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聊無聊篇一
生活的無聊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但我們卻依舊經常無聊著。
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總是很奇怪,我們不喜歡忙碌的生活,但真正閑下來時卻又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這是生活的一種常態嗎?還是只是針對于個別人。但我很清楚自己經常處于這樣的狀態。
每逢周末或假期,自己心中都有著一份欣喜,但真正面臨時,又不知所措于怎樣去度過,總是在猶猶豫豫中浪費了美好的光陰。
這次的中秋節,本打算去晉江走走,卻因為一些原因沒去成,于是沒了計劃。
一個人的宿舍,除了電腦的陪伴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三天的假期里,除了睡覺,就是看電視,看綜藝節目。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是很糾結的,明明知道這樣太沒價值和意義了,但最終卻以這種方式結束了假期。
雖然知道無聊,卻又沒有去拒絕。或許這就是造成無聊生活的原因。
無聊無聊篇二
;“無聊”這個詞在西方語境中誕生于十八世紀,乃是一個晚近的產兒,更準確地說,它是“閑暇”(leisure)的私生子。在這之前,既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這個詞。如果人們感到無聊,他們并不認識它,只能用諸如抑郁、沮喪、愁苦、厭世、悲傷、倦怠等負面詞匯來替代,至于它的真面目,或許很多人至今未曾認清。
前工業時代,勞作幾乎填滿了人類的日常生活,閑暇雖已萌芽,卻尚未獨立。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時間的結構,閑暇開始日漸豐盈,而它的私生子“無聊”則呈幾何級數式地爆炸和傳播,其波及范圍之廣幾無他物可比,這種以往只有貴族和僧侶階層才能體驗到的東西,已經成為幾乎人人皆有的一種生命體驗了。
長期以來,人類似乎總對無聊抱持一種偏見。基督教傳統將之視為懶惰,甚至是罪惡。早期的編年史作者把怠惰稱為“正午惡魔”(noonday demon,指僧侶或神職人員的一種既百無聊賴又焦躁不安的狀態)。文藝復興時期,無聊由惡魔誘導的罪孽演變成憂郁,是因過于專注于數學和科學研究而造成的某種抑郁癥。在此,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一個概念演變的背后,西方世界所經歷的宗教式微、科學興起的歷史過程。
后來,法語中出現了ennui這個詞,它來自古法語ennuier,意思是厭倦、無聊。1755年,英國文豪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博士耗時八年、以一人之力完成的《英語大詞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第一次出現了“無聊”(動詞bore)一詞。1768年,在一封私人信函中,該詞被首次使用。在信中,厄爾·卡萊爾(earl carlisle)表示了對紐馬克特朋友的同情,他們常常被法國人折磨得很無聊。“無聊”表達“令人感到厭煩的事情”以及“無聊的人”的含義大約起源于十八世紀末。
無論如何,在十八世紀那個講究禮儀、注重教養的社會中,人們終于有了一個詞可以表達某種厭倦和不安之感。更重要的是,無論是作為一種情緒性的體驗,還是一種存在性的處境,無聊都和人類的境況尤其是創造構成一種相伴相生的關系,它就像音樂里的《四分三十三秒》,繪畫中的留白,影像間的沉默,宇宙深處的虛空。它與閑暇之母的另兩個私生子——“發呆”與“白日夢”,共同推動著一場歷史性的創造運動。
十九世紀上半葉,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歷經三十多年寫成《墓畔回憶錄》,他在這部杰作中描述了那個時代的頹唐不安:“想象是豐富、多彩、奇妙的;而現實是可憐、枯燥、失望的。我們滿懷著一顆充實的心,生活在一個空虛的世界里。”法蘭西民族特有的憂郁傳統讓他們與無聊有著一種天然的親緣性,正是天生敏感而憂郁的法國人,第一次表達了那種無聊所特有的空虛和不安情緒。
1849年,法國小說家福樓拜乘船沿著尼羅河逆流而上時感嘆:“埃及的廟宇讓我感到非常無聊。”那份尼羅河畔的巨大的無聊攫住了他,包裹著他,讓他感到一種存在的虛空。八年后,他在《包法利夫人》中對無聊做了小說史上最精彩的描繪,說包法利夫人“每一個微笑后面都藏著一個感到無聊的呵欠”。更有意思的是,極為敏銳的福樓拜還覺察到了無聊與惡心之間的隱秘聯系,在一封寫給路易莎·古內的信函中,福樓拜寫到了“nausea of ennui”(無聊的惡心)——在古羅馬時期,塞內加、賀拉斯、普魯塔克等人都曾將無聊和惡心(暈船)相聯系,普魯塔克專門使用了“alus nautiodes”(令人作嘔的無聊)一詞。
1852年,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長篇小說《荒涼山莊》(bleak house)中首次使用名詞“boredom”一詞來描繪無聊。戴德洛夫人(lady dedlock)和她的真愛分手,嫁給一位好心卻冷淡的紳士,她成天寂寞、無精打采,她顯然染上了現代生活中所謂的慢性病——無聊。隨著“無聊”由動詞向名詞的華麗轉身(這意味著它正式進入了存在意義的世界),“boredom”一詞在英語世界開始廣泛傳布,并飄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進入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極具洞察力地認出了無聊的三副面孔:一是“被某事物搞得無聊”,二是“在某事物中感到無聊”,三是“深度的無聊”。前兩副面孔人盡皆知,一副是福樓拜式的,一副是夏多布里昂式的,而海氏真正的著眼點則是“深度無聊”——即對無聊本身感到無聊(它在福樓拜所謂的“無聊的惡心”中已初露端倪),他將之視為對抗技術主義的一條重要途徑。伴隨著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興盛,這一存在性的無聊在現代主義哲學、文學和藝術中大放異彩,在讓-保羅·薩特的《惡心》、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華特·席格的《厭倦》、愛德華·霍普的《海景房》、雷尼·瑪格麗特的《鄉思》等現代主義經典中都縈繞著這一相同的主題。
是的,只有有足夠智力的人才會無聊,當一個人在智力范圍內活動時——比如深度閱讀、研究科學、發明新技術、創作小說、詩歌或藝術作品等,很少會有無聊感,但當工作或業余活動所需要的智力遠遠低于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時,無聊感就會爆發。只有有足夠視野的人才會無聊,無聊只是表象,實質是一個有智慧的大腦忍受不了精神的空虛,可惜“每個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作世界的極限”(叔本華語)。與偶然閃現的智慧相比,人類的愚蠢是永恒且漫無邊際的,正如愛因斯坦的妙語:“只有兩樣東西是無限的,就是宇宙和人類的愚蠢,而我不能確定的是宇宙是否無限。”只有足夠有思想和才華的人才會無聊,周星馳主演的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才高八斗,卻覺得日子過得興味索然,而他的八位太太每日開兩桌麻將,卻異常忙碌而充實。
因此,我們應該大聲地贊美和歌頌無聊!可以說,沒有無聊,就沒有今日的人類文明。這不禁令人想到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對懶惰的令人難忘的頌詞:“永遠不應該做得太多……我討厭同胞們的積極活動、創新動議、雄心壯志和相互競爭。這些都是外生的、城市的、高效的和雄心勃勃的價值。這些都是工業的品質。而懶惰,它是一種自然的力量。”這行文字被印在鮑德里亞“消失的技法”攝影展的一面白墻上,在我們這個永遠在強調進步、競爭和高效的時代里,顯得如此不合時宜卻又發人深省。和懶惰一樣,無聊也是人類的一項特權,可惜的是,人們似乎總是能記得捍衛懶惰的權利,而漸漸放棄了無聊的權利,一同放棄的還有無聊的副產品——發呆和白日夢。或許人工智能將在不久的將來引領一個時代的發展,但人類至高的創造力卻永遠來自無聊、發呆和白日夢,而這些或許是人工智能永遠無法做到的。
“你在脫離現實。”
“什么是現實?現實根本不存在,對嗎?”
無聊自它誕生之日起,確實一直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竊以為,無聊最耐人尋味的特點在于其附帶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即它讓天才更加煥發天才,讓庸人更加陷入平庸甚至墮落。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所有的天才作品都是閑暇和無聊的產物,而庸人只會用無止盡的娛樂來打發無聊(藥物麻痹、旅游和性是自古以來公認的三種避免無聊的方法)。不過最近三十年來,無聊似乎處在它誕生以來最危急的時代,因為它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節節敗退,這顯然超出了庫雷西的意料。甚至富有智慧如叔本華,也萬不曾想到技術的進步會將他著名的“鐘擺”理論擊個粉碎,高歌猛進的智能手機將“無聊”的地盤逐漸侵蝕殆盡,只剩下“痛苦”孤苦伶仃地守著那片孤城。
無聊安息吧!
相關熱詞搜索:;無聊無聊篇三
坐在飛機上,啥事都干不了。在飛往新加坡的路上,我無聊地看窗外奇形怪狀的云彩。
玩什么好?玩什么好?我一直問自己,在機上,連手機都不能開,有什么好玩的呢?在一旁的爸爸媽媽都睡著了。對了。我不是帶了撲克牌嗎?我連忙提起書包,好不容易翻了出來,推醒爸爸,與他pk24點。
沒打幾輪,我發現局勢不好,看樣子都是失敗。“無聊”兩字在我腦海中不停閃爍。“沒興趣了!”我說了一句,就一丟牌想找找有什么新花樣。而爸爸又馬上倒頭大睡。
實在沒什么可干了,我靠在小桌板上,盯著窗外的云繼續發呆。不斷的有形態各異的云在我眼前飛過,有一朵特別大的云像一頭牛,把我的目光吸引過去了。我一直目送著它,直到它消失在那遼闊無垠的天際。
看一邊的爸爸睡得好熟,還打起了呼嚕,我也不禁有了幾分睡意。剛趴了下來,那睡意又仿佛長了翅膀似的消失了。我只好直起身子,拿出座位上的小說,快速地瞄幾眼。
無聊無聊篇四
;一個人如果不能體驗到徹底的無聊,大概是一種缺憾。
如今的人很少有無聊的時刻。成年人的日程表里每個小時都被填滿,小孩子幾乎要全年無休地上課、做作業、上補習班。每人手里攥著一個手機,每天面對著它“頂禮膜拜”幾個小時——看一會兒新聞,玩一會兒游戲,刷幾條短視頻,看看朋友圈……如此循環往復,只要你還神志清醒,大大小小的屏幕里自然有無數的內容會不斷更新,并以各種方式“投喂”給你。人和人好像可以老死不相往來了。每一秒鐘都很亢奮,哪里有空無聊呢?我們似乎只會疲勞,但無法感到無聊。
回想自己的童年,每年暑假都會體會到那種深深的無聊。父母去上班了,一個人待在家里。不到開學前幾天,就還沒到做暑假作業的時候。那時也根本沒有什么課外班或者輔導班。家里沒有幾本可以讀的課外書,偶爾從同學那里借來一本書,很快就如饑似渴地讀完。周二的下午沒有電視看,紅白機里的游戲已經通關了幾十遍。艷陽似火,極少有可以吹空調的地方。屋外蟬聲轟鳴,屋內電扇搖曳。這一刻才感覺到時間的悠長。
于是一個問題涌上心頭:可以做點什么呢?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會想方設法找各種食物一樣,無聊的人會絞盡腦汁來擺脫無聊。把讀過的書再讀一遍,甚至開始抄書。把通關的游戲提高難度再打一遍。一個人上街閑逛,或者到老遠的地方去找同學玩。但無聊很快又襲上心頭。時間凝固了,流不動,讓人心生絕望。此時,人才會“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攤開畫紙,描繪一個想象的世界;打開作文本,寫下虛構的故事……人在極致的無聊中才會發現,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無窮的,創作才是逃離無聊的最好方法。
如今,人好像是信息的容器,每一刻都處在滿溢的狀態,沒有絲毫虛空。像一塊已經在滴水的海綿,無法再吸收更多的水。無聊是一種虛空,一種充滿能量的虛空,它能創造出渴望與期盼來。“無所事事”的人才會開啟想象,憧憬另一種可能。無聊或許正是“文化”的開端。
(寒 江摘自《書城》2020年第8期,視覺中國供圖)
相關熱詞搜索:;無聊無聊篇五
五一放假,每天似乎都無事可做,無事可想。
每天起來,玩游戲,玩了一會就膩了,開始和同學聊天。然后很快吃飯,吃完飯繼續玩游戲,無聊之后還在玩,直到差點吐為止。接著看電視,又吃飯,吃完飯就早早的睡覺了。
每天都是這樣的生活,第二天我對電腦有點厭惡了,到了第三天,甚至有點想念和同學們在一起的上學時光了,可時間就是過得那么慢,當熬過這三天后,我覺得上學突然特別有意思。
我不知道。只知道這三天很無聊;只知道游戲更無聊;只知道我不想玩游戲;只知道我想上學;只知道我想和同學們在一起;只知道他們中的有些人盡管很討厭但還是很懷念;只知道這是六年中的最后半年。
究竟是我厭倦了游戲,還是我愛上了上學?
無聊無聊篇六
我從小就不喜歡過年,因為一過年,就忙的要死。
在過年的前一個星期,爸爸媽媽就帶我們去買對聯、貼“福”字、買炮……
在臘月二十九的早上,就要跟媽媽去菜市場買菜。菜市場極其擁擠,簡直就已經是摩肩接踵了。一個不小心,人影就沒了。所以我就算是擠著,也必須得跟緊。
回到家的時候,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親戚卻又來了。我和表姐一看就趕緊躲到房間里,不出來。因為每次只要親戚一來,我和表姐就要負責管小孩,本來就已經是很累了,還要看小孩!
等到吃午飯的時候,姨媽把鍋端上來,接著是燒水,又放菜吃火鍋。爸爸趕緊拿出酒,給每個大人倒一小杯酒。我們小孩就邊吃火鍋,邊看電視,舒服極了!
吃完熱騰騰的火鍋,大人們就拿出麻將桌,準備打麻將。于是,我們就趕緊偷偷地跑到電腦房去玩電腦了,不過,就算被發現了也沒關系,反正是過年。
玩著玩著,就到晚上了。我們趕緊吃完晚飯,就趕在春節聯歡晚會前,下去小區放炮。
急匆匆的放完炮,就連忙跑回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每次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我都很期待。可是卻一次次的令我失望,因為每次一出場,就是歌舞,只有幾個小品,想熬夜都熬不了。
除夕就這樣過去了。
無聊無聊篇七
今天,我到張良館上張老師的課。上課了,張老師走到大家面前說:“張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好好好想想”。
“刷牙的時候,你們先從左邊刷,還是先刷右邊的呢?”張老師說。
“我刷牙的時候是先刷左邊的”學生說。
“你是先刷左邊還是右邊的呢?為什么呢?”張老師說。
“我是先刷左邊的,因為比較順手”同學說。
“其實正確答案是百分之九十七的可能性是先刷左邊。”張老師說。
話音剛落,張老師一邊分析一邊打字,打著打著,幾分鐘張老師就打了四百多個字,真是讓人大吃一驚。
張老師又說:“刷牙先從左邊的請舉手。”有一半同學都舉手了,我也舉手了。
“刷牙是先刷右邊的請舉手。”張老師說。但結果還是有兩位同學舉手了。
老師最后說:“刷牙是先刷中間的請舉手!”
有一些同學舉手了。
最后,我們放學了。
無聊無聊篇八
導語:真正的無聊,則是對最不堪忍受的事情也能夠處于完全的麻木狀態。
有些事會告訴你不是所有道歉都可以換回百分百的原諒
手握冰淇淋,吃著棒棒糖,哼著小曲調,坐著摩天輪
清道夫的孤獨不是清掃街道的寂寞,更不是所謂的無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學會了咽下所有苦楚以笑臉相迎
數學無聊到連個三角形都要證明,買個菜都要設x。
我知道我不配擁有你但是別人更不配
別在無聊的時候來找我,那樣顯得我很多余
我不怕倒下我怕那個撒鹽的人是你
無聊發抖動是個狠不禮貌的行為。
我在人前歡笑你看穿了嗎,我在人后孤單難道是無聊嗎
是誰那么無聊,把那么傷感的`小蘋果寫得那么嗨,說明他(她)是有多活躍啊!
眼淚是撕心裂肺后從身體內擠壓出來的沒有顏色的血液
無聊的時候別來找我,我不是你消遣時間的玩具
無聊時歡喜在忙時忘記 生命沉悶亦玩過游戲
大王叫我來巡山
我的口頭禪:你真是一個惡心的人
希望我和還沒到的快遞一樣,令你牽掛。
我要把你搶到連一條褲衩都沒有!
學霸你別驕傲你未來的老板可能是學渣
你無非是朵交際花 跟我講什么愛他的情話
當好朋友有了對象以后我就覺得我辛苦養的豬讓人吃了的感覺。
\'\'喜歡是出門必洗頭,愛是洗個球。\'\'
不是有愛就能在一起 還要有錢
“為什么上課睡覺” “因為年輕人需要夢想”
看過了那么多豬 還是你最可愛
他大概是土豆,煎炒蒸炸,怎么都合你胃口。
年輕時你揚言要飲遍天下烈酒 年老時你感嘆原來白開水最長情
哆啦a夢是歷史上第一個 臉這么大 五官這么擠 還那么萌的生物
hi 這里啊悅 要認識一下嗎
在這物質繁榮的社會里,有一種我從來都沒有戒掉的癮,叫出人頭地
天氣還不錯 我在外面 風吹進袖口里了
雖然不知道老師上課在講什么 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你應該找一個可以逗笑你的人,而不是我這種帥哭你的人。
對于你喜歡我這件事 我認為你做得非常對
喜歡我你就說 有事別往心里擱
漸漸的你們都去不同的城市朕的心腹遍布全世界興復帝國指日可待阿
牽著你的手 就像牽著我的狗
這個世界除了你,再不會有人這樣讓我堅定到失控。
連續打了六個噴嚏,我知道是自己感冒了。
親愛你走后,我該拿什么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愛情的電影,散不散都沒了關系,一人安靜一人哭泣,散場電影全世界傷心。
這個七月「夏天」真無聊,是不是因為想你才寂寞迷戀。
那些無聊的承諾,留著你自己慢慢說。
無聊,是一種難以消磨時間的心境。
我從來都不是無聊找你,我找你,只是說明,這一刻,我很想你。
我說過,總有一天,我會很幸福的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后悔。
你無聊么,要是無聊,就放個屁,自己抓著玩去!
花開花落,是你先背棄了我們之間的承諾。
我很想知道,當我的名字滑過你耳朵,你腦海中會閃現些什么。
無聊的時候你可以百度輕松時刻。
沒有人想到演出會如此乏味。
每天過的跟復制似的沒有驚喜沒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