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歌作文字篇一
人們似乎總把月當做憂愁、思念的最佳象征。如周邦彥在《夜飛鵲》中說:“斜月遠墜余輝”,“斜月遠”渲染了離別時冷清的凄涼氣氛。因為在他心中,那輪月是冷的、是涼的、是不懂情意的。月烘托出了與妻子的難舍難分,寫出了離別痛楚。以相同的感情做基調的,還有劉一止在《喜遷鶯。曉行》中所繪“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同樣的離別,同樣的酸楚,卻比《夜飛鵲》來得快。既是那一輪殘月掛在天空本已無心團圓,卻偏偏在這殘月還未離去,草叢中還粘著點兒月色時起程,伴著星星點點的月色,怎能不讓作者心中的那輪殘月變得更加寒涼?
也有人把月當做傾訴的對象,李邴在《漢宮春》中就獨對江天云月,向月亮傾訴自己的孤獨,一邊傾訴,一邊回憶。他似乎能從月中得到一切,明白一切,讓自己盡情發泄。于是他便寫下了“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
當然,像他這樣對月亮發呆,訴說自己種種遭遇的不光他一人,所以一些贊美月亮同時自己心中已高掛著一輪明月的人常來為月解脫,“多情多感,不干風月”。人本為情所生,為情所死,本身多情多感的人們,怎能怪罪那風月?假如風月有情,那也是人類所賦予的呀!
當然也有像陳義那樣只是單單地抒發自己對月的贊美,但大多數贊美仍以月的清幽明凈為主,所以最后還是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思悠長,“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
是月讓你改變,還是你改變了月?角度決定于你的心境。
詩歌作文字篇二
在我心里,詩歌像一幅幅充滿色彩的畫;像一首婉轉動聽的歌;像一片輕輕飄逸的云,總能將我帶入到快樂而雅致的世界。
詩是世間最美妙、最神奇的東西,它能寄托思鄉愁緒,表達愛情之苦,反映滄桑世事,抒發愛國之情,孕育愛情之花。
描寫愛的詩篇有很多,譬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詩表現了愛國志士文天祥大義凜然的高尚氣節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體現了他為祖國民族視死如歸的大意大勇。而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又寫出了兒女報答偉大母親的養育之恩的賢孝之情。
描寫恨的詩篇也很多,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恨國人不能用高瞻的眼光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恨自己無能,寄托著詩人憂心國事的深切、悲慨的情感。“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元稹的《遣悲懷三首》之二,表達了作者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哀傷的悲情。詩中情感層層遞進,著力寫作者喪妻后無法接受的悲痛感情。
愁呢?也有“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眼,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不僅寫了作者的愁苦之情,還寫了作者對百姓之苦的憐憫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出了詩人對人生的“悲歡離合”和豁達胸襟和“但愿人長久”的美好愿望,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詩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它包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色彩只要你認真、仔細地去體會每一句詩,每一句詞,每一個字。你將會發現許多道理,你的眼前將出現一道亮麗的風景。
詩歌作文字篇三
在詩歌的世界里遨游,在詩歌的長廊上徜徉,我通靈剔透!
——題記
詩歌,如一汪清泉,輕輕蕩漾在我的心頭……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熱愛山川自然,紙醉金迷不是五柳先生夢想的生活。何須讓物欲壓得窒息?不如歸隱田園,采擷秋菊輕嗅,讓菊香縈繞心扉,洗去世間的污濁。每讀此詩,就如皓月當空,清風拂面。陶淵明的那份恬靜、著實令我心馳神往。讓那些世人抬頭不經意看見清幽幽的南山吧!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太白如此灑脫!他毅然離開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皇家,作別了爾虞我詐的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園為中心的漫游生活。沒有勾心斗角,沒有口蜜腹劍,何其自在逍遙!“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詩人舉杯四顧,只見莽莽大河橫亙中原,西上入天,東瀉入海,勢不可當。面對寥廓宇宙,詩人盡吐郁積在胸的憤懣,用濃醇的烈酒,洗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靈魂已化作一朵純潔的青蓮,盛開在青山秀水之間。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物轉星移,到了1936年,偉人毛澤東站在千里冰封的北國之塬,對著無限美好的河山發出豪邁的吶喊。詩人將自己的博大情懷注入詩中,成就了千古佳句,讓我領略到他超凡的智慧、過人的膽識,感受到他對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心、對祖國母親的'無限忠誠!讀之讓人心懷激蕩、熱血沸騰!
詩歌是一朵朵清幽的秋菊,一片片飄逸的云霞,一瓣瓣輕盈的雪花……詩歌是沉淀的韻律,結晶的智慧。
擁有靈秀的詩心,懷揣純潔的夢想,仰望湛藍的天空,我將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