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童年的發現篇一
童年像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夢;童年像一首首純真無瑕的小詩;童年像一篇篇優美動人的文章,記載著我一次次的經歷。其中一次發現,我至今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哥哥是一個“養魚達人”,家里有大大小小的魚缸。魚缸里鋪著一層厚厚的細沙,細沙上種著蔥蘢的水草,并放置著形狀不同的貝殼與人工珊瑚。魚兒們就在這舒適、美麗的地方安家了!
有一次我喂魚時,發現少了平時最活躍的那條魚兒。“它到哪兒去了?會不會生病了……”種種猜測盤旋在我的腦海里。我一邊猜測,一邊在魚缸的各個角落尋找。哈,找到了!我在水草叢中找到了這條魚。它肚子鼓鼓的,一動不動地緊靠著細沙。“咦,它怎么了?”我用漁網輕輕地碰了碰它,可它還是不動。這下我可急了,忙把哥哥叫來看。可哥哥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如今,生下來的小魚已經變成了大金魚,它們又開始哺育下一代了。如果你到我家來,就能看到一條大金魚身后跟著一群小金魚,它們在草叢中穿梭嬉戲,好不樂乎!
童年的發現篇二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一顆雞蛋,一包鹽,一次發現,都飽含著我童真的夢、快樂和追求。
記得是在我十歲時一個假期的清晨,“懶蟲”媽媽還沒起床,爸爸自然是外出了。一陣關門聲把我從被窩的“魔爪”脫了起來。
走到廚房,四下張望,四周冷清冷清,沒有任何食物,我只得打開冰箱,卻不料飯菜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一顆雞蛋、一包鹽和幾根蔬菜。翻開碗盆,使勁兒擰開水龍頭,只聽見幾顆水珠“啪嗒啪嗒”地落在碗盆上,發出了聲響。無可奈何,我舀了幾瓢水,剛想把蔬菜放下去,那顆家中唯一的希望又淘氣的翻滾下去,“啪”的一聲,掉進了碗盆。剛想拿上來,那包鹽又偏偏和我作對——也掉了進去。看著那顆躺在水里的雞蛋,我實在忍無可忍,抓起一大把筷子使勁兒地攪拌著。嘿!還真別說!那雞蛋像個老和尚一般“蹬”的一下有蹦得老高。剛才那副悠然自得、靜心打坐的樣子已被這種怒氣沖沖的心態代替。一旁幸災樂禍的我,繼續攪和。這“老和尚”被我攪得頭暈腦漲,旋著圈,像在求饒似的。過了幾分鐘,水面漸漸平靜了,這時,我才發現,那顆笨重的雞蛋竟在慢慢上升。一秒,兩秒,慢慢的,漸漸地,那顆雞蛋完全浮上了水面!
“這......這不可能吧!”這情景使我大吃一驚,心里便暗暗想道。我也顧不上煮什么粥,炒什么菜了,忙用漏勺小心翼翼的將雞蛋舀出水面,仔細地觀察起來。突然,我發現了雞蛋表皮的小疙瘩和幾粒白色的顆粒,便用手指沾了沾,放在舌尖上舔了舔。什么?原來......是這樣!我走進書房,左顧右盼了一小會兒,手忙腳亂地拿下一本書——《百科問答》。原來如此!一切謎題都解開了。“真兇”就是那包鹽!
“這是一樁有意的‘犯罪’,小鹽顆粒一旦還沒融化,就完全可能吸附在雞蛋殼上,雞蛋就隨著鹽粒上升,當然就浮了起來。”我一本正經的說道“學了一下柯南,像不像。”隨后又用幽默的語氣自言自語。“咕嚕嚕”接著肚子也餓了。
童年的發現,讓我至今也記憶深刻。許多回憶充滿我的腦海,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成功,無數次的嘗試、笑容,與發現。
童年的發現篇三
在我的七,八歲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實驗。
我拿了一個放大鏡在玩,玩著玩著,不知道怎么的,我把放大鏡舉了起來,一下子,把我的眼睛激住了,我很好奇,就慢慢的把它放在了地上,照出來的是光在地上,光在中間彩色的光是那樣的美麗。
再我觀看美麗的光時,有一只螞蟻,慢慢的走到我觀看的彩色圈里面,過了很長時間它卻不走了, 我 幼稚想象螞蟻走錯了家 ,哈,哈你也好奇了吧!
過了十分種,我看不大對勁,我把放大了,我把放大鏡拿開了,一看那只螞蟻可憐就拿開了,一看它死了,我很好奇它怎么會死呢!
我現在長大了,用我的知識明白了,放大鏡再太陽下不能照到螞蟻。
童年的發現篇四
童年是一幅畫,畫筆畫出的是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跳動著幸福快樂的音符;童年是一首詩,詩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我在童年時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那時我才六歲,就發現了有關時間的秘密,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有一天,老師正在講臺上發射機關槍似的“噠噠噠”地講課,我坐在座位上百無聊賴。心里想著:幾點鐘了?怎么還沒下課呀!我的小腦袋不停地往教室后面墻壁上掛著的鐘看,希望快點下課。
終于熬到了放學, 興高采烈地走回了家。回家后,我找到了幾個小伙伴一起玩。我以為才過去了幾分鐘,沒想到居然過去了兩個小時。沒辦法,我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回家后,我覺得特別奇怪:為什么上課時時間過的那么慢?而玩耍時,時間卻像劉翔似的,跑得飛快。我絞盡腦汁地想了許久,終于想出了眉目。“嘿!一定是老師在給我們上課前,坐上火箭,去天空告訴宇航員叔叔,讓他把地球轉慢點兒,好讓她多講點兒課;而我們放學回家后,她又坐上火箭去告訴宇航員叔叔,讓他把地球轉快點。所以,我們上課的時間才過得那么慢,玩耍的時間卻過得那么快。”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十分高興又有點激動。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秘密。
過了三四年,我上了五年級。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科學課。我清晰地聽見老師說“地球是繞著太陽旋轉的,轉一圈就是一年,也就是365天。”聽完這句話再回頭想想自己所謂的重大發現,真是一點兒邊都不沾,我便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當時教室安靜得鴉雀無聲,大家表情都十分嚴肅,只有我在笑。“李媛媛,你笑什么?再笑就從教室里出去!”“老師,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老師氣得火冒三丈,大步朝我走來。
“李媛媛,你立刻給我從教室里出去!”
我的臉立刻漲得通紅。我站在門口。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有時,想象力過于豐富的人,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童年的發現篇五
學完《童年的發現》后,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
2、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里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里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說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校活動多了;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
3、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么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