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走向深處篇一
閑暇時,我總愛坐在窗邊。為自己沏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心儀的書,任書香伴著茶香在房間里繚繞。
那個夏天,是她用一本書帶我走向了心靈的深處。
小時的我內向、自卑、更交不到朋友,總是縮在教室的一角。
班主任是位語文老師,喜歡坐在教室的后排。我常在下課時偷偷地望向那里:那兒總有幾本書,還有一杯清茶。老師靜靜地坐在那里,手中捧著一本《平凡的世界》。她輕輕地翻動書頁,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窗外的樹影傾瀉在她的身上,波光搖曳,像一幅水墨畫。
那書中的故事一定很精彩吧?那幅圖畫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腦海里,牽動著我的心神。
那是一個午后,陽光把空氣烤的暖融融的。我敲開老師辦公室的門,借來那冊《平凡的世界》。老師將它們遞給我時,輕聲說道:“孩子,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好書就像是一位朋友……”老師的眼中漾著明凈的水波,在那里,我讀出了她沒有說出的話:你要加油哦,老師等著你回來分享感受呢!我端坐桌前輕翻書頁,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從眼前展開。外界的喧囂早已不見了蹤影,我的靈魂早已飄到了那片廣闊的黃土地里,耳邊回蕩著悠長的信天游……我坐在老師身旁如饑似渴地啃著書中一段段文字,沉醉其中。不知不覺間,《平凡的世界》已經翻到了最后一頁。我滿懷激動地找到老師道出了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老師微笑著看向我,輕輕眨著眼睛,向上翹起的睫毛如美麗的蝴蝶翅膀,翩然地舞著。她不時微微點頭如潭水般明凈的雙眸仿佛在說話:老師就知道你一定能讀懂這本書的,你本就是個聰明的孩子!似有一滴清泉落下,我的心中泛起圈圈漣漪。
老師帶領著我沉浸在書的世界里,走向我心靈的深處。我仿佛看見了《三國演義》中趙子龍當陽縣內七進七出所向披靡的颯爽英姿,聽到了《紅樓夢》里林黛玉《葬花吟》的哀傷幽怨,而那《水滸傳》中巍峨挺拔的梁山仿佛就聳立在我的身邊……同老師分享,與同學討論,我漸漸在書的海洋中洗去了身上的自卑,也為自己原本迷茫的小船掛上一只自信的風帆。
陽光灑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間小小的教室,又與老師捧起了厚厚的書本。清風吹過,淡淡的書香茶香又慢慢沁入我的內心深處。
走向深處篇二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贝竽纳钐帲兄錆M生機的綠洲;大海的深處,有著巍峨聳立的燈塔;激流的深處,也有著平靜的礁石。深處,有著一些奇妙的東西,想要看到事物的本質,就必須走向深處。
記得有一段時間,學校流行“摸朝代”游戲,就是學校有一面墻,墻上有一張貼著朝代的宣傳畫,從上到下依次是漢朝、三國、晉朝等等朝代,實際上是高度顯示。課間休息時,同學們都會爭相跳高,比誰摸到的朝代位置更早。起初,大家都是原地起跳,最高能摸到將近兩米高。后來,有同學發明了“二級跳”先沖刺一段距離,一只腳在墻上蹬一下再起跳,這樣跳的高度提高了很多,屢屢打破記錄。但這種沖跳方式對同學的跳躍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崴腳。
可惜,我個頭不高,對這種跳躍方式也掌握不好,索性放棄了,安心地當上了“旁觀者”或者“裁判員”。
就在同學們玩得起勁時,校長出現了,并制止了這一“危險游戲”。理由是:危險,容易受傷。同學們都覺得:這個游戲能鍛煉身體,況且一直都沒有人受傷過,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校長太多慮了,真不愧是同學們心中的“娛樂終結者”。
心里這么想著,同學們還是躲著校長偷偷玩,但終究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被校長逮了個正著,被學校廣播點名批評了。從此,我們對校長的印象更不好了,覺得他像一個“大魔王”,同學們都“敬”而遠之。
而在半個月后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對校長的看法。
那是一天下午,放學時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我坐媽媽的車回家,在路口等紅綠燈的短暫時間里,我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小同學放學回家卻沒有帶雨傘,站在十字路口的商鋪屋檐下十分愁悶,像是因為大雨而愁苦,又像是迷路了。
這時,正好我們校長撐著雨傘經過,看到小同學的樣子,便在他旁邊蹲下身子,低聲地問了些什么,小同學點點頭,好像被校長猜中了。校長指了指前面的路,又比劃了幾個方向,然后把自己的雨傘給了小同學。小同學感激地點點頭,撐起雨傘往校長指的方向走去。校長臉上也出現了高興的笑容,冒著大雨大步流星的向學校跑去,腳下踩出一朵朵水花,打濕了褲管,淋濕了衣服,他也毫不在意。
我的心一下子溫暖了,之前對他的“大魔王”印象也全部都消失了,我感受到了他對同學們的關心與愛護。我也開始反思,我們的游戲確實讓幾個同學崴了腳,這個游戲確實存在危險,我為之前對校長的誤解而感到羞愧。
之前,我認為校長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但走進他的心靈深處之后,我才發現,他真是一個充滿關愛、盡職盡責、和藹可親的校長!世間的很多事情,只有走進深處,才能看到更光輝的風景啊!
走向深處篇三
翻開手機中的相冊昔日的場景重現眼前,偶然間,我在一張照片前停住,不知不覺間我在這照片中走向記憶深處。
那一年,我家養的白兔仍在家中的兔籠中過著吃喝不愁但不能出籠的生活,他總是在出籠時把家中弄得亂七八糟,因而不再讓他出籠,它只得一會伸成一條白毛巾,一會蜷成一團雪球,一會又在籠中頂門如此反復,似乎一天也不想在籠中多待,我卻挺喜歡它在籠中的模樣,這樣可以看到它的一舉一動。
好在有一天媽媽去學校值班我可以將他攜去,不然它無聊得都可以用全身力氣破開鐵門。
到了學校我抱著它走向操場旁的小林蔭的深處,然后將他放下,他呆站在那里,只見他用兩顆紅珍珠般的眼睛巡視著周圍的一草一木,一只飛過的小鳥,一塊樹上的木靈芝,一滴從樹上滴下的水滴,一只從遠處草叢跳出來的蚱蜢,蓬松的草坪對他如像綠色的棉毯,這一切都是他眼中不可觸及的奢華。他開始微微走動,似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漸漸地,他的眼神舒緩了過來,開始透露出歡快與享受,他突然搐動了一下隨之如脫韁野馬一般奔起來,四只細小卻有力的腿快速的在風中閃動兩耳被沖力壓得緊貼在背上,眼中閃過無限的豪情與放縱。他又在兩排樹中竄來竄去如漂移的賽車看得人眼花繚亂,它又一跳三尺身體在空中拼命地扭動,猶如被水束縛已久的魚兒飛越水面刺破空氣,與鳥兒共舞,一睹蒼穹蔚藍的純潔。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在家中不曾看到過的愉悅與灑脫,原來這么小的生命也能向人們頌揚萬物共譜的樂章,我匆匆忙忙拍攝下這一景象,在照片中體會走向我心靈深處的自由之美。
也許在那一刻,我才懂得了生命真正的定義,不是鐵籠的束縛而是自由自在的逍遙灑脫,而這也是為什么有人給它們準備了狹小的鐵籠,有人卻給了它們無邊無際的自由。
我看著屏幕,任憑這一切再次走向我記憶的深處。
走向深處篇四
當一步步緩緩向前邁進,會發現深處動風景往往更美麗、更能直擊入心。
關于一帶一路,我并不了解太多,認為只是簡單的互助貿易往來??梢粋€男孩的故事改變就我的看法。
男孩生于東埔寨。相貌清秀,有一雙大眼睛,會說七國語言。他被當地的游客拍視頻上傳在網絡平臺,紅及一時。|網友都評論他為天才兒童。熟不知,男孩的生活這般。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吳哥窟售賣小商品給各國游客,為了吸引游客購買自己的商品,他學會了簡單的中文、英文、法語、韓語……如果曾親眼見過男孩,你會發現他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不合腳的`鞋子,有時甚至光著腳跑來跑去售賣商品。男孩很矮、很瘦,皮膚曬得黝黑,看起來像個小學生。可是,他已上經十四歲了,他每天努力地推銷商品,看見金發碧眼的游客會說“please!”求他們購買。這一切都是為了生計。可是不必擔憂,因為這一切都改變了!一帶一路以來,中國大力幫助了沿線國家。男孩說他很喜歡中國,現在,他已經來到中國上學了,如果你去吳哥窟游玩,不會再見到這個小男孩售賣的身影,他在中國的生活很好。
其實,像男孩一樣的小朋友有很多,他們每天也在當地的景點奔走。有的孩子光著雙腳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跑,手里抱著鞋子也不穿,因為怕磨壞了?,F在他們的生活改善了,這都是得益于一帶路。
我漸漸發現,所謂一帶一路上那些中國"感動”,并不只在于那些超級工程,更重要的是切實改變當地人命運的小小舉動。這樣的幫助才是“深度的”,直達人心的。
草叢深處的花往往更鮮艷,森林深處的樹往往更蒼翠,它們總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總能讓人體悟一絲溫暖,一帶一路的成功之處便在這吧,看似很大,卻又細心。
未來,走向深處,中國在路上,我們也在路上。
走向深處篇五
打心里喜歡江南水鄉,被小橋流水、精致的屋檐所迷戀,更欣賞江南人家那種寧靜舒緩的慢生活。我多想住在那樣的地方,像是一個江南小鎮的深處,慢慢推開窗,就能見到一灣清亮的河水,油油的水草上,擺過一兩尾透明的小魚。
以為這風景很遠,卻不曾想,在家門口發現了。那是大明湖畔的一條街,可我卻從未踏足過。
那一日,我只是想穿過它去另一邊的書店,卻被它的美瞬間驚艷。
初入,那巷有些窄,墻有些高,只看到頭上一條藍的發亮的天,心情隨即歡愉,兩旁一戶一戶的人家,木的門,石的叩物,有的大開著。偶爾傳來一兩聲嘹亮的雞鳴聲,但余下的一切都是沉寂的,只有賣燒餅的小店散發著透人的香氣。院內,嚴酷的寒冬也鎖不住勃勃的生機。腳下的水泥路,有些不平。細細撫摸,在她的深處感到些歷史的殘余,在空中靜靜彌漫。
我俯在岸邊被游人磨得已十分光滑的石欄上,冷涼的觸感浸透了整個身體,我沒想到枯燥的生活中竟有如此動人的風景,她不張揚,正像我一向向往的江南人家,精致優雅,清幽深邃。
那一日,我誤入她的深處,已被折服。
她的深處竟是這般美好,令我陶醉。
我多想停留在她的深處,感受寧靜,觸摸美好。沉淀自己的內心,傾聽大自然的物語,品味泉城獨特的風土人情。她的深處,有著豐富的內涵,靜美如江南。
泉城濟南,走入她的深處,我慢慢推開窗,發現這美好,風光無限。
走向深處篇六
夕陽如燒紅的鐵球,把鵝絨織就的天空燒出蒼白的洞。于是幕后天河的粼粼波光便從這里緩緩傾瀉,月色沁人?;秀遍g,我看見了千年前的北宋少年蘇軾,快隨我一起走向他的深處。
在泥中生活
走向蘇軾深處,我惋惜他的驚才絕艷。十七歲的少年東坡,意氣風發,鮮衣怒馬。本該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壯志。然而天妒英才,讓本該大有作為的蘇軾在烏臺詩案后一次次被貶謫?;潞8〕粒K未得大志。蘇軾仕途的不順,連他自己都嘲諷:“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可也正因為官場與世俗于蘇軾的不公、打壓,才有了逆境中不屈的蘇軾和他不朽的業績。論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論詩,他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論詞,他是豪放派詞的開山鼻祖;論書法他是“宋四家”之一。是挫折造就了時代的文壇巨人。
在云中作詞
走向蘇軾深處,我深愛他的舒朗不羈。“我把荊棘當做鋪滿鮮花的原野,人間便沒有什么能將我折磨。”張賢亮的這句話用來形容逆境中的蘇軾最合適不過。猶記那年那日,煙雨濕了蓑衣,晨光寂寥,青山流水中,他卻在雨中暢笑,揮筆寫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轉眼光陰幾許,他被貶到人跡罕至、無人問津的惠州,依舊笑得開懷,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睍r間賜東坡青春與死亡,盡管他戴著不被賞識、重用的鐐銬,可依舊用胸懷與愛去歌唱,是挫折成就了云巔的蘇詞。
在歲月中灑脫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劍走如虹,微風又起,吹散了他幾十載的年華。走向蘇軾深處,我看見了宦海浮沉、挫敗惶然的他,也尋覓到了豁達積極、百折不撓的他。“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今夜月色溫柔,模糊了他的輪廓,可他談笑灑然、舒朗不羈中所蘊藏的坦然、豁達與勇氣,一如他的詩詞藏于我心中,帶給我無窮盡的力量。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走向深處篇七
當沉默了漫漫一冬的大地在春風微拂下蘇醒時,世間萬物也已開始新的生長。生命,又開始了生生不息地流淌。
萬紫千紅的花兒無疑是這個春天的主宰者,它們以自己嬌媚的倩影點染著整個春的世界。冬天銀白的肅穆早已被繽紛的花色所替代。我喜歡這個出門踏青的好季節,在家若依舊眷戀,溫暖的室溫而錯過這美好的季節就在可惜不過了。出門走走吧!于是,我便和叔叔出了門。
和煦的春光照耀著這片大地,到處是新的生命,這是春的氣息。本是去看油菜花的,聽聞那是片真正的花海。
叔叔拉著我拉著我走到坡上。不錯,那是大片大片的花海。仿佛這才是濃郁的春之氣息,淡黃色的花隨風搖擺,的確嘆為觀止了。我幾乎要陶醉了。
在這里待久了,便覺得有些單調了——這里的花太艷了。叔叔覺察到了我的一絲不悅,不過,他并知曉因為什么。我對叔叔說:“我去別處走走,一會兒就回來?!彼麤]有說話,獨自一人在那里賞花等我。
翻過土坡,下面是一條土溝。那是一個淺淺的土溝,土溝里長著幾小片雜草,還有那一叢紫色的野花。整條土溝看上去并沒有充滿春的生機,或許它是個被遺忘的地方。里面生長出的那叢紫花卻為這土溝渲染上一層神秘和幽靜。那叢紫花,有的已是若敗的黑紫色,有的還是淡紫淡白的花骨朵兒,有的卻是正燦爛綻放的艷紫。它們看起來總有些不搭,卻給我一種幽深靜謐、和諧安然的感覺。旁邊的小片雜草也多少為這土溝增添幾分綠意,也多少充滿些流淌的生命之息。
這真是一抹孤獨的紫色,似乎是為了專門等我。春風拂面,帶來溫暖的訊息。紫花和它身旁的小草就在春風里伸展著柔軟的腰肢,跳著不知名的舞蹈。這里,沒有花香,只有泥土的氣息,剛剛醒來的泥土的氣息。真想在這里呆上一整天,看風,看云,看花草。
我慶幸自己翻過了那片熱烈的土坡,我慶幸自己邂逅了這條土溝,我慶幸自沒有錯過等我紫花和綠草。我希望那叢紫花可以開放得更加從容,那片綠草可以盡情地伸展??v使人們不曾發現它們,我卻希望這個孤獨的地方會散發出春的氣息,在我的內心深處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