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三寫事字篇一
元旦假期的第二天,早上天氣還不錯,陽光暖暖的照著大地。可是,到了傍晚就漸漸的冷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著,一個勁地沖著窗戶縫,好像想鉆進屋來呈一下兇,坐在屋里就聽到“嗚嗚”的吼叫聲。
在路上,爸爸才和我解釋說:“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時候,有一些流浪乞討在外的人,沒有住的地方,沒有防寒設施,我們就要去看看他們在外面過的怎么樣。”“那他們一定很冷呢!”我裝作很心疼的樣子說。爸爸確心情很沉重的說:“孩子,到了現場你就知道了”。
我們開車走了好多地方,印象最深的算是老汽車東站了,有一個老爺爺,在寒冷的冬天,一個人孤零零坐在路邊,一邊抽煙一邊守護著自己撿來的破爛,爸爸上去問寒問暖,老人家笑笑說:“老于你又來了?我還行你就不要操心了”,爸爸再三勸說讓他到救助站,老爺爺就是不肯。爸爸沒有辦法,再三交待讓他自己照顧好自己,有情況就打求助電話。爸爸在走回來的路上三步一回頭,心情特別沉重。
風還在呼呼地刮著,沒有一絲想要停下來的意思,可我的心里卻充滿了濃濃的暖意。
初三寫事字篇二
風依然在吹動著,天下著蒙蒙細雨平時貪玩的我卻坐在書桌前凝視著三張照片,那里確被兩位老人和一位小孩觸動了我的心。
年邁的老人,頭發散亂被風吹過更是零亂,瘦弱的她,竟然失聲痛哭他的親人被地震奪去了生命重此她的世界孤獨了應對地震她是弱小的可是她摔倒在地并沒有放棄自我的親人,據我了解她只好慢慢無力的爬過去,用她早已干涸的手,慢慢地慢慢地捧開石頭。
余震仍在繼續,可是他拼了老命的把石頭推開,一位30多歲的婦女卻把老人擋住了,應為當時實在太危險了,不得不把老人帶走。老人的眼淚不停的往下流,不停的拼命掙扎著。
看到催人淚下的一面我被深深打動了。
看著第二張照片,我的心才踏實了一點點,因為最可愛的人來了(軍人),他們向廢墟中沖去,盡可能的把生存著救出,連夜奮戰不畏艱難。
地震已有四天了,一位小男孩憑著自我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臉色蒼白脖子已扭成重傷,破爛的衣服手沾滿了灰,但他的生命卻在與死神掙扎著,最可愛的人奮力把他救出來,出來時那三歲的小男孩的行為讓我十分的震驚萬分,小男孩的行為讓我震驚:他竭盡全力地舉起手,向解放軍行了一個莊重的隊隊禮,久久都不放下。他的行為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看到小男孩的行為,我的心被觸動了,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了感恩之情。才三歲的孩子呀!
人性的光輝穿越無情的災難。分分秒秒都在與死神賽跑,在這令人悲傷的時刻,我們并沒有放棄自我的同胞,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為災區人民伸出援手。
這第三張照片中,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來到了募捐點。很顯然,他是一個乞丐。花白的頭發在人群中顫抖。他搜遍了全身,才找出了零零碎碎的一毛、兩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張嶄新的五元錢,便顫顫巍巍地塞進了捐款箱里。大家都明白他的處境,五元錢已經很不容易了。誰料,午時這位老人家又來了,他掏出了一張100元,二話不說,投進了箱內。
原先,他覺得錢太零散了,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數,于是特意到了銀行把錢換成整張100塊,再次表達了他的愛心。
地震無情人有情,讓我們一齊為災區人民祈福吧!
手拉手,心連心,生死不離。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愛能穿越一切!
初三寫事字篇三
西去的太陽再也勾勒不出往日的燦爛,一臉倦態的鳥兒展開翅膀,默默飛向天空,而我,卻因一陣一陣考試的失敗而變得迷惘。
一陣大雨過后,空氣變得十分清新,朋友約我出去散步,我愉快地答應了,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我不禁對自己的未來產生幻想。
忽然,朋友一驚,原來朋友腳上踩了一只蝴蝶,那蝴蝶顏色十分艷麗,只可惜,它的翅膀都被沾上了泥,朋友的一腳無夷更是雪上加霜,我苦笑了兩聲,蝴蝶啊!要怪就怪你遇到的困難根本無法戰勝。
可是,那蝴蝶慢慢從巨痛中蘇醒過來,努力地掙扎,朋友不屑一顧地將它從腳上扯了下來,那蝴蝶拖著受傷的翅膀,努力地飛翔。望著努力飛翔的蝴蝶,我只想說:“逃避吧!一切都是徒勞。”我冷笑幾聲,離開了。忽然,那蝴蝶不動了,是向現實屈服了吧,我心想。緊接著的,卻是一陣奮勇拼搏,它終于飛起來了。
那一次,我真感動。那只蝴蝶在困難面前毫不低頭,不正是位大丈夫嗎?
是啊!那只蝴蝶多么像我,在困難中仍苦苦地尋找出口,而我,卻因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失去勇氣,那是多么不應該啊!
從那以后,我永不言棄,一直在奮斗,僅僅因為那次感動,那次蝴蝶翅膀里的感動。
初三寫事字篇四
父母和我剛把餅鐺買回來,母親便拿熱水和了一團兒棒子面,說是要在電餅鐺上烙餅子。
電餅鐺很好使,不一會兒就烙了四個半大人的手掌似的餅子。餅子金黃金黃的,還有些黑紅的硬脆的咯吱。我拿一個在手,餅子溫溫熱熱的,還有些松軟的感覺。掰下一口,熱氣便從餅心里冒出來。然后,將那口餅子塞進嘴里,輕輕一咬,餅子一下子就四散開來,軟軟乎乎,吃進肚子里,很舒服。
這時候,妻和女兒回來了。
母親拿出一個最小的餅子。那小餅子小巧玲瓏的樣子。母親將這小餅子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小餅子像春天里一個金黃的芽兒長在了母親手上。我想這可能就是老樹開新花的意思了。然后,母親逗引女兒:“香香,我給你烙了一個小餅子!”女兒見了,兩只小眼睛露出了興奮的亮光,急跑過去,伸手將小餅子滿把攥住,張嘴就是一口。
我們又熬了小米粥,熱了菜。然后,就拾掇桌子,吃飯了。
母親說,餅子泡在菜油里最好吃。我便揀了一個大餅子,再將餅子掰成不規則的小塊兒,泡在我眼前的豆芽菜里面。泡了一會兒,我又將油餅子夾起來。讓油滴一滴之后,放入口中,果然香。于是,我左一塊右一塊地忘我的吃起來。吃完了,又泡了半拉餅子。
等吃飽了,我才見妻也正拿著一個餅子香噴噴地吃著。母親將她面前的餅子遞給吃得正興致盎然的妻跟前:“還有一個呢!”妻便推讓:“你吃吧,我吃一個就飽了!”而這時,我卻看見母親手里吃得是一塊白面餑餑,父親手里也拿的是一塊白面餑餑。
這一幕忽讓我憶起兒時。當兒時的我吃著甜嚶嚶的白面饅頭的時候,我看到父母手中拿得卻是硬梆梆的大棒子面餅子。
現在我成人了,卻出現了和兒時截然相反的一幕。這一幕讓我想到父母的無私,他們總是把愛寫得那樣舒緩端正。他們總把愛寫在那些平常的細小得不起眼的小事上。他們大愛無言。