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一
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本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里憶平生。
這段時間,好多養豬同仁豬豬被非,看到視頻中悲慘狀況,感同身受。再憶起納蘭性德這首浣溪沙,更是眼中噙淚,思緒難平,坐立不安。
年前,總感覺疫情離自己還很遙遠,這一過完年,身邊仿佛已是風聲鶴唳,四面楚歌。我反復思考,怎么就會防不住呢?我想是該談談福利養豬的時候了。因為現代豬場的建設和管理理念,許多都是反人類設計的。我場這么些年來,流行腹瀉從來沒有發生過,不會總是運氣的原因吧?用來防非應該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所以想分享給大家。
一、不搞早期斷奶。現在動不動提psy多少多少,18天20天就去斷奶,母豬飼料是減少了,但是斷奶成活率是多少呢?我的做法,25天斷奶,而且分批次首次只斷14斤以上的,小一點的留下來,集中起來讓奶水好的較胖的母豬來帶,直到去了奶膘才隔離。
二、盡量少打防疫針。有些人總認為防疫針打得越多越全就越好,特別是在保育階段作很多的疫苗,其實是在大錯特錯,這是保育豬不好養的根本原因,一般地,豬瘟,圓環,偽狂犬,口蹄疫必打,其余盡量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母豬偽狂陰性,只給小豬滴鼻就行。斷奶前做一次,下保育后做第二次。
三、消毒外緊內松。我認為消毒就跟帶兵打仗的站崗放哨是一個道理,主要防的是外部的`敵人,時刻馬虎不得,豬舍內部天天去消毒,尤其是冬天對豬來說并不利。賣豬進料嚴格消毒,車來消一遍,車走了,活動場所再來一遍,做到及時、全面非常重要。收豬的人絕對不能進豬圈(1,2,3)重要的事說三遍。雨雪天盡量不賣豬,因為消毒根本搞不徹底。
四、嚴格控制環境溫度。冬天室內15度以上,夏天28度以下,盡量做到冬天冷不打顫,夏天熱不氣喘就行了,否則產生應激反應,體質會大大下降,打再多的疫苗也不會有免疫反應,白耗人力財力。控制溫差是重中之重。日夜溫差最好在5度以內,不能超過8度。冬季夜晚熱風爐用上,伏天風機保持風機常開,自動溫控器保持正常運行。
五、母豬使用半限位欄。半限位欄貌似抬高了建筑成本,但對豬的健康方面絕對大有益處。一能自由活動,二是夏天排開躺臥,相互之間有間距,利于散熱,三是飼喂青綠飼料便于采食,四是極少出現肢蹄疾病。有了這些福利,母豬精神狀況將會大為改善。限位欄雙排設計,母豬能夠沐浴日光照射,能夠減少維生素d的缺乏,比飼料中添加維生素d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說是春來不是春,
寒夜煎熬盼天明。
寫罷此文獻薄力,
同心協力抗非瘟。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豬場產房是繁殖母豬產仔的地方,是豬場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作為養豬業主或從業人員,對豬場產房的管理經驗進行總結和體會是必不可少的。在我近期的觀察和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豬場產房管理的重要性,并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體會。
第二段:準備工作的重要性(250字)
在豬場產房的管理中,充分的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首先,為了確保高質量的豬苗產出,我們需要在豬圈設計和建設上下功夫,為母豬提供舒適的環境,如合適的空氣質量、適宜的溫度和適當的飼料。其次,我們應該對母豬的配種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注意母豬的營養攝入,防止運動過度或過度肥胖,以及預防疾病的發生。另外,必須確保合適的胎次間隔,以保證母豬的產仔能夠按時進行。
第三段:產仔前的細致監測(300字)
產仔前的監測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通過對母豬的行為和狀態的觀察,我們可以判斷出母豬是否即將分娩。通常,母豬會出現食欲減退、興奮、啃咬物體等行為。在此階段,我們需要加倍關注,提高監測頻率,確保母豬在分娩時得到及時的醫療和護理。此外,還需注意分娩位置的準備工作,保證產房的清潔衛生,以避免細菌感染。這一階段的細致監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分娩風險,提高產仔的存活率。
第四段:分娩后的善后工作(300字)
分娩后的善后工作同樣不可忽視。產仔剛出生時,需要將它們迅速安置到干凈、溫暖、舒適的環境中,以促進它們的順利生長和發育。此外,媽媽豬也需要恢復期的護理,為其提供合理的飲食和休息,避免感染和乳房炎的發生。產仔后,還要及時清理產房,并對產仔進行標識和記錄,方便后期的追蹤和管理。善后工作的細致和周詳將有助于提高豬場產仔的整體效益。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200字)
通過對豬場產房的觀察和實踐,我深刻認識到準備工作、監測和善后工作對于豬場產仔的成功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確保產仔的質量和數量。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動物福利、環境污染等問題,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改進管理方法,提高養殖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豬場產房的科學管理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三
x年我開始踏進了養豬行業至今已有三年多了,這三年多通過養豬,也收獲到一些的經驗。我就把這些經驗,簡單的總結一下。
豬舍的建造方面要留意的題目:
1、豬舍一定要建在離居民區遠一點的位置,便于生豬的拉運、和衛生的題目。
2、豬舍保熱、透風性能影響生豬的生長情況。冬天豬舍一定要進行良好的保熱,由于剛出生的仔豬最適應的生長溫度要在30度左右,仔豬滿月后溫度需要在20度左右,生長肥育豬的溫度也在18度左右。假如溫度太低會直接影響豬的生長速度。夏天假如透風不好,圈舍的空氣流通不好,溫度偏高,豬圈內的氨氣太高,豬很輕易得病,造成豬只死亡。
疫苗一定要買好的正規廠家生產的。小豬從出生開始的第一針要三天補血、七天補硒、十八天打水腫疫苗、滿月后打三聯苗。這些都是必須打的疫苗,后期的藍耳病、豬溫、細小病毒等的疫苗可根據當地常常發生的疫情選擇性注射。
1、妊娠期母豬和哺乳期母豬的飼料要選擇一些多元化,飼料報酬高的飼喂。很多養殖戶不重視母豬的飼的喂,以為差未幾就行,這是錯誤的,由于母豬取決于你的生豬出欄量,假如你母豬產仔率低,質量差,將影響你的整體收進。
2、仔豬的飼料的好壞決定豬的生長速度,仔豬在出生七天后開使誘食,要選擇適口性好的顆粒飼料。仔豬早補料能使仔豬斷奶后體重不降落,豬只體質硬朗,成活率高。
3、斷奶后飼料的調配一般選用的都是小豬濃宿料25%玉米60%夫皮15%中豬逐步減少濃宿料的比例,濃宿料減多少夫皮就增加多少,玉米不變。總支豬越大濃宿料加的越少。飼料一定要選擇料肉比低的,好的飼料豬吃了3斤料長一斤肉,質量差的吃4斤長一斤,造成浪費增加豬只本錢,利潤下降。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四
作為一個養殖豬場的工作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我有幸親身經歷了許多豬的分娩過程,并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能與大家分享我在豬場產房中的所見所聞,以及我對這個過程的思考。
第二段:從準備工作開始
在豬場產房,一切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提供最佳的生產環境和保障母豬和仔豬的安全。首先是保持產房的清潔和衛生,在母豬分娩前對產房進行消毒。然后是給產房提供舒適的溫度和適當的濕度,以及充足的光線。我們還會為母豬提供易于分娩的飼料,并定期對其進行體型測量和護理,以提前掌握分娩的跡象和做好相應的準備。這些準備工作都是為了確保順利分娩,并提高仔豬的存活率。
第三段:角色轉變和工作要求
在母豬進入分娩的過程中,我作為豬場工作人員,角色也發生了轉變。除了照顧母豬和仔豬的需求,我還需要做好記錄和監測工作。記錄母豬的分娩時間、產仔數和仔豬的狀況,以及及時發現并處理各種異常情況。這是一個工作量大、時間緊迫且需要細心和耐心的任務,但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保障母豬和仔豬的健康。
第四段:面對困難和挑戰
在豬場產房工作中,我們也常常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例如,有時母豬由于分娩困難,需要人工干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確保操作正確并及時采取措施,保障母豬和仔豬的生命安全。此外,仔豬的生存率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會監測每頭仔豬的吸奶情況并及時補充營養,確保每頭仔豬都能得到適當的護理和照顧。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我們要保持冷靜,以科學的方法和技巧來應對,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第五段:對豬場產房工作的思考
通過在豬場產房的工作,我深刻認識到這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母豬和仔豬的健康和生存率,直接關系到整個養殖產業的發展和效益。而作為工作人員,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每一項工作,從細小的事情入手,保障母豬和仔豬的安全和健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保持專業水平,并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為養殖業做出貢獻,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添加光彩。
總結:通過在豬場產房中的工作,我領悟到了許多關于養殖業和生命的道理。我們應該重視每一個環節,不僅要關注母豬分娩的過程,也要關注仔豬的照顧和營養。只有真正投入到這個工作中,才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更好地為豬場產房工作做出貢獻。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五
很多獸藥和生物制品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有時會寫,招聘技術服務經理,而且要求都不是很清晰:比如良好的溝通能力,2年以上豬場工作經歷,很多都要求獸醫專業。飼料企業則多要求動物營養專業。對于學歷,有的企業要求可能會高一點,博士或碩士,有的要求則是學士就可以。這對很多人都產生誤解。認為只要在豬場呆上兩三年,掌握了養豬生產流程,就可以出去每天出入五星級酒店,外出受到豬場老板的前呼后擁,熱情歡迎。
其實,很多企業的技術服務,并不是僅僅是簡單地對經銷商負責產品培訓和客戶的維護。真正的技術服務是天天面對大量的豬場難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豬場老板也逐漸對單純的提供產品推銷的會議有反感情緒,也會主動尋找能幫助其提高生產成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老師”。
其實,我覺得中國目前真正的養豬技術水平差別很大,從最先進的世界養豬技術,如凍精授精,宮內輸精,分胎次飼養到最初的農民庭院養豬模式等共存。中國1000多家的萬頭豬場,經過長期的實踐也都積累了自己的一些技術和培養了一些技術專家。所以,現在很多初入行業的初學者,覺得都是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學起。其實,真正的技術學習應該是首先進行系統的理論培訓,其次是長期進行臨床實踐,并不斷的總結和分析,改進和提升。我一直很反對將養豬技術進行人為劃分,比如環境生態控制技術、營養技術、生產管理技術、遺傳選育技術、獸醫防疫技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早期斷奶技術,看上去是一個在國外應用很好的技術,但是由于中國目前沒有很好的教槽料,所以一直沒有應用。濕料喂豬系統,確實可以提高母豬的采食量,但是對于設備和氣溫的要求比較高,在中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沒有應用。發酵床養豬在一些地方發展的很好,在一些地方卻搞的不好,原因可能跟菌種有關,也可能跟管理、當地氣溫有關。所以,任何一項技術的應用都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套和支持。因為養豬產業的跟現代社會和科技、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關,所以養豬技術的發展也與時俱進。對于養豬技術的研究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企業都要求能夠看懂英文文獻,也提供了很多和外界交流的平臺。但是,養豬技術畢竟是一門實踐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僅僅對先進技術的關注是不夠的,還要能夠對技術的原理進行解釋和分析,對技術要求的條件進行配套,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技術措施的跟蹤都需要進行。所以,豬場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應用和價值的取得需要多個部門的密切配合。
閱讀完各經理的學習資料資料后,我的感觸很深刻。
1、生產要有目標,目標以數據為導向,目標要按生產步奏分解到工段長和技術員,生產目標要細化,完成規定的生產數據,形成良好的生產循環,讓生產目標用數據堆積起來,有目可讀,提前預知。
2、母豬妊娠112天是不可改變的,產子斷奶是可調整的,為此母豬產子斷奶應在24-26天,使母豬胎次增加,提高利用率,不能隨意更改。仔豬生長60天,體重達到20-21公斤,這也是不可改變的,仔豬25日齡斷奶,30日齡轉保育,這樣提高產房利用率,還能完全執行三八七飼養模式,保證60日齡出欄。
3、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體外殺滅病原微生物,降低機體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機會和切斷病原微生物傳播途徑的一切措施總和。這些措施能達到降低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壓力,阻止疾病傳播和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的目的。所以嚴格執行如下制度:公司防疫制度、公司空圈舍消毒操作規程、公司免疫操作規程、公司器械消毒操作規程、公司飼料消毒操作規程、公司病、殘、死豬的處理辦法、公司豬尸體解剖操作規程、公司發生疫情時的應急預案。這些都是為了達到生物安全的目的。
4、養豬成本最大的是飼料,飼料占到70%,生產中要有減少飼料浪費的意識,各工序有規定的飼喂量,保證豬群合理采食,豬群膘情穩定,平時飼養管理做扎實,形成良好飼養意識。
5、配種發情鑒定、精液品質、輸精操作都是育種的關鍵技術,要以老手以主配為先,培養新手,要有培訓目標、培訓時間表、培訓任務,不能操之過急,穩住性情,一步一步操作,讓新手養成良好操作習慣。
6、養殖還有最大的危險就是污水,污水一定要經過處理加工,比如發酵沼氣發電,污水的糞、水分離,降低污水污染帶來的危害。
7、人員工資管理,就是分成基本工資和績效兩部分,基本工資拉開差距,績效考核個人成績的優劣,要有末尾淘汰的意識,績效要與生產目標掛鉤,激勵工段長和技術員生產目標的重要性,完成生產目標。
8、信息化平臺,數據軟件管理:利用gps管理軟件,對每個養殖場每周2到3次數據上傳,做到實時監控,分析,對配種、分娩、死亡、飼喂等信息做到以周為單位的實時管理,將原來的每月管理(月報)效率提升到周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能力大大提升。
張東江
2013年1月19日篇三:豬場管理的幾點體會 豬場管理的幾點體會 要善待職工
豬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會被這樣和那樣的病毒、細菌、微生物侵襲。為使豬只健康成長,防患于未然,要做好保健工作。為此,凡新轉入一批豬(如產房轉保育舍、保育轉育肥舍),首先由技術員根據這批豬的健康狀況,制定其保健計劃,如飲水中加什么藥、料里加什么藥、預防什么病、打什么疫苗、何時驅蟲及劑量、時間等,飼養員好按時按計劃進行。
為激發職工的積極性,我場實行效益工資。根據各環節的具體情況。在全場職工工資大體平衡的基礎上制定出各環節工資標準,并把計算方法教給飼養員,使他先知道,養好這棟豬,可拿到多少工資,做到心中有數。
我場實行的是全進全出管理模式。每舍為一批,每轉一批,統計員就要對這批豬進行一次核算,看這批豬在這個環節里每公斤的成本是多少。
如育肥舍,一舍豬在320頭左右,30kg上下,由保育舍轉入飼喂80多天,增重到90 kg左右出售。根據記錄,看增重、料比、死淘、用藥(含疫苗、粉劑、消毒劑等)等情況一一算出,用量、單價、金額、再加上效益工資,分攤的水電、煤、雜品費用,看這批豬總共用了多少錢,除以凈增重量得出在這個環節里、這批豬每增重1公斤的成本是多少,再分段累計出,這批豬從出生到售出每公斤的成本,(含空懷、配種、妊娠及所攤返情和公豬的費用)。最后對比市場實際售價,計算出這批豬盈利的情況。經過這樣的層層管理和核算,使老板知道管理者的成績,也明白自己的豬場究竟盈利多少。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六
初到越南,原以為會很熱,沒想到卻是很涼爽,可能是離海比較近的緣故;第二感覺就是,空氣很好,呼吸著久違的新鮮空氣,讓我很是歡喜。
第二天走在大街上,與現在的國內滿街都是電動車不同,這里全是摩托車,汽車很少。經打聽,越南人認為摩托車動力強,使用年限長,性價比高,而這些摩托車又以日本牌子為主,這與日本產品質量過硬有直接關系,這或許是我們現在煩躁社會該學習的地方吧。
談到飲食,就是越南的飲食和國內的某些地方很接近,早餐是河粉,飯菜清淡。
河粉(早餐主力)
在去往培訓豬場的路上,汽車穿插在摩托車流中,兩邊滿是越南城市和鄉村景象,感覺像回到過去的中國。
培訓基地是一個600頭母豬的豬場,負責管理的是名中國老鄉,交流起來方便很多,豬場生活區不大,但給人感覺是干凈,整潔,樹木很多,給人的感覺很好,顯得自然很多;門口的宣傳欄文字雖然看不懂,但可以辨別出其中的5s管理宣傳,和一些人員配備的簡單說明,這不得不說豬場管理上還是很到位的。唯一讓我吐槽的就是門口的消毒通道,簡直就是沖洗通道,呵呵。場長帶我們簡單了解下豬場后,便開始準備接下來的培訓。
在國內時早上起床我屬于困難戶,但在這里卻很期待早上的時光,空氣新鮮,沒有喧嘩,組織學員晨練和安排一天的學習和工作。偶爾還會有大家的歡笑聲。
早上這里的人習慣吃著海鮮方便面,這確實讓我們有點意外,吃后感覺還是可以的,清淡好多,慢慢的也是習慣了。
中午飯菜和國內差不多,可能唯一區別就是少鹽,少油,呵呵,不過本地人喜歡吃菜蘸著這里的醬料:魚露,毫無味道的飯菜加上魚露后立馬變得可口,神奇的魚露!
晚飯和午飯相同,本地學員喜歡在飯后抽著煙喝著咖啡,享受飯后的時光,交流之余,知道這里的人不喜歡加班,節奏很慢,這或許就是越南人的幸福指數很高的原因吧,和國內相比,這或許是我們應該羨慕的地方。
培訓和以往不同之處就是多了翻譯環節,平時一個小時的培訓,現在要用上雙倍時間,雖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我們樂此不疲,因為這是養豬大學擴張海外的第一個基地!學員都有一定的畜牧行業工作經驗,我們要做的就是規范他們的操作,提升他們的理論,以便更好地適應越南這幾年快速發展的養豬業。
豬舍實踐,除了操練每一項技能外,這次還要強化學員的b超使用能力,實踐之余,教練會帶領學員反復回顧b超檢測的每一步,糾正學員錯誤操作,直到學員無疑問,生怕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產生夾生飯。
學員從開始的被帶著學習到適應這種培訓,積極參與操作,顯示出很大的求知欲望。很多時候還能看到互相幫助學習的場景,這在之前培訓中很少看到。學員中有一個是柬埔寨學員,語言不通,幸好班長會柬埔寨語,所以課后班長都會給他補習,雖然總是比別人慢半拍,但他總是堅持,沒有放棄,直到自己弄清每一個問題,對于這樣的學員,我只想說,給他一個贊吧。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從開始的生疏,到離別的不舍,已經經歷太多的我們還是有點傷感,感謝這里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海外同事小強,翻譯草莓、阿強,還有可愛的學員,正是有你們的精心配合,才使我們的培訓順利進行。
再會,越南;再會,朋友們!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七
當你走進豬場,首先要看豬場建設是否合理,據此判斷老板是否專業以及豬場的生產性能如何。主要學習內容包括:豬場的位置是否合乎要求;豬場的朝向;公豬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長育肥舍的整體布局;各棟舍間距是多少米;房舍高度是多少;窗戶面積是多少。
二、公豬舍
公豬在一個豬場里頭數雖然很少,但豬場生產指標好壞與它密切相關。一般小豬場和養殖戶在這方面做得都不好,如果我們掌握這方面知識,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公豬的適宜生活環境;公豬圈舍尺寸;走廊和糞溝寬度;飲水器高度;公豬與母豬比例;公豬舍日常管理;公豬每天采食次數;每天采食量;青年公豬開始配種日齡、配種體重;公豬每周采精次數,每次采精量;人工采精、稀釋精液和分裝過程;稀釋的精液怎樣保存;怎樣判斷精液質量的好壞;精液分析室適宜的溫度;怎樣區別青年公豬和成年公豬。
三、斷奶母豬舍(配種舍)
斷奶母豬主要飼養目標是使斷奶母豬盡快發情,縮短斷奶到發情間隔,提高母豬年產仔數。主要學習內容包括:斷奶母豬適宜的環境條件;斷奶母豬飼養方式;光照時間和強度;燈管的位置;怎樣給母豬誘情;斷奶母豬發情的表現;發情后什么時候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具體操作;后備母豬一般也養在配種舍,學習內容與斷奶母豬類似,后備母豬的配種日齡和體重以及p2背膘;后備母豬誘情年齡;影響初情期日齡的因素;如果沒有后備母豬料用什么料代替;斷奶母豬不發情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四、妊娠舍
妊娠階段飼養目標主要是調整母豬體況和提高仔豬初生重。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妊娠母豬飼喂方式;妊娠母豬前期飼喂次數和喂料量;妊娠后期加料時間和加料量;背膘儀使用方法;了解母豬各階段p2背膘變化規律;母豬的體況評分;如何調整母豬體況;妊娠母豬適宜的環境條件;熟練使用測孕儀;詳細了解妊娠各階段在測孕儀上顯示的圖像;妊娠母豬圈舍面積和大小;飲水器高度和流量;母豬便秘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常見疾病癥狀和治療。
五、分娩舍
如果哺乳母豬飼養不好就會造成哺乳仔豬斷奶重低,死亡率高,母豬斷奶后發情時間延長,因此分娩舍的工作很重要。主要學習內容包括:母豬的適宜環境;哺乳母豬飼喂模式;怎樣提高母豬采食量;母豬分娩前表現;母豬分娩過程;接生、打牙、斷臍、斷尾、打耳號;氯前列烯醇的用法;縮宮素的用法;母豬泌乳過程;仔豬補鐵和保健;仔豬出生重稱量;窩重計算;仔豬初生重未達標的原因;教槽的時間、方法;斷奶時間和斷奶體重;斷奶時體重未達標的原因;仔豬的適宜環境;仔豬常見疾病和治療;仔豬去勢;母豬常見疾病和治療;分娩床尺寸;飲水器流量;保溫箱尺寸;母豬呼吸次數;母豬進入產房后第一餐需要的時間;新生仔豬需要花多長時間找到乳房;仔豬出生后7天的體重;母豬分娩2天后花多長時間吃完一餐;圍產期什么時候要為母豬提供額外飲水;產后多少天母豬采食量與妊娠107天的采食量一樣;給母豬乳房評分;母豬飲水器高度;測量母豬、仔豬、生長育肥豬的體溫。
六、保育舍
在先進的養豬國家,斷奶仔豬死亡率非常低,而我們國家卻非常高,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沒有給斷奶仔豬提供適宜的生存條件。主要學習內容包括:保育舍日常管理;斷奶仔豬適宜的環境條件;“全進全出”制度的概念及其優點;斷奶仔豬換料過渡方法;保育舍光照制度;自由采食和按頓定量飼喂的優缺點;“賊風”概念及其對斷奶仔豬的壞處;70日齡仔豬體重;體重未達標的原因;常見疾病的癥狀和治療;保育床尺寸;每頭斷奶仔豬占用的面積;飲水器流量;飲水器高度;飲水的水溫;原窩轉群的優點;怎樣幫助斷奶仔豬順利度過斷奶關。
七、生長育肥舍
本階段是養豬生產的最后階段,這個階段主要追求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為了達到這兩個指標最大化,我們應該掌握下面的知識:豬舍進豬之前要把溫度提高到多少度;豬喜歡的料槽顏色;生長育肥豬適宜的環境條件;每頭豬占用面積;飲水器流量;飲水器高度;仔豬階段對育肥階段有什么影響;要根據自己豬場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豬每天飲水量是多少;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豬一天休息時間是多少;生長育肥豬不易消化的原料;一般在哪個日齡和體重換料;150日齡體重是多少;150日齡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常見疾病的癥狀和治療。
八、生物安全
一個豬場能否盈利是由品種、營養、管理、環境控制決定的,但這個豬場能否存在是由生物安全決定,但豬病的問題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切不可照搬照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結合豬場實際了解豬場驅蟲程序和驅蟲藥的選擇;消毒程序和消毒藥的選擇;保健程序和保健藥的選擇;免疫程序和疫苗的選擇;疫苗的保存方法;注射部位;針頭選擇。
九、豬的品種
除了上述學習內容之外,學員還應該從體型外貌、繁殖性狀、生長性狀、適應性這四個方面了解豬的品種特點,以及每個品種在養豬生產中如何應用。
當你帶著問題來學習,則更有針對性。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成為專家,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實現自己的價值。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八
1、生產要有目標,目標以數據為導向,目標要按生產步奏分解到工段長和技術員,生產目標要細化,完成規定的生產數據,形成良好的生產循環,讓生產目標用數據堆積起來,有目可讀,提前預知。
2、母豬妊娠112天是不可改變的,產子斷奶是可調整的,為此母豬產子斷奶應在24-26天,使母豬胎次增加,提高利用率,不能隨意更改。仔豬生長60天,體重達到20-21公斤,這也是不可改變的,仔豬25日齡斷奶,30日齡轉保育,這樣提高產房利用率,還能完全執行三八七飼養模式,保證60日齡出欄。
3、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體外殺滅病原微生物,降低機體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機會和切斷病原微生物傳播途徑的一切措施總和。這些措施能達到降低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壓力,阻止疾病傳播和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的目的。
所以嚴格執行如下制度:公司防疫制度、公司空圈舍消毒操作規程、公司免疫操作規程、公司器械消毒操作規程、公司飼料消毒操作規程、公司病、殘、死豬的處理辦法、公司豬尸體解剖操作規程、公司發生疫情時的應急預案。
這些都是為了達到生物安全的目的。
4、養豬成本最大的是飼料,飼料占到70%,生產中要有減少飼料浪費的意識,各工序有規定的飼喂量,保證豬群合理采食,豬群膘情穩定,平時飼養管理做扎實,形成良好飼養意識。
5、配種發情鑒定、精的液品質、輸精操作都是育種的關鍵技術,要以老手以主配為先,培養新手,要有培訓目標、培訓時間表、培訓任務,不能操之過急,穩住性情,一步一步操作,讓新手養成良好操作習慣。
6、養殖還有最大的危險就是污水,污水一定要經過處理加工,比如發酵沼氣發電,污水的糞、水分離,降低污水污染帶來的危害。
7、人員工資管理,就是分成基本工資和績效兩部分,基本工資拉開差距,績效考核個人成績的優劣,要有末尾淘汰的意識,績效要與生產目標掛鉤,激勵工段長和技術員生產目標的重要性,完成生產目標。
8、信息化平臺,數據軟件管理:利用gps管理軟件,對每個養殖場每周2到3次數據上傳,做到實時監控,分析,對配種、分娩、死亡、飼喂等信息做到以周為單位的實時管理,將原來的每月管理(月報)效率提升到周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能力大大提升。
豬場產房心得體會篇九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班 級 動醫本091
姓 名 趙佳慧
學 號 2009153025
指導教師 牛瑞燕
職 稱 副教授
豬場實習總結
我和班里幾名同學于20xx年5月8日,到晉城陽城健奧種豬場實習。這是我第一次來養殖場,我們將在這里和技術員和飼養員一起工作、生活。豬場的霍總和場長很熱情地接待我們,而且給我們講了很多前屆大學實習生在這里吃苦耐勞的經歷和所聞所學,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剛到豬場時對周圍的環境感到陌生,生活方式都大有不同。通過自己在豬場里的所見所聞以及和豬場員工的溝通和交流,我們對豬場的情況才有所了解。這是個規模化的養殖場,豬場實行封閉式管里,進入豬場要對人員和物品進行消毒,這些都是基本要做的外出必須經場長批準。
負責豬場管理的一個大叔說,主要豬種為大白豬、長白豬和杜洛克,根據種豬場的養殖程序,豬場分為配種房、產房、保育舍、育肥舍和種豬舍。經場長安排,我和一個女孩首先在種豬舍開始我的暑假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