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一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震撼我心靈的書——《綠山墻的安妮》。
安妮是一個身世凄涼的11歲的孤兒,一頭紅發,滿臉雀斑,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當中,不斷地給人家闖禍。假如你要去領養一個孤兒,你會選擇她嗎?我想應該不會,誰會要一個長得不好看,又會給自己闖禍,整天在那里胡思亂想的小姑娘呢?馬修和馬瑞拉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單身兄妹,因為一場誤會,他們陰差陽錯地領養了安妮,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
安妮住進了美麗的綠山墻。她天性活潑樂觀,因為天真鬧了不少的笑話,卻又因為善良和直率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安妮用自身的生命熱情化解了小鎮上各種敵意,給綠山墻甚至整個小鎮帶來了喪失已久的歡聲笑語和春意。當安妮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時,因為要照顧生病的馬瑞拉而放棄了這個難得的機會,讀到這兒,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喜歡上了安妮,喜歡上了她身上那種富有靈氣的生命活力。
安妮的生命力如此朝氣蓬勃,到處綻開夢想和生命力的花朵。她有著兩種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對于她來說,每一天都會有驚喜和飽足感,她的夢想之花的的確確開出了果實,讓所有人都嘗到了在以前的現實生活中從未品嘗過的的甜美味道。
安妮的心就像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水,從未受到過污染。在今天這個財富至上的時代里,我們應該摸著良心問問自己,我們到底錯過了什么生命中不能錯過的東西,丟失了什么最重要的財富?安妮曾經向那些從來不想像、整天碌碌無為的人驚呼——“你錯過了多少東西!”我們自己也應該想想:我們到底錯過了多少比金錢、地位更寶貴、更重要的東西?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二
當我如饑似渴的讀完這本書后才發現:這是一本兒童文學書。對于兒童文學,我自認為我已經遠離了那個年齡階段,所以,平時我幾乎是不沾的。我自認為書中所描寫的對于我而言都是不具備吸引力的。但是我發現我錯了。在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深深的悔恨我這種念頭。就像文中馬修對安妮的感覺一樣,即使并不如他所愿但卻舍不下她,然后慢慢的喜愛她,最后到生活中都再也離不開她了。
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那猶如精靈般的文字,它是那樣優美穿插這生命力、滲透著活力,仿佛作者賦予書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那樣栩栩如生。仿佛那片在陽光下熠熠放光的小湖是“巴里的`池塘”,那座布滿爬山虎、綠樹成蔭的老房子就是“綠山墻農舍”,里面瑪里拉、馬修和安妮一起祥靜而舒適的生活著。
文中的主人公安妮,是一個被遺棄在孤兒院的孤兒。她骨瘦如柴,深深凹陷的眼睛還帶著恐怖的綠色,臉上密布著星星點點的雀斑,頭發還是惹人討厭的火紅色??伤齾s擁有一顆金子般熠熠生輝的心靈,仿佛可以捅破一切黑暗,這正是那時的社會所缺失的。安妮的腦子里是對外界事物慢慢的新奇。她善于想象,這使得馬修喜愛她這個“不安靜、胡思亂想”的孩子,也使得即使生活在困苦的她依然快樂而滿足。但是卻也使得她不敢一個人獨自穿過森林,她幻想著里面住著幽靈。
這本書不像童話般充斥著童真和華麗的夢,讓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那是只屬于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它妙趣橫生,筆下的安妮總是惹出一大堆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可是她絕不依靠刻意稚嫩的話語來將自身歸納為兒童文學,所以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更是一本不錯的選擇!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三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人領養。小姑娘個性鮮明,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強,憑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這部加拿大兒童文學名著自一九零八年問世以來,已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銷售達幾千萬冊,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國相繼被搬上銀幕或拍成電視劇,風靡歐美。馬克吐溫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稱“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文章文字清新流暢,生動幽默,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麗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四
一個叫做綠山墻的農舍里,住著一位十一歲,一頭紅發,滿臉雀斑,整天耽于想象,還不斷闖些小禍的安妮。假如你要收養孤兒,你會選擇她嗎?可這件事偏偏讓上了年紀的獨身兄妹馬修和馬瑞拉撞到了。
其實兄妹倆要收養的并不是安妮,但失誤使這成了事實。自從安妮來到這兒后,她的一舉一動,甚至一言一行都要承受住馬瑞拉刻薄、挑剔的眼光和話語,以及旁邊村民們的考驗。但安妮的熱情融化了一切敵意的冰山,并給這個村莊得來了溫暖的春意,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她。正如當年馬克·吐溫所評論的,這本書的作者莫得·蒙哥馬利塑造的人物不愧是“繼不朽的愛麗斯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愛的是那富有靈氣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處綻開愛和夢想的花朵。安妮擁有兩種極其寶貴的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對于她來說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驚喜。安妮不但充滿想象力,而且還很善良。她的生命是一條雖然激蕩卻依然澄清的溪流,仿佛直接涌出,既積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任何的污染。她善待一切幫助過她的人乃至傷害過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和憐憫、仁慈、修養相比,這種善良是一種更為本真的善良,而且是更加令自己和別人愉快的。
我們應該和安妮一樣,每天微笑著面對一切,因為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在用樂觀、健康的心境去尋找快樂的過程中,我們會懂得如何看待生活,懂得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