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如何對待生活篇一
人的一生,總會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我也曾經犯下了一個錯誤,現在想想都覺得慚愧。
記得那是一個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那天,碧空萬里,火辣辣的太陽照在我的頭上,我熱極了。到了公園門口,我已經口干舌燥,媽媽見我滿頭大汗的樣子,便走到一家賣冰棒的小攤前,買了一根冰棒,遞給了我,我馬上接過來,急急忙忙地就把冰棒紙隨地一扔,和媽媽一起走進公園。我們剛走兩步,一位女清潔工阿姨出現在我的眼前,只見她三十多歲,個頭不太高,戴著草帽,手里著一把打掃把,對我和藹地說:“小朋友,請你把紙撿起來,扔到垃圾箱里,大家應該自覺地維護公園的衛生?!蔽野阉戳丝?,心里想:這個阿姨真是的,這么多人……我才不撿呢!這時,媽媽嚴肅地說:“,把垃圾撿起來……?!蔽液懿粯芬獾膿炱饋砣恿?。
犯下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如何去對待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并且,如何去改正。
如何對待生活篇二
百夫長只是軍隊中的低級軍官,為何楊炯認為“勝作一書生”呢?
古代讀書人的目標就是踏上仕途,為百姓造?;驗閲沂剡吔?。
愛國詩人中最出名的是杜甫。
杜甫是盛唐詩壇的一顆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卻憂國憂民。他的詩歌表達了崇高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他的詩歌記錄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因而被稱為詩史。
杜甫的《兵車行》:“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表達了他對將士們的同情。
杜甫雖未參軍作戰,但他的詩中充滿了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而且杜甫本身是很凄慘的,他晚年生活在一條小船上。他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憂國憂民的情懷,真是難能可貴的。
愛國將士中我最欣賞的是文天祥和岳飛。
文天祥不僅僅是一個愛國將士,他還是一個愛國詩人。南宋面對金國的侵略無所作為,文天祥就自己組建了一支軍隊對抗金國。文天祥四處輾轉,不斷地與金國抗爭,但不幸的是,由于他是孤軍作戰,沒有任何支援,所以他被捕了。金國要求他投降,但文天祥寧死不屈。他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英勇就義了。
沒錯,他是死了,但他的“丹心”照耀了我們永不停息的心。他用他的一生書寫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重于泰山。
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他的后背上刻著“精忠報國”四個字,因此他一生都在抗金。他寫下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蹦魏?,南宋朝廷已經腐朽到血液里了,最終他被秦檜這個奸佞小人給害死了。
岳飛的一生是精忠報國,卻被奸佞小人害死了,可悲可嘆。
在國之將亡之時,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文天祥和岳飛以身報國,秦檜則加速國家的滅亡。
如何對待生活篇三
一朵隱逸在無人山谷里的白色蓮花,兀自盛開在淤黑的池塘里,獨自守侯著凄冷寂寥的時光。它的經歷抑或何時默默枯萎,一切終將不為人知。
生命里也許會出現無數常驚奇的邂逅,但每一場都如善生與內河在森林里所驚遇的蝴蝶遷徙,一生只有一次。而每一場都不僅僅只是奇觀,為了驗證它的真實性,獲得它生存與存在的意義,人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善生的生活盲目而順從,在輾轉的成長里走上了世俗的頂峰,最后又回到故里,一切不過是一段迂回的過程。內河所奔走執著的,亦不是幸福與滿足。雖然她曾不顧一切地撲向自己的幸福,但她最終發現,所謂的幸福不過是生活的假象,就算得到了曾經憧憬過的美好生活,也不會沉浸其中。正如善生說的,過程有時重于結局。安妮把故事安排得恰倒好處。善生與內河,兩個唯一彼此相知的朋友,給我們呈現出一場平凡而驚奇的生活演繹。如同善生和慶昭在通往墨脫的路途,一路顛沛流離,生活如履薄冰。與慶昭來說,達到墨脫與內河見面,是她此行的目的與結局,那個存活在同行陌生男子記憶里的女人,她要獲得她存在的真實性。在她經歷了路途的千般磨難,最終到達墨脫時,亦不知道自己所尋求的結局到底會是什么。直到內河失事的事實呈現在面前,她才明白途中的神秘山林、終年云霧繚繞的山峰、沼澤、懸崖以及滂沱雨水抑或泥石流……旅途本身才是意義所在。
“人的緣分有時就像在夜色中開的花,不能見到陽光。黎明前即自行默默凋謝,且將永不開花。那是屬于月光于陰影的情緣。”少時的善生與內河,每次翻越矮墻彼此告別,知道明天還會在學校里碰頭,心中一絲留戀也無。然而年歲越大,便覺得相聚不容易。自善生離開故里,彼此不過數年一遇。深知人生無常,一別既是天涯。內河最后與善生惜別時,亦沒有留下只言片語。安妮在《素年錦時》里如是說,完美的生命旅途,不是終老,是無疾而終,是不告而別。
人生有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微風。故事里的三位主人翁在各自的人生軌跡里品盡了人生的苦與淡,惟獨甜美的愛情似乎與他們毫不相干。荷年、良受于善生,美術老師于內河,都只是他們用來對抗虛無的工具,他們存在與彼此的'生命之外,仿佛兩個世界的人,隔著一道門彼此相望。尤其是荷年和良受,她們無法進入善生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把他拉回自己的世界里來。婚姻里時常會有這般無奈。善生與內河,內心只向彼此敞開。她們有這如此不可言喻的羈絆,這是連安妮本人也說不清楚的聯系。正如內河對善生說的“一起生活的男女只能先彼此麻木與盲目,我們之間如此清醒,并且尊重對方,這不屬于任何感情的范疇。”也許世上所有無法說明的感情,都是這樣吧。
“世界也許每穿越一百年,就會有消亡和變更。沒有人會再記得那些行走者和他們的道路。包括他們的言論和作為,卑微和付出,失落和掙扎,都將在時間里如塵土般寂靜……如同某天高原再次變為海洋,山脈沉沒于海底,冰雪消融,大河入海,一切消失不見……也許只有一種存在天地之間超越天地之外的力量,才能永久地讓人信服……”讀到這樣平和而隱忍的語句,心里似有無限的謙卑。也許吧,是是非非,不會取決于世俗的評判。世間的是非之道,情感的永恒信念,都經不起時間的蹉跎。而我終究不知道安妮“存在天地之間超越天地之外的力量”是什么。那么多天,那么多年。那種神圣而堅定的信念所在。也許有一天,那埋藏于世間深處困頓我內心許久的疑惑,終會解開,我會一直期待。
如何對待生活篇四
建設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語言文字的建設,漢語的語言規范工作當然主要是靠政府和專家來做,但同時也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所謂全社會的參與,一個意思就是指,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語言文字的現實狀況是語言規劃和規范的基礎,不考慮社會語言文字的現實狀況,語言規劃和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根本無從談起;還一個意思是指,民眾使用語言文字的具體實踐,會對語言規劃和規范產生巨大影響,不依靠民眾在語文建設上的共同努力,語言規劃和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就成了空中樓閣和水中之月,根本無法實現。因此從一方面看,要承認社會生活中語言文字變化發展的現實,也就是要建立動態的語言文字規范觀和注重實用的語言規范標準。
建立動態的漢語規范觀漢語共同語的規范當然需要制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但是不等于說有了一定的標準語言規范的工作就完成了。因為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會經常產生出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這些新的成分和用法有些是不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只會造成共同語內部的分歧混亂,只會妨礙言語交際的正常進行,也就最終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但也有些是符合語言發展規律并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的,也是具有一定的社會交際功能和生命力的。對這些現象就既不能不考慮標準的嚴肅性和強制性,輕率承認“凡存在即合理”;也不能機械地拒絕接受一切變化,過分強調“無一字無來歷”。或者說就必須不斷做出評價和選擇,采取必要的變通執行細則。事實上語言的規范化正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更新和調整的過程,一成不變的規范是沒有的,這也就是動態的語言規范觀。
那么,具體而言,如何對待當下泛濫的“變味”漢語呢?
“漢外混用”現象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描寫和諷刺過一個“張先生”的說話腔調:“我有hunch,看見一件東西,忽然what d’you call靈機一動,買來準ok。我常對他們說‘不要用假貨來fool我,我姓張的不是sucker’,休想騙我。”近年來受港臺影視的影響,類似張先生這樣說話的情況在社會上似乎愈演愈烈,有不少人都喜歡在說話和寫文章中夾雜使用外語單詞或句子,甚至有些詞語只有外文的原形而沒有漢語的詞語形式。一家報紙描寫這種情況時舉了一個例子:“老板們最喜歡帶著漂亮mm到ktv或者自己的townhouse參加party,唱上一段卡拉ok,喝上一瓶xo,放上一段dv,感覺真high?!泵襟w和網頁標題中如“hot新聞”、“office一族”、“生活tools”、“社區bbs”等也隨時可見。那么這種現象應該怎么對待呢?目前不少語言學家和語文教育者的看法還是認為,這種詞語“雜交”的現象是不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對于保持漢語的純潔和健康也顯然弊大于利。
但包括一些專家在內的很多人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用法有簡潔和明確的好處,不但很多人愿意用和喜歡說,在一些較正式的文件和新聞報道中有時也難以完全避免。所以對這種現象就不能簡單地一禁了事,需要綜合考慮語言的規范要求和社會上的使用情況:其中像“dvd、mp3、cpu、it、wto、ct、e-mail”等外文簡縮詞語,作為專業術語或者專用詞語,似不妨允許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現在有些現代漢語的詞典就已經收錄了這樣的詞語。但同時也要進行必要的宣傳或采取某種措施對這種現象適當控制,至少應提倡在正式大眾媒體上不要夾雜使用漢語和外語詞語,對于非用不可的專業詞語也要減少到最低限度,并逐步引導使人們創造恰當的漢語詞語來取代這些意思的外文詞語。
“網絡文字”現象
網絡用語中也有不少漢外詞語混用現象,但更多是指在網絡信息交流的特定場合(如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網上論壇)所使用的一些不符合漢語表達方式甚至故意寫錯的詞語和句子。比如中央電視臺有一期《對話》節目就展示了一個小學生的作文:“昨天晚上,我那很陽光的gg帶著他那一點也不淑女的恐龍gf到我家來吃飯。gg的gf一個勁地向我媽pmp,釀紫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幾口飯,就到qq打鐵去了?!边@篇作文中寫的“gg”是“哥哥”,“恐龍”是“長得不漂亮的女孩子”,“gf”是“女朋友”,“pmp”是“拍馬屁”,“釀紫”是“那樣子”,“bt”是“變態”,“7456”是“氣死我了”,“打鐵”是“在網上發帖子”。很多中學老師也“控訴”說,現在語文課真是沒法教了,搞不懂學生寫的和說的是什么詞語:比如“我”叫“偶”,“很”叫“粉”,“看不懂”叫“暈”,“提意見”叫“扔磚頭”,“東西”叫“東東”,“睡覺”叫“水餃”,“再見”叫“88”或“3166”,還有如“oic”表示“isee(我知道了)”,“3x”表示“thank”,甚至用標點符號“:)”來表示“高興”等。
近幾年來網絡文字已以極快的速度在網絡上和年輕人嘴巴里蔓延開來。對待這種現象現在也有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這些網絡文字使語言更加生動風趣、簡潔省事,也能表現出年輕人的獨特個性,應該允許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反對者認為這些網絡文字差不多就是一種“黑話”,濫用網絡文字勢必造成語言文字應用的混亂,應該堅決地予以禁止。其實網絡文字也不妨看做是與“女國音”、“行業語”等類似的一種社會方言。一方面可以采取相對寬容的態度,至少先不要限制少數人在網絡上使用,但在社會上和媒體上就不應提倡用這樣的詞語。另一方面是在學校教學中仍需要鼓勵青少年學好規范的漢語,媒體宣傳上也還是引導作者和讀者使用規范的漢語。事實上物極必反,由于這種網絡文字中畢竟有一些是不符合語言文字發展規律的,當全社會大多數人最終都不接受或不愿意用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時,這種網絡文字也很可能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東西。
“時尚詞語”現象
上面說的“漢外混用”和“網絡文字”也體現了語言表達的一種“時尚”,但都還只是在一小部分人群中使用。而一般社會用語中也存在不少新出現的不合常規的詞語。這些新詞語跟一般的“新詞”、“新義”不同:其中一種是“重復造詞”,即原來有特定的詞語卻又造一個新的詞。比如原來吃完飯“結賬”,現在則說成是“買單(埋單)”;原來說“談朋友、搞對象”,現在要說“拍拖”,原來說“照片”,現在則變成“寫真”,還有如“恐龍、青蛙、大蝦、菜鳥、粉絲、發燒友”等也都有了新的意思。虛詞中也有類似的現象,最典型的是類似于“非常、很”意義的“巨、n、狂”等副詞,以及感嘆詞“哇塞”等。
再一種是“簡縮造詞”。近年來簡縮造詞也似乎用得有點過頭了。比如“人造皮革”有人簡稱為“人革”,“第一批大學本科錄取”簡稱為“一本”,“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為“春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簡稱為“入世”,“太平洋保險公司”簡稱為“太?!保奥槔毙↓埼r”簡稱為“麻小”,“前場任意球”簡稱為“前任”等。其中有些就類似于一段相聲諷刺的“自貢殺蟲劑廠”簡稱為“自殺”,“上海吊車廠”簡稱為“上吊”,讓人聽了不知所以。還一種就是“改變搭配”。廣告和歌詞中改變成語的詞語搭配最為常見,比如“隨心所浴”(熱水器)、“百衣百順”(電熨斗)、“騎樂無窮”(自行車)、“默默無蚊”(滅蚊器)、“咳不容緩”(止咳藥)、“無胃不至”(胃藥)、“掙如人意”(洗衣機)等。其他改變搭配關系的例子,如廣告語“掌握信息乾坤,同步世界潮流”、“花園,永遠精品”,書名“學問中國”、“請讀我唇”等,差不多就是一些病句。應該看到,新詞語、新格式的出現其實是不可抗拒的。一方面它們還是有積極作用的,因為時尚詞語畢竟也豐富了原來的詞語庫,也有表達上的新意和特色。另一方面如果實踐證明導入的新詞語、新格式確實不必要,經過實踐最終會被自然淘汰,反之如果實踐證明它們比原來的詞語或格式更有魅力或更有好處,就會生存下去并漸漸取代原來的詞語和格式。這些語言表達形式的最后取舍仍決定于使用語言的整個社會。
總而言之,語言規范的推行,一般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一個強制性的過程,而是一個通過倡導、宣傳來引導社會公眾自覺加以調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要靠教育的普及和大眾傳媒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要靠人民群眾的關注和參與。一項語言規范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公眾基礎,缺乏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只是由少數人單憑主觀意愿來確定,那么即使是由政府機構向社會推行的,也會因得不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和遵從而最終失敗。
如何對待生活篇五
雖然女性已經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男人的大男子主義遠沒有滅亡,特別是當女人的能力強過男人,甚至成為主管時,他們總想以某種方式取得心理優勢,而常用的方法就是以“開玩笑”的方式說些打擊女性自尊心的話。曾經有美國女性向法院起訴自己任職的公司,因為她無法忍受這種工作環境。
可以對他說:“如果你下次再說打擊女性的‘玩笑’,你將被口頭警告?!弊屗浪脼樽约旱脑捀冻龃鷥r。
1.奚落人是不是他的看家本事?許多男人就是在以貶損別人為樂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告訴他,辦公室不是中學生耍嘴皮的地方。作為他的主管,你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他奚落同事的本事,而是他尊重同事的品德。
2.問問他,他是不是在什么人面前都說這種話?在自己的妻子、母親、姐妹面前如果這么說,她們會有什么感受?找個時間和他好好談談這個話題。
3.他是否愿意用這種口氣開開他自己的玩笑?
4.最后要告訴他,如果他不能改善自己的行為,不能學會尊重他人,他將永遠沒有多大出息。
如何對待生活篇六
;你好,很榮幸能回應這個問題。我非常能夠理解你。因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是貫穿人一生的難題。
從進入幼兒園時起,我們就進入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成長背景大大不同,卻會因為一些社會關系聚在一起。此時,互相看不慣,甚至發生矛盾,都是十分正常的事。這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煩惱。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確定的信息是,你的這位同學說話習慣否定別人,引發你的不適。因為不知道他的具體言論,所以,我想大致有兩種情況,不知哪一種貼近現實。
一種可能是,他并無惡意,只是熱衷于直接表達看法,說話的內容卻令你不適。這是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差異導致的。比如,在我初中時期,我喜歡的漫畫,被我的同桌說“畫得很差”,這也曾經令我很不適。但我很快了解到,這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愛好不同。我依然喜歡這漫畫,但也尊重他不喜歡的權利。如果確定他沒有惡意,可以嘗試去理解他。至于“即使沒有問他問題,他也要插嘴回答”,他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同學之間應該是彼此平等的,表達意見不必要他人“授權”。對于他的否定意見,你若不贊同,可以一笑置之。
另一種可能,如果他的“否定話語”是指對你或者其他人外貌、家庭條件、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否定,這就屬于人身攻擊。此時,應該明確地告訴他,你的尊嚴受到了冒犯,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人與人彼此相處,應有基本的尊重。如果他一意孤行,你可以拒絕回應他的冒犯性語言。
如果矛盾大到影響心情,班主任又不重視,可以嘗試進一步溝通,告訴班主任,這已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可以,提出明確的需求,比如調換座位。因為對于高三學生來說,緊張的學習任務已經讓人應接不暇,如果在人際關系上耗費時間,對于備考是不利的。
不知我的回應對你有沒有幫助呢?祝一切順利,高考成功。
本期回復:李霜氤,科幻作者、影評人,計算機博士在讀。主要科幻作品:《地下城的娃娃》《重生時代》《退子神》《她的靈魂與愛》?!锻俗由瘛吩@得光年獎微小說三等獎??破兆髌飞⒁娪凇吨袊嗄陥蟆贰兑饬帧贰肚嗌倌昕萍紙蟆贰妒f個為什么》等報刊。
小意:
網絡的吸引力特別大,即使是成年人也很容易沉迷其中,更何況是學生。適當上網可以緩解學習上帶來的壓力,但是沉迷其中那就大錯特錯了。
曾經我有一位鄰居,在學校里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幾名,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他本應該上一所雙一流的大學??墒蔷驮谒呷铌P鍵的一年,他接觸到了一款網絡游戲,自此荒廢學業,常常背著家長、老師打游戲,結果高考考得一塌糊涂。他不甘心去三流大學,結果只能走上復讀的道路?,F在,每次回老家見到他,他都會像祥林嫂一樣,后悔當初沒有抵住網絡誘惑。
既然你知道上網會影響學習,現在抓緊學習還不晚。你要深刻認識到網絡的優缺點,學會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如果做不到,就讓身邊的人監督你。相信只要你有毅力,就一定能戒掉網癮。記住,網絡只是人類的工具,切不能讓它操縱我們的命運。
小林:
看你提強迫癥,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個強迫癥患者。我的強迫癥主要表現在上下班打卡,有時明知道自己打卡了,不放心還是要再打一次;
有時出于習慣性打卡了,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然后就在記憶里反復搜尋有關自己打卡的蛛絲馬跡。
現代社會,由于人的壓力大,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強迫癥,或者說是強迫現象,比如出門后總在擔心屋門是否忘記鎖了,煤氣、電燈、窗子是不是沒關好,腦中反復重復著一件事,甚至會因此回家檢查。如果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自我來調節,比如放松、從事社會的娛樂活動來緩解某些強迫的癥狀。
如果這種強迫現象,持續時間長,已經影響到了你日常的工作、學習、休息和人際交往,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必須通過專業醫生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幫助緩解控制癥狀。建議你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判斷,不要讓自己耽誤了病情哦。
相關熱詞搜索:;如何對待生活篇七
隨著社會的變遷,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快了,信息科技也在不斷發展進步。等車時,吃飯時,臨睡前,每天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碎片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
每天放學,我都會在公交車站等待父母,那里各色各樣的人被一樣東西聯系在了一起,那就是互聯網。通訊設備發達,人手一部手機是很普遍的現象:看一部電影,和朋友發消息,看一個小視頻,玩一把游戲,信息科技幫我們打發碎片化的時間,也將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碎片時間是短而多,在這樣的時間中,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移動設備與互聯網的發達,我認為互聯網的發展之快與碎片化的生活有莫大的聯系。而從某些方面來說,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碎片化的生活出現了,它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因此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與互聯網信息更是相輔相成的。
暑假的時候我在金橋的一家大型機構補課,因為排課關系,中午只有一小時不到的休息時間,我若下課后再去排隊買飯,時間非常緊迫。但在課間休息時,用幾分鐘在軟件訂一個外賣,就能節約很多時間,我也得以準時吃上午飯。在繁忙的生活中,我絕不是一個個例。外賣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而碎片時間給我們帶來的益處不是只有這一點。作為學生,每天的時間都非常緊張,在學習時發現的問題,無需留到第二天去詢問老師,只需要拍照上傳圖片就能輕松解決,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幾十秒的時間;很多陷入工作漩渦的年輕人,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翻閱報紙,或是看詳盡的新聞節目,那么只需要在臨睡前或是吃飯時,花上幾分鐘瀏覽新聞頁面,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國內外的重大新聞,同時也不會錯過感興趣的娛樂資訊。
在幾十年前,大多家庭都沒有固定電話,只能靠寫信與遠方的親友取得聯系,但送信一來一去都會耽擱很多時間,如今,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動動手指,幾秒中內就能與朋友談天說地,即使你的朋友遠在大洋彼岸,只要互聯網存在一天,友誼就不會中斷。因為碎片化生活的崛起,因為信息時代的開始,許多社交平臺也在近年來火爆起來,交友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而不是局限于原本生活中小小的朋友圈??梢哉f,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互聯網依舊把人與人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當然凡事都有其兩面性,正如同有多少人喜歡你,就有多少人討厭你一樣,有利的地方就必定會帶來弊端。有些孩子,一遇到問題就上網尋求幫助,因為懶惰而放棄了思考的機會,過分地依賴網絡直接導致思維的僵化與思考能力的減弱;有些青年,一開始利用碎片時間放松娛樂,到最后卻無法控制自己,終日沉迷游戲的虛擬世界無法自拔,自甘墮落;而碎片化的生活更改變了我們的閱讀方式,近年來,紙質書的銷量大幅下滑,取而代之的是興起的電子書閱讀,而大部分的電子書都只是用來消遣的小說,而非能對自身起到提升與幫助的名著,這直接導致了人們閱讀質量的下滑,讓人們獲取的內容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或精神層面的內容,長久下去,會使人們變得膚淺而失去內涵。
對于這個話題,可以說是眾口難調。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一切只能由時間來做出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