
第二步再算什么?
第三步再算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筆、動腦讓學生復習舊知回憶起對舊知的復習】。
3、練習:
書本64頁練習十五的題目。
(1)學生獨立完成書本練習第1題,在練習本上列出豎式。完成后同位互評,最后在小組里訂正。
【設計意圖:用于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2)請學生到黑板板演書本第2題,其他的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做一做。最后全班訂正。
(3)讓學生集體讀書本第3題,并收集好相關的信息。然后獨立完成。
(4)學生獨立完成書本的第4題。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五
1、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
2、掌握一位數乘法中連續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讓學生感受到乘法處處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難點:
用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一位數乘法中連續進位的方法。難點:計算的正確率以及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舊聯新,積累經驗
45×9 65×4 128×3 424×3(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三、設疑激需,提出問題
運動場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四、參與活動,分析問題
1、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
六、達標檢測,解釋應用
1、列豎式計算(基礎練習)
126×8 135×7 326×7 488×6 247×6 765×7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3、解決問題:
每個方陣128人,一共多少人?
小紅家和學校相距多少米?
4、拓展練習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請解答。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0xx、11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教學反思
三小 張春艷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且有疊加情況的筆算乘法的算理及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營造自主的探索空間,使學生經歷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疊加的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從中體驗遷移、類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鼓勵學生探索筆算乘法中的新情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在課堂開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復習口算,豎式的書寫入手為新課的內容作了個鋪墊;緊接著從身邊的“校運會”創設了問題情景,提出了計算問題;然后由學生自主探索,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在實踐中鞏固和運用方法。下面就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
1、不足之處。(1)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當問題一拋出我總希望馬上有學生能回答,生怕冷場,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沒有時間思考,學習的步伐是被拖著的。(2)提問還需藝術性。
2、啟示。(1)課上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讓每一位學生包括基礎薄弱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參與合作探究。(2)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訓練。如提問的技巧,表揚的技巧等等。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的教學讓我對計算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0xx、11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六
課本第78頁例3,練習十八第1――4題。
1、使學生掌握兩、三位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連續進位的方法。
口算卡片、掛圖。
一、學前準備:
1、口算下面各題。
4×4+25×7+46×5+1。
3×4+27×8+56×7+5。
3×9+56×9+82×9+3。
2、說一說計算兩、三位乘一位數時應該怎樣計算?(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計算下面各題。請三位同學板演,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29142131。
×3×4×7。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圖。
2、引導學生說出圖意。
3、怎樣列式,為什么?
24×9,也就是求9個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約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豎式計算。
請一位同學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試算,做完后共同訂正。
24。
×9。
216。
請計算正確的同學說說計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個位4×9=36,向十位進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個十,18個十還要加上剛才進上來的3個十,共21個十,這個2應寫在積的百位上,1應寫在積的個位上。
師小結:用一位數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個位上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果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如加上進位的數后又需進位,那么還需向百位進位或把最高位寫在百位上。
6、練習,用豎式計算。
68×7=69×8=72×5=76×4=。
學生獨立完成,算完后組織學生討論,在計算過程中,這幾道題的主要區別在哪里?(有兩道題十位乘完后再加上進位數后最高位沒有改變,有兩道題加上進位數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鞏固練習:
1、自己列算式計算:137×6=。
2、學校運動會開幕式,有4個方陣,每個方陣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說說上面兩道題計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課堂作業:
1、練習十八第1題。
2、練習十八第2題。
3、練習十八第3題。
4、練習十八第4題。
五、思維訓練:
最大的一位數與最大的兩位數的乘積是多少?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計算時同學們一定要認真、仔細,如果哪一位上有進位的數,千萬別忘了加上。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七
p79例4。
掌握一位數乘法中連續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1.復習乘法豎式計算。
2.計算517×3后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1.p79例4的教學。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看圖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學生試算,通過集體評論訂正、進行學習。
(3)把例4與例3的豎式對照,找出異同點,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
2.:“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時應注意:用一位數乘第一個因數的某一位時,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
1.p79“做一做”
訂正后,讓學生找出哪一道題最容易出錯,為什么?
2.填上適當的數: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八
教材第24、25頁練習五第4--7題。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筆算乘法的規則,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筆算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中需要連續進位的計算。
2、使學生結合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進一步熟悉連續兩問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正確解答有關的'連續兩問應用題。
口算卡片
1、表內乘法練習
4×5=
3×8=
6×7=
9×9=
6×5=
4×8=
9×3=
5×5=
8×3=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書上。
學生計算后,集體訂正。
1、筆算下面兩題
436×67×185
(1)指名2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練習。
(2)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3)筆算乘法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2、改錯題
出示一些學生的錯題。
學生仔細觀察,找一找錯在哪里?并分析錯誤原因。
學生獨立改正。
3、筆算比賽
小組進行筆算比賽:
比賽規則:每個小組的同學,每人做一題,從第一個同學開始做,依次往后傳,速度最快并且全對的小組獲勝。
1、出示練習五第7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要求上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準備怎樣列式計算?要求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
(3)學生獨立計算。
(4)集體訂正。
2、小結:解答連續兩問的應用題,要注意些什么?
練習五第6題。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九
教學內容:
p79例4。
教學要求:
掌握一位數乘法中連續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1.復習乘法豎式計算。
2.計算517×3后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新課教學。
1.p79例4的教學。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看圖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學生試算,通過集體評論訂正、進行學習。
(3)把例4與例3的豎式對照,找出異同點,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
2.小結:“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時應注意:用一位數乘第一個因數的.某一位時,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
三、練習設計:
1.p79“做一做”
訂正后,讓學生找出哪一道題最容易出錯,為什么?
2.填上適當的數:
四、課堂作業:
p80第1題。
教學反思: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十
(4)嘗試用豎式計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草稿紙上書寫。
(5)匯報評價。跟以前學的計算有什么不一樣?(個位滿幾十進幾,十位又滿幾十進幾。)你們算得對嗎?(與估值進行比較,看是否在估值范圍內。)。
板書:連續進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十一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勇。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計算和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1、掌握進位的方法。
2、提高計算能力。
1.復習乘法豎式計算。
2.計算517×3后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1.p79例4的教學。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看圖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學生試算,通過集體評論訂正、進行學習。
(3)把例4與例3的豎式對照,找出異同點,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
2.小結:“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時應注意:用一位數乘第一個因數的某一位時,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
1.p79“做一做”
訂正后,讓學生找出哪一道題最容易出錯,為什么?
2.練習十八第6題。
3.練習十八第10題。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由于進位的次數比較多,所以在計算時要注意不要忘記進位,也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
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范文(12篇)篇十二
學習目標:
1、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在計算過程中,理解進位的道理,并嘗試總結自己的計算方法。
學習重點:
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一、自主學習。
自學教材61頁。
1、王老師要買連環畫,我知道,王老師買了()套連環畫,每套()本?
2、王老師買了多少本連環畫呢?用你的方法計算!
3、你能用筆算的方法算出王老師買了多少連環畫嗎?
二、合作探究、歸納展示。
1、筆算乘法的時候,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
2、遇到個位相乘滿十或滿幾十該怎么辦?
三、達標檢測。
1、列豎式計算。
28×4=16×5=117×3=。
3、完成書上61頁做一做1、2題。
四、反思總結。
五、課后作業。
1、完成練習十三3、4、5題。
2、拓展提高。
()里應填幾?
()()()6()。
×7×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