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一
故事發(fā)生在加拿大一個空氣新鮮,美麗又偏僻的農村,一所叫綠山墻的農家。主人是卡斯伯特兄妹,哥哥叫瑪修,妹妹叫瑪麗拉。瑪麗拉認為瑪修干活太累了,所以想從孤兒院收養(yǎng)一名男孩,也可以幫阿哥瑪修,還可以增添農家生活的樂趣。
可是沒想到,大家卻幫她帶來了一個小姑娘——安妮。她下巴尖尖,棱角分明;一雙大眼睛,充滿活力和精神;天庭寬闊飽滿,嘴角線條優(yōu)美,表情豐富。總之,這位無家可歸的女孩子,身上藏著非同一般的靈氣。
我覺得安妮是一個生性活潑樂觀,想象力豐富的小姑娘。雖經歷種種困難,但她還是盡量往好處想。她很善良,博得了老師、同學、鄉(xiāng)親們的關愛;她很聰明,又很努力,她堅持著上學,還要去表演,直到瑪修離開。為了陪伴孤身一人的瑪麗拉,她才放棄上大學,開始找工作,為瑪麗拉減輕負擔。所以安妮在我心中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我雖然也有安妮身上的特質,但是我有時候,經常會為了一點小事和爸爸媽媽爭論,不太懂得感恩。
還有安妮特別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她想象力豐富。她能把一個普普通通的湖想象成“閃光之湖”;一個有柳樹的小池塘,被她稱為“柳池”;一棵開滿鮮花的樹,被她想象成“白雪皇后”。我真是太佩服安妮的想象力了!在寫作文的時候,老師經常提醒我們要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我往往只寫自己感興趣的,以后還是要向安妮學習。為什么安妮有這么豐富的想象力?我想也許是她的感恩之心,讓她懷揣美好的夢想;也許是她的樂觀好學,讓她擁有想象的翅膀;也許是她的堅毅鎮(zhèn)定,讓她想象空間更加寬廣!
我要向安妮學習!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二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人領養(yǎng)。小姑娘個性鮮明,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強,憑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yǎng)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這部加拿大兒童文學名著自一九零八年問世以來,已被譯成數(shù)十種語言,在全球銷售達幾千萬冊,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國相繼被搬上銀幕或拍成電視劇,風靡歐美。馬克吐溫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稱“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yǎng)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fā)、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文章文字清新流暢,生動幽默,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麗拉兄妹對安妮發(fā)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三
暑假中,難免有無聊的時候,我在無聊、閑暇的時間里,常常會拿出每天《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來看,有了安妮的陪伴,我的暑假生活就不再孤單了。
《綠山墻的安妮》中的安妮活潑調皮,是個”說話大王“, 在生活中她是一個情緒化的女孩,但有時脾氣很犟 …… 總之,我很喜歡這個叫安妮 · 雪莉的女孩。
安妮 · 雪莉是一個紅頭發(fā)姑娘,其實她沒有出生在卡思伯特家庭,而是被馬修 · 卡思伯特在火車站撿到的,自從安妮進入了這個家庭,這個家庭就有了很大的變化,讓這個家從老氣橫秋變的生機勃勃起來。
家庭中原來有兩個人:一個是瑪麗拉· 卡思伯特,還有一位是馬修· 卡思伯特。兩人雖是兄妹,但性格相反:瑪麗拉是一位身材精瘦,干什么事都利利索索的女人,唯一的缺點是脾氣暴躁。馬修是一個很靦腆,心腸好的男人,他十分寵愛可憐的安妮,因為瑪麗拉嚴肅莊重,而馬修靦腆怕羞,所以愛說話的安妮自然成了這個家中唯一的開心果了。
當安妮長到該上學的年齡,她進入了”女王學校“。在里面她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她最要好的朋友就是黛安娜、魯比和斯塔西小姐,當安妮失落時她們安慰安妮,當安妮快樂時她們會跟著安妮一起笑。安妮是一個很有朝氣的女孩,我喜歡她的朝氣。
到了安妮16 歲的時候,安妮十分爭氣,沒有辜負瑪麗拉與馬修對她的期望,拿取了學校的獎學金,她可以選擇去城里工作的機會,或者繼續(xù)留在這兒教書,就在安妮難以抉擇的時候,厄運降臨在安妮的身上,她最親愛的馬修因為銀行倒閉的事心臟病突發(fā)去世了,而最后的親人瑪麗拉也因此眼睛過度勞累,如果護理不當就會在6 個月以內失明,這些沉痛的打擊對于弱小的安妮來說是多么殘酷!但安妮在這件事上表現(xiàn)得很堅強,她一邊處理馬修的后事,一邊對快崩潰的瑪麗拉給予了鼓勵。因為家庭原因,安妮最終選擇了在鄉(xiāng)下繼續(xù)教書,陪伴瑪麗拉,脾氣暴躁的瑪麗拉也因安妮這一舉動變成了一位溫柔的女人。
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也跟著故事的情節(jié)一起一伏,被安妮的善良所感動,我從書中看到:安妮從一個無人問津、單純的孤兒,褪變成一個堅強、自立、善良的女孩,我很喜歡安妮,也很喜歡這個故事!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篇四
書,是知識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蘊含著人類所需要的精神食糧。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春蕾讀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閱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綠山墻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瑪利的作品。講述了安妮陰差陽錯地被瑪麗拉和馬修收養(yǎng),在老師、家人和朋友的關懷下,小孤女安妮漸漸成長為綠山墻的小主人。安妮聰明而勤奮,憑著自己的努考取了大學,在馬修死后,安妮為了照顧瑪麗拉,毅然放棄了進大學深造的機會。
作者是講故事的高手,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收養(yǎng)安妮時的陰差陽錯;黛安娜應邀赴綠山墻喝茶,卻醉熏熏地回家;紫晶胸針的失而復得;請亞倫先生和亞倫太太吃飯時,安妮誤把鎮(zhèn)痛劑當成香料抹在了蛋糕上故事情節(jié)妙趣橫生,跌蕩起伏,讓人忍不住一口氣將小說看完。
書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人物特征,躍然紙上,仿佛他們就在讀者身邊。沉默寬厚的馬修,一見到外人尤其是女人就慌張不已,說不出話來;刀子嘴豆腐心的瑪麗拉,一天到晚挑安妮的刺,因為她認為只有嚴加管教才能使孩子成才;愛管閑事的林德太太整天打聽別人家的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自私高傲的約瑟芬姑婆,最后卻與安妮成了莫逆之交;還有黛安娜,如終與安妮保持著堅固忠誠的友情。
作者用愛串起了安妮自邊的這群普通人,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是他們內心都有非常柔軟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安妮和村莊里的左鄰右舍。正是在這種關懷下,安妮養(yǎng)成了堅強善良、樂觀向上,富于幻想的品格,她對學習有一種狂熱的勁頭,那種勤奮好學、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令我感動。
一本好書像一汪清涼的泉水滋潤我的心田。讀書就像品茶,必須要細細的品味,琢磨其中蘊含的深意,每次讀書都會有新的體會,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會讓我們牽腸掛肚。
這次春蕾讀書活動讓我懂得了很多,也更加熱愛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